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近代中期艺术史 >

第25节

世界近代中期艺术史-第25节

小说: 世界近代中期艺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书院、中书院和新书院并列组合,庭园里有散落在水池畔的松琴亭、笑意 

轩和月波楼,不仅是品茶的地方,而且构成美丽的景观,沿着水池散步不免 

留连忘返。另一座著名宫苑是1659年起建造的修学院离宫,主要借现成的自 

然地形,在山脚下开辟沿河小径,筑堤修池,建筑物有上御茶室、中御茶室 

和下御茶室等。 

     宗教建筑方面,名僧天海僧正早在德川初期就提议建造上野宽永寺,它 

模仿京都的延历寺,作为镇护东都的鬼门,还包含了某种政治意义。京都清 

水寺本堂和日光轮王寺本堂也先后在这期间营建。1654年赴日的中国僧人隐 

元(1592—1673年)则在京都宇治建造了万福寺。德川纲吉在1680年继任 

将军后,更加重视佛教,营建了著名的护国寺等。 

     佛教建筑是传统的宗教建筑。本来在江户时期之前,西方基督教曾大举 

 “进军”日本,许多著名教士前来传教,并建造了基督教宗教建筑——天主 

教堂。1578年在京都出现的两层的西式教堂以优美的格调引起广泛的注意。 

16世纪末,日本已有15万基督教徒和超过一百座的教堂,虽然并不是所有 

教堂建筑都是西式的,但毕竟有相当数量与日本和中国传统建筑不同。其后, 

由于丰臣秀吉执行了反基督教政策,江户时代进一步切断日本与西方国家的 

接触,西式教堂的兴建受到遏制。这种情况到了江户后期才逐渐改变。而且 

那时外国人的一般公馆也多了起来。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形成与壮大,其中的富裕商人也模 

仿武家和贵族建造规模颇大的住宅,虽然外观不敢弄得太豪华,但内部装修 

很讲究,尽量华丽舒适。一般家居则形成一定的格局,按地方的不同有所谓 

合掌式或木栋式等。另外,在德川家康、家光和纲吉都爱好学问,提倡儒学 

的影响下,各藩的藩主也以重教育为荣,建起了许多藩属学校。名古屋的明 

伦堂、鹿儿岛的造士馆和冈山的闲谷堂都是有名的学府,建筑结构做到便于 

学子钻研学问,又有活动和锻练的场所。 

     ②工艺和雕塑 

     江户时代的社会稳定和市民文化的发展,给工艺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客 

观条件。无论是皇室还是幕府都进一步提倡茶道,16世纪末专为品茶会创造 

一种“乐陶器”,经丰臣秀吉的确认(他曾为此赐金印一枚,上刻有汉字“乐” 

