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知识,会起来反抗的。
在罗马,奴隶受学校的教育是极个别的情况:
第一是角力学校,这是为了培养勇猛的士兵;更多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在
角力场自相残杀、以供观众(奴隶主及平民)取乐、并满足他们的嗜血癖好
的斗士。身强力壮的青年奴隶或者逃亡不遂的奴隶,往往被送进这类学校,
受极严格的锻炼。他们的生活是受到极严密的监视的。有时这些奴隶在学校
中掌握了武艺后,也会爆发一些反抗事件。
第二,少数罗马的统治者曾经开办过一些职业学校,训练奴隶成为演
员、海员、速记员、理发匠等等。在这类学校里,学员集中居住在一起,受
到严格的监视。受过这类训练的奴隶是主人的一笔财富,他们可以被高价出
… Page 19…
租或高价拍卖。
第三,有些奴隶主看到,用自己家中的奴隶繁殖的后一代奴隶,比买来
的奴隶更有利更可靠。他们在个别情况下,会让自己的青年奴隶受教育,使
他们学会精巧的手艺,甚至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因为这样的奴隶是市场上
不易买到的,必须“培养”出来。另一方面,这也是奴隶主对奴隶所施的一
种收买政策,受到这种“培养”的奴隶往往对主人感恩图报,这对于主人的
安宁与利益是一种更可靠的保障。
在以上三种形式下受过教育的奴隶,在数目上是微不足道的。对于广大
的奴隶,如果说奴隶主给予任何教育的话,那就是施以精神麻醉,使奴隶安
于自己被奴役的地位。公元326年,在康斯坦丁的一项法令中说:“如果奴
隶偶然被奴隶主打死,奴隶主没有罪,因为他是想为他的奴隶好,但作了最
坏的事”。显然,奴隶主会经常对自己的奴隶进行这样的道德说教:一切对
他们的奴役与虐待,只是为了他们好!
奴隶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组织自己的教育。奴隶主对奴隶的防范是十
分森严的,决不让奴隶有机会相聚在一起,进行自我教育。在罗马的元老院
中,曾有人提议,让奴隶穿着特殊的衣服,以示与罗马公民的区别。这个提
案没有被通过,因为多数的人害怕,这样做会使奴隶看到自己的数目大大超
过自己的主人。在罗马帝国末期,奴隶们参加基督教的团体生活,也是秘密
的。
但罗马的奴隶主阶级没有能够在精神上完全征服奴隶。奴隶们在现实生
活中受到教育,使他们还是保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意识,即使这些是比较
模糊的。所以在罗马帝国这段历史时期,奴隶的大小规模的暴动,持续不断,
直至最后把罗马帝国灭亡。
4。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学校教育的消亡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大事件,是基督教作为世俗文
化与教育(公立的与私立的)的对立面而出现,并逐渐由弱小而变为强大,
以至最后压倒了世俗文化与教育(即希腊——罗马文化与教育)。
(1)基督教的产生及其在帝国的传播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而从公元1世纪到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
盛时期。帝国的强大是建立在奴隶制度和向外扩张的基础上的。面对着强大
的罗马统治,被奴役和被征服的人民,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要想作出有效的
反抗,都是徒劳的。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的唯一出路,似乎只有向宗教求助。
基督教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产生的。根据基督教产生的历史,恩格斯曾
说,原始的基督教“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和
… Page 20…
①
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早期的基督教具有平等、博爱的精神,她宣称人人
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义要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认
为现实世界充满了罪恶,耶稣为拯救人类而来到人间传播福音。世界末日即
将来临,人人都要面临终日的审判,而相信基督的人将会得救,进入天堂。
这种教义,对于奴隶和穷人来讲,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因此,她很快就在
帝国各地传播开来。公元2世纪后期,帝国的政治、经济进入危机时期,社
会风气每况愈下。3世纪时,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社会上层的道德沦丧、骄
奢淫逸之风腐蚀了整个社会。一部分有产者也感到前途渺茫,纷纷皈依基督
教,以求得心灵上的解脱。有产者信仰基督教者日多,基督教的性质也就日
益有所改变。从公元2世纪后期起,基督教教义渐渐演变成罗马帝国可以接
受的宗教形态:主张逆来顺受,爱一切人,甚至“爱仇敌”,对压迫者,“不
计较他们的恶”。她维护帝国统治,宣扬君主是神的代表,基督徒要像侍奉
神一样侍奉君主。
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开始是镇压,因为信仰、追随者是穷人和盲
①
人,这些人“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但随时
间的推移,基督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各阶层的精华,包括不少“对世界
的智慧”有很深造诣的人。因此,帝国统治者又以怀柔为主,镇压为辅,最
后是利用,把它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基督教可以被罗
马统治者利用的条件终于成熟,公元323年颁布米兰敕令,规定教徒信仰自
由,归还所没收的教会财产,教会有权接受馈赠和遗产,免除教会神职人员
的劳役和赋税。从此,基督教在帝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公元392年,罗马皇
帝狄奥多西又宣布以基督教为国教,禁止非基督教的信仰。罗马帝国于395
年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后,罗马教会也一分为二,西方教会称为罗马教会,
