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的东西。拜垫常用圣龛纹,另外也有装饰着清真寺挂灯、精致的拱门和《可
兰经》铭文等图案的。
由铜、锡、铝、白铁等金属制成的生活用品,在民间工匠手中也都以各
种生动活泼的造型出现,器皿上也覆盖着各式繁复的花纹图案。而高级金银
首饰、珠宝玉器,各类贵重金属镶嵌、象牙雕刻等,是阿拉伯艺术家最得心
应手的创造物,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产品誉满世界各地。尤其精细高级
镶嵌手工艺技巧,最能显示阿拉伯人的聪明才智。不仅一般家俱,包括武器、
仪器及各种小型生活用具,他们都能把金、银、宝石等镶嵌成非常精妙美观
的图案纹样。
4。绘画
伊斯兰世界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作为书籍插图的细密画上。在
细密画的绘制上,成就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当推波斯。真正的波斯细密
画开始于公元12世纪的阿拔斯王朝,至13世纪时盛极一时。当时的主要画
派是巴格达画派。该派作品的题材主要是反映了那个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和习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画家喜欢满幅装饰,整个画面都布满了人物、
花卉、鸟兽。《哈里利集会诗》、《印度寓言集》以及《水手辛伯达》等阿
拉伯手抄本,是印刷术未发明前伊斯兰世界甚至全世界最畅销的书,尤其是
哈里利的书吸引了无数画家,他们均为这些手抄本画插图。如当时著名的画
家雅亚·伊本·麦哈茂德在1238年为《哈里利集会诗》作了99幅插图。图
中所绘人物和动物,都具有突出的个性和丰富的表情,尤其是骆驼的形象,
显得温驯而又带有漫画风趣。
… Page 70…
13世纪中叶,蒙古人统治了波斯,占领了巴格达。中国的绘画技法在波
斯得到传播运用,巴格达、大不里土,设拉子等地出现了一批具有波斯细密
画的色调和中国画的画风的混合风格的作品。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有 《列王
记呼抄本插图和拉失德的《史集》手抄本插图。
15世纪的帖木儿王朝,是波斯细密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以赫拉特和
撒马尔罕为中心。这些地区的作品都体现了巴格达传统和中国画风的进一步
融合。
比塞特是赫拉特画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1455年出生于赫拉特,是大不
里士画家皮尔·赛义德·艾哈迈德的弟子,曾经是帖木儿帝国苏丹密尔查的
宫廷画师,1510年后为波斯萨法维王朝伊斯梅尔国王服务。他是一位承先启
后的大师。他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
把中国和拜占廷艺术的某些因素巧妙地同化于本民族艺术土壤中,把波斯细
密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曾为帖木儿末代君王侯赛因·贝卡拉画过肖
像,是波斯绘画中真正的肖像画。为《胜利书》所绘插图,工整细致。比塞
特所领导的工作室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
阿迦·米拉克和苏丹·穆罕默德都是比塞特的学生。米拉克以善于描绘
宫廷生活闻名。他笔下的人物与比塞特相比,体态较为修长,风采更加优雅,
但有些过分雕琢之感,缺乏比塞特所绘人物的淳朴性格。苏丹·穆罕默德的
作品中人物外貌更为高贵,风姿优雅潇洒,具有东方式的画面效果。
除波斯外,马穆禄克王朝的埃及、叙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也都曾经流行
细密画,但在艺术上不如波斯细密画。
5。音乐
伊斯兰教建立初期,对音乐曾持否定态度。但随着伊斯兰教的向外扩张,
所占领地区古老而优美的音乐文化,对阿拉伯半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些