字),在17世纪初很快就流行开来。“乐陶器”茶碗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有 

的以直线造型为特征,有的有令人感到亲切的曲线,都从形态上给人以艺术 

的享受。这种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照顾到艺术性的做法成了日本制陶业以 

至其他手工业产品的传统。后来,在中国输入的彩陶的启发下 (另一说是有 


… Page 82…

  中国人直接参与指导),酒井田柿右卫门烧制成日本的彩陶。 

       中国的瓷器当然早就不断输往日本,但是都只能成为统治集团的享有 

  物。江户前夕,佐贺藩主从朝鲜带回多名经验丰富的陶工,其中之一的李修 

  平长期精心研究陶器原料,并于1615年在有田泉山发现白瓷矿,终于在1616 

  年创制出日本首批瓷器。柿右卫门则在掌握彩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彩瓷技 

  术。接着,日本人不仅为满足本国需要服务,还像中国一样向欧洲输出瓷器, 

  在1680年前就已经这样做。根据欧洲学者的研究,“这些早期瓷器为盘、碗 

                                                                 ① 

  和瓶,形状常为欧洲造型,装饰有时是青花,有时为彩瓷” 。17世纪后半 

  叶,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日本陶瓷产地日益扩散,技术日益精良,产 

  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例如在距有田仅几英里的大川内地也生产青花瓷 

  器。另外两个生产中心在三川内和肥前,它们于1751年被置于平户的末罗王 

  子的手下。西方有的瓷器研究家认为,1751—1843年间,平户所生产的青花 

  瓷器是日本最优秀的瓷器。它们胎釉均好,青花淡蓝,装饰风格纤细,题材 

  以花卉、风景和人物等为主。 

       漆器制作是日本另一种与中国有密切联系而富有成就的工艺。在江户时 

  代涌现了佐田治、光悦、宗达和谦山等著名漆器工艺设计家,他们有的兼为 

  画家或陶艺家。他们设计样式,精心挑选多纹的木材和优质薄铝皮等以及精 

  制漆料,然后交由熟练的工匠去制作。工匠们已掌握多种精巧的技术,有一 

  种是类似中国的生漆的“泥金画”,以透明的漆一层层地覆盖在漆坯表面, 

  每一层间都撒上金粉,经过抛光后显示深沉而绚丽的色调。光悦是个多才多 

  艺的人,后面谈绘画时还要介绍他。他设计的漆器精品现在还留有舟桥砚箱、 

  樵夫砚箱和群鹿笛筒等。他的后继者之一光琳也留下了一些杰作,如八桥砚 

  箱等。 

       日本江户时代的工艺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与雕塑艺术结合。金属器具上, 

  包括刀剑的装饰性雕刻,建筑物的栏间、壁间的装饰性鸟兽、花草和人物浮 

  雕,说是雕塑的一类固然很对,归入工艺美术也不错。其他工艺雕刻如根雕 

  也很兴盛,至于规模稍大的名副其实的雕塑主要是佛像和神像,如著名的行 

  僧圆空 (1632—1695年)曾在许多地方云游修道,并留下的大量木雕作品, 

  都是为宗教服务的。后来另一个行僧木食明满(1718—1810年),也是一面 

  云游一面创作,不过他除了雕刻佛像外,也留下了一些肖像雕塑。 



        (2)绘画和书法 

       ①装饰画的成就 

       日本绘画在江户时代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从传统上说,日本的绘 

  画、工艺和雕塑都着重于装饰功能。江户时代的装饰画大师有本阿弥光悦 

   (1558—1637年)、俵屋宗达(生卒年不详)和尾形光琳(1658—1716年)。 

       本阿弥光悦就是前面已提到漆器工艺设计名家光悦,他同时工于陶艺, 

  给陶器设计样式和色彩,又善于书法。实际上,他的绘画作品上,常常书上 

  和歌,而且十分协调,浓淡变化适当,具有古雅含蓄的意趣。他常与俵屋宗 

  达合作,在后者作的金银泥绘上信笔而书,例如《莲花和歌图》和《四季草 

  花下绘和歌卷》都是合作的成果。宗达附和了他的艺术追求,然后在更多领 

  域里实现之。除了金泥底绘,宗达还创作屏风画、扇面画和水墨画等。他的 



① [英]哈里·加纳:《东方的青花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63 页。 


… Page 83…

重要作品有《风神雷神图》屏风和《关屋零标图》屏风等。另外,1621年德 

川秀忠的妻子命令兴建京都养源院,其内部装饰用的金碧障壁画和十二扇门 

上的以金色为背景并有松树山石的动物画,都由他创作,这项艰巨的工程证 

明了他的技巧得到了最高的承认。 

     宗达的成功,鼓舞了他的弟子们。他去世后,留下的画室仍然长期使用 

他的印章。他的弟弟 (或儿子)宗雪继任画室领导,并且也以绘制装饰画和 

花木画为己任。但是宗达在艺术上的真正继任者是尾形光琳。光琳自小就喜 

