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政治史-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12…
基本的组织细胞。血缘家族内部实行的是族内群婚制,婚姻关系是按辈份划
分的。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其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
同样,后者的子女,又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而他们的子女,又构成第四
个圈子。这种婚姻形式与原始群时代形成中人的杂婚有所不同,排除了上下
辈之间的通婚,没有了祖先和晚辈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情况,
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及血统更远的兄弟姊妹之间则都可互相
通婚。此时,婚姻规定逐步产生,规定了公社内部哪些人可以通婚,哪些人
禁止婚配,这是直立人生活经验积累、思维能力增长和自觉不自觉地避免自
然淘汰的结果。
如前所述,血缘家族公社时期的直立人已经能够制造简单石器工具和使
用火,在北京人的居洞中就发现数以万计的石器工具和一些骨角器,还发现
北京人居洞中灰烬成堆,有的厚达6米,显然说明他们已有长期用火的经验。
采集和狩猎成了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出现了简
单的两性分工。狩猎一般由男子承担,北京人已能捕杀鹿类等较大的哺乳动
物,西方的阿舍利人则更能猎取大象等大型兽类;此时,女子通常从事采集
或照顾孩子。在生产力仍极其低下的情况下,男女间这种简单的劳动分工,
并没有造成血缘家族内部的分裂和不平等。虽有分工,但群体的经济是共有
的,人们集体劳动,共同消费,过着原始集体主义的公社生活,不存在私有
或人剥削人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一时期的人类居住生活
条件都较低下,北京人居住在洞穴里,而年代比北京人晚的法国、西班牙的
阿舍利人则住在高原或海边台地上用石头或木料盖起的房子里,每个遗址住
有30人左右的人群团体。由于经常性的食物缺乏,人们不得不随时准备从一
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根本谈不上过定居生活。
总之,血缘家族的出现,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原始
群时代从猿到人的过渡,只是揭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而在血缘家族公社时
期,人类社会组织的出现,才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开始。
2。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发展与繁荣
母系氏族公社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在中石器时代得到很大发展,
到新石器时代走向繁荣的顶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族外婚制的实行,妇
女地位的日渐突出,导致母系氏族公社的确立和巩固,氏族制度的发展史从
此开始。在中石器时代,随着定居生活的出现和对偶婚的实行,氏族制度在
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劳动的自然分工巩固了妇女的地位;部落的萌芽及道
德观念和宗教的发展使氏族生活更趋复杂化。到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原
始畜牧业的出现,永久性定居生活的形成,“居妇家制”的婚姻形式,使妇
女地位愈为突出;生产力的提高,并未改变氏族原始的集体所有制与原始的
民主制;胞族的出现和部落权力的加强,道德观念与宗教的继续发展,使原
始社会的氏族制度发展到顶峰,母系氏族公社进入全盛时期。
(1)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
在改造自然的长期劳动斗争中,人类的祖先实现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直立人在劳动中双手变得更加灵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到旧石器时代中、
晚期逐步发展为智人。智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已经完全渡过其童年时
代,正向更高一级的社会阶段过渡。智人劳动工具的改进、生产水平的提高,
… Page 13…
客观上要求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与此相适应,前氏族公社时期相对松散
而不稳定的血缘家族逐渐被更稳固持久的氏族公社组织所代替,成为社会的
经济细胞和基本单位,从此开始了原始公社时期氏族制度的漫长发展。
①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人类发展到更新世中期后一段时间,大约距今
二、三十万年前或稍后一些时间,便由直立人进入到智人阶段。根据其发展
各阶段情况智人又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早期智人又称古人,生存于距今大约二三十万年到5万年前,仍为蒙昧
时代中级阶段,考古学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与直立人相比,早期智人具
有与现代人更接近的特征,脑量与现代人相同,能制作多种形式石器,并能
人工取火。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很多,分布在欧、亚、非三洲,有人估计
有150个个体左右。在欧洲,有发现最早的直布罗陀峭壁北坡采石场的科尔
庇人;有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埃林斯多夫人和斯坦汉人,法国的莫斯特人、
圣沙贝尔人、拉甫勒西人和拉昆那人,比利时的司派人,南斯拉夫的克拉皮
纳人,西班牙的巴诺拉斯人,以及意大利的萨柯柏斯托人等。在非洲,除了
在中非赞比亚的勃罗根山最早发现了罗德西亚人,还在苏丹、坦桑尼亚、摩
洛哥、赞比亚、利比亚和阿扎尼亚等地先后发现了不少早期智人化石。在亚
洲,重要的有中国的陕西大荔人、山西高阳许家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
阳人、山西丁村人;此外,还在特里尼尔以东梭罗河岸上的昂栋、巴勒斯坦
海法以南卡美尔山、达步恩洞穴和斯虎尔洞穴,在伊拉克北部的沙尼达洞穴
等地出土了不少早期智人化石。
晚期智人已基本上同现代人相似,生活在距今约5万年前到1万年前,
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蒙昧时代高级阶段。由于其不再具有类人猿的性质
