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 >

第28节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28节

小说: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使他们有条件安心治学,相互辩论切磋,推动佛学理论发展出一个 

极盛的局面。在那寺诸派中,以无著、世亲创立的大乘瑜伽行派最为发 

达,而大乘中观学派因其刺激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1)瑜伽行派的创立及其主要观点 

     大乘瑜伽行派传说由弥勒所创,留有“弥勒五论”,其中《瑜伽师 

地论》是该派的主要经典。由于佛教神灵谱系中的“未来佛”称弥勒, 

所以此“五论”是佛教徒自神其说,还是历史上真有一人也叫弥勒,一 

直存疑。 

     瑜伽行派的确切创始人是无著(约公元400—470年)和世亲(约公 

元420年—500年),为兄弟二人。他们出生在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的一 

个婆罗门家庭,同时从一切有部出家。不过他们不满足小乘佛学,经弥 

勒指点改信大乘,以后又创建了自己的学派。无著和世亲二人著作很多, 

有“千部论主”的美誉,目前在汉、藏文译著中,无著的著作留有三十 

余部,世亲的著作留有五十余部。他们的著作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有:《显 

扬圣教论》、《顺中论》、《金刚经论》、《大乘庄严经论释》、《辨 

中边论释》、《金刚经论释》、《摄大乘论释》、《二十唯识论》、《三 

十唯识论》等等。由于该派重视宗教实践,特别是禅定,并从婆罗门教 

借鉴了瑜伽修习方法,故他们的学派被称为“瑜加行派”。又由于他们 

宣扬“万法唯识”的主张,所以也称其派为“法相唯识宗”。还因为他 

们对大乘空宗学说有所批评,主张阿赖耶识为“实有”,亦称“大乘有 

宗”。 

     佛教哲学的根本是论证“万法性空”,但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方法。 

大乘空宗从“二谛”说入手宣扬“中观”思想,让人们在“真谛”、“俗 


… Page 100…

谛”之间“不着两边”又“不离两边”,从而体会“空”的感受。而无 

著等人则以为空宗的看法易于偏向“恶趣空”,所以他们要讲“有”, 

即人的“识”,称为“唯识无境”。他们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主体与 

客体这一对矛盾,认为不是认识主体“识”依赖客体“境”,而是客体 

的“境”依赖主体的“识”。为了树立这个唯心主义的命题,他们对人 

的认识能力、感觉过程、心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创立了“八 

识”说,成为该派理论的要点。八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 

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各有其感觉器官,即眼、耳、鼻、 

舌、身,分别来感受色、声、香、味、触五种“幻觉”。第六识指人的 

正常思维,必须面对各种感觉,方能产生综合作用。第七识称末那识, 

起思维度量作用,“恒审思量”连接前六识与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为 

认识对象,有自我意识的含义。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识的最 

终依据,是前七识活动的推动者和支配者,各种感知器官活动的结果, 

都含摄于阿赖耶识之中,谓之“熏习”。无著等人将思维对感觉的统摄 

作用,说成是阿赖耶识对外部世界的创造作用,似乎客观世界就如此被 

头脑创造了出来。所以他们得出结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瑜伽行派从“境无识有”的立场出发,对宇宙万有进行了考察,提 

