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汉开国谋士群 >

第44节

大汉开国谋士群-第44节

小说: 大汉开国谋士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六个人的事迹,本散见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籍,梁由之凭籍广阔的视野将其爬梳整理,多方补证,使之更加丰满;又用生动的文笔加以刻画,使之栩栩如生。前者如萧何劝刘邦就任汉中一事,《史记》不载,梁著显然是根据《汉书》、《通鉴》的补充,而将其列为萧何“三大贡献”之一,而这件事是楚汉之争中不可忽视的要点,有无此一“劝”,萧何的“第一功臣”分量是大不一样的(详见梁著第一章第三节)。后者如对“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梁由之用了这样一段如诗如画的文字:“转眼已是黄昏,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萧何心似火燎,快马加鞭,马蹄如飞,终于在月到中天的午夜时分,追上了渐行渐远差点儿失之交臂的韩信,也追回了几乎擦肩而过的大汉400年江山。”议叙交融,开阖自如,最后一笔点出这一“追”的历史意义,举重若轻。再如鸿门宴之前的“张良引项伯见刘邦”故事,梁由之的细节刻画贴切而又生动:“溜须拍马灌迷魂汤本来就是刘季的强项。他对项伯满口恭维,十分客气;更兼张良在一旁穿针引线指导渲染,几杯酒下肚后,项伯彻底放松,飘飘然起来,油然对沛公产生了同情与好感,打心眼里感到他是个被委屈了的好筒子。刘邦一再向项伯敬酒,两人一拍即合,洽谈甚欢,并约为儿女亲家,转眼间两人居然成了哥们兼亲戚。张良冷眼旁观,也不得不在心里佩服刘邦的灵活机变。”三个历史人物不同的性格情态,真是呼之欲出。从梁由之在正文后面开列的“参引书目”来看,不仅有司马迁、班固、司马光这些谈西汉历史必不可少的一流史家,也包括许多不太著名的历史学者如温功义、王应麟、王鸣盛等等有数十人(册)之多,这就保证了史实的丰富和资料的扎实,再用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文笔进行细节刻画,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才能变成一台颇涵新意且精彩热闹的大戏。
  历史的舞台不能只有热闹。在精彩纷呈之外,还得有耐人寻味的意义。而这正是我读《大汉开国谋士群》时的真切感受,来自于作者那些与叙事、刻画交相辉映的阐述和论议中,即所谓“史识”。比如,梁由之分析“博浪沙事件”,说它“至少说明了3个问题:一是张良对秦帝国仇恨之深。这在六国旧族中很具代表性,并非个别现象,折射出貌似强大的秦朝完成统一大业后很多相关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后遗症多多,各种尖锐矛盾只是暂时潜伏下来,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就会迸发并迅速感染。二是张良的决心、胆量和行动能力。行刺当今皇帝,是泼天大胆的灭族勾当,张良敢想敢干,而且居然能够全身而退,诚非项羽、刘邦所能梦想,足以说明这个青年很不寻常,具有过人的才能和胆魄。三是张良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反抗秦朝的适当办法和手段,只是依仗匹夫之勇,冒险犯难,以求一逞。”审时论事深入浅出,褒贬人物颇中肯綮,令人赞叹。再如第二章第七节,作者简述了刘邦对张良自始至终的尊重后,有一段长篇议论:“我则感觉,刘邦对待张良,犹如一个财大气粗趾高气扬的暴发户在一个神清气爽温润如玉的世家子弟面前一样,得意洋洋之余,未免自惭形秽。”接着引用林伯桐先生的见解:“汉高一生最喜狎侮,又多猜忌……唯遇留侯,则自始至终无敢失礼,亦无有疑心。岂徒以其谋略哉!观留侯自称,一则曰‘为韩报仇强秦’,再则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其进退绰绰有余于功名禄爵之外者矣。考其生平,居得为之地,而无田宅之好,无声色之嗜;至其经营天下,则如行所无事者,谁能及之哉?太史公称曰;‘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斯观其深矣,安得不令汉高心折也乎!”——这里不仅有对人物心态揆情度理的分析,也有展现知识储备的旁征博引,对于读者理解历史人物很有助益,堪称恰到好处。其他如借萧和与刘邦纵论封建君臣关系(见第一章第一节)、点明楚汉之间人才的单向流动并非偶然(见第二章第四节)、探讨张良之“游仙”、“辟谷”的个中蹊跷(见第二章第七节)、解读汉文帝和赵佗之间往来书信的微妙衷曲(见第六章第二节)等等,不胜枚举。