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因此又被称为新人,或现代人。晚期智人的地区分布
更为广泛,不仅广布于欧、亚、非三洲,还分布到前人未曾到过的大洋洲(包
括澳洲)和美洲,实际上已遍布全球,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全世界的各色人种
或种族。晚期智人化石在欧洲主要有发现于维捷尔河上的克罗马农人,法国
的孔姆卡佩尔人,捷克的布尔诺人和普勒德摩斯特人,以及在德国滂省的奥
培卡塞、西班牙的卡斯蒂洛和西利耶、意大利的曼顿等地方发现的人类化石
骨骼;在非洲北部有阿尔及利亚的阿法卢·布·罗曼尔人,南部有德兰士瓦
的斯普灵布克人和保司柯人,以及开普敦附近的普弗兰斯人和费希霍克人;
在澳洲有著名的昆士兰州塔尔盖人,此外,在维多利亚州墨尔本附近的凯洛,
北部的库呼那和考涅汪,以及南澳大利亚州的塔唐卡和绒卡、新南威尔士州
西部蒙果湖和尼赤湖遗址等地都发现了晚期智人化石;在美洲发现的化石有
秘鲁古塔利洛洞遗址、墨西哥河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林吞水泉和德克萨
斯州的米特兰特等地的晚期智人骨胳;在亚洲,中国的晚期智人化石材料比
较丰富,广布华北、华南、西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主要有广西柳江人、
山西峙峪人、周口店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内蒙古萨拉乌苏人(河套人)、
广西来宾麒麟山人、山东新泰人、辽宁建平人、云南丽江人、台湾左镇人等;
此外,在日本发现的三日人、牛川人、圣岳人、“山下洞人”、“港川人”,
以及朝鲜平安道德川郡胜利山洞穴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瓦却克等地出土的
古人类化石都属晚期智人。
②婚姻制度及其影响。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逐渐意识到近亲通婚的巨大危害,为了有利于繁衍后代和巩固劳动组织,他
们开始进一步排除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的互相婚配,禁止族内通婚,实行族
… Page 14…
外婚制。族外婚制的实行是长期逐步实现的,到母方最远的旁系亲属间的婚
姻关系被禁止时,原来的血缘家族集团便转化成为氏族了。
族外婚制的确立是原始人类婚姻史上的又一大进步,恩格斯指出:“如
果说家庭组织上的第一个进步在于排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的性交关
系,那末,第二个进步就在于对于姊妹和兄弟也排除了这种关系。这一进步,
①
由于当事者的年龄比较接近,所以比第一个进步重要得多……”族外婚有多
种形式,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盛行的那种按性别组织分成婚级的级别婚,是一
种低级的原始形式的族外婚。而普那路亚婚则是族外婚的最高发展阶段,再
向前进一步就到了以后的对偶婚阶段。实行族外婚制后,一个氏族的男女必
须到另一个氏族去寻找通婚对象。在当时族外婚制仍以群婚形式出现的情况
下,性关系还很混乱,夫妻双方都不固定,因此子女生下后往往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亲属关系只能按母系延续下来,集体中最稳定的部分是妇女。这
样,取代血缘家族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氏族组织显然就是由具有共同母系血
统亲属所组成的集团,即母系氏族公社。
族外婚的实行,需要保持各氏族之间的经常联系,而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则使更为稳定的生活逐渐成为可能。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遗址发
现有多炉灶的平均面积80平方米的住所,捷克南部多尔尼·维斯顿尼旧石器
遗址考古发现中也有用兽皮、石头和木棒等建成的人工住所,研究工作者通
常把它们看作是稳定的社会组织和早期氏族萌芽存在的证据。另外,尼安德
特人埋葬死者时用红色矿石涂抹在死者身上,法国列古尔杜洞莫斯特文化层
发现有棕熊骨的埋葬等巫术葬仪的遗迹,都说明在早期智人阶段,氏族公社
已经开始萌芽了。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已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欧洲文化遗址
中发现了大量妇女小雕像,苏联顿河岸边科斯钦基遗址和西伯利亚的马理他
遗址发现的小型妇女造像,科斯钦基遗址群发现的半地下住所,马理他遗址
发现的用石板和大块兽骨搭盖起来的残存住所,都表明晚期智人阶段母系氏
族公社已经产生。
③社会关系。初期的母系氏族在经济领域方面的特征是采集、狩猎和原
始捕鱼。采集主要由妇女承担,狩猎以男子为主,捕鱼则因种类和形式不同
而在男女两性间分配。由于妇女在采集经济、操持家务和养育孩子等方面都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按母系来承续,从而使妇女构成
了氏族中最稳定的部分,并享有崇高的威望而普遍受到尊敬,逐渐成为氏族
的当然领导者。氏族酋长多为妇女担任,有时也由男子担任。在生产力水平
仍很低下的当时,财产实行的是氏族公有制,氏族是一切财产的所有者。人
们不知道什么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充其量仅仅有些生产工具 (也是用来防御
猛兽的工具)归个人所有,氏族里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在氏族公社中,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仍过着原始的集体主义生活。尽管妇女享有更高
的威望,但从考古发现氏族成员死后男女随葬品无多大差别的情况,可推测
出氏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根本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当
然,更“没有系统地采用暴力和强迫人服从暴力的特殊机构。”①
④道德观念与宗教。在族外婚制的实行与巩固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制裁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35 页。
① 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 卷,第44 页。
… Page 15…
违反族外婚制的习惯规定,还产生了与族外婚制相关的性道德。二者结合在
一起,使族外婚得以最终普遍推广和巩固。此外,于下一阶段得到很大发展
的图腾主义此时已逐渐萌芽,并同道德观念的发展纠缠在一起,使族外婚制
的性道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起到了加强这种道德观念力量的作用。这
一点已经为人类学和考古学资料所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