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宗镜录略讲 >

第11节

宗镜录略讲-第11节

小说: 宗镜录略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这本书,因在编著时,将儒家孔孟、老庄、诸子百家的道理,合于佛法的,都引用过去,因此和尚们反对他。他虽然诸子百家都通了,在家人也不服他,因为他毕竟是和尚。所以两边不讨好,真是 “猪八戒照镜子 ——两面不是人 ”。这么一部好书,就此埋没了。实际上他的苦心,就是他的大慈悲,一切万法都融会贯通进来。 “无一法以逃形,斯千差而普会 ”,一切差别法门他都包括了。

 

    遂则编罗广义,撮略要文,铺舒于百卷之中,卷摄在一心之内。

 

  这本书总共一百卷,它所包括的学术理论有那么多。全摄在一心之内,实际上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明心见性。

 

  能使难思教海,指掌而念念圆明。

 

  读了这本书后,能使不可思议的佛法理论,如看手掌心一样,那么清楚。

 

    无尽真宗,目睹而心心契合。若神珠在手,永息驰求;犹觉树垂阴,全消影迹。获真宝于春池之内,拾砾浑非;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

 

   “无尽真宗,目睹而心心契合, ”文词之美,有如情书。这段文字简单,有几个道理出自佛学的典故,他将其变化成优美的中文。

 

   “神珠在手,永息驰求”是出自于《法华经》的典故。经中讲到,大财主的独子从小流浪在外,四处乞讨,非常可怜,根本不知自己生于豪富之家。他父亲一直在找寻这个儿子,请人四处打听。后来得知独子流落在遥远的小地方,为了迁就儿子的归来,只得移居近处,再密遣形色憔悴的仆役,以便与其儿子平等相处,然后借机诱导至他家做清洁工人。薪资又高,这穷子表现得更勤快。过了几年提升为总管家,当然对这主人是非常忠实。后来,大财主对穷子说: “我是你父亲,你自幼离家出走,这里所有的财富都是你的,你本有的!为何那么笨在外流落得如此痛苦?你身上还有无价之宝,在这里!这颗珠是无价之宝,就在你那里,而你不懂! ”这是一《法华经》的比喻故事。

 

  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佛的儿子,佛眼观众生,皆为其子。可惜我们就是不懂事,愿意在外面流浪。你若叫他回来说: “你可以成佛! ”但他偏不信,非要慢慢去修,他就是不敢!不晓得在这件父母给我的皮囊色身衣中,就有一颗神珠。《法华经》的故事,就是要我们知道: “在皮囊中就有一颗神珠,你要如何找到? ”

 

  你看永明寿禅师多高明,把难懂的佛经,用那么美的文笔写出来。懂了这个就 “永息驰求 ”,不会向外面乱跑,本来就是你家的东西。 “觉树 ”,即菩提树,比喻证了道。 “全消影迹 ”,一切的妄想都没有。 “获真宝于春池之内,拾砾浑非 ”,真正的宝贝在池水中,捡起来就是,不会是泥巴或瓦片。这也是《方等经》中的典故。

 

   “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 ”出自《楞严经》的典故。佛在世时,城中有一个人,早上起来照镜子,见到镜中人的头很漂亮,但又突然发觉我的头到哪里去了?怎么没有了?因此发疯了。真的!绝顶聪明的人才会发这个疯,像我们这些笨人不会!什么道理?

 

  所以,禅宗引用的非常好,悟道,就是见到本来面目。实际上,我们活一辈子,从没见过自己的面孔。像机照出来一百张,有一百个样子,因它的焦距经过调整,翻洗后变动很厉害,绝对不是本来面目。自己在照镜子时,焦点角度也是交叉变化,我们根本没见过自己的面孔长成什么样子!谁假使见过,若不是世上第一等聪明人,就是第一等笨人!

