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无畏--一个真实的簿世界-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更容易的进行犯罪活动。
* 好奇心和表现欲是促成网络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好奇是人类的天性,而计算机及网络则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理想空间。为了信息的安全,有些网络只允许合法的用户使用,对非法用户则使用密码拒绝其进入。网络黑客就是那些非法用户,面对无法了解的数据,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破解密码或是输入计算机病毒。表现的欲望通常每个人都有,有些黑客的犯罪行为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计算机技术的高超。
* 特别是在我国,相对于普通犯罪来说,对于电脑领域犯罪的立法更相对落后于电脑技术的发展。我国发现第一起电脑网络犯罪的时间是1993年,而《刑法》中列出计算机犯罪罪名的时间已是1997年。我国的网络警察队伍也刚刚建立,其技术水平和最先进的黑客/病毒水平比较起来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数字空间的犯罪缺乏打击的经验和力度,这从客观上降低了犯罪所承担的风险。
第三节 一切并不遥远
数字是枯燥的,但是数字又是最能够说明问题的,下面也列举一些数字,说明电脑病毒离我们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这里的数据主要是通过上海创源公司的用户回执卡以及前一阶段所进行的网上调查得到的,虽然样本的数量不是很大,但是和国家计算机应急响应中心的网上调查以及其他一些独立媒体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这里的数据基本上是准确的。
用户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用户中,有75%左右说明自己使用的计算机感染过病毒,这一结果说明病毒与计算机用户的关系的确已经十分密切了,这样大的一个比例足以制造出一种人人自危的氛围。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些病毒可能会长期潜伏而不为人所知,另外还有一些只有传染性而无破坏性的“良性”病毒几乎没有引起用户的注意,因此实际感染病毒的比例可能更高。
当然有很多报告被病毒感染的用户遇到的实际上不是病毒,考虑到他们报告的次数和种种现象的描述,这些事件中真正是病毒造成的比例也不小,所以我们还是以四分之三作为遇到病毒用户的一个基本比例。
病毒的感染途径
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是盗版引起,其中,认为是盗版游戏的占一半,盗版的应用程序和其它软件占40%左右。这说明盗版由于其制作和传播渠道的特殊性,依然是各种病毒的温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肆虐一时的CIH病毒的深刻记忆,当年CIH病毒大部分就来自于盗版光盘。除了盗版以外,网络也是用户认为传染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其中认为从因特网下载软件的占50%,认为接收电子邮件的占30%。由于网络在病毒传播方面的巨大作用和潜力,当前一些比较新的著名病毒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网络在病毒传播中所占的比重还会继续增加。
感染了病毒后的处理方式
85%以上的用户选择自己杀毒,说明杀毒软件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用户对于杀毒软件的使用已经熟悉。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也在加强,觉得病毒也不再神秘,只要有合适的杀毒软件是可以自己清除的。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用户会找朋友或专业公司处理,分别占20%和10%左右。从实际情况看,有一些病毒危害能力特强,一旦发作造成损害,一般用户是很难解决的,那么就需要求助于朋友甚至专业的公司。以CIH为例,由于其能够损害硬盘,因此就需要杀毒软件公司帮助进行修复,当然对付一般的病毒是不需要如此麻烦的。
杀毒软件的评价标准
杀得干净是用户的首选项,且比例遥遥领先于其它选项,可见,用户心目中认为杀毒软件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毒,如果一种软件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不强是很难得到用户的青睐的。而只有具有了强大的杀毒能力才能谈及其它,包括操作简便、没有错杀以及速度快等。另外,用户对于界面是否漂亮倒不是太看重,可见产品还是应该以品质取胜。
这种朴素的评价标准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用户宁愿杀毒软件误报病毒也不愿意有一个可能的病毒漏网,好像有一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用户往往会青睐一些由于技术上不成熟而造成误报率较高的软件。比如说在测试中,一个杀毒软件的误报率远远超过其他杀毒软件,这个软件得到的专家评价就比较低,而在用户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使用3个杀毒软件杀病毒,一个误报率比较高的软件报告了一堆病毒,而其他两个软件都没有反应,用户往往会信任这个误报的软件,因为用户是不可能知道到底是误报还是真的有病毒,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获得杀毒软件的方式
软件专卖店购买占了接近一半,借朋友或者单位的占了三分之一,还有一些是通过网络下载或者在电子市场、商场、直接到厂商处购买,另外还有一些是从其他人手中拷贝。可见主要的渠道依然是软件专卖店,另外,电子市场也是购买杀毒软件的一个重要场所,而到商场或商店购买的人则相对要少很多。此外,选择从网上下载的也不少,但是从网上下载杀毒软件解压缩后进行杀毒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一些感染操作系统文件的病毒需要启动盘启动进入DOS环境进行查杀以求彻底,因此购买的杀毒软件都附带软盘,而从网上下载则不具备此种软盘,因此这一方式还是无法取代软件专卖店等主要渠道。
当然,对于具有足够知识水平的用户,使用网上下载的免费软件,自己制作可以引导进入DOS方式并且能够查杀病毒的软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选择这种方式的人数相对较少,说明在我国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电脑用户还是少数。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很多人当发现机器染上病毒之后是借朋友或单位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毕竟杀毒软件的使用时间很短暂,因此这一方式也比较普遍。但是严格从版权法的角度上,使用借来的杀毒软件查杀病毒本身也是一种盗版行为,因为这种个人软件的许可基本上都是授予购买者的,借来使用就是非法使用,但是在我国,这种情况非常广泛,相对于直接使用盗版的软件,这种盗版行为可能更加容易原谅一点,所以很多厂商对此也无法进行追究,只能默许这种盗版行为的合法性。
升级方式
