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魂--第二次世界大战缅印战区纵横-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委员长没有被邀请出席会议。但是会议决定将缅甸、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越
南)从盟军东南亚战区中划出来,与中国战区合并,称“中、缅、印战区”,由蒋委员
长出任最高总司令。
中国人意外地获得了本世纪以来第一块属于自己领土外的势力范围。
3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的一天,在美国南部海岸阳光明媚的迈阿密空军基地,一个身
高五英尺九英寸的瘦削的美国将军登上一架银白色水上飞机。他也许还没有来得及从这
样一个令人眩晕的事实中清醒过来,几天前他还是一名美国的集团军总司令,而现在却
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到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家担任参谋长职务。他也许永远无法明白
这是怎样一种命运安排,但是他的使命却注定要使他同那个国家古老而曲折的历史紧紧
地联系在一起。
将军的名字叫约瑟夫·W·史迪威。
第02章 仰光陷落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日机空袭仰光,拉开了日军侵缅的序幕。
一九四二年元月十九日,日军入侵缅甸,英国守军土崩瓦解。
三月八日,仰光陷落。
第03章 金戈铁马
1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边境重镇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九百六十三
公里。沿途皆高山深壑,地形险峻。公路始筑于民国二十六年底,征集民工二十余万人,
夜以继日,人挑肩扛,艰难备至。经年余始得完成。
———《云南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缅甸毛淡棉失守后大约两周,滇缅公路上突然尘土飞扬旌旗
挥舞,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好像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
国内舆论无不欢欣鼓舞。
戴安澜,自号海鸥,陆军少将,安徽无为人。黄埔三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因在
“剿共”中战功卓著,多次得到擢升。“芦沟桥事变”后,先后参加长城保卫战,台儿
庄大战和武汉大会战,屡有建树。二十五岁升任陆军第二百师少将师长。
第二百师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支摩托化炮兵师。全师装备有坦克、
装甲车、摩托车和大口径火炮,步炮比例三比一。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二百师在广西
昆仑关与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鏖战一月,阵地反复争夺,终于击毙日方指挥官中村正
雄少将,取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的胜利。此役充分显示了第二百师的装备优势和战斗力,
为此全师受国民政府集体嘉奖一次,参战人员提薪饷两级。师长戴安澜因指挥有方和重
伤不下火线,荣获四级青天白日宝鼎勋章一枚,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蒋介
石语)。
缅战之初,以中央嫡系三个军为主力,以国内最精锐之第二百师为先导入缅作战。
这一兵力配置本身足以说明委员长决心之大,甚于国内战事。
三月初,蒋介石首次以盟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身份飞临缅甸腊戌视察。
腊戌是缅甸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边境小城。它座落在汤彭山脉与萨尔温江夹峙
的三角地带,为缅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滇缅公路蜿蜒而至,在这里同仰光公路和仰(光)
密(支那)铁路相接。腊戌历史上曾经属于清朝政府管辖,在腊戌城东郊的石壁上至今
仍能看见永昌府石刻的文告。
三月三日,当委员长座机在腊戌机场刚刚停稳,另一架涂成黑色的美国轰炸机也钻
出云层,在跑道另一端徐徐降落。委员长同他的美国参谋长在缅甸不期而遇。
委员长慢慢迎上去。他远远伸出手,微笑,然后站定。他的头努力后扬,双目平视,
姿势相当僵硬。委员长既想对客人表示友谊,又为自己内心的矜持和优越感所约束,因
此很像一个身不由己的木偶。
而美国人史迪威则是凭着西方人的直觉不大喜欢面前这位身着大元帅军服的中国委
