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刘太医系列:是药三分毒 作者:刘弘章刘浡 >

第6节

刘太医系列:是药三分毒 作者:刘弘章刘浡-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⑤吃了雄黄能够清热解毒,于是炎症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肝损害。
  ⑥吃了野菊花能够发汗,于是感冒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死于呼吸困难。
  ⑦吃了青蒿能够清热,于是体温下降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心律紊乱。
  ⑧吃了木防已能够止痛,于是关节炎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死于呼吸困难。
  ⑨吃了油桐子能够泻下,于是便秘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结肠的癌前病变。
  ⑩吃了木鳖子能够清热利湿,于是炎症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死于昏迷。
  ?吃了马兜铃能够止咳,于是咳嗽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双肾萎缩。
  ?吃了木通能够利尿,于是水肿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双肾萎缩。
  ?吃了青木香能够行气,于是腹胀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双肾萎缩。
  ?吃了银杏能够止咳,于是咳嗽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肺水肿。
  ?吃了细辛能够发汗,于是感冒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呼吸困难。
  ?吃了白芷能够发汗,于是感冒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呼吸困难。
  ?吃了土香榧能够驱虫,于是肚子不疼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心肌供血不足。
  ?吃了金不换能够止痛,于是关节炎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昏迷。
  ?吃了苍耳能够止涕,于是鼻炎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全身出血。
  ?吃了苏合香能够兴奋,于是昏迷缓解了;但是过些日子,病人却发生了肝损害。
  有人说,这是偶然的过敏事故。错了,这些中药是被太医认定的毒药。这些事故发生在谁的身上,谁也不愿意;尤其是古代,如果这些事故发生在贵族身上,那么太医就会被砍头。难道现代人的性命是低贱的吗?难道现代人吃死了就活该吗?
  有人说,这是谁也不容易追查的事故。错了,我们中国人糊里糊涂地出了问题,往往不去认真考虑是否药物中毒;然而外国人是认真的,他们使用动物试验去研究,如果确认是中毒,那么就不依不饶。这就是我们的出口中药,经常被罚款的原因。
  人吃毒药能预测,首先就是不饥饿 第6章 现代人应当把自己当成皇帝 如今我们打倒了皇帝,好像皇帝百无是处。错了!皇帝对于医生的苛求,值得我们借鉴。是的,皇帝不懂医,但是皇帝有病之后,要求医生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病。皇帝不管医生是否出身名门,过去有什么建树,如今的名声多大;皇帝的思想方法很简单,你给我治好病,你就是好东西,否则你不是东西。 但是现代人好像糊涂了,他们认为政府医院是绝对可*的,国家注册医师是可信赖的,国药准字是没错的。错了!决定你命运的关键,是你的胃气。因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也正是因为现代人糊涂了,因此当他们接受医生治疗的时候,丝毫不考虑医生的治疗方法是否有问题。
  2005年4月12日晚,一个天津男子急冲冲敲门找我咨询,什么事呢?原来他爸爸患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在医院里抢救。
  男子说:“哎,大夫,医院说没治了,让家属准备后事,您给我们想想辙吧。”
  我说:“想什么辙?”
  男子说:“大夫,死马当活马医呗。”
  我说:“你给他喝冠心病的开胃汤就行了。”
  男子说:“大夫,我买了您的书,我看了,就照着书去办?”
  我说:“是啊。”
  男子说:“大夫,您不给点儿通玄散?”
  我说:“不必。”
  男子说:“大夫,这能行嘛?”
  我说:“人到这地步了,你也不能把他掐死。”
  男子说:“大夫,我马上到药铺买药给我爸喝。”
  于是,这个天津男子开着车,飞快地跑了。过了两天,这个天津男子又来了。
  男子说:“神啦,大夫,我爸爸脱离危险啦,医院都轰动啦。谢谢您了。”
  我说:“这有什么神的,本来如此。”
  男子说:“大夫,您说,医院为嘛告病危呢?”
  我说:“医院不懂医。”
  男子说:“大夫,嘛玩意?国家医院不懂医?”
  我说:“是啊,病人不是机器,医院把你爸爸当成汽车了。”
  男子说:“大夫,这话怎么讲?”
  我说:“人是*胃气活着,而医院不管你爸爸的胃气,因此他们开口动手就错。”
  男子说:“大夫,您说得真对。刚抢救的时候,我爸爸还有点精神头,后来连说话都费劲了,眼看就不行啦;后来我给他灌点开胃汤,他就坐起来了,说饿得难受,要东西吃。”
  我说:“给他喝肉皮汤。”
  男子说:“大夫,哪来得及啊,医院里有糖盐水,我开了一瓶让他喝啦。”
  我说:“你倒会就地取材。”
  男子说:“大夫,您没看见那饿劲儿,医院说这叫回光返照。”
  我说:“你爸眼睛发直吗?”
