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上) >

第6节

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上)-第6节

小说: 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年)的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的军队又打到北京城下。为此,北京修了外城。2004年重建的永定门城楼,是北京外城南大门的门楼。后面我们要讲到的广渠门、左安门,都是北京外城的城门,是嘉靖年间修的。到万历的父亲隆庆时,俺答汗纳娶他的外孙女即三娘子,他们愿意同明朝和好,互通贸易,所以定了“隆庆和议”。俺答汗死后,三娘子又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死后,再嫁给他的孙子。史书记载,三娘子“历配三王”。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这样,明朝和蒙古俺答部20多年没有战争,相对来说,西北部比较安宁。但是,这时候蒙古的另外一部,土蛮部的势力东移,主要移到辽东地区,这部分蒙古的势力很强大,他们的骑兵数以万计,集合起来以十万计,经常骚扰辽东地区。纷扰情况,非常严重。 
    蒙古土蛮汗等犯扰辽东:少者一两万骑,多者一二十万众,饮马辽河,屡犯锦州,旁及金州、复州、海州、盖州,震惊开原、铁岭、义州、广宁,声势浩大,烟尘蔽天,“杀掠数万,村堡荡然”。所过之处,焚掠几尽。到万历年间,张居正任用李成梁守辽,抵御蒙古犯扰,取得重大成绩。 
    从万历元年(1573年)到万历十二年(1584年),就是到张居正死后、袁崇焕出生的那年,李成梁一直在辽东抗击蒙古犯扰势力。此前十余年间,辽东三员大将战死,李成梁镇辽后,重要的战役,可列出五次: 
    第一次,万历三年(1575年),土蛮汗率领10万骑,号称20万骑,抢掠锦州、义州一带,李成梁率兵进行抵御,大败蒙古骑兵。朝廷加授成梁太子太保。 
    第二次,万历六年(1578年),土蛮等几个部大举犯辽阳、锦州等地。辽阳是明朝辽东的首府。李成梁率军迎击,斩获1745级,取得大捷。成梁因功受封宁远伯,赐大红蟒袍。 
    第三次,万历七年(1579年),土蛮等大举攻锦州、广宁。总兵李成梁先后斩1287级,夺马牛羊驼4261头匹。明廷以辽东大捷,告祭郊庙。 
    第四次,万历八年(1580年)八月,土蛮等聚4万余骑,“人牵牛二角、羊三头”,攻略辽东。也就是说,每一个骑兵牵牛一头,羊三只,这些牛羊就作行军的食粮,没有吃的就杀羊,再没吃的就杀牛。李成梁提兵出塞,杀到其大营,斩750级。因获大捷,明廷告祭郊庙,敕建“宁远伯李成梁石坊”。 
    第五次,万历九年(1581年),土蛮纠合九部,一共有10万联军,大掠辽东,还扬言要攻打北京。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一片惊恐,人们争着从安定门出去逃难,因为拥挤,每天都有被踩死者。通州百姓想夺船从水上逃走的,不少人落水溺死。可见当时京师惊慌到何种地步。 
    以上史实说明,辽东地区蒙古势力连年攻掠,形势严重。但是,万历初年,张居正为相,“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明军辽东军事防御比较严密,有力地阻击了蒙古贵族势力骚扰;再加上后来土蛮汗去世,另外一个重要的蒙古族首领也死了,蒙古各部矛盾纷争,互相倾轧,逐渐走向衰落。相对来说,这个地区比过去安宁了一些。但是,按下葫芦瓢又起。原来蒙古势力到鸭绿江,控制着女真的势力,蒙古势力衰弱之后,女真的势力又抬头了。李成梁没有料到,他打击蒙古势力的同时,也为女真发展扫清了障碍;而女真势力,将是更强悍的对手。 
三、打击海西
    明代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四大部分。其中黑龙江女真和东海女真离明朝辽东腹地较远,又居住分散,对辽东构不成威胁。对辽东影响较大的是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主要分为四部——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叶赫部和哈达部。所以李成梁用兵的重点就指向了叶赫和哈达。为此,李成梁对叶赫和哈达进行了三次重大的军事打击。 
