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禅宗祖师外传 >

第4节

禅宗祖师外传-第4节

小说: 禅宗祖师外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老汉老来得子,心中乐开了花,夫妻俩精心地哺养婴儿,由于是在鹰巢里抱来的,所以给儿子取名“英儿”,“英”与“鹰”谐音,人都称他为朱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朱英年满七岁,非常聪明。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化缘的和尚,他见朱英在门前玩耍,就上前去与朱英问话,和尚问:“你姓啥?”朱英答:“姓朱”。和尚问:“何名?”朱英答:“名鹰”。和尚正在询问朱英之际,朱老汉正好从山上打柴回家,看见一个体态不凡的和尚在与他儿子交谈,便问:“师父到此有何贵干?”和尚说:“今日遇见你家儿子,看来与贫僧有缘,特到贵府化缘来了。”朱老汉说:“师父要化何物?只因老汉家境贫寒靠打柴为生,请师父多加原谅。”和尚说:贫僧一不化你的金银财宝,二不化你绸缎衣衫,单单只要你小儿,同贫僧一起出家为僧。“朱老汉当时瘫跌在地上说:”请师父行行好!我朱某仅有一子,全靠他养老送终,若是小儿随同师父出家,我老俩口将来依靠何人?”和尚说:”贫僧知你夫妇寒贫,无力培养孩儿读书习字,因而带回寺中习读经书,将来也好与人行善,你若不肯,贫僧就算无缘了。“朱老汉听和尚这样劝说,当时顿开茅塞,他想:我朱某家庭贫寒,无钱请师教学,岂不耽误了英儿前程?既然今日有大师前来点化,这也是我儿与师有缘,应该应允,便说:”师父若是器重小儿,老汉愿将小儿送与师父当徒弟,望师父多加教诲。“和尚点头微笑,上前抚摸朱英的头说:”你愿意跟贫僧出家吗?”朱英没有一点胆怯之意,马上答道:”愿意。“和尚说:”既然愿意出家,为何还站在那里?”朱英当时悟性大开,立即跪下,口称:”师父——“和尚说:”起来吧,从今你就不再叫朱英,为师赐你法号‘宝志’。“朱英叩拜师父后,辞别父母,同师父一起到钟山出家。
  带领朱英出家的和尚不是普通僧人,他就是钟山大沙门僧俭禅师。
  朱英到了钟山后,在师父耐心的教育下,成为一名造诣很深、精通佛理的圣僧。朱英年过三十,佛法高明,后来移居江东道林寺,继续钻研佛理,被人称为宝志大师,亦称志公大师。(前文所说的同梁武帝一起会见达摩时的志公禅师即朱英也。)
  时间过得飞快,年近五十的宝志大师一夜之间突然成了疯颠之人。他时而大喜,时而大怒,时而仰天大笑,时而泪流满面,有时不吃不喝,有时不睡不眠。他身穿破衣,披头散发,打着赤足疯疯颠颠,口里胡言乱语。他拄着一根锡杖,杖头上有时吊着一把剪刀,有时系面铜镜,有时还挂一把破蒲扇,踯躅于街头巷尾,沿门唱诺乞讨,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乞丐僧。一群顽童跟在乞丐僧的后面起哄,他和孩子们一道戏耍,玩累了就睡在街道旁。开始有些过路之人围观哄笑,后来见了这个疯颠和尚也就习惯了,便无人问津。
  宝志和尚疯颠已达十四年,隨着他年纪大了,疯颠也越来越厉害,每天举止言行更加异常,他在街上见有行人过路,便主动与人讲话,所说的都是胡言乱语,听起来很不称心如意,但是他所预言的事到后来都有应验。他时而在大街之上作歌自唱,所唱的歌词,有的内容犹如谶记,就连官府的为官之人也觉得宝志和尚歌赋非常灵验,有一定的哲理,并非胡言乱语。许多百姓更是对宝志另眼相看,对他十分尊敬,都称他为疯颠神僧。
  当时朝廷有位将军名叫胡谐,得了一种怪病,到处医治无效,便派人四处求医问药。一天,他手下的佣人在建康城内遇见宝志这个疯颠神僧,便一把拉住宝志,要求给他家主人治病。宝志进府以后,便来到主人的卧室门口,向床上望了一眼,便离开了房门,来到厅中。家人问宝志:“大师为何不给我家将军切脉诊断?只看了一眼就离开了房呢?”宝志说:“尔等不必多问,拿笔墨来给你家将军开药方就是了。”家人端来文房四宝,宝志提起笔来写了“明屈”两个字,就拂袖而去。家人弄得莫名其妙,赶上前去,拉住神僧的破袈裟说:“大师,请您明示,这‘明屈’二字是何药方?到何地何店去捡药呢?”宝志见家人恳求再三便说:“他一生干尽坏事,天理昭彰,明天便见分晓了。”说罢就走,家人再拉也是徒劳。到了第二天胡谐便一命呜呼。原来这“明屈”者,乃是“明日出尸”也,人皆惊叹。
