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宗镜录略讲 >

第55节

宗镜录略讲-第55节

小说: 宗镜录略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不动的境界还是第六意识的境界,《瑜伽师地论》称为 “无寻唯伺地 ”,心性不乱跳动,可是第六意识还有个东西在那里看住,等于黄龙南禅师描写参话头的境界: “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 ”,形容得非常妙!他叫人家参话头用功,要用到这样专一的程度,这只是初步用功参禅的境界,并非这样就是禅。黄龙南禅师所形容的这种境界,就是《瑜伽师地论》所讲的 “无寻唯伺地 ”,也就是小乘禅观经(禅观经有数本)所言 “有觉无观 ”的境界。

 

  这两天有一本书,同学送我,我还没有看,他先讲给我听。有个故事说猫捉老鼠,老鼠躲到洞里不出来,猫在洞外目睛不瞬地守着,等了很久,老鼠突然听到外面有狗叫,心想猫一定被狗吓跑了!老鼠爬出来,一把被猫逮个正着,老鼠问猫: “老兄啊!你怎么听到狗叫没有被吓跑呢? ”猫说: “这个时代一个人没有两种语言还有饭吃吗? ”

  所以,寂然冥合之心还是意地的境界,《瑜伽师地论》所讲 “无寻唯伺地 ”也是意地,一点也没错!经律论融会贯通,仔细研究,对于你的用功、见道,绝对有最大的帮助,我非常赞成永明寿禅师的意见。真想用功修持,不看经律论,一味地笼统下去,不会有所成就,充其量只有笼统禅,笼统禅是第五病,不能成道的。


            第三十三章 伸脚就在缩脚里
 

   如有学人问:忠国师云: ‘ 不作意时得寂然不。 ’ 答:若见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难出,动静皆落法尘。

 

  南阳忠国师( 695~ 775),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是六祖的弟子,也是永明寿禅师的老先辈。有人问南阳忠国师,意念完全不动时,算不算得到寂然不动、寂灭清净的境界?

 

  南阳忠国师答复,如果觉得自己在寂然不动的境界,有一个寂然已经是意境上的分别境界,这也是第六意识所造的境界。所以要仔细研究意根,不管是动的境界或者静的境界,动静二相都是意境的变态。等于一个手背、一个手心。换句话说,拿意根来讲唯识现量境的话,动静二相也都是意识的现量,动的时候是动的现量;静是静的现量。 “所以意根难出,动静皆落法尘 ”,你所证到动相与静相的境界,都是法尘影事。

 

  《楞严经》提到: “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要特别注意 “影事 ”二字。我们感觉到心境很宁静的那个境界也是影子。如果问证道是什么样子?证道就是我无念无心那个样子,这个也是比量。如果硬要将它表达出来究竟证道是什么境界?好吧!证道就像到了阿里山顶,既不刮风又不下雨,什么都听不见,这还是比较,比较是意识上的一个阴影,所以叫 “法尘 ”,意根相对的法尘影事。究竟什么是真的静?静是什么样子?那是个大问题,希望大家留意。

 

  故知并是执见修禅,说病为法,如蒸砂作饭,缘木求鱼,费力劳功,枉经尘劫。且经中佛语幽玄,则义语非文,不同众生情见粗浮,乃文语非义。

 

  如果见地、观念不正确,执着自己主观的成见而修禅,是 “说病为法 ”,把病当成药吃,搞错了!比如认为无念是定,一上座就求无念,无念变成成见,执著这个成见用功下去,犹如蒸砂成饭,爬到树上找鱼,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根本下手的路线就错误。因此,结论说 “费力劳功,枉经尘劫 ”,你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也没有用,不会成就的。

 

   “佛语幽玄 ”。一切经典中,佛说的话都非常幽远而有深度,然而一般人看经典不明佛经深远的义理,仅仅只是粗浅阅读不加深思,便妄认明了。讲经典、研究佛学的,则把经典文字用其它的知识作概括性地比较,把佛经幽深的义理,当成作学问一样,做比量的推测;看经文并没有回转到自己心地上做功夫,将经典高深幽远的义理会之于心深加体会。也就是说,一般人看经典,并没有从内心去体会自己所修的境界。所以说佛经的道理不同众生的情见,众生看佛经或任何书,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很粗糙浮浅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经的文字义理并不是一般所讲的道理。