出了“三性”说。(一)“遍计所执性”。这是一种虚妄的实在,本来 

万物都是虚假不真的,可有的人却周遍计度,认其为实。如将一条绳子 

看成了蛇,是一种迷误。 (二)“依他起性”。遍计所执的幻相,是由 

 “因缘”而起,所以称为“依他起”,也无真实自性,只是“识”的流 

转。 (三)“圆成实性”。这是一种绝对实在,不依缘而起,而是依赖 

自身并在自身中存在,圆满真实。人的思维如果顺着“依他起”去思考, 

便是“遍计所执”的虚妄,可是按照佛的指引,去除虚妄,即可实现“圆 

成实性”,也就是达到了“真如佛性”。 

     为了描述一个完整的宇宙图式。瑜伽行派将小乘一切有部的五位七 

十五法演变成五位百法。即心法8种,指精神现象;心所法51种,指心 

的附属现象;色法11种,指物质现象;不相应法24种,指非精神、非 

物质的现象;无为法6种,指不生不灭的超世间现象。由此构成了一幅 

无比烦琐的世界图象,其艰深晦涩程度超过了佛教的其它任何流派。 



      (2)瑜伽行派的继续发展 

     瑜伽行学派创立后,由于其思想深邃,又广泛应用因明学的逻辑方 

法周密论证,所以影响迅速超过中观派,成为佛教中的主流。据玄奘编 

译的《成唯识论》记载,世亲以后有十家门徒名声显著,他们是:亲胜、 

火辩、护法、德慧、胜友、胜子、智月、安慧、净月、难陀。藏文资料 

记载有四家,他们是:安慧、陈那、德光、解脱军。这些人构成了早期 

瑜伽行派的骨干,从不同方向上发展了瑜伽行派的思想。其中,尤以难 

陀和陈那最为著名,难陀的学派坚持世亲旧说较多,所以被称为“唯识 

古学”,陈那的学派比较注重创新和发挥,所以被称为“唯识新学”。 

     难陀的身世不祥,只是窥基的 《成唯识论述记》中提到,他曾注释 

过《三十唯识颂》和《瑜伽师地论》。难陀的“唯识古学”,对瑜伽学 

派的重要发展在于,他对八识诸主体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成“见分” 

和“相分”两种,认为是主体能力“见分”去取认识对象“相分”,而 


… Page 101…

 “相分”说到底还是由“见分”创造的。如眼中所见的“色”,即是由 

眼识自身创造的。这样就为“唯识无境”说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明。由 

于难陀认为“相分”无另外的“行相”,并非实体,所以他的理论也叫 

做“无相唯识说”。 

     陈那是南印度人,大约生活在公元5世纪末和公元6世纪上半叶。 

他是世亲以后瑜伽行学派较有贡献的思想家,不仅发展了唯识说,而且 

把因明学用于佛学理论,对印度古逻辑学也有很大提高。他认为识体的 

 “见分”具有派生“相分”,并以“行相”形式反映“相分”的能力, 

所以“相分”也是一种实体。他的学说被称为“有相唯识说”。另外他 

又提出:识体除见、相二分外,还有一种“自证分”,即直觉亲证作用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结果,从而形成了“三分说”。陈那的理论被称为“唯 

识新说”。 

     陈那的弟子护法也是南印度人,在那烂陀寺出家,据说二十岁就当 

上了住持,可见其聪慧早成。护法在陈那“三分说”的基础上,又提出 

了“四分说”,他认为见、相二分只属于心体的外层关系,心体深层还 

有一种关系,即以“自证分”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称为“证自证分”, 

用以亲证“自证分”的功能。这样“深化”对人类思维结构的认识,便 

陷入了烦琐哲学而不可自拔,如此细分下去,还可以有“五分说”、“六 

分说”,以至无穷,是一种“恶的循环”。佛教理论这样发展下去,便 

越来越脱离群众,成为寺院中少数贵族僧侣的玩物。护法还以坚持“种 

姓不变说”而著名。他认为作为人成佛根据的“种子”是稳定不变的, 

无论小乘种姓还是大乘种姓,是生来注定的。这种思想显然是印度种姓 

制度的产物,护法传给弟子戒贤,戒贤又传给了玄奘。不过这种理论在 

中国却没有多大市场。 

     公元7世纪,戒日王执政,对于佛教给予了更大的关注,适逢玄奘 

取经赴印,目睹了当时的盛况。以后,印度便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 

公元8世纪波罗王朝建立,印度出现了局部的安定。佛教又获得了一段 

难得的发展机遇。波罗王朝的统治者嫌那烂陀寺还不够宏伟,又在恒河 

南岸小山上修建了超行寺。在超行寺中,已经是以密教为主了,但作为 

密教的理论基础,大乘瑜伽行派和中观派理论继续存在,并有局部发展。 

7世纪以后瑜伽行派的代表人物是法称和月官,不过他们的主要理论贡献 

都是在因明学的方面,因为唯识学当时已经烦琐得不能再烦琐了,再细 

加一些区分,也不过是玩些概念游戏。 



      (3)中观派的流衍与变化 

     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是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有瑜伽行派的产 

