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反恐怖行动写真录 >

第7节

反恐怖行动写真录-第7节

小说: 反恐怖行动写真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判团”,负责把卡托列尼的四项“建议”传达给藤森政府,实际上是让他们充
当信使。8 时40  分,加拿大大使手举一张白纸,与他的四位同道走出了日本大使
馆。他们立即被新闻记者包围了。迎着耀眼的镁光灯,他们宣读了卡托列尼草拟的
声明。声明要求与政府谈判解决危机,并表示尽量不流一滴血,但这一切主要取决
于藤森的态度。午夜时分,德国大使在国际红十字组织两名成员的陪同下重返使馆,
带回了秘鲁政府“放下武器,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的“反建议”。这个“反建议”
又一次惹恼了“图帕克·阿马鲁运动”武装分子,他们再次发出死亡威胁:“如果
今晚藤森不来谈判,我们将拿秘鲁外长图德拉开刀。”19  日中午,秘鲁当局不得
不让卫生部长多明戈·帕莱罗莫与卡托列尼指定的谈判代表进行秘密会谈。谈判结
束,双方都声称已就如何释放人质及一些谈判规则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此后,国际
红十字会的调停人在日本大使馆进进出出,穿梭协调。他们还为人质送去3500  份
食品、20  台电风扇、一大堆卫生纸、10  副象棋和一些药物。卡托列尼还允许红
十字组织派一个医生给人质做检查,并让他为一个受伤的“图帕克·阿马鲁运动”
战士作了手术,此举大大缓和了使馆内的紧张气氛,很多人质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
口气。这一切似乎预示,这场人质危机有希望得到解决了。
    卡托列尼对此并没有掉以轻心。他一边命令敢死队员们把手榴弹与其它爆炸装
置挂在身上,并在官邸内的重要位置安置更多的地雷与饵雷,以便能在警方的突然
袭击中导致“规模空前的大爆炸”,一边也在寻求解决人质危机的“捷径”。他采
取的方法是“视藤森态度”而不定时地释放人质。这既可以让国际社会看到自己谈
判的“诚意”,让一些国家去向藤森政权施加压力,争取“和平解决”,也可以缓
解众多人质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看管压力,放掉一些与秘鲁当局关系不大的“小虾米”,
而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人质中的“大人物”们身上,最终让秘鲁当局在国际压力下,
为了保护显要人物的生命安全而选择长期等待而不是试图使用武力。
    20  日上午,卡托列尼又释放了第三批人质,让四名步履蹒跚的老弱病残者获
得了自由。中午时分,秘鲁电视台宣读了藤森总统在人质事件后的首次公开讲话。
藤森表示:“人质的安全是我考虑的首要问题,我将尽最大努力争取危机的和平解
决。”电视台还宣读了藤森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一封信。
    信中说,目前他不会采取草率的军事行动。虽然已有一些外国的特种部队抵达
利马愿意主动提供帮助,但这一危机将完全由秘鲁政府自己来解决。20日下午,秘
鲁政府内阁会议作出决定:拒绝恐怖分子提出的释放“图帕克·阿马鲁运动”全体
被囚人员以换取全部人质的先决条件,但可以继续展开谈判,并为被关押的“图帕
克·阿马鲁运动”若干成员提供一些宽松条件。
    21  日,卡托列尼释放了38  名人质,其中包括巴西、韩国、埃及大使和秘鲁
国会议员哈维尔·坎塞科。坎塞科还带回一份卡托列尼的声明,声明敦促秘鲁政府
加快谈判速度,以便人质危机能尽快得到解决。在双方“愿意坐下来谈判”的前提
下,秘鲁政府与卡托列尼就“释放谁”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是恐怖分于先释
放人质,还是政府先释放被囚的“图帕克·阿马鲁运动”武装分子?22  日上午6 
点16  分,卡托列尼从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一幢楼的窗口中丢出一个纸团,上面有