员长的。他挑剔地觉得委员长的表情过分做作,眼睛冷冰冰的,缺少机智与激情的魅力。
好在热情活泼的蒋夫人及时转移了美国将军的注意力,她讲一口流利动听的美国英语,
使所有的美国客人感到亲切。
下午,委员长在下榻的皇家饭店接见史迪威并把他介绍给他的部下。接见方式相当
具有中国特色:委员长站在阳台上喋喋不休地训话,而他的将军们的表情则好像一群绵
羊。
史迪威皱起眉头,他从委员长身上嗅出一种独裁者的专制气味。
傍晚,史迪威一行离开腊戌,登上飞机继续东行。
2
三月二十九日拂晓。太阳尚未露脸,同古城外地皮尤河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着。
远远望去皮尤河大桥好像一条死气沉沉的巨蟒,一动不动地僵卧在水面上。
连日来,从仰光撤下来的英缅败军如同潮水一般涌过大桥,他们连同古城也不敢停
留,就慌慌张张绕城而过,往曼德勒方向逃去。一眼望不到头的仰曼公路上,到处都是
英国人丢弃的武器和装备,还有许多汽车翻倒在河沟里。
根据情报,日军一个师团已经尾追而至,另有一个师团向西面包超,企图一举围歼
英缅军主力。惊慌失措的英国人节节败退,现在日军前锋已经距离同古城不到二十英里。
当最后一批英缅败兵涌过皮尤河大桥,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先头部队一个营刚好赶
到大桥北岸。
对于刚刚入缅的中国大军来说,他们面临的战场形势十分不利:仰光陷落,缅甸国
门洞开,日军长驱直入,盟军一触即溃。
更重要的是委员长再次显得信心不足。
敌人大兵压境,仅以中国远征军收复仰光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不能收复仰光,入
缅作战就失去目的,而缅甸失守的最大受害者仍将是中国。英国人答复:已命令中东及
印度军队增援缅甸,请贵军火速开赴前线。委员长敏感地觉察出这是英国人的花招。英
国人根本不想收复仰光,他们只想拿中国军队去当挡箭牌。
问题在于蒋介石已经骑虎难下:取胜没有把握,撤军又没有借口。委员长出任中缅
印战区总司令之初,曾致电美国总统,夸口要“让中国军队来独立防守缅甸”。如果战
而不胜,或者不放一枪就溜之大吉,这都将严重有损委员长的形象。何况委员长还盘算
从美国人那里得到更多的武器装备和租借物资。
蒋介石不愧是政治家,政治家往往善于从宏观把握策略和机会。仗当然要打,而且
应当打得轰轰烈烈,但是损失必须有个限度。委员长不想为英国人做嫁衣裳。
于是他一面命令大军按兵不动,一面单独招见戴安澜,询问第二百师能否在同古坚
守一两周,打个胜仗?戴立正,誓言铿锵: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
固守同古。”(《戴安澜列传》,解放军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三月九日,委员长离开腊戌回国,指挥大权交给杜隶明。
十九日晨,日军一个快速大队分乘二十辆缴获的汽车和摩托车,大摇大摆尾追到皮
尤河南岸,日本人根本不把英缅军的残兵败将放在眼里,他们连通常的火力侦察都省略
了,就一路打着枪肆无忌惮直奔大桥。
伏在北岸的先遣营副营长曹行宪少校从望远镜里看得清楚,他把敌人车队放进伏击
圈,然后猛一挥手,随着一声巨响,事先安放的几百公斤炸药将皮尤河大桥掀上天,桥
上的汽车和人群好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跌下河去,埋伏在河堤上的中国军队把暴风骤雨般
的机枪子弹和炮弹泼向敌人,打得敌人来不及招架,就扔下许多尸体和汽车仓惶逃走了。
先遣营首战告捷,向师部发回击退敌人一个大队,歼灭一小队的捷报。
打扫战场的时候,士兵从一具日本大尉军官尸体上找到一份作战地图。地图上标明:
同古正面之敌为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西路为三十三师团。另有两个增援的主力师团正从
海路赶往仰光登陆。曹营副倒吸一口冷气,连忙亲自把缴获的地图送到师部去。
同古是南缅平原上一座小城,又译作东吁或者东瓜,人口十一万。同古距仰光二百
六十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城北还有一座永克冈军用机场,战略地位十分重
要。著名的同古大战就在这里拉开序幕。
第二百师指挥部,师长戴安澜陷入一种少有的和莫名其妙的焦躁不安中。
形势发展出人意料。在腊戌,委员长对戴安澜的忠诚勉励有加,但是面授的机宜却
十分含糊。委员长再三强调“保存实力”,“坚守同古一两周”,可是并未指明坚守同
古的战术意义何在。阻滞敌人,掩护英军撤退?抑或虚张声势?如果集中远征军优势兵
力,果敢迎击冒进的当面之敌,击溃或吃掉其中一部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戴安澜仅
仅是个师长,对于领袖的决策,他既无权质疑,又不敢贸然多嘴。他的使命注定是“理
解和不理解的都要执行”。
既然委员长需要二百师“打个胜仗”,他的理解就是要挡住敌人,不许敌人越过同
古城一步。但是先遣营送回的敌情加重了他的不安。一旦敌人援军赶到,他区区一个师
能挡住敌人二至三个师团的强大进攻么?
