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鸿鹄翱翔-弥尔顿和失乐园 >

第14节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鸿鹄翱翔-弥尔顿和失乐园-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地表现出你身上的自由精神,…………

  你梦寐以求的全能如愿以偿。

  于是上帝取他一根左肋给他创造夏娃。亚当“内心的灵眼”看到

  在他捏着的手下变出个生物来,象人,但性别不同,美丽可爱,弥尔顿借用《圣经》的话,让亚当情不自禁地欢呼:

  看见了我的骨中骨、肉中肉,面前

  站着我自身;她名字叫女人,抽之于

  男人;为了这个缘故他将要

  离开父母,去依恋他的妻子,他们将是一个身、一颗心、一个魂。

  至此,弥尔顿通过亚当的自述向我们显示:一、吃果子和求偶当时就是人生来具有的求生的天性或本能;二、当初他梦中也受到告诫,不能吃知识之果,否则就要死亡,这强调说明禁令的绝对性;三、上帝夸奖他表现出自由精神,这表明人有合理的需要或要求上帝是不会拒绝赐予的,人梦寐以求的正当欲望是可以如愿以偿的。在堕落的关键时刻到来之前,弥尔顿有意识作此补叙,提供人为求知而食禁果而堕落的无可避免的根源。这也是弥尔顿倒叙手法独具匠心之一。内外主客观条件终于成熟,夏娃

  …………匆遽的手臂在不幸的

  时刻伸向那果子,她采摘,她吃。

  大地感到了创痛,造化也由衷

  哀恸,通过万物显露出愁容,惋惜全落空。

  全诗在第一卷开头祈求诗神的帮助,使我能攀登这伟大主题的高峰,得以维护恒久不灭的天意

  向人证明上帝天道的正确性。

  弥尔顿的史诗当然含有寓意,他在这里宣告他自觉的意愿,上帝在天国远远望见撒但向新创造出的世界飞来就高瞻远瞩地预言:

  因为人将倾听他娓娓动听的谎言,举手之劳便触犯那唯一的禁令,他顺从的唯一誓约;因此他和他

  无信念可言的子孙将堕落。谁的错?

  谁,除了他自己?没良心,他从我

  取得的,应有尽有;我造的他正直,满可以站住,虽然要堕落也自由。

  上帝还继续肯定说:人天生是自由的,命运并不取消他们的意志,预见也影响不了他们的错误。上帝宣布他给他们的惩罚和恩宠:

  他与他所有的后裔都必须死亡

  他必须死,要不公道必断送,除非

  另有人,有能耐,又自愿,替他作出

  不折不扣的赎罪,拿命抵命这些就是弥尔顿要向人类证明的上帝的天道。我不想在这里讨论弥尔顿的自由观。但是在描绘中,弥尔顿确实没有赋与人以充分的理智和智慧来遵守上帝神圣的禁令并理解拉斐尔讲话的抽象部分。人只有自然的求知和求得更为幸福的光景这种愿望,他们压根儿不理解死亡。何况拉斐尔给上帝帮了倒忙,他反而暗示、激发、诱导了人为之犯罪的希望。所以实际上弥尔顿把人的堕落描绘成是自然而然的。人接受不了上帝要人盲目服从的绝对命令,尽管它是信念的象征。因而,人受惩罚而被赶出人间乐园:

  他们手挽手,以踯躅而缓慢的步履

  通过伊甸园走向孤寂的征途。

  诗显然结束得“凄凄惨惨戚戚”,亚当和夏娃觉得前途茫茫、心头沉重,凄楚而去,决不是如十四行诗 《失明抒怀》那样,痛苦经过思想斗争,终于出神入化与上帝同在了。尽管诗也有些服罪认罚的认识,人似乎心平气和了。可是描绘的艺术效果竟置上帝的禁令于无理的地位,近乎本末倒置,不但当事人心有余痛,也令读者,起码是我,同情人遭受的悲惨结局,惋惜之余,不禁愤然不平。弥尔顿是个虔诚的清教徒,他怎么使史诗明确宣告的主题内容落得这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呢?这问题值得深思。

  一词定乾坤

  跟荷马和维吉尔一样,弥尔顿循史诗惯例,《失乐园》也开宗明义点明了主题,他写道:

  歌唱“人”原先的违禁,和那棵

  禁树的果子,品尝它就致命遭殃,给世人带来了死亡和一切哀伤,还丧失伊甸园,直到更伟大一个“人”

  使我们复原位,极乐世界失而复得,一开头,宗教上人食禁果犯下原罪而圣子耶稣替人赎罪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提到读者的眼前。一个不是比较级结构的句子却用了“更伟大”这个比较级的词。足见“更伟大”在这里意义或作用不同寻常。耶稣比谁更伟大呢?用意又何在?