 

  又若执任缘无著之事,尽落邪观,得悉檀方便之门,皆成正教。

 

  如果执著一切放任自在、一切无著无念就是佛法、就是禅,那就落于邪见。但是反过来说,果真证道得到了悉檀,任缘无著虽然不是道,可也是一种入道的方法,那么,悟道以后,方便任缘都成了正教。

 

   “悉檀 ”二字不作翻译,《大智度论》上有 “四悉檀 ”的解释,勉强翻译,与中文 “境界 ”一词相似,不过中文所讲的 “境界 ”,我们还比较容易体会,悉檀是得道成就的境界,不是凡夫意识所能意会得到的,用 “境界 ”二字不能概括 “悉檀 ”,因此不翻译。

 

                      惺寂心与昏散意

 

   是以药病难辩,取舍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向众生三业之中,开佛知见;就生死五阴之内,显大菩提。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实地知识堪作真归。

 

  什么是病?什么是药?很难分辨清楚。在座有一位道友提到永嘉禅师的止观法门,永嘉所走的路线是天台宗止观与禅宗修定合而为一的路线。他提出两个观点: “惺惺 ”与 “寂寂 ”,用中国文字讲,惺惺就是清醒的,寂寂就是空空的。我们学修道打坐, “惺惺寂寂是 ”,空空洞洞什么念头都没有,可是什么都清楚,这就对了。 “散乱惺惺非 ”,坐起来什么都知道,可是念头乱七八糟,游思浮动,那就错了。 “寂寂惺惺是 ”,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是对的; “昏沉寂寂非 ”,什么都空空的,人也迷迷糊糊的就错了。

 

  所以他说,惺惺可以依止寂寂,一上坐什么都不想,空空洞洞,这是我们大家的经验,寂寂以后就昏沉。那么,你说坐好一点,肩膀端一端、头扬一扬,眼睛瞪一瞪,脑子清醒一点,一清醒,散乱来了。 “惺惺 ”、 “寂寂 ”是药,寂寂可以治惺惺,惺惺可以治寂寂,药可以治病,但是吃多了又生病。所以我们心理的状况非常难治疗。现在医学发达,有专门医治心理病的医生,心理病医师的大祖宗是释迦牟尼佛。他对生理、心理的病搞得太清楚了。我们的心理病就有那么麻烦,所以是药是病?很难分辨。

 

  魔境界与圣人境界,也是药与病的差别。悟道以后,魔境变作圣境,不明白本体,即使圣人境界都是魔道,这是药病之辨的关系。所以他说 “药病难辨,取舍俱非 ”,取舍就是 “择法眼 ”,常看佛经上说,佛一次说法以后,有多少多少众生得法眼净,比如现在一看经教,阿弥陀佛在世就好了,听闻佛法后马上得法眼净,但别以为头上会多了一只眼睛。法眼净就是头脑清楚,晓得正法、非法,对于佛法的选择是正是邪?或者正的变邪的?邪的变正的?这个选择搞清楚了就是法眼净。

 

   “但且直悟自心 ”,永明寿禅师认为,主要的还是要真正用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在禅宗所标榜有几句话: “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 ”。言思道断,境智齐泯这八个字非常重要。 “言语 ”包括文字, “思 ”麻烦,思与言语文字也是一样,站在哲学的立场,一个人的思想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是思想。表达出来则成为言语或文字,再变为行为。其实言语、文字也是行为的一种,是已经表达在外的思想。所谓思想,即是内在没有表达出来的言语,也就是心理的行为。

 

  禅堂常见 “禁语 ”二字,实际上不挂 “禁语 ”牌,人还不太想说话,挂了牌子以后话反而多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有多妙!你不禁止他讲话,他都懒得讲;你一禁止他讲话,他非讲不可,这就叫做众生。你要他吃的时候,他并不想吃,你故意不给他吃,他一定抢着吃,这就是众生的心理。

 

