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

第3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第3节

小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江泽民同志说:胡锦涛同志担任军委主席这个职务是完全合格的,也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中央军事委员会具有鲜明的中国军队领导体制的特色:一是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把军事领导机构纳入人民政权机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国家政治体制和军事体制的重大决策。它把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融为一体。这样的领导体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具有绝对领导权和指挥权,使这支军队能够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永远保持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

二、国防委员会
  1954年9月28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在国家体制中不设立中央军委,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帅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是咨询和统一战线性质的机构,不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的人选,由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第一届国防委员会的组成是: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龙云。
  委员:于学忠、王世泰、王宏坤、王秉璋、王新亭、王震、王树声、宋任穷、宋时轮、吕正操、李先念、李明扬、李明灏、林遵、周士第、周保中、周纯全、阿沛·阿旺晋美、洪学智、唐生智、唐亮、徐海东、孙蔚如、许世友、许光达、韦国清、乌兰夫、马鸿宾、高树勋、张宗逊、张国华、张云逸、张爱萍、张达志、陈士榘、陈再道、陈奇涵、陈明仁、陈绍宽、陈赓、陈锡联、陶峙岳、鹿钟麟、彭绍辉、曾泽生、粟裕、贺炳炎、冯白驹、黄永胜、黄克诚、黄琪翔、杨成武、杨勇、杨得志、董其武、叶飞、万毅、廖汉生、裴昌会、赵尔陆、刘文辉、刘亚楼、刘善本、刘斐、邓兆祥、邓华、邓锡侯、邓宝珊、滕代远、蔡廷锴、郑洞国、卢汉、萧华、萧劲光、阎红彦、赛福鼎、韩先楚、韩练成、罗瑞卿、谭政、苏振华。
  1959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二届国防委员的组成是:
  主席:刘少奇。
  副主席: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程潜、张治中、傅作义、卫立煌。
  委员:于学忠、万毅、韦国清、王平、王世泰、王宏坤、王秉璋、王树声、王建安、王新亭、王震、邓兆祥、邓华、邓宝珊、邓锡侯、孔从周、卢汉、叶飞、刘文辉、刘亚楼、刘善本、刘斐、孙蔚如、宋任穷、宋时轮、苏振华、李天佑、李达、李先念、李明扬、李明灏、李聚奎、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明仁、陈绍宽、陈铁、陈赓、陈锡联、吕正操、郑洞国、林维先、林遵、张云逸、张达志、张宗逊、张国华、张爱萍、阿沛·阿旺晋美、罗瑞卿、周士第、周保中、周纯金、洪学智、赵尔陆、赵寿山、侯镜如、高树勋、唐生智、唐亮、马鸿宾、桑颇·才旺仁增、乌兰夫、徐海东、许世友、许光达、郭天民、鹿钟麟、萧克、萧劲光、陶峙岳、冯白驹、曾泽生、彭绍辉、粟裕、覃异之、贺炳炎、黄永胜、黄正清、黄克诚、傅秋涛、傅钟、杨至成、杨成武、杨勇、杨得志、董其武、詹才芳、廖汉生、裴昌会、蔡廷锴、滕代远、赖传珠、阎红彦、赛福鼎、韩先楚、韩练成、谭政。
  1965年1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组成新的中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三届国防委员会的组成是:
  主席:刘少奇。
  副主席: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罗瑞卿、程潜、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
  委员:方强、王平、王世泰、王宏坤、王诤、王秉璋、王建安、王树声、王恩茂、王新亭、王震、韦国清、乌兰夫、邓兆祥、邓宝珊、孔从周、卢汉、叶飞、刘文辉、刘兴元、刘亚楼、刘志坚、刘培善、刘善本、刘斐、许世友、许光达、吕正操、孙大光、孙志远、孙蔚如、宋任穷、宋时轮、苏振华、李天佑、李达、李成芳、李先念、李寿轩、李作鹏、李明扬、李明灏、李涛、李聚奎、杨成武、杨至成、杨勇、杨得志、吴克华、吴法宪、邱会作、邱创成、张云逸、张达志、张宗逊、张国华、张爱萍、阿沛·阿旺晋美、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明仁、陈绍宽、陈铁、陈锡联、郑洞国、林维先、林遵、周士第、周纯金、赵尔陆、赵寿山、侯镜如、高树勋、郭天民、唐生智、唐亮、秦基伟、徐海东、桑颇·才旺仁增、陶峙岳、鹿钟麟、阎红彦、萧克、萧劲光、萧望东、崔田民、曾泽生、谢富治、彭绍辉、黄永胜、黄新廷、董其武、韩先楚、粟裕、覃异之、程子华、傅秋涛、傅钟、赖传珠、詹才芳、赛福鼎、廖汉生、裴昌会、滕代远。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不再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