东方教会称为希腊正教。
(2)早期的基督教教会学校
基督教的日益发展,使得基督徒不愿他们的孩子愚昧无知,但正在发展
的教会,如果想要基督徒受教育的话,仍不得不去罗马的文法和修辞学校去
接受教育。面对着受异教教育或者根本不受教育的这种困境,他们大多数人
都把孩子送到帝国的学校去,甚至连西方基督教的奠基人、不妥协的德尔都
良(大约生于160年)也不否认当时他们没有开设别的学科。公元2世纪末,
他写的《偶像崇拜》这篇论文,对他那个时代基督教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的
困难,作了一个有趣的间接说明。他十分清楚,一个基督徒当教师是不可能
的。他说,一个教师被迫去庆祝智慧女神密涅瓦的节日和在指定的季节装饰
学校,纪念花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按任何其他惯例行事都是犯罪。此外,
在文学教学中,他必须把古代神话的诽谤性故事告诉学生,并说明神的贡
① 《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第525 页。
① 《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
… Page 21…
献。很清楚,这根本不是一个基督教徒要做的事。但如果一个基督教徒教师
谈论诸神的故事都不会玷污他的嘴唇,这难道不与一个基督教徒学生听了这
些故事后玷污了他的耳朵的情况完全抵触吗?德尔都良在这种明显的结论
上妥协了。尽管他知道基督教徒青年在普通教育中面临的危险,但他认为禁
止他们进学校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早期的基督教发现自己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
当时的现存学校,不论公立、私立都是世俗学校,教师都是世俗教师,而在
教会看来,教学的思想内容都是异教的。但教会还没有力量设立自己的学校
系统。因此,教会不得不允许教徒的子女进入世俗学校学文化,但要求家长
在家庭中进行宗教教育,以抵消学校中的异教文化与道德的影响。
这样,早期的基督教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已经屈服于历史的必然,承
认现有的学校而不试图阻止它的成员在学校里当教师或学习。但在亚历山大
里亚等一些地区,教育领域里的异教徒与基督教的矛盾并不很激烈,这主要
是由于许多基督教学者对昔日的宗教和文化采取同情的态度,在克莱门特
(约公元160—215年)看来,福音不是一种新的背离,而是希腊文化和犹
太主义两条进步路线的会合点。他认为全部历史就是一种历史,因为整个真
理只有一个,他说:“只有一条真理的河流,许多溪水从这边和那边注入其
中。”正是这种精神使基督教自己办的一些学校开始有一定影响。同时,教
会不能长期满足于这种教育现状,教会也必须设立和扩大自己的学校。至少
到了公元4世纪时,教会举办的学校教育事业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公元381
年,在君士坦丁堡举行的一次教会领袖的会议中,决议要求“在一切城市与
乡村中设立免费教育儿童的学校”。
基督教最早出现的学校是教义问答学校。教义问答学校有两种,一种是
教义学校,教义学校招收的学生包括信仰基督教家庭的儿童,犹太教改宗基
督教者,以及居民中某些热心基督教的成年人。学校教学的目的,除有关教
义方面的基本知识外,道德行为的训练在这里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也受到
重视,特别是在东罗马帝国。音乐之所以被视为重要科目,因为它有助于培
养德行和增强对基督教的信仰。音乐歌词,主要是教会的赞美诗。这种学校
一般设在教堂的柱廊下,或教堂中的其他场所。
另一种是教义学院(亦称高级教义问答学校),教育宗旨是培养教会的
神职人员,如牧师等。这种高级的学校,虽然仍以教义为教育的灵魂,但所
学的课程要广泛得多。从公元2世纪到4世纪,基督教为了扩大其影响,就
必须向世俗文化教育作斗争,其锋芒所指是希腊——罗马的学术。为了战胜
对手,就要了解对手;为了战胜并取代希腊——罗马文化在人们中间的影
响,基督教会便利用希腊——罗马知识,对其加以严厉的选择,汰除其中与
教义相抵触的东西,将希腊——罗马文化教育乃至学术思想加以改造,使其
符合教会的需要。公元179年,一位改宗基督教的斯多噶派的哲学家潘太纳
在亚历山大里亚主持了一所教义问答学校。继承他事业的是克莱门特和奥力
… Page 22…
根 (公元185—254年)等人,他们在亚历三大里亚建立了一所高级教义问
答学校。公元231年,奥力根在小亚细亚又建立了一所高级教义问答学校,
教学的科目有哲学、修辞学、逻辑学、天文学、文学、历史和自然科学等。
他们主张让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教义合流,基督教学校把学习希腊—
—罗马文化作为手段;学习希腊——罗马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教义,使所
培养的人能胜任牧师的工作,能忠于教会,为基督教服务。
(3)罗马学校教育的消亡
4世纪末,东罗马禁止向诸神献祭,西罗马则没收对古代诸神祭礼的捐
款,因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很明显地上升到支配地位,基督教会的教育也逐
渐取代世俗教育的地位,这时罗马帝国也面临崩溃。整个帝国公立的文法学
校和修辞学校在4世纪时处于昌盛时代(除少数例外),但到了6世纪左右
就消失了。消失的外部原因,一方面是整个5世纪由于北方野蛮游牧民族的
入侵,动摇了罗马的社会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前后的极度动乱的时期,
像学校这样耗费大、又缺乏自卫能力的机构,就不可避免地首当其冲,遭受
损害。入侵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被迫对当时的法律和行政机构给予重视,但
没有保存学校的愿望。另一方面是基督教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否定。
帝国学校消失的内部原因是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帝国的
后期,奴隶制经济的内部矛盾和帝国的残酷统治严重损害了社会的生产力;
封建经济的因素在奴隶经济的基础上已经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