  由于宝志能稍示异迹,可数日不食,但亦无饥容的表现;到了寒冬腊月天气,宝志也不怕冷,严冬常穿一件单薄衣裳,还总是袒胸露背。有个沙门和尚出于同情心,想送一件衣服给他,但未开口,可宝志却先说:“快把衣服拿来,我正需要衣服穿哩!”他穿上衣服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就走了。当他走到一家卖魚的店门口,却停住脚步对店主说:“我肚子饿了,要吃你的生魚。 ”店主出于好奇心理便说:“你吃吧!爱吃多少吃多少,不要你一文钱。”宝志便拿起魚来就吃,倾刻之间,把一大木盆生魚全部吃个精光,足有一百多条,围观的人们都感到非常惊奇。这时只见宝志眼睛一翻,“哗啦—”一声,把吃的魚一条又一条地全都吐了,吐出来的魚都是活的,在木盆内又游了起来。宝志再对店主说:“这魚是我施舍给你的,快快拿去放生吧,你若是再把它们卖掉,就要招来祸殃!”说罢他扬长而去,店主只好将魚全部放生了。
  南齐萧道成在位期间,他的子孙生活极端奢侈腐化,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待萧道成死后他的子侄发生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弄得朝廷不得安宁。萧赜继承皇位后,社会日益动荡不安,永明三年〔485 年〕唐寓之在富阳组织农民起义,到处招兵买马,各地农民纷纷起来响应,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三万余人。这时,萧齐天下搖摇欲坠,可是这位疯颠宝志和尚却在大街上唱起时局歌来。宝志在大街上唱道:“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有人将宝志和尚在大街之上随口哼唱的歌谣启奏朝廷,齐武帝萧赜听了大怒,他认为宝志和尚是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便下旨命人捉拿宝志和尚。钦差大臣奉旨,将宝志和尚关进建康大牢,披戴锁链,再也不让他外出疯颠。
  宝志和尚下了建康大牢之后,数日坐不进食,但也不见有饥容的表现,口里仍然唠叨不断地乱语胡言。过了几个月之后,有人在大街上看见宝志和尚,蓬头垢面在沿门乞讨。消息传到宫中,齐武帝以为宝志和尚是越狱逃跑了。可狱长打开牢门察看,宝志和尚仍然在狱中,披枷戴锁,正在高兴地唱着小调。狱长看后大吃一惊,如实向皇上禀报:“宝志和尚仍在监狱之中”,朝野上下无不感到诧异惊奇。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 )萧道成的侄儿萧鸾心狠手辣,接连杀了两个新立的皇帝,夺得了帝位,号称明帝。萧鸾在位五年,把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几乎全部都杀光,这就应验了宝志和尚所唱的“胡言乱语”了。
  由于明帝萧鸾昏庸无道,乱杀无辜,许多地方群雄四起,反对朝廷。益州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杀掉了萧齐的许多太守和县令,齐王朝的江山到了崩溃地步。和帝中兴元年〔501 年〕,雍州刺史萧衍率兵进入建康,官升大司马录尚书事,次年萧衍拜为相国,进爵梁王。不久,萧衍篡位,自立为帝,国号梁,是为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非常信奉道教,他与著名道士陶弘景极为友善。在他即位前后,许多主意都要和陶弘景商议,特别是遇到战争大事,都要派使者向陶弘景请教,所以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陶弘景是丹阳秣陵人,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士,人称贞白先生。他幼小聪识博达,四、五岁时便好读书,九岁遍诵六经,善于琴棋书画,十岁时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读,便有寻仙修道之志。十一岁时,陶弘景成为司徒博士,二十岁前就已任诸王侍读之职。他不仅会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方物,而且医术本草无所不晓。陶弘景为人谦虚谨慎,言无烦舛,少忧戚,无嫉竞,深受梁武帝的器重。自从梁武帝即位之后,他隐居山中,行辟谷导引之法,所以年逾八十还有壮年之容。