    第一次,设“市圈计”。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二月,明辽东巡抚李松、总兵李成梁,利用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到开原进行马市贸易的机会,在开原中固城设“市圈计”,诱其入伏,而袭杀之。事情是这样的:叶赫贝勒要带着他的部众同明朝进行马市贸易,地点在开原。明朝事先在贸易地点埋下了伏兵。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率领两千骑到了开原,要入市。明朝这边说,不能两千人都入市。清佳努和杨佳努请以300余人随从,获允。清佳努和杨佳努等进入中固城市圈(四周用围墙围着)后,信炮一响,伏兵四起,二贝勒及其300余随从,全被斩杀。李成梁听到信炮声,拥精兵突然进攻女真在“市圈外”的骑兵,共斩首1252级,夺马1073匹。叶赫部族蒙受空前灾难。这是李成梁对海西女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第二次,削弱哈达。哈达部是一个很强的部。哈达的万汗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不和,其中一个叫孟格布禄,他姥姥家在叶赫,就和叶赫联合起来,要统治哈达部。李成梁看到叶赫要和哈达联合起来,那样势力就强大了,于是出重拳打击哈达势力。 
    万历十五年(1587年),辽东巡抚顾养谦以降丁为向导,引兵出塞,进攻哈达部孟格布禄。此役,共斩杀554级。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字,因为哈达部的人口很少,这554级主要是成年男子。哈达部主要的军事力量被砍掉了,受到重创。 
    第三次,打击叶赫。叶赫贝勒清佳努和杨佳努被明军计杀后,清佳努子布寨、杨佳努子纳林布禄,分别袭为叶赫贝勒,元气日渐恢复,军力日益强盛。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月,李成梁率兵攻打叶赫布寨和纳林布禄,遭到叶赫东城与西城的贝勒和部民坚决抵抗。李成梁下令发炮摧毁他们外城的城墙,放火烧了他们的粮窖。经过这次打击,共“斩首五百五十四颗,得获马、器以七八百计”。叶赫罹受重难,死伤惨重,城中老少,昼夜号泣。 
    由上可以看出,李成梁守辽期间,一个拳头遏制蒙古,另一个拳头打击海西,都取得了重大胜利。经过以上三次重大军事打击,海西女真遭到重创。 
    李成梁第一次镇辽22年,大仗打了十次,每一次,当辽东告捷之时,朝廷内上自阁部,下到督抚,升官荫子,增俸受赏,盛宴歌舞,弹冠相庆。《明史·李成梁传》记载:“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第二次,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年已76岁的李成梁,重任辽东总兵。他又守辽8年。李成梁以宽甸六堡孤悬难守为由,建议放弃,把居民全部迁徙到内地。老百姓恋家不肯走,李成梁就派大军驱迫,死者狼藉;还有一部分辽民逃入建州。 
    李成梁93岁卒。他的弟弟李成材,做过辽东的参将。他的五个儿子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都是在辽东或西北战场成长为总兵官,其中李如柏、李如桢后来都做过辽东总兵。另外四个儿子如梓、如梧、如桂、如楠,也都做到参将。《辽左闻见录》记载:李成梁的家院“附郭十余里,编户鳞次,树色障天,不见城郭。妓者至二千人,以香囊数十缀于系袜带,而贯以珠宝,一带之费,至三四十金,数十步外,即香气袭人,穷奢极丽”。 
    这里要说明的是,李成梁和努尔哈赤家族可能有某种特殊的关系。相传努尔哈赤青年时曾到李成梁麾下,后跟随李成梁到京师,因而出现“义犬救主”、“乌鸦护驾”和“大青马”的故事。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娶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女为妾,还生了儿子。所以当时流传“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的民谣。以上传说缺乏史料确证,但是可以肯定李成梁同努尔哈赤家族彼此熟悉和了解。 
    李成梁遏制蒙古、打击海西,并纵容建州、放弃六堡的结果,却出现了新的历史变局,就是局中之局。 
四、局中之局 
    李成梁镇辽前后长达30年,立有大功,封伯建坊。他的战功、他的过失、他的骄纵以及他同努尔哈赤家族的关系,恰恰为建州女真发展铺平了道路,从而出现一个新的变局,就是局中之局。这既是李成梁所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万历帝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李成梁守辽的策略,用一只拳头打蒙古,一只拳头打海西——给满洲的兴起提供了空间。 
    所以,人们应该用第三只眼睛看历史,就是从对立两面的夹缝中,去观看、去分析已经隐藏并可能出现的问题。满洲努尔哈赤就是从历史的夹缝中走上政治舞台的。 
第五讲 满洲崛兴
    上文讲到李成梁在辽东战蒙古各部、打击海西女真,多战克捷,立下大功。但从另一面来看,这恰恰为满洲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一、满洲源流
