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

第40节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40节

小说: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273 页。 


… Page 143…

  易知其“庐山真面貌”。他的理论,绝非先验性质的,相反,却是以人的资 

  格,站在人的立场,从自我出发的。人是最高目的,人的认识和道德实践以 

  及情感判断,则是他著作的主线。他论“真”,归结为“我能够认识什么?” 

  他说“善”,归结为“我应该作什么?”他谈“美”,归结为“我可以期望 

  什么?”他认为“物自体”是不能认识的,认为实践道德是无须也无法认识 

  的,认为断判力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期待的结合。于是有人批判康德,认为他 

  的学说有内在性矛盾,或者有自我分裂倾向。比较客气的说法,是认为他的 

  理论不能始终如一。李泽厚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中国大陆流传甚广。他说: 

   “康德在前门送走上帝(在认识领域宣布不能证实上帝存在),在后门又接 

                                                       ① 

  了进来(在实践领域又宣布上帝必然存在)。” 

       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角度考虑康德的学说。他的体系显然是严谨 

  的,可以从一而终的。他只是说,认识不能是绝对的。人不能认识上帝,因 

  而不能证明他的存在。人不能认识物自体,但不等于说他的体系不包括物自 

  体。在这点上,他与休谟不同。休谟的观点,是凡不可知的并不将其包含在 

  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康德的办法,是在自己的体系之内,分别其内容为可 

  知与不可知,宜知与不宜知,能知与不能知等不同的范畴。同理,他认为不 

  能用理性对待实践道德,即不能以分析的方式看待良知与信仰,但不能就此 

  认为,他的体系中不包括实践道德,或他的理论不能涵盖实践道德,正相反, 

  他把这些他认为属于不同性质的内容尽皆包含在自己的统一体系之内,然后 

  以不同的理论方式对其逐次分别。 

       康德批判哲学的立论基础,在于弄清人的认识能力究竟如何?他的全部 

  认识论,就此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有关感性的认识,有关知性的认识和有 

  关理性的认识。但他的哲学不似现代人这样直接了当地讨论这些问题,他不 

  能离开他的理论环境,加上他又是一位终身以教书为业的教书先生,所以他 

  所使用的方法和逻辑,在非专业人员和后来人读来就有些别扭。他的三个问 

  题的题目是:1。纯粹数学是怎样可能的?这里讨论感性问题;2。纯粹自然科 

  学是怎样可能的?这里讨论知性问题;3。一般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的?—— 

  这里讨论理性问题。 

       康德哲学的感性分析,始于洛克。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开宗明 

  义,上来就说: 

        “吾人所有一切知识始于经验,此不容疑者也。盖若无对象激动吾人之 

  感官,一方由感官自身产生表象,一方则促使吾人悟性之活动,以比较此类 

  现象,联结之或离析之,使感性印象之质料成为 ‘关于对象之知识’,即名 

  为经验者,则吾人之知识能力,何能觉醒而活动?是以在时间次序中,吾人 

  并无先于经验之知识,凡吾人之一切知识,皆从经验始。”① 

       但他的学说,虽然始于经验,却不满足于经验。他认为,感觉虽然是外 

  部世界——他称为“物自体”——对人的感官刺激的结果,但人们并不能通 

  过感觉真正认识“物自体”的本来面目。在他看来,感觉只是“一种主观的 

                                                                          ② 

  混沌的心理状态,是 ‘一种只与主体有关的主体状态的改变’。”而人对外 

  部世界的感知,一是“感觉”,二是“时间和空间”。没有感觉则失去主体, 



①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269 页。 

①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第1 页。 

② 转引自《欧洲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第557 页。 


… Page 144…

  没有时时和空间,则失去主观感觉的存在方式。但感觉是被动的,是“被给 

  予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只有通过外部世界——物自体的刺激,人才 

  能感觉。而时间和空间却是先天的,是人的感觉的存在形式——他称之为“感 

  性直观的形式”。在康德哲学中,时间、空间并不属于物自体。一方面,它 

  具有先天性质,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感觉的直观形式。也就是说,人类对“物 

  自体”的认识,只能通过空间和时间去感觉,而时间和空间又并非物自体本 

  身,所以人的感性知识只能是零碎的、个别的和片断的。结论是:人的感觉 

  源于经验,但经验不但使人产生知性认识。把这理论换成通俗的语言:一个 

  北京人,比如本书作者,我的感觉来源于经验,而这些经验没有能够脱离时 

  间与空间这个感觉的直观形式;时间,1994年11月19日;空间,北京城西 

  莲花河畔。没有这些直观形式,我们不能产生感觉,连直观形式都没有,你 

  怎么感觉。但即使有了这些直观形式,你依然只不过得到些感觉而已。你不 

  能说你有了时间和空间这些直观形式,你就懂得了“物自体”。 

       康德在研究人的感性认识时,下大功夫讨论了时空问题,而且下大力气 

  讨论了纯数学的先验感性问题。他认为几何学、算术学都属于纯数学范围。 

  而几何学正是以空间这个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作为自己之所以可能的条件; 