  梁武帝即位后,为了使他的江山稳固,让子孙永远保存帝位,就釆取了对皇族官吏在生活上的优容,在政治上却严加防守。官吏们只要是无政治野心,不篡夺帝位,虽然贪污严重,亦不过问。另一方面他极力提倡儒学和佛教,以此来麻痹百姓,粉饰太平。他自称自己是“佛心天子”即位,听说监牢内押着宝志和尚,就立即下诏释放出来。武帝诏曰:“志公迹枸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害,岂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自今不得复禁。”
  宝志禅师释放出狱后,很快得到梁武帝的器重并拜宝志为师,请宝志开导他“破除外执、指向心源。”梁武帝对宝志禅师“指向心源”的学说无法领会,所以导致后来达摩禅师参见梁武帝时,由于“机缘不契”而北上嵩山少林,提出了“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第四回
  少林寺达摩面壁  彭文海恭请圣僧
  达摩自从离开建康后,来到了嵩山少林寺。他走进寺里,放下禅杖,对着大殿里的佛像拜了三拜,然后又走出寺门,朝着少林寺后面的山上走去……
  少林寺背后的山林不很高,但是七沟八梁的地形地貌相当复杂,在这山沟里有一个又深又大的自然山洞,山洞弯弯曲曲,洞中有洞,洞洞相通。一天,少林寺和尚净元在后山砍柴,中午时分挑柴下山,来到山洞前,他将柴禾放下,进洞小解,刚把裤子脱下屙尿时,侧脸向洞内一看,大吃一惊!只见有个和尚在洞里打坐。净元也不敢上前动问,立即挑起柴担急忙下山。净元回到寺里慌忙找明善大师,告诉他寺后山洞里有一和尚在打坐。明善大师马上同净元一起来到后山山洞,走进洞中一看,便知是前天来少林寺拜佛的天竺高僧达摩禅师。只见他在洞内面壁而坐,微闭双目坐如盘石,似泥塑佛像一般。明善大师上前对达摩施礼说:“阿弥陀佛!贫僧乃是少林寺住持,请大师到寺中坐禅,那里有专门的坐禅室。”达摩却一动也不动,像木头人似的,毫无反应。净元上前说:“喂!我师父在和你说话呢!”明善立即拦住净元说:“休得无礼!这是一种修行方式,他既然来到本寺后山,乃是佛缘,不要打扰于他,让大师静心坐禅!今后由你负责给他送饭。”说罢和净元离洞回寺去了。
  净元自从那天在山洞里见达摩后,奉师父之命,每天给达摩送饭。可是送去的饭放在地上,达摩就是不吃,一连三日都是如此。三日过了,四日、五日……直至九日,达摩仍不吃饭。第九日的下午,净元来到洞中送晚斋,只见中午送来放在地上的饭少了一些,便高兴地喊了起来:“他开口吃了!他终于吃了!”净元一边喊一边跑,将消息告诉寺内的师父。
  师父听净元说达摩大师已开始吃饭了,感到非常高兴,立即同净元来洞中观看。刚一进洞时,看见一群叼老鼠在钵里偷吃斋饭,它们见有人进来,吓得四处乱窜,明善知道达摩大师还是没有吃饭,送来的斋饭虽然少了许多,都是被叼老鼠偷吃了。他看看达摩仍然在那里简直是一尊佛像,心中感到非常惊奇。明善对徒弟净元说:“从今以后,你每天来山洞里给达摩大师点灯添油,他不吃饭就不再送了,等他要吃的时候再送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达摩就这样在山洞里已坐了三年了。少林寺周围的老百姓闻讯赶来争先恐后地看稀奇,都说少林寺后山来了圣僧活佛,一坐三年不吃不喝。因此,前来少林寺烧香施舍的香客日益俱增,络绎不绝,善男信女成天排着长队,依次进洞朝拜。少林寺香火旺盛起来,每天收入银钱财宝不在少数,都要用斗量车载。明善大师将银钱除去本寺开支外,剩余的钱财分别资助给其它香火不盛的寺庙。有一天,净元对小和尚净德说:“今天我带你到山洞里去看达摩。”小和尚净德非常高兴,他想:达摩和尚三年不吃饭还是活的吗?依我看可能是死的,既然师兄答应带我进洞去看,我就要好好地看个究竟。净元手提油壶,走在前面,净德跟在后面,到了山洞口,净德心中有些害怕,净元说:“不要怕,今后我没有来,你就不要来了,现在我俩一起进洞。”净元走在前面,进去将油灯拨亮,准备上油;净德摄手摄脚地来到洞中,他走到达摩跟前,用手摸摸达摩的肩膀,然后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