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经济史-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1944年,战争还在进行期间,盟国就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很小的疗养地布雷顿森林开会,决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货币秩序。世界经济再也不能由于一些国家不履行支付义务和摆脱国际分工而受到威胁了。所以会议决定,所有国家货币都应与美元保有一个固定的汇率。美国政府许诺,任何时候都可用美元兑换黄金。为了管理这个体系,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IMF)。
此外,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也随之诞生。它首先资助欧洲的重建,后来是资助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发展中国家。成立这些机构的设想,出自美国国务卿亨利?怀特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如果一个国家无法偿还它在国外的债务,那它就不必摧毁自己的货币或宣告破产,而是可以向IMF求援,就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帮助。
为了使各国不必通过高关税和禁止进口来保护自己,国际大家庭于1948年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为世界贸易制定了有约束性的规则: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根据GATT的规则,所有成员都禁止用过高关税对其他国家进行惩罚,或者用低关税进行奖励。这些规则的制定,使世界贸易在1948年以后有了飞速的发展。
在1956年,西欧国家就商定了一个体系,以方便进出口贸易的结算,即欧洲支付同盟。1956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在罗马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WG),即欧洲联盟(EU)的前身。
第19篇 全球化-统一的金融市场
二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对参与者很有好处,但这毕竟只涉及世界的一部分。
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改变了西方国家本身:它们的社会和它们的经济。在美国,也在德国,年轻人不仅拒绝战争,也拒绝美国文化。与此同时,他们还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提出了疑问。
美国政府是靠举债进行那场昂贵而不得人心的战争的:不论是肯尼迪还是他的接班人约翰逊和尼克松都不敢大规模提高税收,他们只好通过国债得到这笔钱。政府的支出大大超过它的储备,必然导致物价上涨。由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货币都同美元挂钩,所以通货膨胀就席卷了全世界。尼克松总统最终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正式收回美元随时可兑换黄金的许诺,固定汇率的体制宣告破产。
从1973年开始,汇率基本是自由的,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可以进行交易,价格根据供求关系上下浮动。
到了1973年,在理论界出现了一个分水岭。汇率应该放开的思想,实际上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早就要求过,他的名字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从根本上就认为,自由市场比政府更容易解决经济问题。弗里德曼要求政治家不应该再去干预经济的运行;只是货币银行应该提供保障,让货币发行量和经济协调发展。所以,人们把弗里德曼的思想称为货币主义。
这是一个有利于弗里德曼思想传播的时代:1973年秋天,石油价格猛长。这加剧了欧洲和北美本已开始的经济发展减弱的势头,最终陷入深刻的衰退之中。各国政府无法控制这一衰退趋势;特别是在欧洲,大规模失业现象笼罩了欧洲各国。
而石油国家突然又有了那么多的钱,他们必须在世界什么地方投资,于是,数百亿美元就在银行的帮助下流出边界。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上增加了比过去更多的资源。
这期间,有两位政治家表现突出,而且均受到弗里德曼的影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他们限制工会的权利,出售国家财产,放宽资本的运作。这种〃自由化〃给予有钱的人和可以借到钱的人全新的可能性。金融市场时代随之开始了。
今天,每天都有约15000亿美元在全球流动。投机商由此具有了很大的势力,甚至能够左右政治决策。比如1992年,英国银行想把英镑和德国马克的比价固定在一定水平上。很多外汇商人却认为这个比价过高,并预言英国政府无法坚持这个汇率。他们为此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上市。一个最著名的投机商就是美籍匈牙利人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他买进了如此多的英镑,最后英国政府不得不让步,开放了英镑的汇率并使英镑贬值。
现今的世界,实际就是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不仅仅对钱来说边界越来越不重要,而且货物交易也越来越快捷,货运费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协定(GATT)自1994年以来变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国际条约,逐渐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一句话:物品的生产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小了。
今天人们把这称为全球化:借助国际金融市场自由交换钱和物。当年在蛮荒地区个别部族中的劳动分工,现在已经囊括整个人类。而少数还不能参与这个进程的国家,属于地球上最贫穷的地区。情况最严重的是非洲,那里的一些国家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十分落后。
第20篇 极限经济如何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并非没有极限:石油和地球上其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只有这一个地球。如果把地球破坏了,把资源用尽了,那人类自己也就走到了尽头。世界经济的未来,从根本上就取决于人类是否学会应对这个问题。
自从一万年前经济起始时期开始,所谓的进步,或者是人类利用了新的自然领域,或者是改善对现有的领域更好的利用。经济学家尼古拉斯?乔治库?罗根(1906…1994),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十分明确的方式指出了经济的自然界限:人类为了活下去需要能源为了饮食和取暖。这个能源储存在自然界,在动物、植物以及从山上流下的水中。我们在利用能源,办法是我们吃动物和植物,用它们的毛和植物纤维做成服装。
但能源是不能创造也不能毁掉的;这个能源守衡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被物理学家所发现并证明。但不仅如此:能源每使用一次其价值即随之缩小(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熵定律)。每个人都可以做这个实验:把一盘热汤放在房间里,等待一段时间,汤的温度变得和室温一样:汤中蕴藏的热量,即能源均散布在房间里。但这个热量却无法利用,甚至无法烧一杯咖啡。能源仍然存在,但它已经散发在房间里,无法利用了。
人们需要的所有能源都是这样:〃经济的运行就在于,〃罗根写道,〃把可用的能源不断变成垃圾,或者像人们现在说得那样:变成污染环境。〃世界要是不能连续得到一种新能源,即太阳能,它早已变成荒原。
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能源。罗根以普罗米修士命名的三项发明是:火、农业和蒸汽机,最后一项发明有决定性意义。蒸汽机同时也包括其他的内燃机器(柴油和汽油发动机),使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储存在地下的能量:煤炭,也就是植物的化石和石油(远古时代动植物的残余)。由于有了煤炭和石油,经济在过去的200年才有了比过去更快速的发展;但它们的燃烧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使世界气温变得混乱。这在今天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另外,石油和煤炭的储量也已开始下降。是否在100年或500年以后就会殆尽这同人类迄今的历史相比,是一个很短暂的时间。
世界经济如何继续发展,完全取决于人类是否学会如何对待自然的界限。问题是如此之大,很多有思想的人对此表示怀疑,悲观地期待着人类的末日。但也有令人乐观的论据,人类面前有很多条道路可以走:寻找利用能源的新技术,限制人口的增长。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这些问题,经济科学就会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