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

第26节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26节

小说: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产主义既不用利已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用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已主义。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德意志意识形态》P.265。

  毛泽东也说过:没有什么〃大公无私〃,我们要求大公小私、先公后私。实际上,非自我性,利他性,公共道德的良知,在人性中具有与自私和私欲同样深刻的原始根源。

  对生物这种矛盾的内在本性的追究,也许可以一直追索到细胞对外部的〃同化反应〃和〃异化反应〃。如同物理学中引力和斥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矛盾而不可分离。这种对公众社会的依赖,共享性,就是共产主义的人性根源。

  记者:共产主义可能在一国范围内实现吗?

  何新:我认为不可能。对这个问题在20世纪初的苏联曾发生激烈的辩论。后来斯大林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民族化的理论。

  资本主义不是一国现象,而是全球体制。19世纪初马克思过早期待共产主义革命发生,他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当时方兴未艾,远未完成。

  848年《共产党宣言》中已经谈到资本主义市场的全球化问题,但是当时在东方,第一次鸦片战争刚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未发生。马克思对历史的感知太早了。19世纪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期,实际正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全盛时代(可以以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为标志)。

  直到20世纪后期,全球金融一体化这一过程,即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过美元的世界化,才最后趋向完成。全球化帝国主义 / 一极化帝国主义的时代,目前正趋近出现。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世界历史中我们看到两大失败。一是第三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的失败。二是国际社会主义体制向市场化转变,意味着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统制经济的失败。正是这两大失败,导致全球一体化资本主义出现。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普遍化。

  因此,资本主义的代言人得意地宣称〃历史已终结〃。在他们的心目中,市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是天经地义,而且是永恒的。但是,历史将来会无情地嘲笑他们。

  历史并不终结,它仍在向前运行着。可以认为,全球化帝国主义是向更高级的科学社会主义演变的前导阶段。我认为这将是从21世纪开始的新的人类历史的真正主题。 

 
 





五、马克思经济理论是否已过时

  1、价值的语根及语义

  记者: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关于〃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在哪里呢?

  何新: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真正搞得懂这个理论的人,在世界上极少。

  记者:关于〃价值〃这个问题,过去有许多人写过许多书。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读过考茨基、倍倍尔还有李达等中外学者的很多教科书。此外,所有的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学书,第一章也都是讲解价值论的。

  何新:你知道吗?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不研究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可能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价值论)。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真正理解马克思的!〃

  当时列宁指的就是考茨基、倍倍尔这些人。至于30…60年代的苏联、中国学者,他们有关这个问题的重要著作,我基本上也都读过。但我认为列宁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真正理解马克思的!〃

  记者:那么您呢?您认为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

  何新:我始终在学习和思考。

  记者:问一个题外话,在汉语中,〃价值〃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义?

  何新:价的字根是贾。古无价字,只有贾字。贾字本义就是买卖物品(贾古音读〃沽〃,沽、购是同源辞)。值的同源字是取得的得。买卖物品的所得,就叫〃价(贾)值〃,这是价值一词的本义。(这个词义在我以前没有人讲清过。)

  记者:那么在〃价值〃这个概念中,本来就有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的涵义了。

  何新:正是如此。近几年来,在中国很奇怪,〃市场经济〃居然成了一个新鲜事物,一个大热门的名词。成了一个〃伟大的新制度〃,被主流经济学者顶礼膜拜奉同神圣。

  其实〃市场经济〃哪里是什么新事物啊!在中国、在世界、在人类社会中,〃市场〃存在了至少已经几千年。

  有历史学家认为,商朝之所以是商朝,之所以称作〃商〃,就是因为这个民族是一个经商的民族。(郭沫若也认为,〃商人〃一辞与殷商民族有关。)那么〃市场经济〃在中国至少也有三千年了(笑)。

  记者:《资本论》的价值论的确让人搞不懂。马克思首先谈到劳动二重化,又谈到价值二重化,最后抽象出一个价值〃幽灵〃。价值理论与资本主义究竟有什么关系?

  何新: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基石。但是在写作方法上,马克思使用了所谓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实际上是误用。因此这一章格外晦涩而难懂。

  记者:马克思如何使用黑格尔的逻辑?

  何新:马克思认为,黑格尔逻辑的特征是认为抽象的东西(理念)创造具体的东西。而正确的认识原则,则是由具体的东西,创生抽象的东西。他将这一原则用于价值分析,从具体的价值中分离出抽象的价值。又用抽象的价值去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生史。

  我过去讨论逻辑时讲过,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逻辑方法有所误解。参阅《思考》第1卷〃新逻辑的探索〃。实际上,作价值分析完全不必要采用这种抽象神秘(故弄玄虚)的叙述方法。

  记者:那么请叙述一下您所理解的价值理论。

  何新:马克思说,商品首先是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事物。满足各种需求,这就是它们的实际用途,有用性。这种有用性,有大有小。但这种有用性与它的市场价格,买卖成交价格,即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并无关系。并非愈有用的东西,买卖价格愈高。例如〃空气〃,非常有用,人离开它就会死,但这一点不构成它的商业交易价格。而钻石等装饰品,除了美学装饰意义没有其他实际用处,商业价格却非常高。

  有用性也是一种价值,马克思称之为使用价值,但事物的使用价值与其商业上的经济价值并无关系。因此,从概念(实际是语词)的意义上分析,物品有两种价值,一是使用价值(有用性),一是商业价值(交易、买卖的价格)。商业价值与使用价值是互相离异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离异呢?马克思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换句话说,是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了事物的一种特殊的价值,即可供购买或出卖的价值。

  马克思说,他的概念分析既是逻辑的分析也是历史的分析。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最初形态是物品交换,实物交易,这是市场经济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历史起点。

  记者:所谓价值的二重性就是指商品存在两种价值?

