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新人生 作者:[土]奥尔罕·帕慕克 >

第15节

新人生 作者:[土]奥尔罕·帕慕克-第15节

小说: 新人生 作者:[土]奥尔罕·帕慕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餐过后,这种相同的感触一直在我心头盘桓不去,我们听了半晌老头儿的收音机,播送的正是童年时期我绝不会错过的同一个广播剧频道的节日。玫瑰蒙德端来的点心,银制糖果盘与雷夫奇叔叔家的一模—样,盘里装着狮牌椰子糖,还有新人生牌牛奶糖。玫瑰贝拉送上咖啡,那位母亲问我们还需要什么。餐桌旁的桌子及架着镜子的橱柜上,立着几张全国各地都有销售的浪漫情调照片。无论喝咖啡或为墙上的挂钟上发条时,妙医师都扮演着国家乐透彩票上优雅、慈爱的模范家庭父亲角色。这种值得尊敬的高尚雅致,以及井然有序,不但美得无法以言语形容,更灌注在屋内每件物品上,为其增光添色,例如周边镶着康乃馨及郁金香装饰花样的窗帘、旧式煤油炉,还有外型死气沉沉、散发的光线一样黯淡的煤油灯。妙医师牵着我的手,带我看墙上的气压计,要我在那个细致、精巧的水晶玻璃表面轻敲三下。我轻轻一敲,指针动了动,他摆出父亲的派头说道:“明天天气又要变坏了。”
  气压计旁边挂着一张摆在大相框里的旧照片,那是一个年轻人的肖像,我们回房后嘉娜曾提起这张照片。不过当时我没多加注意。我就是那种不容易为感情所动、游戏人间、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的人,看电影总是呼呼大睡,读书从来不求甚解,于是我问她相框里照片上的人是谁。
  “穆罕默德。”嘉娜说道。我们拿着主人递来的煤油灯进房,两人在灯光下伫立着。“你还没弄懂吗?妙医师就是穆罕默德的父亲。”
  我听见自己的脑袋铿锵作响,那声音听起来活像会吃掉代币的烂公共电话。然后,所有事情都清楚了,我的愤怒多过惊讶,明白了黎明前的暴雨是什么含义。我们经历过太多这种事,当我们坐下来,看了一个钟头的电影,自以为知道其中奥妙,到头来才晓得,整座戏院只有我们是完全搞不清楚状况的笨蛋,因而恼羞成怒。
  “所以,他的另一个名字是?”
  “纳希特。”她边说边心照不宣地点点头,像个深信占星术奥妙的人:“这个字是夜间星宿的意思,当然就是指金星。”
  当我正想说,如果叫那样的名字,还配上那样的父亲,我也想要换个身份之际,发现嘉娜泪如泉涌。
  我甚至不愿再回想那一夜的一切。嘉娜为了化名纳希特的穆罕默德哭泣,我的任务就是安慰她,或许这样不算太难。不过,我的最低限度还是要提醒嘉娜,我们早就知道,其实穆罕默德—纳希特并未死于交通事故,他只是让情况看来如此。我们确定看过穆罕默德在大草原中心地带令人惊奇的街道上漫步,而且他或许已经借由从书中得来的智慧,让自己转移到另一个新人生可能存在的绝妙国度。
  即使嘉娜比我更坚信这种说法,但焦虑不安仍在我那位哀痛的美人心中掀起巨波大浪;我被迫详细对她解释自己之所以认为我们做得对的理由。你瞧!我们是如何全身而退,逃出商人大会;想想看,我们是如何追随内心因巧合而生的推理能力,最后找到了这座房舍;我们追访的目标曾在这里度过童年,这间屋子充斥着他留下的形迹。能够感觉出我语调中讥嘲之意的读者,或许也能察觉到,我这才真正清醒地发现,那侵扰我五脏六腑、照亮我灵魂的迷人魔力——我该如何处置它?——已经改变了方向。只是为了穆罕默德—纳希特被认为已经死亡,嘉娜就哀伤逾恒,而我则苦恼失望,因为现在我明白,我们的巴士之旅永远不会像过去一样了。
  新人生 8(3)
  与玫瑰三姐妹共享一顿有面包、蜂蜜、意大利乡村芝士和茶的早餐之后,我们在二楼看见一个类似博物馆的房间。这是妙医师为了纪念他的第四个孩子、也是独生子所设,那个孩子在一场巴士车祸中丧生。“我父亲希望你们能看看这里。”玫瑰蒙德说,同时非常轻易地把一支大钥匙插入细小的锁孔中。
  门启处,是一片不可思议的寂静。屋里弥漫着旧杂志、旧报纸的怪味。微弱的光线从窗帘渗入屋内。纳希特的床和床罩都绣着花朵图样。墙上的相框里,陈列着穆罕默德的童年、青少年等纳希特时期的旧照。
