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受礼者要牢牢记住送礼人的名字,以到下一个送礼节时回赠礼品。
②澳大利亚国庆百周年。1901年1月1日是澳大利亚国庆百周年纪念
日。从清晨起,火车、电车和渡船就把成千上万的人送到悉尼。早上10点钟,
太阳从云层中钻出,11时,庆祝游行的队伍从悉尼公园出发,向百年纪念公
园前进。队伍的前边是剪毛工的队伍,紧跟在后面的是介绍澳大利亚人生活
面貌的图片展览车,游行队伍蜿蜒穿过街道。街道上架起许多拱门,挂着团
结友好、欢庆内容的标语。游行的人们和观看的居民们不时发出欢呼声,有
的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游行队伍到达百年纪念公园时,庆祝活动达到了高潮。由15000名歌
手组成的合唱队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唱起了《啊上帝,我们昔日救星》的歌
曲;接着是联邦总督的就职宣誓;新的联邦国旗冉冉升起;庆祝的礼炮阵阵
轰鸣;歌唱队嘹响的歌声,礼炮的轰鸣声,人们热烈地欢呼声,汇成一片欢
腾的海洋。无论是欧洲的移民,印度的移民,还是土著毛利人,都沉浸在这
欢乐的海洋之中,庆祝联邦正式成立和国庆百周年。
(2)衣食住行
①澳大利亚。服饰 从1788年第一批欧洲移民到达澳大利亚,到20世
纪初,移民已成为澳大利亚的主体民族,所以服饰也已主要是西装。当时对
欧洲资本家的描述多是身穿大礼服,结蝴蝶硬领,戴大礼帽和留络腮胡子。
1884年至1889年在澳大利亚生活过的英国文学家弗朗西斯·亚当斯在他的
作品中写到……在悉尼……女人穿起笨重,男人穿起难看的飘垂的衣服,和
我们在伦敦看到的一样” (转引《澳大利亚简史》下册,第312页)。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在现代早期还是赤身裸体,或者只在腰间扎一块遮羞
布。他们有佩戴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制鼻针的习俗,也以各种颜色涂身
为衣。
土著人的头饰很有意思,男子要花很大的功夫修整头发。每逢节日,他
们用红色泥土涂抹头发,有时还要加脂肪;或将头发弄成硬块,象饼一样;
或把头发分梳成许多小指粗的小辫。为了不弄乱头发,用人头发或袋鼠毛编
成带子,系在前额作为包头。头上的饰物有袋鼠牙、狗尾、鸟羽、蟹爪、贝
壳等等。
饮食 19世纪末,欧洲的移民保持着他们的饮食习惯,正如佛朗西斯·亚
当斯所说:“……同类的食品,一样的暴饮暴食,以及和我们(请注意我们
是多么仔细地遵守就餐时刻)在相同的时刻就餐!”(《澳大利亚简史》第
312页)。19世纪末养羊和养牛业兴起后,食品逐以牛羊肉为主了。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尤其是塔斯马尼亚人喜食各种动物的肉,甚至以
此为主食。他们所食的动物有袋类动物、蚂蚁、虾、蟹、贝类,天上的飞禽
等等,但塔斯马尼亚人不吃鱼。
住宅 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的住宅已呈多样化的趋势。
大部分土著居民居住在肮脏的地区,住房极为简陋,多为帐篷和棚屋。
在《澳大利亚简史》中描述了19世纪末叶新南威士大部分首领的住宅:“有
些人住在树皮棚屋里,用树皮和袋子隔成房间,用踏平的泥土充作地板,在
几根木杆之间张挂可容一蒲尔耳谷物的袋子,当作睡床。装运货物的粗木箱
… Page 104…
充梳妆桌;在地上打上几根桩,上面放一块凹凸不平的木板,当作桌子,用
同样的方法造了几张凳子。”(《简史》第230页)。
而有一些富裕之家的住房则不一样,他们的住宅多是用石灰石、红石、
青石建造。“屋前一般有宽阔的走廊,上面种植爬藤,在漫长的炎夏中绿树
成荫。还有槌球场和俯临附近小溪的花园。客厅用家具,彩色画和旅行欧洲