由俘虏变为奴隶的音乐家,经常在富豪之家进行各种音乐表演,从而促进了
新的演奏技艺、乐器改革和音乐形式的发展。
伊本·米斯贾是奥美雅王朝的一位伟大音乐家,他被尊称为伊斯兰音乐
之父。出生于麦加的伊本·米斯贾带有波斯血统,是一位音乐理论家、歌唱
家和乌德演奏家。他曾学习拜占庭音乐和波斯音乐,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阿
拉伯艺术歌曲的创作,对伊斯兰古代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
阿拔斯王朝时期,是伊斯兰音乐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音乐家
是父子二人——易卜拉欣·毛西利和伊斯哈格·毛西利。他们出身波斯显贵
之家。尤其是伊斯哈格,是一位杰出的歌唱家、作曲家和演奏家。他还是伊
斯兰调式理论的最早创立者。伊斯哈格以其近40部音乐著作而闻名。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音乐理论家。如A·N·法拉比著有《音乐全书》,
是一部研究古典阿拉伯音乐的重要历史性文献。萨非·丁对调式进行了详细
记述。伊赫万·塞法、伊本·西纳等也都对音乐声学和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伊斯兰时期的乐器,有乌德、卡侬、拉巴卜、纳伊、纳加拉、达卜等,
其中乌德是伊斯兰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卡依在中国称为“七十二弦琵
琶”,今天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流传。拉巴卜是一种弓弦乐器。纳伊
为吹奏乐器,是阿拉伯乐器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纳加拉则是一种碗形单面鼓,
… Page 71…
对阿拉伯音乐中复杂的节奏起重要的作用。
… Page 72…
九、印度中世纪艺术
自笈多时代以降,在印度本土佛教日渐衰落,印度教跃居统治地位。印
度教是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发展而来的,是印度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印度教
崇拜三大主神——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之神)和湿婆(生殖与
毁灭之神),他们同时也都是宇宙精神的化身。印度教艺术是印度教宗教哲
学的图解、象征和隐喻,崇尚生命活力,追求宇宙精神。在艺术表现上,充
满着巴洛克风格的繁缛装饰和奇异想象,带有超现实的神秘主义色彩。印度
教艺术的题材多取自印度教经典吠陀、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十八部往世书神话以及民间传说等,它们都是印度教艺术的永恒主题。印度
中世纪(约公元7——13世纪)是印度教艺术的全盛时期。
中世纪印度南北各地历代地方性王朝大多信奉印度教,故而兴起建造印
度教神庙的热潮,历经数百年不衰。印度教神庙被看作是印度教诸神在人间
的居所。神庙内外通常布满了众多的男女诸神装饰雕刻。印度教神庙在形制
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南方式、德干式、北方式。
1。南印度的艺术
南印度诸王朝保持着纯正的达罗毗荼文化传统,发展了达罗毗荼人的艺
术。帕拉瓦王朝 (约公元580年—897年)是中世纪初期南印度最大的印度
教王朝,定都甘奇补罗。甘奇补罗的凯拉萨纳特神庙和海港摩诃巴里补罗的
五车神庙、石窟神庙及海岸神庙,是印度南方式神庙的滥觞,几乎提供了所
有南方式神庙的原型。
摩诃巴里补罗,是帕拉瓦建筑雕刻艺术的中心。公元7世纪中叶,那罗
辛哈瓦尔曼一世敕建的五车神庙,位于摩诃巴里补罗的南端。神庙是由五块
整块天然花岗岩巨石雕凿而成,分别以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命名为
黑公主战车、阿周那战车、毗摩战车、法王战车和偕天战车。五车神庙外壁