  我的心跳在不可思议、难以抗拒的冲动驱使下加快,狂烈地怦怦跳动。玫瑰蒙德指着纳希特的小学和中学成绩单,还有优等生证书,轻声细语地说,所有科目都是A。屋里摆着小纳希特那双仍沾满泥巴的足球鞋及他的吊带短裤,还有一只从安卡拉一家叫“黄水仙”的商店订购的日本万花筒。这个灯光昏暗的房间,摆设与我小时候大同小异,让我不禁直打哆嗦。玫瑰蒙德拉开窗帘时轻声说道,她的宝贝弟弟就读医学院期间,只要在家就经常整夜不睡,边读书边抽烟;到了早上他则打开窗户,凝神望着桑椹树。听到这番话,我思及嘉娜曾提起的那种恐惧感,现在感同身受。
  屋内一片死寂。然后,嘉娜问起那段时期纳希特究竟看了哪些书。有那么一瞬间,这位大姐透出些许不确定和犹豫。“家父认为,那些书不适合放在房子里。”她说着,露出微笑,仿佛在抚慰自己:“不过你们可以看看这些,这都是他童年时看的书。”
  她指向床边的书架,满柜子儿童杂志和漫画。我实在不想靠近书架,因为不愿意把自己和阅读过同样出版品的这个人视为一体;而且,置身这样一座令人心碎、沮丧的博物馆,我怕嘉娜会情绪失控,放声大哭。但是,当我决心伸出手,触摸到其中一本杂志的封面图案时,心中的抗拒荡然无存。那些杂志被妥善地捆好,书背虽然褪色,但看起来非常眼熟。
  封面图案是一个单手紧紧环抱树木粗干的十二岁男孩,树上的叶片描绘得煞费苦心,但因印刷相当粗劣,绿色漾出了叶片的轮廓;男孩另一只手用力抓着一个年纪相仿金发男孩的手,在金发男孩将坠入深不见底峡谷的紧要关头,保住他的一条小命。两个小鬼的脸上写满惊怖的神情。图画的背景是灰、蓝两色描绘的美国大西部荒野风光,一只秃鹰在天顶盘旋,虎视眈眈等待惨剧发生,血溅八方。
  我试探性地以童年的音调,念出书名的每个音节:《尼比游内布拉斯加》。这本书是雷夫奇叔叔早年的力作之一。我草草翻阅着连环画,回想书页中上演的冒险故事。
  苏丹指派年轻的尼比代表回教儿童,前往芝加哥参加世界博览会。那里有个看来像美国印第安人的小朋友汤姆,他告诉尼比自己有麻烦,因此两人联袂前去内布拉斯加州,打算解决问题。汤姆的祖先世代以猎捕野牛为生,由于白人觊觎他们狩猎的土地,鼓动印第安人喝酒上瘾无法自拔,还拿枪支和一瓶瓶威士忌给印第安孩子,祸延下一代,让他们为非作歹。尼比与汤姆揭发的这些阴谋可说相当狠毒:让与世无争的印第安人喝得烂醉,使之起而造反,届时便可召来联邦军队介入,弭平叛乱,把印第安人赶出领地。那个有钱的旅馆和酒吧老板本来想把汤姆推下万丈深渊,却自食恶果死于非命,两个孩子因而救了全族的人,免于落入白人的圈套。
  嘉娜快速翻阅着《玛丽与阿里》,因为她觉得这个书名听来很耳熟。这是一则关于某个到美国的伊斯坦布尔男孩经历的冒险故事。阿里在卡拉塔登上汽船,希望追寻奇遇,最后抵达波士顿,在码头遇见了正对着大西洋哭成泪人儿的玛丽,因为继母把她赶出家乡。两个小孩开始朝西部前进,找寻玛丽失踪的父亲。他们行经圣路易,那里的景致看起来和西部英雄汤姆·米克斯冒险漫画中描绘的一样。他们也穿过爱荷华州被雪覆盖的白色森林;在幽暗的角落,雷夫奇叔叔以阴影代表狼群。接着他们到达一处阳光普照的乐园,让两人忘却居无定所、行为放荡的牛仔,忘了抢劫火车的土匪,以及团团围住载货马车的印第安人。在这个绿意盎然的明亮山谷,玛丽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快乐并不是找到父亲,而是领会从阿里身上学来的,也就是苏菲主义倡议的和平、顺从与毅力等美德,并且建立责任感,所以她回到波士顿投靠哥哥。阿里则自忖:“当你苏醒后仔细一想,不公与邪恶无处不在。”思乡心切登上回伊斯坦布尔的快速帆船后,他站在甲板上,回头望着美国说道:“要紧的是,要活得有骨气,出淤泥而不染。”
  新人生 8(4)