  何新:是。但就〃价值〃这个语词的语用意义看,其实远不止两种。马克思在逻辑上是清晰的,在对价值作历史分析时,也是深刻的。但在语义问题上,马克思的分析绕了许多不必绕的弯子。这也许与他过于迷恋黑格尔式的表达方式有关。

  2、价值的语言歧义

  记者:问题出在哪里?

  何新:〃价值〃这个词是一个语辞符号,本身不是一种实体,更不是什么〃幽灵〃。人们在使用〃价值〃这个辞时,所指谓的语义在不同语境下完全不同。有时指(A)有用性(有用性构成使用价值)有时指(B)美学意义(一个很美的东西,具有欣赏的价值)。有时指(C)经济价值(转让与交易出卖的价格)。

  问题在于,价值(C)与价值(A)、(B)的意义完全无关,只是使用了同一语辞符号而已。不能说(C),是从(A)或(B)的概念中演化出来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演化性的概念逻辑关系。《资本论》第一卷对价值概念的抽象分析是兜了大圈子的,是的确极为晦涩的。这实际是马克思错用黑格尔概念辩证演化论造成的一个失误。

  马克思作这种烦琐的概念分析,无非是想指出三点:

  (1)事物的经济价值与其实用性或美学性均无关。价格,即交换价值或经济价值,乃是独立的价值。这是对的。

  (2)事物的经济价值是市场经济制度(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关系)的产物(马克思说:〃价值〃的实体,是市场制度即商品生产关系。)。这也是对的。

  (3)事物的实际经济价值与偶然的经济价值,即每次交易活动中实际成交的价格并不一致。这也是对的。

  然后马克思问,那么这种独立经济价值是怎样形成和由什么决定的?为解答这个问题,马克思过渡到了对〃劳动〃概念二重性的分析。

  记者:关于劳动的二重性?

  何新:所谓〃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事实上,哪有什么〃抽象劳动〃?这里也有一个语言的陷阱。

  记者:什么语言陷阱?

  何新:所谓语言陷阱,就是说,并不是真的存在什么抽象劳动。马克思所谓〃抽象劳动〃,其真实涵意是指社会分工,以及由于社会分工而造成的劳动产品的交换过程。正是这种交换过程,使具体的劳动被通约为抽象的,即可以交换的。

  记者:亚当斯密的理论,也是从讨论〃分工〃开始的。

  何新: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没有拥有所有权(私有权)的经济主体,就不可能产生交换行为,也就不可能产生交换价值。

  而拥有私有权的独立经济主体,产生于两个前提,一是独占权利(即私有制),二是社会的分工。

  自然界中的一片果树林,当它被一个人独占后,其他人就不能自由进入。要得到这个林中的果实,就要献出自己的物品来交换。这种物品必须被对方同意接受,这个交换行为才能实现。

  占有,私有,专属权,这是一切交换行为发生的前提。而一种物品能否被接受,取决于对方是否需要这种物品,这也就是早期的〃新古典学派〃如马歇尔所谓的〃稀缺性〃。不稀缺,则不被需要,也就不会形成交易和价格。

  但是当这两种物品的交易一旦成立,一旦成为常规,通过这种交换活动,甲乙两个主体在经济上就成为互补的一个组织。(不管他们可能意识到,或意识不到。)即结合成一种〃生产和交换的关系〃。甲为乙常年提供某种物品,乙为甲常年提供另一种物品,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所以社会分工组织, 是市场经济的前提。所以斯密《国富论》的第一章谈论〃分工〃。

  记者:亚当斯密认为,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含量决定价值。这是著名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理论也是如此?

  何新:在交易活动中,甲方物品与乙方物品所交换的数量由什么决定呢?这个问题,亚当·斯密即已提出,并作了解答,他说是〃劳动量〃。所谓〃劳动量〃,就是获取一种物品的难度。因为一种物品愈难获得,那么为得到它而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量就愈多。反之则少。因此,愈难获得而被他人所需要的东西,人们在交换时愿向对方提供的交换品数量就会愈多。

  斯密认为,原始时代的人们就是运用〃劳动付出量〃作为尺度,来衡量交换物品的经济数量。马克思认为,衡量劳动量的尺度,是平均劳动时间。这个〃平均劳动时间〃就是〃抽象劳动〃的实体。其实,这个平均劳动时间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也很难计算出来的。它只是在逻辑上存在。

  但如果承认马克思的分析成立,那么逻辑上就应该承认确实有这样一个尺度,并且正是这个尺度成为内在的〃Idea〃,决定了一个物品客观经济价值的大小。这个客观的经济价值,马克思称之为〃价值实体〃。它未必在每一次交换活动中都能得到实现,但如果现实的交易中,成交价低于这个实体价值,就意味着转让者会发生亏损。

  记者:在逻辑上的确如此。那么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斯密的理论似乎相同?

  何新: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前人(斯密、李嘉图)的不同点在于以下两点:

  (1)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目的是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抽象意义的财富并非起源于交换剩余(重商主义),当然也不起源于证券交易(所谓〃知识经济〃),也非仅起源于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