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古代笑话 >

第28节

古代笑话-第28节

小说: 古代笑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誉,你说该不该吊?”
客人尝毕,皱起眉心对店主说:“该轮到放下此人,吊我的时候了。”


倒看借条

有个财主不识字,向人讨债时,拿出借条装模作样地看。
借债人笑道:“你看颠倒了!”
财主很尴尬,掩饰道:“我是给你看的!”


难熬三年

新官上任,问亲信道:“官要怎么做才好?”
亲信说:“第一年要清,第二年要半清,第三年就可以浑了。”
新官叹口气道:“叫我怎么才熬到第三年呢!”


送别趣诗

一个贪官把地方上的钱财狠狠搜刮了一遍。离任时,见没什么可搜了,便在一把折扇上
把那儿的农田山水全部画了进去。
百姓们便编了首打油诗为他送行:“来时萧瑟去时丰,官币民财一扫空;只因江山移不
去,临行写入图画中。”


藕大如船

主人用藕梢待客,却留大段在厨房。客笑道:“常读诗:‘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
藕如船。’以前怀疑没有这样大的藕,今天相信了。”
主人问:“这是什么缘故?”
客答道:“藕梢已到此,藕头还在厨房中呢。”


一钱莫救

有个人极为吝啬。一次出门,遇到小河涨水,舍不得花钱坐渡船,就拼着老命徒步过
河。哪知到了河中,水深流急,将他往下游冲下半里多远。
刚好儿子在岸上看见,急得要命,喊了一条船去救他。船夫要一钱银子方肯成行,儿子
只肯给五分银子,双方讨价还价,很久都定不下来。
正在河里垂死挣扎的父亲,望着儿子大叫道:“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假充秀才

某富翁有个蠢笨的儿子冒充秀才。一次打官司,呈上状子说是要追索债款。官吏见他言
谈举止十分粗俗,便怀疑地问道:“你既是秀才,把‘恒公杀子纠’这一章讲讲看。”
他不知这话是出自《论语》的典故,只怕是椿人命案,为避嫌疑,便连声大叫道:“小
人实在不知情呀!”官吏便命差役将他鞭打20大板。
富家之子走出衙门后,对家奴说:“这县官太不讲道理了,说我阿公打杀翁小九,将我
打了20大板。”
家奴说:“这是古书上的话,你理应知道一二。”
那人说:“我连叫不知情,尚且挨打20板;若说知道,岂非要拿我赔命!”


蠢儿卖药

有个人初次做中药生意。一天有事外出,吩咐儿子看守药店。一个顾客要买牛膝和鸡爪
黄连,那儿子愚笨,不识药名,找遍竹笥(盛药材的器具)也寻不到,便砍下自己耕牛一只
脚和两只鸡脚售给那个客人。父亲回来知此事后,大笑道:“客人如果要买知母贝母(中药
名),你岂非连母亲也抬出来卖了?”


包做道场

一个吃素食的人家要请几位道士设醮(为消灾弥祸而设的道场),一个道士非常贪财,
不顾性命,只要全数独得报酬,凡是做道场的仪式和敲击法器等事统统独自包揽。
他不分白天黑夜,手忙脚乱地忙个不息。到第三天做上表的道场仪式时,突然晕倒在
地。主家怕出人命,便商量着请人将道士扛出去,再作处理。
那个道士忽然醒来听见,拚命从地上抬起头对主人说:“你且将雇工打我出去的银钱给
我,我自己替你慢慢爬出去吧!”


难做东道

一个和尚每逢夏夜,总是赤身裸体躺睡在山边,口中念着佛经,舍出自己身体喂养蚊
子,一心想做佛。
观音大士听说此事,要考验他是否诚心,便变成老虎,咆哮着来到山边,要他舍出身体
给它吃。
和尚跑起来避开,大叫道:“今晚撞见这个大客人,此东道叫我如何做得起?”


画俯首人

党太尉想请人为自己画一幅逼真的画像,喊来几个画工估计费用,都说要银子数两,党
太尉很不开心。
有个画工就说:“我只需白纸一幅,笔一枝,墨一锭就足够了。”党太尉高兴极了,问
怎么个画法。画工说:“黑纱帽,皂角袍,犀角带,皂靴,画一个黑番童。”
太尉又问:“着什么颜色呢?”
画工答:“画一只漆黑桌子在旁,你斜俯在桌上即可。”
党太尉说:“此画最要紧的是人面,如果俯伏在桌上,怎么能看见啊?”
画工说:“相公这等嘴脸,如何还要见人?”