  我以为嘉娜会丧气失意,她却非常快活地翻阅散发出墨香、让我联想起童年时期阴冷冬夜的书页。我告诉她,小时候我也看过同样的连环画。我猜想,她没察觉我话中的嘲讽,所以补充说我和化名穆罕默德的纳希特又多了一项共同点。我猜,自己的行为就像一个执迷的恋人,总觉得自己的爱之所以得不到回应,一定因为对方是呆头鹅。但我一点也不想告诉她,创作这些连环画的插画家和作家,就是我曾经唤作雷夫奇叔叔的人。我倒是对她提起一段引文,作者想要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读者,他如何受到驱使创造出这些漫画人物。
  “亲爱的小朋友们,”雷夫奇叔叔在一本漫画的开头写下简短的开场白:“每当看见你们下课,无论你们是在火车里,或在我家附近的街道上,我总瞧见你们读着牛仔杂志的汤姆·米克斯或比利小子的冒险故事。我自己也很爱这些勇敢、诚实的牛仔及德州游骑兵。所以我想,假如说一个关于一位土耳其小孩置身美国牛仔当中的故事,你们或许会喜欢。而且,你们不但可以借此认识基督教的英雄人物,还能借着咱们勇敢土耳其同胞的冒险故事,珍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伦理规范和国家民族的道德观念。下回,如果一个出身伊斯坦布尔贫民区的小孩,拔枪的速度媲美比利小子,心地又和汤姆·米克斯一般正直诚实,像这样的故事让你血脉沸腾,那么,就请你好好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冒险吧。”
  我和嘉娜就这么研究雷夫奇叔叔笔下描绘的英雄人物、他们所在的黑白世界、昏暗的山峦、吓人的森林,还有充满各种奇怪发明及习性的城市。我们认真阅读了良久,就像阿里和玛丽那样,怀着满腔毅力,小心翼翼又安安静静地思忖在大西部蛮荒遇见的种种奇观。无论在法院、泊满双桅帆船的港口,或是偏僻的火车站,我们在大批淘金客中,遇到了向土耳其苏丹和人民致意的虚张声势的人物,还有被解放后欣然接受伊斯兰教的黑奴,以及曾向中亚土耳其僧侣讨教如何制作圆顶帐篷的印第安酋长,还有农人和他们天使般纯洁善良的孩子。我们也读了许多关于歹徒间残酷火拼、杀人如灭蝇的血腥场景,好人与坏人多次混战,互有胜负,或者是东方伦理被拿来和西方的理性主义相较。一位善良又勇敢的英雄被没用的胆小鬼从背后暗算,黎明来临时断了气,但他临死前暗示,自己来到与天使相遇的起点。不过,雷夫奇叔叔没有对这位天使多加着墨。
  我把一些图画书汇集起来,这系列冒险故事是描述来自伊斯坦布尔的男孩伯提夫和来自波士顿的彼得,如何一见如故结为莫逆,并且彻头彻尾改变美国的经历。我将最喜欢的一个场景拿给嘉娜看:在彼得的协助下,伯提夫击退一个诈骗的赌棍,那个人靠一套骗来的镜子装备,把整座小镇洗劫一空。接着,伯提夫又借由立誓戒掉扑克牌的镇民帮忙,把那个家伙赶出小镇。当原油从教堂中央泉涌喷出,已经分裂成好几派的镇民当场互相扭打,落入石油大亨或剥削者的圈套;然而彼得一番具凯末尔风范的谈话,却救了大家。他受到伯提夫的西化思潮启发,对众人大谈俗化的概念。不仅如此,当年年轻的伯提夫于火车上遇见在车厢里靠卖报纸为生的爱迪生。他告诉年纪轻轻的爱迪生,光由天使创造而生,因为天使身上被赋予某种神秘的电力;这个关于电力的初始想法,促成爱迪生发明灯泡。
  雷夫奇叔叔所有作品中,《铁路英豪》最能强烈反映他的热情与渴望。故事里,彼得和伯提夫协助原住民,倡议建造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这条联结美国东西两岸的铁路堪称国家的命脉,如一九三○年代的土耳其,然而当时许多各有意图的敌对势力,如富国集团、美孚石油或教会的圣职人员,都拒绝让铁路穿过他们的领地;外国敌人如俄国,则以各种手段破坏铁路从业人员的苦心和努力,包括煽动印第安人、教唆工人发动罢工、鼓励年轻人用剃刀和菜刀把火车座椅乱砍一通,与当年伊斯坦布尔兴建通勤火车时如出一辙。
  新人生 8(5)
  “万一铁路计划失败,”彼得在连环画的对白圆圈中焦急地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会因此萎缩;所谓机遇,将攸关命运。我们一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