生,而且原有的大、小乘流派也有相应的发展。与无著大体同时的佛护, 

与世亲大体同时的清辩,是中观派里较为有名的思想家。佛护作《中论 

注》,目前有藏译本保存。他改变了龙树、提婆“只破不立”的传统, 

提出了所谓“应战”的方式,即“就敌论随言出过”,根据对手的言论 

推论发挥,致其荒谬,最终驳倒论敌。清辩的思想比佛护更为广阔,著 

作也较多。他将因明学的方法引入中观体系,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同 

时他运用传统的“二谛”说驳斥瑜伽行派的“三自性”理论。他认为遍 

计所执和依他起是一体的东西,都是染,只有圆成实才是净。他与瑜伽 


… Page 102…

行派的争论使两家在有无、净染问题上的差异明晰了起来。清辩在那烂 

陀寺与瑜伽行派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辩论,争论是应以中观无自性理论讲 

中道,还是以唯识说讲中道,当时的印度无人能够裁判其是非。玄奘到 

了印度,作《会宗论》三千颂,调和了两家的争论。 

     7世纪以后,中观派的代表人物是月称和寂天,都是南印度人。当时 

密教已经发达起来,使他们的思想中不得不具有相当的密教色彩。同时 

他们的思想对密教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藏密经文中,保留了他们不 

少著作,所以在藏传佛教中,显教理论方面,中观派的影响超过了其他 

各派。月称反对清辩把因明学的方法引入中观派,认为“因明立量”必 

须以概念的相对稳定为前提,这就是对“自性”的承认,有违龙树怀疑 

一切,破除一切的“无自性”理论。月称主张恢复传统中观理论的面貌, 

坚持只破不立。寂天坚持中观无自性的说学,批判瑜伽行派以“识”为 

实有的观点。总而言之,瑜伽行与中观两家之争,突出了有、无之辩。 

     8世纪对大乘学说产生实际影响的人物是寂护,他是东印度人,早年 

在那烂陀寺出家,曾担任主讲。他远承清辩、法称的思想,以中观思想 

立论,但又吸取瑜伽行派的观念,明确把瑜伽行派的学说纳入中观派之 

中,人称“瑜伽中观派”。这样就使大乘佛学出现了一个合流的倾向。 

他用“唯识无境”说来发挥中观派的“无自性”主张,因为一切唯心, 

所以才有诸法性空。寂护后来去西藏传法,为藏传佛教的形成做出了贡 

献。他又把莲花生介绍到西藏,斗败了本教巫师,确立了佛教的地位。 

他的大弟子莲花戒也去了西藏,通过与禅宗的激烈辩论,把禅宗赶回了 

内地,使中观派理论在西藏显宗理论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不过在印 

度,大乘佛学先是分成两家,此时再合一,从理论自身的运动轨迹看, 

已经达到了它的尽头。 



                             2。印度教的复兴 



     印度教是印度的传统宗教,没有明确的教主,没有共同的经典,思 

想观念也十分复杂。有人认为它是印度各种宗教体系精神文化现象的复 

合体。不过印度教确实是在印度社会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宗教。 

     印度教的渊源十分久远,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主 

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观念在印度深入人心,即使曾经 

受到佛教和耆那教的批判,但仍在社会上流传。笈多王朝时受到统治者 

的重视,又有所发展。公元8世纪,商羯罗对印度教进行了改革,使传 

统的婆罗门教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称“新婆罗门教”,所以严格算来, 

印度教是从此时生成的。 

     印度教的崇拜对象是“三位一体”的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梵天是 

传统婆罗门教中的主神,据说有四头四手,威力先穷。毗湿奴是宇宙的 

创造者和维持者,亦有四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