腹中空虚

有个客人坐了很久,主人也没拿出一样吃的东西来款待。
客人就说:“从前萧何追韩信至一林下溪边。”
客人只讲了一句就停下了,主人急听下文,赶紧追问,客人又说:“看见清溪白石十分
可爱,就坐谈了很久。”
客人又停了下来,主人问客人说:“坐谈后又怎样了?”
客人说:“坐谈已经很久,只须去了,因为腹中空虚,多谈无力。”


冬日摇扇

一个穷人去走富亲戚,无毛皮衣服,只能穿葛麻做的单服。这人爱面子,恐富亲戚见
笑,冬日里带上一把扇子,席间不住摇扇,对众宾客说:“我这人就怕热,即使冬日也喜欢
取凉。”
酒席完后,主人看出了穷亲戚的做作,便请他留宿,并迎合他的做作劲,用单被篾席,
在池畔亭台的风凉处搁铺,让他住下来。这穷亲戚不便再改口,只得暗暗叫苦。
半夜后,天气更凉,穷亲戚只得披了薄被起来走动以御寒,不料失脚跌进池中。主人来
看他,惊问怎会跌入池中的,穷亲戚冻得直打哆嗦、但还是死要面子说:“我怕热怕得厉
害,即使冬月里睡在凉亭中,也还想洗一洗凉水浴。”

笑话幽默…》》古代笑话》》古今笑史(上)

《古今笑史》 冯梦龙编

探求“幻术”

金陵有个卖药的,手推车上装着一座观音菩萨的雕像,病人向他买药,他先把药放在观
音菩萨那只朝地面的手掌里,如果药在手掌里悬空不掉下来,便说是观音菩萨同意用这药,
然后才让病人服用。人们认为真有神灵,于是纷纷向他买药。
有个小伙子估计他用的是一种幻术,很想学到手。待大家散开后,他便邀请卖药的到酒
店去吃酒。吃完后,一钱不付,扬长而去,酒店里的人却好像没看见他们似的。这样一连吃
了三次。卖药的问小伙子施用了什么神仙妙术。小伙子说:“如果你那幻术肯教我,我也把
这幻术教你。”
卖药的说:“我没有其他什么奥妙,观音菩萨手掌里暗藏着一小块吸铁石,药里有铁屑
儿,所以药接触手便被吸住了。”
小伙子笑道:“我更没有其他什么奥妙,只不过先把钱付给酒店里,所以吃后就走,他
们便不再问了。”


谁是王妻

镇守江西的赵王李德成,有一日唤来几名歌女,穿戴得和他那年轻美貌的妻子滕国君一
模一样,排列于庭前,让一位相士分辨谁是他妻子。
原来那相士曾说过富贵贫贱经他一看就可以分辨的大话。其实相士哪有此本事?但他却
对赵王打躬作揖道:“头上有黄云的便是您夫人。”
歌女都好奇地向滕国君头上仰望,独有滕国君不好意思抬头。于是相士指着她说:“这
是您夫人。”


蔡邕菜神

江南有个驿吏,自称办事干练有方。某年,刺史新到任,巡视到驿站,驿吏恭候,说:
“驿中一切处理完备,请大人察看。”
刺史进酒室,见有个像,问:“这是何人?”
答:“杜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又进茶室,也见一个像,驿吏说:“这是陆羽
(对茶道很有讲究,著有《茶经》)。”
刺史好笑,再进一室,只见小菜毕备,室内还有一个像。是蔡邕(因蔡与菜同音,驿吏
就把文学家、书法家蔡邕误认为菜神)。
刺史见驿吏此牵强做作,大笑不已,说:“若到饭堂,必是要有米芾(书法家)像;到
马场,必是要有司马迁像了?”


一齐动手

县官和县丞都是贪污老手,只有县尉是个清官。
一天,三人在县衙里小宴。县官、县丞酒足饭饱,心满意足,便叫乐工演奏起音乐来,
县官、县丞随着音乐婆娑起舞,县尉却呆坐一旁,视而不见。
县官叫道:“为什么不动手?来,来,来,一齐动手,活活血脉,助助消化!”
县尉答道:“你和县丞已动手了,我再动手,老百姓就没法活了!”