  我们平日打坐,心理的语言思想没有断过。很多人认为自己悟了,虽然表面不承认,表现出来的态度好像悟了,看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不管有没有悟,有一个自我测验的标准,等于现在有各种病可以试验的药品,这里有个药品给你,你有没有做到 “言思道断 ”?不是压下去的无念,也不是压下去的无著,自然而然不想,从前有个禅师说: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不是故意有心地去除妄想,是自然不想。言思道断,断是形容词,不是有意切断,是自然没有。

 

                      伸脚就在缩脚里

 

  在禅宗典故公案中,南宋初期有位大慧杲禅师,比永明寿禅师晚了一百多年,与济颠和尚同一时期。大慧杲禅师聪明绝顶,当时禅宗相当流行,他的佛教学问好,文学也好,对禅宗太熟了。他年轻时,每一个善如识、禅宗大师都见过他,个个都喜欢他,认为他悟了,他自己心理有数。大慧杲认为天下这些大师没有一个是真的,都在骗人。他知道自己没有悟,只是道理通,那真是 “和尚不吃荤,肚子里有素(数) ”,可是大家都认为他悟了,如果这样也叫禅的话,他准备写《无禅论》,以免 “枉费精神,蹉跎岁月。不若宏一经一论,把本修行。庶他生后世,不失为佛法中人”。

 

  大慧杲的学问不得了!譬如看《华严经》看到 “十智同真 ”的境界,他立即写了一首偈子:

 

  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巍;

 

  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

 

  世界上一切事情皆如梦幻空花。铁山一则形容釋迦牟尼佛修道的雪山,一则比喻达摩祖师面壁,当前一面屏风与外界隔绝了关系。 “旷劫无明当下灰 ”也等于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悟道的人也不过如此,一看悟道了!假使现在年轻人写出这么一首诗,我们一看,也以为真悟道了。

 

  大慧杲当时这首偈子一写出来,大善知识洪觉范(著有《临济宗旨》等篇)当时五、六十岁,大慧杲二十岁出头。洪觉范一看大慧杲的诗偈说: “奇怪!我二十年用功,不过到这个境界。 ”洪觉范说大慧杲悟了,大慧杲抿着嘴笑,这样叫悟了,这个佛法骗人。

 

  那个时候禅很流行,同现在一样,青蛙扑通一声跳下水就是禅,天地一沙鸥,是禅的境界,到处都懂禅。

 

  当时有位守珣禅师刚悟道,呈偈给他的老师佛鉴禅师,而得到印可。这首偈子: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但大慧杲的老师圆悟勤禅师就不太相信,他要勘验,就叫人把守珣找来,一齐游山,恰巧经过水潭旁边,突然一推,把守珣推下去,守珣掉进水潭冒出头来,圆悟勤就问: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潭深鱼聚。 ”“见后如何? ”“树高招风。” “见与未见时如何? ”“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勤这才大为称许。真悟了,就是这样。为什么这样整人呢?因为当时这一类人太多,一看文字,好像悟道了,但是文字 不能骗人的,所以须加勘验。

 

  如何是 “言思道断 ”的境界?在教理上,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有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阿赖耶识本身就有 “思 ”的作用,请问 “思 ”怎么断?现代年轻人参话头参 “念佛是谁 ”?有什么好参的!念佛是我。我是谁?我就是你,你是谁?你就是狗。狗是谁?狗就是我,一路转运来就是一句话:同体。那个不要参了!

 

  真的话头在这里,阿赖耶识全体心识本身就有作意、触、受、想、思的作用。请问,阿赖耶识思路真断了就称为断灭见;如果不称为断灭见,那么阿赖耶识的 “思 ”怎么断?这就是话头嘛!尤其现在青年,知识普及、逻辑训练好,应该从这个地方参话头。过去的话头:念佛是谁?狗子有没有佛性?管他狗有没佛性,反正送到香肉店都一样。话头也要跟着时代走,学问教育普及思想发达,话头正好在这里参。

 

  怎么叫 “言思道断 ”?五遍行的 “思 ”必然存在一个功能,假使人没有思,除非白痴。不过这又是个问题,白痴有没有思?白痴没有反应,没有执著。但是白痴晓不晓得肚子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