那时候所谓胜利,就只好同阵地共存亡,可是牺牲的意义何在呢?戴安澜在地图前
站住,一种隐隐的悲哀好像虫子一样悄悄爬上心头。
戴安澜深恐自己的悲观情绪影响部下,于是毅然决然宣布:
“来人!传我的命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
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
各级皆然。”
为了防止孤军深入的第二百师被日寇吃掉,手忙脚乱的远征军长官部急令第五、六
两军从腊戌推进至曼得勒,同时命令新二十二师前出到央米丁和彬文那一线,担任二百
师后援。英缅盟军三个师也在西线卑谬稳住阵脚,与中国军队遥相呼应。至此,战争双
方均已摆出阵势:日军大举进攻,气势咄咄逼人,但第一线兵力只有两个师团。中英盟
军取守势,全线总兵力为十三个主力师。
但中国方面真正上场的只有第二百师。
3
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日,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与侵缅日军第五十五师在同古城外发
生激战,双方均有较大伤亡。
同一日,日本空军两百架飞机轰炸缅甸南部盟军最大的乌圭机场,英缅空军的飞机
除少数幸免逃到印度外,其余大部分在地面被摧毁。此后一段时间,盟军的飞机在缅甸
天空消失了整整两年。
既然同古之战注定是一场局部力量悬殊的防御战,因此日本人一开始进攻,第二百
师就像刺猬那样缩成一团,摆出死守同古和准备挨打的架势来。
尽管日军对华军占有较大优势,但是日军增援部队还在海上颠簸,而华军的强大后
盾就在两百公里外的曼德勒。如果中英联军下决心实现以收复仰光为目的的战略设想,
那么在同古附近主动包围和吃掉这个日军师团是完全有可能的。
盟军之间的互相猜疑和同床异梦断送了胜利的希望。
日军第五十五师团是一支从中国战场撤下来的二流师团,该师团在长沙会战中曾遭
受重创,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新上任的师团长竹内宽中将是个雄心勃勃和具有不屈
不挠进取精神的年轻将领。仰光作战后,为了扩大战果,他甚至置后方空虚于不顾,率
领师团穷追猛打,企图一举攻下曼德勒。
轻敌冒进毕竟犯了兵家大忌。
皮尤河前哨战使他继续北上的雄心初步受挫。继而二十日中午,步兵第一四三联队
奉命发动进攻,遇到强有力的反击后受阻于皮尤河北岸。二十一日,师团主力到达,对
同古城及外围最杯、屋墩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出乎师团长意料,他的部队竟遭到缅战以来最为猛烈的抵抗。一连三天,第一四三、
第一四四联队伤亡惨重,攻击已呈疲软势头,师团长即调另外两个联队投入战斗。
日军空军每天从仰光机场出动百余架次飞机对同古城进行狂轰滥炸,投掷燃烧弹毒
气弹无数。但是同古防线仍然没有被突破,城内守军始终没有动摇或败退的迹象。
二十二日夜,日军敢死队在敌人阵地上捕捉到一名军官,经审讯才得知同古守军是
中国军第二百师,并且在曼德勒一线还有两个中国军严阵以待,总兵力达十万人。
竹内师团长后背突然渗出许多冷汗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人对于中国
军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