三、国防部
  1954年9月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国防部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家政府机构中的军事部门,负责掌管国防建设事务。一切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军事工作,则由国务院做出决定,由国防部或以国防部的名义组织实施。国防部在接受国务院领导的同时也接受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国防部的工作由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国防部办公厅分别办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防部部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或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决定。国防部副部长由国务院或中央军委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任命。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名,任命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兼任国防部部长。10月31日,国务院任命: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萧克、李达、廖汉生为国防部副部长。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李达受到错误处理;9月,免去萧克、李达国防部副部长职务。12月,任命粟裕为国防部副部长。
  1959年4月28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彭德怀继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任国防部部长。8月,中共第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黄克诚。9月1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次会议决定,任命国务院副总理林彪兼任国防部部长;免去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兼任国防部部长职务。9月16日,国务院任命:罗瑞卿、谭政、萧劲光、粟裕、陈赓、王树声、许光达、许世友、刘亚楼、廖汉生为国防部副部长。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任命叶剑英为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任命徐向前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81年3月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兼任国防部部长。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任命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88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秦基伟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七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李鹏提名,选举迟浩田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2003年3月1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曹刚川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四、总部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通过四总部对各军区、各军兵种实施领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体制。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总后勤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后勤工作。总装备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武器装备建设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是根据战略方针、作战任务、军队的现代化程度等因素设置的。中央军委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曾经多次对解放军总部领导机关的组织编制进行了调整,50年代中期由3个总部逐渐增加到8个总部: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政治部、总干部部、总后勤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1957~1958年又由8个总部合并为成为3个总部,即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8年4月,增建了总装备部,这样为4个总部。它们在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既是中央军委的参谋和战略意图执行机构,又是掌管全军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等工作的领导机关。其基本任务是:保障中央军委关于作战和建军的战略决策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实现。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组成后,为了加强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领导,为总部领导体制的建设和改革,为建立健全总部机关的机制,多次调整总部的机关和领导成员,理顺其内部和外部的领导指挥关系,使解放军总部领导机关体制日益完善、合理,军事指挥效能进一步提高,军队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和武器装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军队特点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指挥系统。
  1。总参谋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组织全国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指挥的最高军事统率机关。它始建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即设立了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尔后,随着军队的发展壮大和战争的需要,机构不断调整,逐步健全和完善,至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过总参谋长职务的有:朱云卿(代)、叶剑英、刘伯承、周子昆(代)、萧劲光、滕代远、王若飞、彭德怀、周恩来。
  新中国成立后,总参谋部的正规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其基本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作战的方针、原则,平时组织武装力量建设,领导全国战备工作;战时负责作战组织指挥的实施。毛泽东等中央军委首长高度重视总参谋部的正规化机制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指示:为了组织复杂的高度机械化的近代的战役和战斗,必须挑选优秀的富于组织和指挥才能的指挥员,组成健全的、具有头脑作用的富于科学的组织和分工的司令机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总参谋长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兼任。10月19日,改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徐向前任总参谋长,聂荣臻任副总参谋长。徐向前因病,由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建国初期,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作战指挥的需要,总参谋部抓紧编制体制的改革调整,建立健全了相应机构,其下设作战部、军训部、情报部、技术部、通信部、联络部、军校部、人民武装部、军务部、装备计划部、直属政治部、测绘局、民用航空局、气象局、军事运输司令部、军事出版局等部门。1952年4月,粟裕任第二副总参谋长。1952年10月,黄克诚任第三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任第四副总参谋长。1953年1月,李克农任第五副总参谋长。1954年10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粟裕任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为黄克诚、张宗逊、李克农、陈赓、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
  此后,根据进行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军委总部的体制陆续作了调整:1955年4月,中央军委批准,以总参谋部军事训练部、军事学校管理部、军事出版局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195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1956年,总参谋部通信部改称通信兵部,直属中央军委领导;1957年1月,中央军委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大量裁减军队的决定,嗣后,撤销了总军械部,将军械工作划归总参谋部管理。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