  我最喜欢的是本书第六章。这不仅是因为过去对陆贾了解较少,个人觉得本章的知识含量最高,更主要的是这一章结构特别清晰合理:第一节用毛泽东和刘渊两个重量级历史人物的话为引子,概述陆贾的功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二、三两节各述一事,浓墨重彩地介绍主角儿建功立业的具体过程,把当时该事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关节要害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主角儿的关键作用和精彩表演又波澜曲折跌宕有致,故事和人物相得益彰;第四节夹叙夹议,着眼于介绍陆贾的思想贡献,又能兼顾叙事的故事性,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地作理论介绍的同时,保证了全文的可读性,颇见匠心;再引用《汉书》、《论衡》、《史通》和《文心雕龙》等巨著,要言不烦地揭示陆贾《新语》的学术思想地位,加深了读者对该书和传主的印象。首尾呼应,浑然成篇。我甚至认为,如果全书能遵循这样的体例,或许能使《大汉开国谋士群》的架构显得更加精当?
  若对全书求疵的话,我对写随何的一章略感不满,觉得结构上有喧宾夺主之嫌。或许这位“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传主,史载事迹太少,作者将《诸王的末日》穿插进来,多少平衡一下各章的篇幅?民国初年写历朝通俗演义的蔡东藩说,他写那些演义的选材,“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不知梁由之兄肯借鉴否?
  本书“后记”有这么一段夫子自道:“我执意选择了一种最不省力的写法……不是小说,不是‘历史大散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评传之类。我有意把它写成一个非驴非马、不三不四的东东。在表现形式上,求新求变,不拘一格,争取写出若干新意和亮点。”话说得不温不火,兼有作者的自信和谦虚。而我读完全书的感觉,则宛如一首生命和历史的交响诗。六位谋士如金石丝竹,演奏着各自的华彩乐章:张良清亮飘逸,萧何沉稳滞重,陈平幽深柔美,郦食其活泼激越,随和的闪现如穿云裂帛的大镲,陆贾的流转如温润灵幻的竖琴;那些“秦末汉初主要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则如合成的乐队,为之渲染衬托,与之混响呼应;而“大汉开国”的主题回荡其间,在不同音色、不同风格的生命之间跌宕起伏,回环穿行,完成了生命和历史的交相辉映。
  这很符合我读历史的胃口。因为,从个体生命的立场来看,历史也是表演的舞台。各种各样的生命,各秉天赋和修炼,与时代风云遭遇,在展现自己的同时,也化为历史的一部分,或慷慨激昂,或扑朔迷离,或交相激荡,或浮雕一般凸显在历史的记忆里。这种生命和历史的交响诗,当然超越了个体生命本身,也超越了一段具体的史实。它是人类文明最精彩的组成部分,让后世为之激动和赞叹、悲喜或惊奇。正是因了这些生命的演出——无论是辉映青史还是垂范后世,哪怕只是让一阵空忙留下千古叹息、把一腔热血化为人间悲情——过往的历史才不会因平淡而湮灭,后来的生命才会有所记取,有所借鉴,人类才会在代复一代的生老死灭中积淀起不断升高的进步的阶梯。梁由之兄苦心孤诣的谋篇,也由此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去。
  2008…1…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