  从字面上看,第一、四两行上两个大写的“人”相互呼应,人类最初也只亚当和夏娃这一对始祖双亲,那就不妨说是耶稣比亚当更伟大吧。但是,即使是象征的手法,拿真正的凡人亚当与圣子(神)投胎入世后的耶稣(人)相比,谁更伟大,既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样比,解决什么问题呢?弥尔顿聪明过人,这部长诗“选材早,着手晚”,思虑已久,难道一开头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吗?花这么重要的笔墨有什么特殊意义呢?难道是耶稣比上帝更伟大?这似乎也说不通。弥尔顿自然懂得三位一体,上帝是宗教世界的绝对权威,他竟敢明知故犯吗?这里“更伟大”的对比关系到底如何呢?诗人是以“直到”为转折点的,必定是“直到”一词前后情况的对照。再也没有别的可能了。推敲再三,我们不难悟出其中的道理。原来,诗人使“直到”前后的诗行在意义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是拿“直到”以前诗行背后行事的神和以后的耶稣这两者对人的态度来相比的。耶稣有神与人的双重身分,所以可以与上帝相比。上帝下禁令,不让人吃知识树上长的果子,吃了“就致命遭殃,/给世人带来了死亡和一切哀伤,/还丧失伊甸园,”而圣子耶稣却投胎救世,上十字架,替人赎罪,让人恢复“原位,极乐世界失而复得,”。从人的角度看,吃禁果增长知识,反受惩罚,却因耶稣救世赎罪,而恢复原来的地位,虽然原罪代代相传,世人不免死亡,但人类不仅增长知识还从此繁衍,带来天伦之乐种种人世间的乐趣,总比孤独寂寞强百倍。就事论事,一罚一救,耶稣自然更伟大。原来“更伟大”一词泄露天机,弥尔顿一开始就表明他自己的态度;他是人,他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的。增长知识有罪,这当然说不通。人而无知焉能为万物之灵。在宗教社会里,说耶稣比圣父更伟大,等于是说上帝不如圣子,这简直是亵渎神圣,离经叛道,该天诛地灭,会引起公愤。在两难的情况下,弥尔顿利用宗教社会人们普遍的宗教心理:人们习以为常,认为原罪与赎罪是宗教世界天经地义的事,便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躲过人们的思辩,以“更伟大”一词架起桥梁,大模大样、堂而皇之地从神性转到了人性的立场上来了。有主题说明的安排,就有堕落情况的铺陈。那末,难道诗这样写是出于必然的吗?且看弥尔顿的一生表现吧。

  弥尔顿从小爱读书求知,十二岁起就半夜才睡觉。他生的灵秀,有基督学院淑女的美称。可是他生性坚强,富独创反抗精神。他因不满当时学院的教育制度,因求知不自由而与寻师发生冲突,纵“开革”亦在所不惜。他在学校拉丁文演说的习作中,插进了英语写作的一百行英雄诗体的偶句,宣告要为祖国的语言增添光彩,不以雕虫小技为满足,立志写更大的主题。别人以获得基督学院评议会委员的职位为荣,他却宁愿把时间留给自己,回到父亲退居的乡间,又念了六年书,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不断自我培养,矢志不渝,决心当个大诗人。这符合人求知才能成为万物之灵,才能有所作为的自然要求。继而他为迫在眉睫的内战而中断旅游,由意大利折回,开始为自由人权奋斗终身的革命生涯。他具有现代意识,重个人亲身的经验体会,是个身体力行、奋不顾身的革命理论家。他一接触教育工作就体会出正确的教育的定义。不幸的初婚,让他连珠炮似地发表四个论离婚的小册子,要求更改立法,甚至扬言,不然的话,如果他与人同居,就要由法律承担责任。离婚小册子受同一营垒长老派的耻笑攻击,出版也几乎受自己清教新政府的压制,他写十四行诗讽刺挖苦,出版《论出版自由》至今还是不朽的名著。他为弑君辩护,他不听医嘱,为革命牺牲视力。复辟前夕蒙克将军即将进驻伦敦,召回国王之际,他书生气十足竟还发出建议成立自由共和国的小册子。他真是始终如一,坚持斗争,不怕牺牲的。