由于不时有新病毒出现,因此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就很重要,否则机器一旦感染最新病毒,精心构筑的病毒防火墙就有可能失去效用。那么,用户对软件的升级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调查发现,大部分用户(90%左右)是会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的。而用户的升级途径主要有网上(75%)、到经销商和厂商处去升级(40%)和邮寄(10%),由于用户可能同时采用多种升级方式,所以上面的比例总和并不是100%。通过网络提供升级服务是非常方便也越来越为用户接受。随着因特网更加普及,采用这种升级方式的用户会越来越多。
一般厂商承诺的升级周期都是一周左右,这种升级的频率对以前的病毒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随着“红色代码”、“尼姆达”等病毒的出现,基于因特网的病毒可以在一天之内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样的升级周期就远远跟不上病毒扩散的速度了。
第二章 电脑病毒的由来
第一节 一些基础知识
懒惰造就的奇迹 —— 轮子和电脑的产生
关于电脑的产生有无数种说法,其中公认比较有道理的说法是军事科学的需要(实际上就是破译德国人密码的需要),但是我宁愿相信另外一种说法,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懒惰本质的一种必然结果,比如说计算帐目的需要。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无数次出现帮人干家务活的机器人,我实在想象不出这种奢侈品除了满足人类懒惰的本能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也许,人的本性都不愿意做简单重复性工作,而宁愿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就制造出电脑来帮助人们做一些简单重复劳动。
我们来看一看电脑这个婴儿是如何长大的(从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程度来看,虽然在国际象棋领域,IBM的深蓝有过打败卡斯帕罗夫的记录,但是整个计算机的智力水平只能相当于学龄前儿童)。很难说最早的计算机出现在什么时候,按照一般的理解,我们上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加减法,所以我们认为第一个能做加减法的东西应该就是计算机吧。
1642年,19岁的法国人巴斯卡成功地制造了一台能做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器(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这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成就。虽然巴斯卡的加法器并不比现代塑料〃加法机〃先进多少,但是巴斯卡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就在制造这台加法器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个极为有意义的设想,即利用纯粹机械的装置来代替人们的思考和记忆,机器也能思考吗,机器也能有记忆吗?现在我们当然都知道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1642年,不要说答案了,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
下面该另一个天才登场了,这回是英国人,数学家巴贝奇,他在1822年设计制造了“差分机”,这是一种可以实现多种运算的数字计算机。但是更让人吃惊的是他随后设计的“分析机”;在“分析机”的设计中,他几乎设想出了现代数字计算机的所有重要特点:运算单元、存储单元、输入和输出电路。他甚至还提出了最有创造性的概念,即自动制定指令序列的概念,计算机借此可以从上一步自动运行到下一步。这一系列的设想都是在现代电子计算机诞生百余年前做出的!看来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远远超过本时代的天才存在,他们的价值往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之后才能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认识。
不幸的是(也许对于我们应该是幸运?看看1822年的中国,当巴贝奇设计他的分析机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更主要的是由于他的思想远远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分析机从来没有被制造出来。巴贝奇的天才思想直到20世纪才由冯诺伊曼重新提出,并且构成了我们今天这个行业的基础——存储程序类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在本世纪初出现实际上是必然的,除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因素外,有两个条件的具备直接导致了计算机的诞生。首先是高速的开关设备,实际上,要想实现自动计算,一种高速计数的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早期机械式计算机失败的本质原因就是采用机械方式技术和进行计算,速度受到的限制太大了。第二个原因是经济或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耗费巨资制造一个没有实际用途的设备。
亚诺什?诺伊曼1903年出生于布达佩斯,他是一个典型的天才儿童。当他几乎还在吃婴儿食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和世界历史了。当他在高中学习的时候,数学家就已经把他当作同事了。他20来岁的时候,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柏林和汉堡大学,发表了引起全世界注意的论文,其中包括一篇他用数学处理量子力学的论文。普林斯顿大学的聘请使他1930年跨过大西洋,移居美国。在1933年,这位30岁的冯?诺伊曼成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最年轻的教授。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里面有许多伟大的天才,包括爱因斯坦。
在美国,冯?诺伊曼因为慷慨地与他人分享自己凭借聪明才智所取得的成果而获得了良好声誉。人们发现他能够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数学和物理学难题,而且他通常好像并不介意谁获得了荣誉;他的快乐在于思考。他的记忆力超乎常人但却有选择性他能够整段整段地背诵小时候看过的书籍,但是却很难记住人的名字。
1944年,在一个火车站站台上与赫尔曼?戈德斯坦的偶然相遇把冯?诺伊曼与电子计算机联系起来。戈德斯坦是一位数学家,也是美国军方电子计算机工程的联络官,他认出了冯?诺伊曼并介绍了自己。冯?诺伊曼同意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穆尔工程学校参观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ENIAC高10英尺,长100英尺,由1。7万个电子管组成。看上去比一只恐龙还要大,但是它的记忆容量还比不上一只小虫。让它执行一项新的任务意味着大量重新编程的人工劳动,操作人员飞快地跑来跑去,转换开关并重新连接电缆。ENIAC的设计者普雷斯佩尔?埃克特和他的搭档约翰?莫奇利热烈欢迎对此感到十分好奇、来访的冯?诺伊曼充当顾问。他们即将完成INIAC的建造工作并正在设计它的第二代产品,最后定名为电子离散变量运算计算机(IDVAC)。
埃克特、莫奇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