 

  错了!这个人太聪明了,他懂这个理,镜中的头,只是我的反影而已,自己始终无法看清我的面孔,所以愈想愈疯,疯得蛮有意思。到有一天,偶然的机会忽然一照镜子,才发觉我的本头原来在此!他就不疯了。

 

  此乃说明 “道 ”本来在我们自己这里,为什么悟不到 “道 ”?不要去找师父了,你自己就是师父。所以 “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 ”

 

                      幻云满天疑无日

 

  现在,永明寿禅师宣传这本书是如何的好。

 

    可以深挑见刺,永截疑根。不运一毫之功,全开宝藏;匪用刹那之力,顿获玄珠。

 

  这本书专门挑你见解上的刺,排出你的知见、思想、智慧上的毛病。永远截断你的贪、嗔、痴、慢、疑的根。大家说: “佛说的都对! ”古人有两句诗: “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间上的好话,佛经上都说完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呢?信不过!因为我们天性内在的多疑,无论是聪明或愚笨,任何人天生带来的,不会相信人。以佛法的观念来看 “人 ”是最可怕的,他永远不会相信人。

 

  从前,我在大陆时,有位非常老实的学生,连我也确认他实在是无法形容的老实。后来我教会他一样本事,他对我更加敬畏!

 

  有一天,我们一起坐着,他倒了杯茶给我后,就不见了。过了半天才回来,我问他去那里?他傻笑了一下回答: “我去证明一件事,现在我完全相信,老师教我的都对! ”“我的天!你原来还不相信我? ”我上了他一个当。

 

  所以,疑根是天生的。我们不能成道,都是被疑根所害。佛法的道理都懂,实际上,你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你的工夫已经到了,但是因你自己有疑处: “大概不会那么容易吧? ”又跑掉了。永明寿禅师说读了《宗镜录》后,可以治好你这个病,永截疑根。

 

   “不运一毫之功,全开宝藏,匪用刹那之力,顿获玄珠。 ”不用丝毫的功夫,就打开自性之宝藏;不用刹那的力量,顿获智慧之玄珠。

 

   名为一乘大寂灭场,真阿兰若正修行处。

 

  我这本书叫做 “一乘大寂灭场 ”。佛说的,涅槃道的道场,只有一乘道。 “真阿兰若正修行处 ”,阿兰若就是茅蓬、寺庙,真正的庙子不是盖在山里,而是盖在你心里头。 “阿兰若 ”是梵文译音,义为清净修道的道场。真正的道场就在你心中。

 

   此是如来自到境界,诸佛本住法门。

 

  这是结论,《宗镜录》这本书所揭露的最高境界,只有佛,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够到达。 “自到境界 ”是《楞伽经》讲的,是佛的一切根本。现在前言,还是在宣传他的书。

  下次我们先从唯识部分讲起。

             第七章 按部就班五阶学
 

  现在继续看序文。

 

   是以普劝后贤,细垂玄览,遂得智穷性海,学洞真源。此识此心,唯尊唯胜。

 

  文字简单易懂,就是说 “心、识 ”两门最重要,佛学理论见地和用功的法门,即心、识两门所开展出来的性宗与相宗。所谓般若性宗,是明心见性、形而上谈空的心性之学。而唯识法相的相宗是指以体起用。故后来有毕竟空与胜义有的争论。实际上归纳起来就讲心与识的作用, “此识此心,唯尊唯胜。 ”接着永明寿禅师的结论:

 

   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这两句实在是一个意义,但是有差别不同。唯识法相宗,开始是釋迦牟尼佛发挥创立。而唯识这个观念在釋迦牟尼佛以前,印度所有的宗教形而上思想就有,不过很不完整,经釋迦牟尼佛整理,等于中国文化经过孔子整理归为五经一样。印度文化关于唯识及其他部分都经过佛整理。佛经上的五蕴、六根这些名词都是原有,不过经佛的裁定整理,如同孔子的删定礼乐,唯识亦然,确定为八个部分,即心识分为八识。

 

  很奇妙,釋迦牟尼佛所裁定的八识与中国上古文化中的八卦竟不谋而合。虽另有法师再细分为九识,甚至十二识,经后世学者再加研究,还是以佛陀所裁定的八识最好。

 