时搜集的艺术品装饰得非常华美……卧室、厨房、仆人宿舍沿U形向后院的
两翼伸展。……”(《简史》第235页)。
到20世纪初,一些中心城市开始出现现代化建筑。例如1900年选定首
都后,在堪培拉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到20世纪20年代,已建成了500幢
住宅。
交通与通讯 19世纪末铁路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1887年1月
维多利亚同澳大利亚铁路接轨完成;1881年1月新威尔士同昆士兰铁路接轨
完成;1917年南澳大利亚与西澳大利亚的铁路接通。到20世纪初,澳大利
亚铁路已把乡野和城市拴在一起了。
澳大利亚各城市之间的电报已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接通。并于1867年
开始在隆塞斯顿和墨尔本之间,1872年奥古斯塔港和达尔文港之间,1877
年阿德雷德和佩思之间建立了永久性电报设施。
电报局也在各城市开放,如墨尔本是1878年,布里斯班是1880年,悉
尼是1881年,阿德雷德和霍巴特是1883年,佩思是1887年。到了19世纪
90年代,各殖民区的议会把电话业务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划归了殖民区的邮政
局。
1913年墨尔本和悉尼之间的航空邮递第一次得到了实现。
②新西兰
服饰 新西兰毛利人的服饰包括围裙、腰带和披肩。围裙是用野生亚麻
的茎纺做而成。披肩是用狗皮、鼠毛、鸟皮制成。披肩做得十分精美,有十
几种式样。妇女在头上扎着狭窄的带子,这种带子是用涂有各种颜色的亚麻
布做成的。
19世纪末叶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和西方移民的增加,新西兰的
服饰也出现了穿西装的趋势。
饮食 毛利人以甘薯为主要食物,其次是蕨根和芋头,也喜欢捕捉鸟类
和鱼,喜食牛羊肉和鸡肉。
住宅 近代晚期以前,毛利人居住在没有围沟和围墙的村寨中,这种村
寨称为“卡思加”。现代早期出现了有围沟和围墙的村寨,称为“帕”,并
成为这个时期村寨的主要形式。“帕”一般建在陡峭的山上和悬崖峭壁上。
一个村寨通常是由一些住宅和一两所雕刻富丽的大房子组成。房子旁边有布
满雕刻装饰的存放甘薯和干鱼的仓库和存放工具、武器的库房。村寨的房屋
都集中在村寨中央广场的一面。首领的房子和集会用的房子则建在另一面。
建房的材料一般为坚固的圆形木。房屋是直角形的。屋子东面墙上有一扇小
门和小窗,这是唯一进光线的地方。屋子的前边有遮棚。屋顶是用草盖的。
屋子正面通常都有雕刻的装饰。屋子的大柱了上往往有人形雕刻——传说中
祖先的形象。在南岛有一种一半建在地下的冬屋,周围铺上干草,放有火堆,
当把火烧完,只剩炭火时,将入口堵上,可保持房间的温度。起到保暖的作
用。
交通与通讯 19世纪80年代新西兰交通方面主要是铁路的修建。1870
… Page 105…
年,新西兰通车的铁路线只有46公里,1880年已超过1700公里。80年代还
制订了修建全国铁路干线的计划。1908年建成了北岛主要铁路干线。
航运在70年代已有有发展。1873年建立了新西兰航运公司。1875年又
成立了“联合轮船公司”。
1876年,敷设了一条由新西兰通往澳大利亚的深海电缆,从此,新西兰
可以通过现有的海底电缆与欧洲和美国取得联系。
19世纪70年代初还大大加速了与英国的邮件联系。
③巴布亚新几内亚
服饰 巴布亚新几内亚妇女的传统服装是一种野生植物纤维或芦苇编织
成的蓑裙。这种蓑裙不仅因人而异,不同的部落其款式也不同。有的部落的
未婚女子穿筒裙。结婚女子穿超短裙,成婚的妇女都有纹身的习俗,这表明
她已是成年人。
高山地区的男子也穿超短裙。有些部落甚至把猪油和木炭熬制的化妆品
涂在脸上,以表示不辱祖先的美德。
每逢节日,小伙子们和姑娘们便把自己打扮起来,头上插上极乐鸟的羽
