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第1节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1节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1870—1918年,正值世界大动荡和大变化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向更高 

阶段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主义苏联的诞生,亚、非、拉美各 

国人民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这一切都制约和影响着世界各 

地各民族习俗的演变和发展。本书的内容正是以各大洲为区域,以各地各民 

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的演变,旧陋习俗的衰落和消失、新习俗 

的产生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世界现代史早期世界各地各民族习俗的状况。其 

中包括巴黎时装在“一战”前后的演变,德国交通的现代化,英国士兵中奇 

特的卖妻之风,革命前后苏联远东地区少数民族习俗的变化,美洲印第安人 

传统习俗的保留,美国牛仔及其服饰的兴衰和演变、母亲节等新节日的产生, 

日本剖腹等封建酷刑的消灭、崇西化时尚的产生,中国辛亥革命对旧礼仪的 

革除和对新礼仪的提倡,非洲各民族传统习俗的沿续,大洋洲食人之风的禁 

止等等。 


… Page 3…

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Page 4…

                                一、概述 



     世界现代早期习俗史所包括的时间范围是1870—1918年,此时,世界历 

史正处于一个大动荡和大变化的时代。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由“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迅速提高,科学技术 

不断更新,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各资本 

主义国家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日益高涨, 

并出现了1870年的巴黎公社运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于经济、政 

治发展的不平衡,1870—1871年就爆发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普法战争,在 1914 

—1918年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此同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 

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各附属国控制的加深,一方面使这些国家不断 

受到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国家民族意识的 

加强,民族独立、民主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的成功,又开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这样的历史发展趋势,直接或 

间接地制约和影响了这段时间内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习俗的演变和发展, 

从而形成了世界现代早期习俗发展的趋向和特点。这种趋向和特点,就表现 

在新习俗的产生、旧习俗的衰落和中断、传统习俗的演变中。 



                             1。新习俗的形成 



     世界现代早期,适应各地各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 

了一些新的习俗。这些新习俗,有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物质 

生活的种种变化,这最明显地表现在,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各国、各地交通 

和通信新习俗的产生上。例如道路设施的改变,电车、汽车、飞机等新运输 

工具的出现,电报、电话新事业的发展等等。有的新习俗则是社会政治生活 

的反映,例如一些新政治节日的诞生,象“五一”国际劳动节、前苏联的“十 

月革命节”、亚、非、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民族独立节等等。而一些娱乐习 

俗的产生,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们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变化。 

例如美国“烤架”俱乐部的出现、现代篮球的诞生、邮购商店的兴起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纯属偶然的事件,或由于社会的需要、或由于迎合了人们的心 

理,也因流行而成为一种新习俗。例如“热狗”食品的出现、“剪彩”习俗 

的流行、美国芝加哥湖滨节的诞生等等。 



                        2。旧陋习俗的衰落和中断 



     旧陋习俗的衰落和中断如同新习俗的产生一样,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 

度、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改变的结果。我们知道,习俗的产生和流行 

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一但失去了这种环境和条件,习俗的衰 

落和中断就可能发生。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制度发生大 

变革的时代,就必然造成某些习俗的衰落、中断、甚至绝迹。例如日本明治 

维新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一些适应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 

的习俗因此而衰落和中断了。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大量的封建礼仪被禁止, 

维护封建制的习俗受到了冲击而衰落。在前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 

远东一些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民族的习俗,因社会制度的改变而衰落甚至绝迹 


… Page 5…

了。大洋洲某些民族的食人风,也因西方文化的传入而被禁止。这些都说明, 

某些习俗的衰落、中断和绝迹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当然,某些历史 

事件的突然发生,造成了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强烈干扰和刺激时,也会引起某 

些习俗的中断,慕尼黑啤酒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一度中断便是其中一 

例。 



                         3。传统习俗的演变和发展 



     传统习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直流传下来的,例 

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俗;一类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 

并已有或长或短的历史演变过程的习俗,例如某些节日、社会礼仪、宗教信 

仰等等。这些传统习俗的演变,在世界现代早期具有哪些特点呢?其一,随 

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习俗出现了更为实际、 

舒适和快捷的趋向。例如英美快餐食品的兴起,一直为欧洲人所崇尚的法国 

华丽时装向简单易行的变化,自来水的出现,电灯照明、电报、电话的使用…… 

都是这一特点的证明。其二,是各国习俗的变化更加符合本国的国情。例如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传统习俗的改造,使之更适应日本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发展的需要。再如中国在民国初年对传统习俗的冲击和所实行的习俗方面的 

变革,从更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方面体现出了辛亥革命的反封建性。其三,随 

着欧洲资本主义的扩张,出现了欧式习俗向世界各地扩展的趋势。这可从西 

服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中得到体现。其四,在许多 

落后的地区,落后的传统习俗仍然很盛行。例如非洲残酷的成年礼。某些民 

族中的一夫多妻制,大洋洲、印度某些民族的猎取人头风等等。 



                     4。世界现代早期习俗的民族性、 

                         区域性的变化和相互影响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 

由于各民族所生存的社会、物质、精神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他们特有的 

习俗。许许多多这种特有的、能反映该民族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习俗, 

便构成了习俗的民族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中,根据他们的服饰和语言毫不费力地区别出阿拉伯民族;也可以从服饰、 