                                                                   ① 

  算术学则以时间这个先天感性直观形式作为自己可能的条件 。 

       康德关于感性的认识,始于洛克但归于休谟。因为他认为感性不能构成 

  知识,而知性才能成为知识。那么,在康德哲学中,什么是知识呢?他认为 

   “孤立的概念,如像地球、行星等,不是知识。必须概念和概念之间发生了 

                                            ② 

  关系,如像地球是行星,才是知识。” 这等于是说,必须有一个主语,加一 

  个宾语,才能构成知识。知识即是判断。但判断也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 

  是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所谓分析判断,即主语中已然含有宾语,如 

  房子有高度。这个“高度”就包括在房子的概念之中——难道还有没有高度 

  的房子吗?而综合判断的特征是,宾语不包含在主语当中,如房子的颜色是 

  白色的。白色虽是房子的宾语,却和房子这个主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 

  它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是蓝色的。 

       康德认为:分析判断是先天的,因此,它有必然性;综合判断则是后天 

  的,所以它没有必然性,也没有普遍性。今天的房子固然可以是蓝色的,明 

  天的房子却可以是白色的,后天的房子还可以是绿色的,甚或是红色的,或 

  红白相间的。分析判断,非人力可为;综合判断又没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于 

  是康德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谓先天综合判断这个命题上来。因为综合判断属 

  于知识判断这个范畴,而知识判断并不能反映认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一方 

  面,知识来源于经验,因而他所产生的判断是综合的,另一方面,经验又不 

  能反映认识的普通遍性和必然性,所以还要回到先天判断的规则中去,比如 

  1+1=2,它既是综合判断,又合乎先天规则,这个就属于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哲学意义,在于他以必然性思辨方式否定了休谟的 

  因果观念。休谟认为,所谓因果观念只是由于人的心理习惯决定的,所以它 

  们并不具备必然性属性。康德以他的先天综合判断,否定了休谟,认为因果 

  关系是有必然性的。 

       但康德对知性认识的阐述方式,同样十分复杂。正如他讲解感性认识时 



① 参见《欧洲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558—559 页。 

② 转引自《欧洲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第557 页。 


… Page 145…

  要讲到空间、时间和纯数学一样,他讲解知性认识时,又讲到认识范畴中去 

  了。 

       康德的范畴说,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说,但有他本人的重大创造。他 

  的范畴说更具认识论含义。康德的知性范畴包括4个方面12个具体规范,其 

  内容如下: 

       1。量的范畴,包括:统一、多数、总体; 

       2。质的范围,包括:实在、否定、限制; 

       3。关系的范畴,包括:实体与属性、原因与结果、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 

  的交互作用; 

       4。模态范畴,包括:可能性——不可能性、存在性——不存在性、必然 

                 ① 

  性——偶然性 。 

       康德范畴说的特点在于,它突破了旧的形式逻辑的局限,而形成一个新 

  的范畴体系。他自己也曾自我评价说:“从概念的一切先天的分类必须是两 

  分法的,而在每一组范畴中,同样都总是由三个组成这件事来看,这是很有 

  意义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每一组中的第三个范畴,总是由第一、第二范 

                        ② 

  畴的联合而产生。”后来,他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又对此评论说:“人 

  们曾经认为我在纯粹哲学里的分类常常使用三分法,是可怀疑的。但这事的 

  根据是存在于事实之中。如果一种分类要先天地进行,那么,或者它是依照 

  矛盾律来分析的,这分类就常常是二分法的,或者它是综合的。假如它在这 

  场合的分类是从诸先天概念——寻出的话,那么就应该按照一般的综合统一 

  的需要,即(1)条件,(2)被制约的,(3)从被制约的和它的条件的结合 

  里产生的概念。这分类必然是三分法的。”③2 

       康德以他的新的范畴理论,打破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只对概念 

  负责的非此即彼的僵化形式,而使之过渡到由分而合的对立统一认识,即使 

  之在一定意义上取得方法论价值。对此黑格尔也曾给予很高的理论评价。 

       知性认识固然已经十分复杂,但还未达到最高境界。因此,在知性认识 

  后面还有理性认识。康德的感性认识是通过“感性的纯直观形式”——空间 

  和时间得来的,因而总是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他的知性则通过他的那些 

  认识范畴,将这些感性认识进行综合整理,成为科学知识。然而,即使这些 

  科学知识,在康德看来,也不过是些“现象”,而他的理性认识,则要超越 

  这些现象,达到对各种知性认识的统一认识。理性认识的最高目标,可以分 

  为三个方面,又可归于一个本体,其内容即:一是达到对一切精神现象的最 

  高、最完整的统一体——灵魂的认识;二是达到对一切物理现象的最高、最 

  完整的统一体——世界的认识;三是达到对以上两者的统一——上帝的认 

  识。 

       然而,这一次康德大师要让我们失望了。他对理性认识的研究结论,是 

  对这三者根本不能认识,“物自体”并不可知。 

       虽然物自体并不可知,康德却发明了“二律背反”这一举世闻名的认识 

  工具。可惜的是,“二律背反”在他那里主要是为了证明“物自体”的不可 

  知性。而“二律背反”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又可以超越其自身地位与初始目 

  的而演变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思维方式。康德的“二律背反”包括4种命题, 



① 参见《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125—126 页 (略有简化)。 

② 转引自《康德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173 页。 


… Page 146…

  即: 

                                     (一) 

                                   正  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