毛,鼻孔插上猪牙和鸟爪。姑娘们还戴上用竹筒做成的耳饰,戴上红绿玻璃
球串成的项链,别有一番风韵。
饮食 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喜吃烤食。他们把树枝、木块堆放在一个坑里,
燃起篝火,再把红薯、芋头、木薯、猪肉等用香蕉叶包好,放在火堆烧烤的
石头上烧烤。再在被烧烤的食品上压上一层烘烤过的石头,而后洒上少量的
水,再用大量的树叶盖好、压紧,最后用泥封起,经过了3、4个小时食品就
烤好可食了。
住宅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高地人常在陡峭的山腰上搭盖圆形或长方形的
茅屋。一般的盖法是先将树枝纵横交错盖在房梁上,上面再铺上干草。房子
中间用一根柱子撑住。长方形的房子通常有三间小屋,饭厅、养猪房和孩子
与母亲的住房。男子的住屋盖在大房子附近。房内主要是用竹子编成的床。
西皮克河流域,人们一般用两米高的棕榈树干做成支架,盖起高脚屋。
莫突人经常在海滩上盖高脚屋。有意思的是,各高脚屋之间有一座座小
桥,联接各家各户。有的房子的屋顶和围墙连成一片,结为一体。不少房子
的围墙是用棕榈叶编成的。莫突人在海滩上盖房是为了安全,以躲避山区部
落的进攻。
④西萨摩亚
服饰 西萨摩亚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裙子,而且年轻
人只穿裙子,打赤脚。男子穿裙时要系一条腰带。在岩佐嘉亲著的《萨摩亚
史》中提到了19世纪末叶玛里埃多亚的民兵的服装“跳着舞的塔乌坡乌(邑
姬)走在前进队伍的前头。她敞着胸,让打开的罩衫迎风飘舞,下身除了围
着一条高高地卷起来的印花拉瓦拉瓦之外,没有穿什么东西。丰满的赤褐色
的肌肤上精心地涂上了一层椰子油,美丽而又妖艳地闪闪发光,”(《萨摩
亚史》第135—136页)。
纹身在西萨摩亚人中十分盛行,当地称纹身为“塔图”。在身上刺“塔
图”,一是为了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三
是可以显示自己勇敢坚强的性格及强健的体魄。“塔图”的花纹丰富多彩,
多为对称图案。
西萨摩亚人的“塔图”分为两大类,一种为永久性的。这种花纹是用锥
… Page 106…
子、针和小齿刀及染料在身上刺成图案。另一种是临时纹在面部、胸部的,
这种花纹是画上去的。“塔图”是有讲究的,达官贵人多采用周身“塔图”,
从脖颈往下直到脚踝。一般人则采用腰部到膝盖的局部“塔图”。女子多不
纹“塔图”,但酋长或族长的女儿可以例外,他们的“塔图”只在手上或脚
上,在大腿部刺X形的细纹。女子的刺青称为“玛卢”。岩佐嘉亲在他所著
的《萨摩亚史》中,在提到塔乌坡乌(邑姬)的既漂亮又轻便的围裙时,也
提到了“既能免遭妇女们的轻蔑和讥笑,又能满足萨摩亚人虚荣心的大腿的
培亚 (刺青)……。”(《萨摩亚史》第136—137页)。
饮食 饮食极简单,主食是芋头和面包果。还有椰子和香蕉及鱼类。一
般不讲究烹饪技术,没有锅灶,吃熟食就用火烧热的石头烤食。
住宅 住宅是用十几根木柱,支撑着一个椭圆形的屋顶。顶上铺盖椰子
叶和薄草,既可遮阳又可防雨。房子没有四壁,室内无家具。刮风下雨时,
挂上草帘遮挡。室内铺一层鹅卵石,石头上铺着蒲席,人们白天席地而坐,
夜间和衣而卧。这种没有墙壁的房子通风好,适用于当地湿度大,闷热的气
候特点。
⑤斐济。
服饰 斐济人无论男女都穿一种叫“苏卢”的齐膝的裙子,它实际上是
围在腰间的一块布。1874年斐济沦为英国殖民地。在殖民统治时期,斐济人
的“苏卢”是用树皮布制成的,这只有酋长才能穿,而一般人的苏卢是用椰
子叶编成的。在殖民统治期,殖民者常用一块“苏卢布”而强行买得廉价的
劳动力。
饮食 斐济人的食物有芋头、薯蓣、木薯、椰子、面包果等等。其中薯
蓣是斐济人的一种重要食品。通常食用的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