饮食、居住习惯中区别出中国、日本和朝鲜民族;可以从服饰、礼节的细微 

不同中去识别英国人和美国人。这种对民族的识别,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风 

俗的民族性。 

     习俗的区域性,表现在一定区域内,不同民族的共同的或者大致相同的 

习俗上。例如中国、朝鲜、日本在饮食、节日、礼仪等方面的某些共同性, 

构成了东亚习俗的区域性;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在服饰、饮食、 

居住、信仰等习俗上的某些共同性,构成了中南半岛习俗的区域性;英、法、 

德国、意大利等国在服饰、饮食、节日、宗教等方面的某些共同性,构成了 

西欧习俗的区域性;还有非洲习俗的区域性、大洋洲习俗的区域性、欧美习 

俗的区域性等等,都说明了习俗区域性的存在。 

     习俗的区域性,或是由于某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相同,或是由于类似的 

历史发展轨迹,或是由于相互的影响等等而形成。例如中南半岛习俗区域性 


… Page 6…

的形成,其主要因素应属前者;东亚习俗的区域性应属后者;西欧习俗的区 

域性应属中者。但现代早期习俗的区域性却受到了欧式习俗的冲击,在亚洲、 

非洲、大洋洲,在美洲,欧式社会习俗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不同的程度上 

影响着各国的习俗。可以说欧式习俗在世界各地的渗入是现代早期习俗史发 

展中的一个特点。 



                      5。宗教习俗向世俗习俗的转变 



     随着现代早期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提高,政治斗争的风云 

变幻,宗教习俗向世俗习俗的转变也日趋明显,转变的形式随着各国国情的 

不同而不同。在日本,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神社;在亚 

洲、拉美、非洲的广大地区,随西方殖民的扩大,表现为宗教对社会生活的 

种种参与;在中国,义和团运动以中国式宗教习俗展开了对西方天主教习俗 

的种种对抗,以此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在世界各地,这种转变 

更为明显地表现在宗教节日的世俗化上。总之,在世界现代早期习俗中,这 

种宗教习俗向世俗习俗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转变的原因、方式及作 

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因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 Page 7…

                         二、欧洲现代早期的习俗 



     欧洲现代早期习俗的变更是在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俄 

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过程中发生的。这个时期,随着这些国 

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加之俄国十 

月革命的影响,社会思想意识的改变,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出现,便产生了 

一些新的社会习俗,而一些旧陋习俗也因此衰落,甚至中断了。 



                             1。新旧习俗的变更 



      (1)新出现的习俗 

     新出现的习俗包括诸多方面,其中交通通信方面的新习俗放在传统习俗 

的演变中提述。 

     ①芬兰大学生的标志。白帽子是芬兰大学生的标志,他们每人一顶,从 

他们的白帽子上可以区别出他们的专业和年级。文科学生的帽子镶兰边;理 

科学生的白帽顶上有一根0。3米长的黑穗子;如果他的白帽子边上插着一朵 

红玖瑰花,那他一定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大学生。 

     芬兰大学生戴白帽子,这一习俗起源于1865年。这一年有几名赫尔辛基 

的大学生最先戴起白帽子,以后便在大学生们中间流行起来。1875年,芬兰 

筹备召开北欧学生会议时,把白帽子定为芬兰大学生的标志。 

     ②芬兰大学生节溯源。每年4月30日是芬兰大学生节。这天下午6时, 

大学生们都要在总统府商业广场上,为广场东侧的大海之神的雕像举行戴帽 

仪式。这是芬兰大学生节的主要内容,这一仪式可追溯到20世纪初年。 

     1905年,著名的芬兰雕塑大师维莱·瓦尔格伦,在巴黎以芬兰少女哈维 

斯·阿曼达为模特雕塑成了一尊大海之神的铜像。哈维斯·阿曼达体态轻盈、 

婀娜多姿,本世纪初到巴黎留学,她也是大学生中的一员。雕塑家以其特有 

的艺术才华,把铜像雕塑得维妙维肖,极其生动形象。1908年,铜像运回芬 

兰的首都赫尔辛基,耸立于南码头的广场上。由于雕像为裸体,曾遭赫尔辛 

基一些妇女的反对。但艺术家赋予雕像那青春的魅力和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 

少女那恬静的内在美,征服了赫尔辛基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作为艺术 

的知音,他们保护了这一伟大的艺术佳作。 

     1909年4月30日晚,一些大学生聚集在塑像附近的凯沃思饭店欢庆自 

己的节日,海风袭来,使人们感到了寒意。由窗户向外望,他们发现美丽的 

塑像站在寒风之中,于是他们在饭店里买了一块白台布,冒着寒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