以壁柱为框的高浮雕嵌板,刻有印度教诸神和帕拉瓦王室的雕像。代表作有
阿周那战车的《王妃》和法王战车的《湿婆家族》等。在这群神庙的两侧还
有圆雕的石狮、大象和公牛南迪。
摩诃巴里补罗的巨幅岩壁浮雕 《恒河降凡》,被公认为是帕拉瓦雕刻的
最高杰作。浮雕表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恒河降凡的故事。日族的幸
车王经过千年的苦行修炼,祈求众神恩准天上的恒河降临人间,让恒河的圣
水净化其祖先罪孽深重的骨灰和灵魂。他的祈求获准。湿婆以头承接恒河之
水,让恒河之水在他缠结的头发的丛林中迂回流转,缓冲后再流到平原。浮
雕位于般度王子曼达波旁侧。在一块宽26米、高9米的露天的花岗石岩壁上,
表现了恒河从天上流到人间的壮观场面,艺术家巧妙地利用岩壁中央一道天
然的裂缝,代表恒河从天而降。(岩顶有蓄水池,举行宗教盛典时放水可成
瀑布),人首蛇身的男女蛇神在这道瀑布中畅泳。幸车王在岩壁左上方,正
在举臂独立,修炼苦行。在他身旁的是四臂湿婆,正在以头承接恒河使之缓
冲,左手下伸作施与势。岩壁两侧一百多个神灵、人和动物都在向中央聚集,
凝望着圣水虔诚礼拜。一对对裸体的男女天神和各种精灵满壁飞动,雀跃欢
呼。浮雕整体构思巧妙,气势宏大,个性鲜明。动物的雕刻也十分精采,右
下方两只大象浑厚庄严,其庞大的体积稳定了整个画面。距这岩壁右侧不远
… Page 73…
处有独石圆雕的狮子的一家,刻画了一只母狮喂两只小狮,一公狮在后面为
母狮搔背,非常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感,同时也为恒河降凡这一神圣庄严的场
面增添了平凡亲切的情味。
总体说来,帕拉瓦雕刻的人物造型纤细修长,体态优雅,追求一种动态
的变化与力度,强调人情味、个性化和戏剧性效果,体现了初期印度巴洛克
风格的特征。
朱罗王朝 (公元846—1279年)是继帕拉瓦王朝之后统治南印度的最大
的印度教王朝。朱罗王朝的艺术以铜像铸造的高度成就成为南印度艺术之
冠。
铜像的制作工艺,以青铜为主,采用失蜡法制作。朱罗时代蜡模制作得
非常精确,铸出的青铜像很少需要再加工。造像题材大多以印度教诸神居多。
代表作品有 《乌玛》、《克利希那在卡利亚身上跳着舞》、 《湿婆与帕尔瓦
蒂的婚礼》、《舞王湿婆》等。
《乌玛》青铜雕像约作于11世纪,出土于泰米尔纳杜邦。乌玛是湿婆的
仙侣。雕像体态略呈三屈式,纤细的腰身和修长的双腿美妙动人,表现了印
度女性美的特点。同样出土于泰米尔纳杜邦的《克利希那在卡利亚身上跳舞》
青铜雕像,约作于10世纪。雕像表现牧童克利希那为保护牧人而降服了兴风
作浪的大蛇卡利亚,他右手作无畏势,左手提着蛇尾在蛇身上跳舞,舞姿轻
快,活泼。
泰米尔纳杜邦蒂卢瓦兰古拉姆出土的青铜雕像《舞王湿婆》可以说是朱
罗王朝青铜雕像的典范之作。湿婆纳德罗阇是舞蹈之神,相传他会跳108种
舞。湿婆是创造与毁灭的化身,湿婆之舞乃是神秘的宇宙之舞,而舞王的形
象则是湿婆代表宇宙的永恒运动的最高象征。这尊青铜舞王湿婆头戴宝冠,
右腿独立于一圈火焰光环中央,脚踏侏儒,伸展四臂,翩翩起舞。他右上臂
的手中拿一个意味着声响的小鼓,也象征着创造;左上臂的手里持有一朵燃
烧的火焰,是毁灭的象征。于是,创造与毁灭的力量得以平衡。他的右下手
作无畏势,抚慰信徒不要畏惧。左下手作象手势 (状如象鼻下垂),指向抬
起的左腿,这左腿象征着从被踩在另一只脚下的恶魔世界的幻觉中逃避出
来。他的长发象征着苦行,燃烧着的火焰或光环则象征具有舞蹈本性的宇宙
生命过程以及所有物质中使人兴奋的精力和超验智慧的火花。舞王面部表情
宁静、安详、自得。那三只洞察一切的眼睛虽睁似闭,欲怒还笑,那翘起的
嘴角的微笑,又带有几分超然,冷漠、严峻的神情。这尊铜像造型优雅,具
有旋风般强烈的动感,堪称南印度巴洛克风格盛期雕塑的典范。
2。埃罗拉石窟艺术
印度的德干地区在中世纪时处于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荼文化混杂的地
带,由于战争的频繁,印度南北方艺术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
术风格。而埃罗拉石窟的建筑雕刻便是这种文化融合与艺术交流的最高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