欢绘画,40岁时破了产后决定以绘画谋生,1701年已成为名画家,通过追随 

宗达的画风,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本人的天赋,形成独特的熟巧技法。他的重 

要作品《红白梅花》屏风和《燕子花》屏风都是装饰艺术的上品。其弟尾形 

乾山 (1633—1743年)曾鼓励哥哥献身画坛,而自己则在制陶上默默辛劳, 

但在人生的最后10年中,他也作画,而且也表现了装饰艺术的天赋。他的小 

品《十二月和歌花鸟图》上画着每个月份应节当令的鸟类及花卉,还题有诗 

句。在他之后,还有好些画家从事风格类似的装饰画,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 

连续的画派。 

     ②浮世绘与日本式风俗画 

     浮世绘,字面是“虚浮世界的绘画”的意思,实际上是指“风俗画”。 

它是在17世纪形成的绘画品种,不仅在日本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引 

起世界各国艺术界的注意,甚至被认为对西方现代绘画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促 

进作用。 

     风俗画是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题材,在今天看来没有什么特 

别,但是在佛教的权威异常强大的时代,艺术即使不完全局限于表达宗教思 

想,也只能追求“高雅”,反映上层社会的、而且有一定规范的主题。但是, 

17世纪的日本,商业发达起来了,市民阶层的势力大大地增强了,他们要求 

艺术一方面表现他们自身的生活,另一方面满足他们的欣赏需求,绘画也是 

如此,而且要明明白白地把这当作重点。从前的绘画,虽然也有过描写普通 

人的场合,但带有偶然性,常常只把普通人的生活情景作为陪衬。现在这不 

再能令人满意了。从屏风式的装饰画的发展中,已经表明新的题材具有无可 

阻挡的力量,它要大规模地涌进艺术的圣地了。其实,有些屏风画已属风俗 

画,因此已在孕育早期的浮世绘。 

     17世纪的浮世绘,原来多是“肉笔浮士绘”,即手绘的彩色风俗画。但 

这时候,中国明代的版画及雕版工艺在日本普及了开来,于是出现了木刻浮 

世绘。在17世纪还是单色的,即黑白版画,到18世纪就发展为套色版画。 

无论是画法还是雕版与印刷技艺都越来越提高。这样,浮世绘终于成为最受 

本国市民阶层欢迎的,在世界上也是富有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品种。虽然始终 

应承认中国版画的影响有过重大作用,但是浮世绘似乎更富有市民情趣,在 

许多方面有突破,取得辉煌的成就。 

     正式被视为浮世绘的创始者的是菱川师宣(1618—1694年)。他的作品 

众多,《武家百人一首》是著名的插图,《伽罗枕》及 《和国百女》是些美 

人形象,前者线条和造型都很优美,带有色情因素,后者转向理想化和典型 

化。喜多川哥磨(1753—1805年)也以画各种类型的女性为特长,在后期的 

创作中常以圆的、肉感的线条描画丰满、柔和、健壮的女人,他们的衣着也 

常被画成透明的薄纱。运用曲线以表现女性的形态美在他是最得心应手的。 

 《妇人相学十体》、《歌撰恋之部》和《妇人宿客》等都是他的著名作品。 


… Page 84…

他的杰作在西欧风行一时,对法国近代绘画有一定的影响。葛饰北斋 (1760 

—1850年)在西方也很驰名。他曾自称画过3000幅作品,除了擅长描绘身 

体苗条、喜爱沉思的女性外,还有大量风景画和漫画。其画风既继承江户前 

夕的狩野及江户初期的光悦—宗达—光琳两派的传统,又看得出受到荷兰版 

画的影响。富士山风光是他很喜欢的题材。重要作品有《北斋漫画集》、《富 

士三十六景》和《风景百图》等。 

     浮世绘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体现了与日本古典文学的密切关系。例如雕版 

画家铃木春信(1725—1770年)不仅使画面带有抒情的诗意,甚至在上面插 

入古诗,其画题也是从古诗中提炼。这说明浮世绘作为风俗画也有追求高雅 

和贵族化的一面,而这正好也是力求突出日本特色的一种做法。菱川师宣常 

在署名前加上“大和绘师”(即“日本画家”)的称谓,表达了民族的自豪 

感,同样引人注目。 

     另外,浮世绘常常以演员为描绘的对象,把舞台演出作为表现的主题。 

东洲斋写乐(生卒年不详)是这方面的能手。据说他本人就是一名演员,艺 

名斋藤十郎兵,在1794年5月剧团演出之后出版了最初的作品。他身为画家 

的创作时期似乎仅10个月,但已留下百多种作品。它们除了作为绘画具有其 

自身的艺术价值外,还成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演员形象的生动资料。当然,不 

只东洲斋写乐这样做。鸟居清信(1664—1729年)和他的儿子也工于演员像, 

他们的后代同样与剧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画笔下留下了许多演员的生动 

的表情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