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的讲来,西方一方面轻视我们,另一方面不得不研究我们。〃
又如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毛泽东尖锐批评当时流行的和平主义思潮。毛说:
〃1960年1月份的苏联《文学报》约了很多世界名人,其中包括英国的罗素,给这个刊物写文章。……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时代,大家都不要军队,都不要武器,全世界只留下警察就可以了。苏联的刊物,竟然宣传这样的观点。说好一点,是一种天真的幻想,是屈服于帝国主义强大压力的幻想。这同美帝国主义的说法恰恰相反。美国人说,恰恰是现在这个时候,需要加强备战,需要加强军事威力,加强他们的国防设备,努力改善他们的军事生产。〃
毛泽东说,教科书说现在苏联已经不再受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了。这个说法有使人睡觉的危险。
〃最近,一九五九年,欧洲十几个国家共产党的会议中说,现在出现了永远消灭战争的可能性,出现了把一切物力、财力利用来为全人类服务的可能性。这种说法,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阶级分析,没有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区别出来。战争是阶级冲突的一种形式。有阶级就一定有阶级冲突。一般冲突方法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必然要用战争的方法来解决。不消灭阶级,怎么能消灭战争?〃
现在流行一种观点,所谓〃落后即该挨打〃论,这种理论是偷换命题。把〃落后会挨打〃,偷换为'落后活该挨打〃,它是社会达尔主义〃弱肉强食〃这种殖民主义理论的现代翻板。但对这个问题,毛泽东则认为:
〃从历史上来看,许多先进的东西,往往不是出在先进的国家,而是出在比较落后的国家。〃
〃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们没有全国的政权,没有近代化的兵工厂,如果一定要有最新武器,才去打仗,那怎么行,这不等于自己解除武装吗?〃
毛泽东认为:
〃世界上从有历史以来,没有不搞实力地位的事情。任何阶级、任何国家,都是要搞实力地位的。搞实力地位,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军队是阶级的实力。只要有阶级,就不能不搞军队。〃
记者:毛泽东的思维方式似乎常常是逆向思维,与一般人的观点正好相反。
何新:毛泽东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辩证法。他认为历史发展并不是庸人想象的只能顺序前进的自然数字序列,1→2→3→……∝。相反,历史的结构在发展中会有跳跃,有奇变,因此,〃落后可以打败先进,小国可以打败大国〃(胡态明就相信毛泽东,所以在越南打败了美国)。
毛泽东说:〃文化高低和才智大小这两件事情不是一致的东西。历史上常常是文化低的打败文化高的。在我们的国内战争中,我们的各级指挥员,从文化上说,比国民党的那些从国内和国外军事学校出来的军官低,但我们打败了他们。〃
〃聪明人往往出于地位低、被人看不起、受过侮辱的人中,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例外。知识都是经过困难、经过挫折得来的。〃
〃在中国的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研究战争问题的方法,也是从现象出发、揭露本质的方法。敌人力量大、我们力量小,敌人强、我们弱,这就是当时最大量、最普遍的大家都能看得到的现象。我们就是从这个现象出发来研究和解决战争问题的。
必须研究我们在小而弱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战胜大而强的敌人。拿内战时期来说,敌人有几十万,我们只有几万,战略上是敌强我弱,敌攻我防。但是他要进攻我们,就要分成好多路,每路又要分成好多个梯队,常常是第一个梯队进到了一个据点,而其他梯队还在运动之中。我们就把几万人集中去打一路,而且集中大多数人(优势兵力)吃掉他这一路中的一点,用一部分人去牵制其余的敌人。这样,我们在点上就成了优势,成了我大敌小,我强敌弱,我攻敌守。〃
又例如关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毛泽东指出他们也主张国家干预的原则。他说:
〃教科书关于'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资产阶级国家不能起这种作用'这几句话讲得太绝对了。实际上,资产阶级国家,对他们的经济是起调节作用的,例如美国政府出来干涉钢铁工人的罢工,就是一种调节。〃引文均据《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1999年出版。
毛泽东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生产过剩的危机和失业者的增加〃。这就酝酿着战争。
在文革中我反复读过毛泽东此书。正是这本书,引起了我思考和学习政治经济学和思考国际战略问题的最初兴趣。毛泽东是我的经济学及战略问题的最初教父。
3、陈伯达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激进观点
记者:毛泽东当时所批评的〃刮共产风〃者是否有所指?
何新:确有所指。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出现了两个〃左〃的理论家,陈伯达和张春桥。一个主张取消商品生产,废除土地及一切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类似布哈林的主张)。另一个主张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废除按劳分配和等级制(类似托洛茨基的〃新阶级〃论)。他说:
〃听说徐水已经把人民公社宣布为全民所有制。我劝吴芝圃同志不要同陈伯达搞在一起,他的'马克思主义太多了'。〃
〃同志们,我们才几年,就急着不要商品,这种主张是不对的。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只要还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如果你们不同意,你们就来驳斯大林吧!〃
实际上,毛泽东起初似乎也是欣赏这两个观点的。但他后来采取了保留态度。然而,从文革的实践看,在思想深处,毛泽东似乎一直认为这种左的观点仍然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只是目前时机和条件尚不足以实施。
所以在文化革命中,毛泽东正是重用了这两位〃左〃派理论家。特别是对于张春桥,一生颇善于识人的毛泽东始终没有识破其野心家阴谋家的真面目。
记者:但是,毛泽东为什么又要让他们来〃反驳斯大林〃呢?