    满洲原称女真,满洲这个词出现得很晚,明崇祯十年即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11月22日),清太宗皇太极发布诏谕: 
    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上述的“诸申”即“女真”,都是jūsen的汉文音译。从此,满洲的名称正式出现在历史的典册上。 
    那么“满洲”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满洲”一词是满语“manju”的音译,它在满语中的含义学者们有几种说法:(1)人名(满洲历史上的英雄满住);(2)地名(曼遮);(3)部名(满洲部);(4)佛名(曼殊师利)等。因为当时皇太极对“满洲”的含义没有做出解释(也可能当时人人都知道,无需解释),因而成了一个清史之谜、满学之谜,至今学界没有达成共识。 
    至于“满族”,清朝的时候还没有这一称谓,通常称“旗人”、“在旗”、“满洲”等,不在旗就是“民”,所谓“只分旗民,不分满汉”。到民国初年,八旗制度废除,对这些人怎样称呼?当时报刊上,称呼很杂,如:旗人、旗民、满旗、满人、在旗等等,后来逐渐统称“满族”。满族就是“满洲族”的简称。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满族人看到好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而满族没有,就把满洲的命名日,也就是阴历的十月十三日,定为颁金节。颁金是满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新生活的开始。这是颁金节的来历。 
    说到满洲的源流,有一个神话。《满洲实录》记载: 
    初天降三仙女,长名恩古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库伦,在长白山布勒瑚里湖沐浴。她们浴毕上岸,有神鹊衔一枚朱果,落在佛库伦的衣上。色甚鲜妍,佛库伦爱之,不忍释手,遂衔口中。甫著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告二姊曰:“吾觉腹重,不能同升,奈何?”二姊曰:“吾等曾服丹药,谅无死理,此乃天意,俟尔身轻上升未晚。”遂别去。佛库伦后生一男,姓爱新觉罗,名布库哩雍顺。 
    爱新觉罗·布库哩雍顺就是满洲的始祖。汉族也有殷始祖契(Xiè)母简狄吞鸟卵而生契的神话:“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殷本纪》)当然,这些都是神话,其真实性我们不必深究,但从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满族和汉族一样,都经过了一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 
    真正有文献依据的满洲的前身是女真。女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曾经建立了政权,最早约是唐代的渤海国大氐,最强大的就是金,与南宋对峙,占据半壁山河。金朝的中都就建在今北京。贞祐三年(1215年)五月,元太祖成吉思汗率蒙古骑兵攻占金中都,后纵火焚烧宫殿:“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金之后,就是元朝。元亡明兴,女真族就成了明朝的臣民(一部分则到了朝鲜)。 
    女真在明代分为四大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黑龙江女真和东海女真离明朝辽东腹地较远,又居住分散。对辽东影响较大的是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主要分为四部——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叶赫部和哈达部。在《成梁守辽》一节,我讲过,海西女真遭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的致命打击,而建州女真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壮大。 
    建州女真明初主要生活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地域。永乐二年(1404年),明朝设立建州卫,封女真胡里改(火儿阿)城万户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这是建州女真名称的由来。永乐十年(1412年),建州的另一个首领猛哥帖木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