  从他思想发展的认识说,他不是书呆子,他不机械地按条条框框办事,主要重个人的实践、体会。他有崇高的信仰。他确乎是个虔诚的清教徒。他重视经文,但他更重视经文字里行间未经说出的个人的体会,他重实质而不重形式。他的信念认识也是在发展中有变化的。他从反对英国国教的清教长老派而成为独立派,在他死后一百五十年才见天日的 《论基督教教义》的论述中,人们又发现他居然多次称国教为“我们的教会”。他在论离婚的小册子中强调人的天性和人的合理的要求,大有压倒经文的气势。应该说他的《论基督教教义》是他思想趋于成熟的作品,是他后期的作品,开始写作与完成都先于 《失乐园》,可以认为是他最后诗作思想上的对应物。他在该书中论述:三位一体论遗传同质不同量,圣父,圣子可以在世间事务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分明又是《失乐园》主题说明中“更伟大”一词的思想认识的根源。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作者之所以这样隐晦曲折。若隐若现地传输他的真正潜在的意义,是因为明说了,怕人们多半接受不了,所以只让人们无意中受他的艺术描绘的驱使。因为他的描绘其实是合情合理的。他在散文作品中所强调的天性、本性、理性、理智、正确的理性,人的合理要求其实就是人心、良心、良知、良能。

  文以载道,文如其人。有这样不同寻常的弥尔顿,也就有这样不同寻常的《失乐园》。我们不能机械地以固定的尺度,刻舟求剑地衡量弥尔顿的诗文,我们必须能动地,就事论事地看他的诗文是否合乎人类崇高的理想,是否合乎人之常情,是否理所当然。因为推而究其极,三者是一致的,即使是宗教,也应该是跟人性统一的,是不违背人正当合理的需求的。

  禁食知识之果,这样的绝对命令,要人盲目服从,是人所接受得了的吗?弥尔顿自己当然接受不了。知识能是恶的吗?人的求知之举怎么反开罪上帝,竟致于犯下原罪,受惩罚而连同死亡一起世世代代遗传,祸及子孙?撒但引诱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人而无知,与禽兽何异,焉能成为万物之灵!无知的话,人类恐怕很难有生存的可能,更谈不上进步了。人就是靠认识自然规律而得“适者生存”的,运用规律才成为万物之灵,才有尔后的发展。无知的话,人恐怕也很难认识自己,也就无自由可言,无自由,哪里还谈得上幸福呢!如第八卷补叙中亚当自述身世所表明的:食色性也,当时始祖们摘果子为食,是与亚当生而求偶一样符合天性的。唯独知识之果不让吃,这是怎么也不能令人心眼口服的。弥尔顿有意作这样的安排,以使他在《失乐园》中展开有关人性喜怒哀乐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描述。每当神性与人性表面上有矛盾的时候,他是作为人站在人性或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的。

  革命失败,他痛定思痛,总结一生,终于在晚年实现了鸿鹄之志。他以如椽之笔、高超的艺术手法、丰富多彩的辞藻、广学博识的知识,写出了空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生龙活虎、扣人心弦的《失乐园》。它是诗,又象小说、戏剧。诗人实际上传输给我们的是:他借用《圣经》原罪、赎罪的人类悲剧,结合自己一生生活、革命实践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企盼与失望,从而深刻地反映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革命悲剧。他将这三者重叠在一起了,有《圣经》故事的构架,主要却通过自己对人生、革命的思虑与体会反映出时代的面貌,因而显得艰涩难懂,意义复杂。看来字面上,思想上、理论上干桔抽象的意义,诉诸我们的理智,艺术上具体生动,有声有色、生龙活虎,入情入理的描绘直扣我们的心弦,两者一明一暗交织在一起,充满着矛盾。现在我们悟出主题说明中“更伟大”一词的对比作用,虽无语法上的明确关系,却是符合前后诗行间实质上潜在意义的感情逻辑的。真是一词定乾坤。主题中心环节的矛盾解开了,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我觉得从宗教构架,我们固然可以找出《失乐园》的意义来,但是从人性的千姿百态来看《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