“图帕克·阿马鲁运动”武装占领人员所使用的便携式对讲机的频率,同时还要求
与利马电视台4 频道建立“热线”联系。在“热线”接通后,卡托列尼说:“今后
的几天内我还将继续释放一些与秘鲁政府没有多少关系的人质,至于如何处置与秘
鲁政府有关的人质,要看秘鲁当局的态度。”他重申,只要关押在监狱里的伙伴获
释,他们愿意放下武器。从这个声明可以看出:卡托列尼虽然放弃要藤森亲自出面
谈判的条件,但要求用人质换取其在押成员的立场没有任何动摇,这也是他本次行
动的根本目的。被关押的秘鲁外交部长和日本大使青木森久也通过对讲机要求秘鲁
政府慎重考虑劫持者的条件,并婉转批评了秘鲁政府不与恐怖分子直接见面而只是
依赖几个被释放的外国大使作中间人的谈判方式。被胁迫的部长与大使语调平静、
稳定,仿佛是在进行日常的广播发言一样。
    藤森总统迅速对“对讲机谈话”作出反应。12  点,他突然出现在国家电视台,
但此次公开谈话的内容却与20  日大相径庭了。他态度坚决地表示,秘鲁政府决不
与人质劫持者讨论和平与协议,人质在枪口下是无法商讨和平的。只有恐怖分子将
武器交给一个专门委员会并释放所有人质,才有可能排除政府采取武力手段的可能
性,才能研究如何给他们一条出路。秘鲁政府不能接受一支恐怖队伍强加给2300  
万秘鲁人的暴力行为。
    藤森的这番讲话与卡托列尼的期望显然是南辕北辙。卡托列尼气急败坏,立刻
给法新社驻利马的办事处发出一份传真:“如果秘鲁总统下令武力解决人质事件,
游击队也将下令对整个秘鲁国上上的军事和非军事目标发动袭击。”显然,卡托列
尼又一次向秘鲁当局发出警告:“图帕克·阿马鲁运动”的力量并不只存在于日本
大使馆,在秘鲁的各个地区仍有一批游击队员们在伺机而动。
    此时,被释放的人质先后已达二百余人,可是使馆中剩下的三百多人质的生活
环境却严重恶化了。他们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共用一个卫生间,而供水却不能按时保
证,日本大使馆内许多房间都成了临时卫生间,卫生状况极差,随时可能爆发如霍
乱之类的传染病。住房也拥挤不堪,闷热异常,胃病、心脏病等各种病症严重威胁
着人质的健康。食品也不够,有时得四个人分一份食品。被扣押的人质纷纷从窗户
中打出用日、德、英、西等文字写的标语,要求外面的人多送水和食物,恢复照明,
恢复通风,让他们与家人联系,同时要求秘鲁方面允许日本记者进入使馆采访游击
队员。在大使官邸外,一些人质的亲属试图自己将食品、药品及衣物带给亲人,他
们的呼唤声和警察的威吓声混成了一片。不少人质的亲属甚至走上街头游行,要求
政府正式声明放弃武力解决人质危机的想法。
    迫于卡托列尼与人质亲属的双重压力,秘鲁政府重又通过对讲机声明:
    只要恐怖分子不枪杀人质,秘鲁政府愿意就和平解决一事进行进一步谈判。
    这次“硬碰硬”的谈判风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晚上9 点左右,日本大
使官邸的大门突然打开了,由秘鲁前劳工部长领头的四个人质出现在大门口。大约
过了5 分钟,二百多名人质排成一列也缓缓地走出了大门,三辆大巴在夜幕中接走
了这批喜极而泣、惊魂难定的人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普遍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
症”,即利马医生称之为“利马效应症”的“怪病”,他们一边哭泣一边诉说绑架
者待他们怎么好,似乎道不尽说不完的是对绑架者的不杀之恩的满腹感激之情。
    当然,卡托列尼的“恩典”依然是有条件的。他说释放这批人质是圣诞节之际
做出的一个友好姿态,是鉴于秘鲁政府22  日发表声明的新态度。他同时指出:秘
鲁政府必须安排他们前往某个拉美国家,并将扣押的人质作为其俘虏与他们一道行
动。除非他们被关押的同伙得到释放,他们将不再释放人质。至此,被扣在日本大
使官邸的人质主要是秘鲁政府的几位部长和司法军警要员,以及拉美、亚洲国家的
外交官和若干日本商业、企业界人士,藤森总统的胞弟也在其中。
    随着大批人质的获释,藤森总统的压力更大了。通过释放人质,卡托列尼已经
在这场危机中先得一分。在危机之初他是人人咒骂的恐怖魔头,但随着其频频摇动
“橄榄枝”,他在公众舆论中俨然成了可以放心地与之协商解决问题的和平天使。