豺狼咬鱼

闹了旱灾,求雨要表示诚心,按例是禁止屠宰的。
御史娄师德到陕县视察,当地的官吏为了奉承他,还是叫厨子拿羊肉给他吃。娄师德责
问厨子:“你们为啥要杀羊?”
厨子答道:“不是杀的,是豺狼咬死的。”
娄师德笑笑说:“这只豺狼倒蛮懂得礼节的。”
一会,厨子又端上了红烧鱼。御史又问,厨子故意说:
“它也是被豺狼咬死的。”
娄师德大笑道:“你这傻瓜!为啥不说是被水獭咬死的呢?
这就不会露出马脚来了。”


好客挂牌

元朝鼎盛时,有个江右(官名)名叫胡存斋,特别好客,常常怀疑守门人挡驾,有客来
了也不通报。后来,他在家时就干脆挂出一块牌子,上写:“胡存斋在家。”


征收鹰翎

某地有两个做官人。不通文章,但却喜欢卖弄文章。
一次,其中的一个称赞杜荀鹤的诗,说“也应无计避征徭”这句非常之好。
另一人不服,说:“这句有什么好,一定是句误诗,野鹰(音通“也应”)怎么能有征
徭?”
说这诗好的人解释说:“这怎么会有误呢!杜荀鹤是著名诗人,这是当年苛捐需征收翎
毛罢了!”


良马善走

李东阳曾经有一匹良马,送给了陈师召,陈师召骑着这马回朝,在马背上作成二诗。
隔日,他把马还给李东阳,说:“我原来骑的那马,每次回朝总能作成六诗,骑这匹马
只能作二诗,这不是好马。”
东阳笑道:“马以善走为良。”
陈师召想了好久,感到这话有道理,就再骑上良马回去了。


万物一体

某儒者正在读万物一体。有个腐儒问他:“如路遇猛虎,这时怎样求得万物一体。”
另一腐儒急忙解释道:“有道之人,能降龙伏虎,倘遇老虎,定能骑在虎背上,决不会
被老虎吃掉。”
周海门笑道:“骑在虎背还是两体,只有让老虎吃下肚去,才可称一体。”听者大笑。


驱驴宰相

王及善才学平庸,为人刻薄,作宰相时,别人暗地里把他比作凡庸的斑鸠占据了显贵的
凤凰池(接近皇帝的机要部门称凤凰池)。他毫无政绩,有一点却管得很严,每日都要关照
下官说:“不得让驴进入官署。”后来,别人就给他起了雅号叫:“驱驴宰相。”


弹劾御膳

古时御史之职就是监察朝廷,任御史的人如百日之内不能对朝廷提出批评,就属不称
职,要被罢免。
有个御史叫王平,到了百日,仍未提出任何批评。同事看他很镇静,有些吃惊。有一人
说:“王平闷声不响,定有大事在胸。”
过了几天,同事听说王平向朝廷进言抨击了,就去偷偷打听,哪知探得半天才得悉说:
“王平上言弹劾御膳(皇帝的食物)中夹进了一根头发。”众人都为这小题大作而发笑起来。


鹅鸭谏议

南宋高宗赵构朝见下官,有个叫董门的谏议官向高宗建议说:“近来禁止杀猪羊,这很
符合圣德,但对鹅鸭也宜禁宰。”
刚说完,忽有人报:“金兵南侵,有一号‘龙虎大王’的人,特别勇猛,很难抵挡。”
高宗一时沉思不语。在旁的胡侍郎(宰相府、三省及六部尚书的副职均称侍郎)上奏
说:“大王不必忧虑,这里正有‘鹅鸭谏议’,足以对等‘龙虎大王’的了。”


《孝经》退兵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向栩为朝廷献计说:“我有一计,不须兴兵,便可使黄巾军退
去。”
人问:“此是何计,请速讲来。”
向栩道:“只需派人在黄河边上,面对北方读《孝经》,兵自可退去。”
人又问:“你此说有何依据啊?”
向栩笑道:“难道你没听说过吗?赵普以半部《论语》就定了天下,一部《孝经》又怎
么不能退黄巾军呢!”


歪戴帽子

元时,胡石塘应聘入京,元世祖忽必烈召见。胡石塘头戴棕皮编织的帽子,稍有歪斜,
忽必烈问他所学的是什么,胡石塘答道:“治国平天下之学。”
忽必烈笑道:“自家的一顶帽子尚不端正,又怎能平天下呢?”于是就不用他。


孝泌怜虱

江泌字士深,办事喜讲孝道。因同族有个人与泌同名,为便于区别二人,所以别人就把
他称为“孝泌”。
孝泌每逢吃菜总不肯吃菜心,他说:“菜心吃不得,它是可以继续生长的东西,吃了违
背孝道。”
每到冬季,他的棉衣破絮块块,虱子总喜欢躲在里面生活繁殖。一次,孝泌把生了虱子
的棉絮从衣服里掏出来,放到墙壁间。过了一会,又怕虱子会饿死,就重新把藏有虱子的破
棉絮放回衣服里去。


不禁盗坟

某朝士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