  后世宗教发展史记载:唯识是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说法,而由无著、天亲两位兄弟弘扬于世。但一般世俗的学术思想家,认为弥勒菩萨是佛过世几百年后才出生的一位大学者,与龙树菩萨一样,搜集佛的思想精华而讲的,并非如《瑜伽师地论》所述:无著菩萨晚上打坐入定,将自己的识神升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说法,第二天早晨出定时才记录下来,因而弘扬此宗。所以后世一般世俗学者,认为唯识宗是由无著来弘扬弥勒菩萨的法系思想。人就是人,自成学说有道理,对可修证到超神入化之事不太相信,后世学者虽不敢明显推翻这种说法,但在学术上是疑古,尽量做人道化的弘扬,唯识宗在佛教史上的演变大概如此。

 

  永明寿禅师与先圣孔子的态度一样是信古,关于考据的事情 “多闻阙疑。 ”有可能是这样,但不是必然正确,宁可保留一点态度,绝不做肯定的说法。而后世学者是疑古的风气,是肯定的说法。这种态度是推翻传统文化的开路先锋。后世各种杂乱的思想、邪说,乃至唯物思想得以扩充其领域,实由东西学者的疑古态度,进而推翻传统而来。

 

  所以,孔子的学术路线对各种说法决不妄下定论,但后世人则非常大胆地肯定。永明寿禅师也采保守性,决不随便下定论,他还是依传统的理论,认为这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讲的。

 

  这句特别注意: “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诸佛,凡是大彻大悟者必定证到心识圆融的道理。也就是达摩祖师所传《楞伽经》上讲的 “自所证知 ”,诸佛菩萨自己所证到的境界。佛法讲一切唯心、明心见性,此心究竟指哪个心?不是我们现在能思想的这个心,所谓 “一切唯心 ”,此心包括心物一元。

 

   “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哪一代时教?就是釋迦牟尼佛这一代是时教。以佛学而言,我们这个劫数称为 “贤圣劫 ”,劫数的观念是历史哲学问题,即拿宇宙的时间来看人类世界的变化。贤圣劫很长,此劫有一千个佛要出来。釋迦牟尼佛以前已经有三个,釋迦牟尼是第四个,下一个是弥勒佛。最后一位是现在的护法韦驮菩萨,他希望一切人都成佛了,最后才来成佛。这个劫数有一千个圣人成佛,贤人如诸大菩萨则不计其数。

 

  我们注意佛说的这个观念,若以此看人类历史的演变那更妙了。例如宋朝理学家邵康节,他根据《易经》数理演变,看我们的地球文明由开辟到结束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 ”,以十二干支作代表。 “天开于子 ”,这阶段多少年不管, “地辟于丑 ”,指地球形成的时间。有人类文化的开始是 “人生于寅 ”,以唐尧登基开始 “甲子年 ”算起,六十年一花甲,直算到亥,地球就要闭了,闭后经过若干万年,又再重新开始,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 ……等。他以这样十二万多年的来回,来描述世界人类文明的形成到毁灭的演变过程。

 

  我们街上看到的《烧饼歌》、《推背图》等,不过是十二万多年演变里的一小劫,差不多只包括了一万年的文化而已。我们看起来已经非常伟大,而且数字算得很妙,每一代历史的兴衰成败都算得颇符合。实际上邵康节这一套学问是由佛学里钻研出来的,邵康节的老师三代以上的传承是陈抟,陈抟属道家,陈抟以上的传承是和尚,和尚是传承曹洞宗的。曹山、洞山佛学的《易经》思想哪里来?这个学术问题牵涉得非常大,一般写中国哲学史碰到南北朝的佛学,已经写不下去,那碰到这个问题更写不下去!但是 “劫数 ”的观念是由佛家来的。为什么扯得那样远?就是为了 “一代时教 ”这个观念,而由横面来解释,不是转开话题。

 

   “一代时教 ”包括釋迦牟尼佛这一代。正法住世:他本人还在;他过世后,经典、佛像留下来即像法住世;最后连经、像都毁了,就是末法住世。包括了这三世的佛法住世叫 “一代时教 ”。所以佛法讲一切唯心、明心见性的这个心,不是思想的意识作用,是指心物一元的心。 “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 ”诠就是解释、表达、发挥;只好用 “心、性 ”名词代号来表达那个东西,有时称为涅槃、法性、真如、法身 ……都是指这个东西。所以心与识的观念要正确。识,不是认识,把 “我认识你 ”的 “认识 ”当作 “识 ”,那就错了;若将佛法的 “一切唯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