不少公众对于“和平解决”秘鲁危机更寄与厚望。而对藤森来说,在危机发出之初,
他本来是倾向于用武力制服的强硬派。他对《时代周刊》记者反复地诉说:“你怎
么能让我去与这些罪犯谈判?我不会放过这些人的,永远不会。”但随着卡托列尼
施展连续释放人质的怀柔政策,藤森却深感问题棘手。他不断警告国内外倾向于
“和平解决”的人们:“如果你们熟悉恐怖分子,就不会对他们抱有幻想。”他反
复强调不与恐怖分子妥协,声称要与恐怖分子打持久战,直至其疲惫时出其不意地
制服他们救出人质。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地对卡托列尼作出让步,从开始不谈判的
强硬态度过渡到派出卫生部长去交涉;从开始决不与恐怖分子作交易转向公开表示,
如有哪个国家愿意接纳恐怖分子,他可以让他们平安离境。他甚至亲自充当说客,
出访玻利维亚,想劝说玻利维亚接受这批“出口”的恐怖分子,并责成秘鲁军方制
定一个“紧急空运计划”,让恐怖分子安全离境。
    藤森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实际上是国内外“强硬派”与“温和派”不断施加压
力的结果。日本政府从一开始就不主张藤森采取任何激烈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
军事行动。桥本首相和池田外相一再表态,首要问题是保证人质的安全,因为人质
所面对的是一群有刀有枪有炸药的恐怖分子。在卡托列尼多次释放人质之后,东京
政府更是直接表示,希望秘鲁政府与卡托列尼达成幕后交易,释放被囚游击队员,
确保他们重返森林地带,但藤森强硬的态度却使日本说客铩羽而归。池田几次与秘
鲁方面进行商谈,但最后都是不欢而散。日本政府发言人尾三静六在20  日举行的
记者招待会上也说:东京和利马就如何处理秘鲁人质危机的立场相距甚远,这些分
歧拖延了危机解决的进程。除此之外,日本与其他国家之间就如何解决这场危机也
存在着微妙的分歧。尾三静六所称的“其他国家”显然是指美国。美国政府在对待
人质危机的态度上与日本正好相反。危机之始,美国就把解决危机视为挽救美国对
秘鲁影响渐趋式微的一个良机,从克林顿的口头发话到美国派遣的“安全专家小组”
和从巴拿马迅速调动60  名“三角洲特种部队”官兵待命,无不显示美国政府对此
次危机异乎寻常的关心。值得一提的是,“三角洲”部队是1979年美国驻伊朗使馆
被占领之后创建的,其任务主要是反劫持。自从1979  年伊朗学生占领大使馆后,
美国驻外机构一直太平无事,“三角洲”部队无所事事,没有想到18  年后却在利
马日本大使馆派上了用场。美国国务院在确认人质中没有一个美国人以后,就不断
向秘鲁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藤森政府不要向恐怖分子低头,并称美国将是秘鲁打击
恐怖主义的坚强后盾。而对美国在人质危机上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的气势,日本政
府曾公开告诉秘鲁当局“日本政府反对外国进行军事干预”,此指向再明显不过。
    在秘鲁国内,藤森政府中的文官们大都倾向“和平解决”。他们认为藤森上台
后秘鲁经济虽出现过快速启动,但是其经济改革并未能真正改善下层人民的贫穷状
况。据官方保守的统计数字,47%的秘鲁人生活在贫困环境中。
    按秘鲁的平均生活标准而定,每个秘鲁人每月的基本衣食住行开支应为400 美
元,但秘鲁某些人的最低工资仅175 美元,劳工阶层尤其入不敷出。正因为贫富悬
殊,“光辉道路”与“图帕克·阿马鲁运动”才能够争取到相当一部分劳动人口的
支持。这次“图帕克·阿马鲁运动”死灰复燃就是明证。其更直接的后果是把秘鲁
经济驱赶到死亡的绝境。因此,文官们认为应尽快地“和平解决”危机,使经济复
苏与恢复政治稳定是藤森的当务之急。但是,秘鲁军方对危机的态度又与文官们完
全相反。他们的立场一直十分强硬,不主张向卡托列尼作丝毫的让步,对于他们的
态度,藤森也不敢掉以轻心。无论是他七年前登上总统主座,还是五年前发动“政
变”,军方一直是藤森的得力帮手。可以说没有军方的支持就没有他藤森的昨日辉
煌。但是在危机爆发前一个月,藤森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