何新:斯大林主张在计划体制中,在消费的方面保留商品和货币。这是斯大林模式之不同于布哈林模式的一大特点。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
〃在十九世纪末叶《反杜林论》出版的时候,只有英国一个国家是(高度工业化)这样的国家,在那里,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集中已达到这样的高度,以致有可能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时,把国内的一切生产资料转归全民所有,并且消除商品生产。〃
〃在这里,我撇开了在英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巨大比重的对外贸易对于英国的意义这个问题。我以为,只有研究了这个问题之后,才能最终解决在英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把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以后商品生产的命运问题。〃
在这里,斯大林所指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以及〃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对于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将采取废除私有制、废除商品和货币制度的措施。恩格斯说:
〃无产阶级将取得社会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给它们的社会性以充分发展的自由。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的错误。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马恩选集》第3卷第443、第441页。
〃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我们在上次谈话中已指出,恩格斯拟想的这些政策,在1918年十月革命后曾被俄国共产党实践过,失败了。因此斯大林说:
〃不能把另一种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见当作回答,他们以为,也许应该夺取政权,并着手剥夺农村的中小生产者,把他们的生产资料公有化。马克思主义者也不能走这条荒谬和犯罪的道路,因为这样的道路会摧毁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任何可能性,会把农民长久地抛到无产阶级的敌人的阵营里去。〃
这里斯大林显然是在指苏共党内的〃左派〃包括布哈林所代表的观点。毛泽东读此书时也指出:
〃我国现在也有这种人。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有的人虽然没有像苏联那些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那样,直截了当地说,要剥夺农村中的中小生产者,而是说废除商业,实行调拨。如果这样做,实质上就是剥夺农民,就会使台湾高兴。
我们一九五四年犯过点错误,征购将近九百亿斤粮食,过头了一点,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农民手里有多少粮,结果闹得很厉害。人人说粮食,户户谈统购。后来我们总结了这个经验,改正了这个错误。人民公社的农民有劳动所有权,有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种子、工具、水利工程、林木、肥料等)所有权,因此有产品所有权。不知道什么道理,我们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忽然把这些问题忘记了。〃《批注和谈话》第39…42页。
值得注意的是斯大林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作了如下的5点概括:
〃对于这个问题,列宁在关于'粮食税'和几篇著作以及有名的'合作运动计划'中,给了回答。
列宁的回答可以概括如下:
1、不要放过夺取政权的有利条件,无产阶级应该夺取政权,不要等待到资本主义使千百万中小个体生产者居民破产的时候;
2、剥夺工业中的生产资料,并把它们转归全民所有;
3、至于中小个体生产者,那就要逐渐地把他们联合到生产合作社中,即联合到大规模的农业企业、集体农庄中;
4、以一切方法发展工业,为集体农庄建立大规模生产的现代技术基础,并且不要剥夺集体农庄,相反地,要加紧供给它们头号等拖拉机和其他机器;
5、为了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经济联系的形式,并且要以全力展开苏维埃贸易,即国营贸易和合作社集体农庄贸易,把所有一切资本家从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转引于同上书。
这5点概括有些符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的并不符合,例如第5点主张〃把资本家从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这是完全不符合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设想的。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国家控制生产资料(即〃经济资源〃)的主体及命脉,但容许资产阶级存在。特别是在流通业(商业和外贸)中。
然而,毛泽东说:
〃列宁的五条都是正确的,我们都作了,而且有所发展。现在我国有人不要商品生产,不对。在要不要商品生产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搬斯大林,而斯大林是搬列宁的。斯大林说,列宁主张全力发展苏维埃商业。〃同上书,第44页。
4、斯大林误解《资本论》
记者:为什么在苏联和中国,〃左派〃都主张取消〃商业〃和〃商品流通〃呢?
何新:你提出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根源于左派对于《资本论》的一个错误读解。
记者:错误读解?
何新:是的。列宁曾说:小生产会必然地、自发地、每时每刻地产生资本主义。毛泽东在晚年谈话中,多次谈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特别读到〃商品〃〃货币〃仍然存在,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些问题使他晚年为之极其困恼,并且正是使他重用象张春桥这样一个具有极左理论倾向的政治小人和阴谋家的原因。这都是出于对《资本论》的错误读解。
记者:这与《资本论》有什么关系?
何新:《资本论》的第一章题目是〃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试图论证从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商品经济的萌芽),怎样逻辑而必然地发展到商品制度的最高形态现代资本主义。这种历史发展的逻辑使许多共产党人对商品制度感到恐惧。所以斯大林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人说,商品生产在任何条件下总还是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