  男子说:“大夫,我爸爸眼睛不发直,说话清楚着呐。”
  我说:“这不是死前虚性兴奋。”
  男子说:“大夫,医院这帮孙子,就盼我爸爸死。”
  我说:“别胡说,他们不懂。”
  男子说:“大夫,我算服了您了,医院真不懂医。”
  我说:“你服我干什么,中医都这么说。”
  男子说:“大夫,我爸爸出院以后怎么办?”
  我说:“你买了我的书,照着办就行了。”
  男子说:“大夫,从前我爸爸不听我的,非得吃西药,结果把胃吃坏啦;出院以后可能就听话了。”
  我说:“你不能强求他,一个人有生病的自由,也有选择治病的自由。”
  男子说:“得了吧,大夫,这一折腾,把我们全家吓得够戗,别来第二回了。如果我爸爸不听话,我们就不管啦。”
  我说:“嘿,你怎么这么说话,要慢慢劝。”
  男子说:“大夫,您说怎么劝?”
  我说:“要让他当皇帝,不要当机器。”
  男子说:“大夫,您又打岔儿啦,我爸爸是个离休干部,怎么能当皇帝?”
  我说:“不是让你爸复辟当皇帝,而是从精神上把自己当成皇帝,要求医生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病。”
  男子说:“噢,大夫,当精神贵族!”
  我说:“别乱吃药。”
  男子说:“大夫,您说得真对。离休干部能报销,我爸爸逮什么吃什么,不能吃饭啦。”
  我说:“吃药能报销,吃死了找谁报销去。过去,皇帝吃药不花自己的钱,但是皇帝不随便吃药。”
  男子说:“大夫,我听您的。”
  是啊,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把自己当成皇帝,不要随便吃药;不要因为不花自己的钱,就随便吃药。许多人认为这是便宜,这是特权,这是照顾,而不吃白不吃地放肆使用。总之,古代太医使用胃气去鉴别药物是否有毒,我们现代人也要使用胃气去鉴别中药、西药是否有毒。否则损害了胃气,不但给自己惹来了祸事,也给家属带来了许多麻烦。有些情况是能够抢救过来的,而有些情况是不能使用开胃汤挽救的,因此人的生死只在一瞬间。
      刘氏箴言:
      人的胃气很重要,古代用它分毒药;
      太医头上一把刀,因此治病很巧妙。
  刘太医谈养生:是药三分毒
  作者:刘弘章 刘浡
  第1章 前面的话 
  第2章 意外的收获 
  第3章 试验结论震惊了太医院 (1)
  第4章 试验结论震惊了太医院 (2)
  第5章 古人对于我们的启示 
  双盲四法挑毒药,查看记录吓一跳
  第1章 前面的话 
  话说为了从常用药材里挑选出有毒的药材,公元1410年,刘纯与医官们通过反复的讨论,拟定了一个以囚试药的方案。然而由于太医院不配合,这个以囚试药的工作进展非常缓慢。直至1421年,发生了二吕惨案之后,太医院才感到以囚试药的必要性。此时,由于太医院主动提供了大量的医官、药材以及其他的试验用品,才使得这个试验大规模开展起来。也就是说,是二吕惨案促成了有名的神秘的太医黑名单的生成。这个太医黑名单不仅规范了明清两朝太医院用药的标准,也对于现代自然医学研究生药具有重大意义。
  ①向太医院借用50名医官,负责分辨毒药的试验。不过,直至1421年的二吕惨案之后,太医院才派足50名医官。
  糜谑匝榈囊┎模商皆禾峁R运纬镜v九年张存惠整理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的1740种药材为基础,再加上元朝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以及太医院积累的历代手抄本,还有一些民间流行、或少数民族和从外国进口的药材等,总共是5611味。不过,直至1421年的二吕惨案之后,太医院才无偿提供药材。
  ③受试人群,是从诏狱中被挑选出来的1000名死囚犯,其中男女各50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平常身体健康。
  ④把1000名受试者分为50组,每组男女各10人;每名医官负责1组试验;医官的职责是详细记录犯人用药以后的所有反应。
  ⑤受试者在三个月之内试验完一种药材,每种药材使用最小剂量。
  ⑥试验的方法分为四步:第一步:把药材粉末拌入小米粥里,然后让犯人吃掉;第二步:把药材粉末放在水里,然后让犯人浸泡;第三步:把药材粉末燃烧,然后让犯人呼吸;第四步:把药材粉末与生北山楂、广木香共煮,然后让犯人喝掉。
  ⑦全体受试者每天给予定量的肉类、蔬菜、小米粥,以及给予两升的饮水;一律不得从事剧烈运动。
  ⑧中毒的结论是以每组20人,在一个月之内,全组20人都丧失了饥饿感为急性中毒;超过一个月而在三个月之内,全组20人都丧失了饥饿感为慢性中毒;超过三个月,全组20人都没有丧失饥饿感为未中毒。
  ⑨如果受试者出现意外的严重中毒,或者死亡,那么就用其他的死囚犯及时补充。
  ⑩为了防止集体作弊,除了主官知道药材名称之外,任何人不得过问药材名称。对于可疑结论应当重新试验;如果主官发现参加试验的医官、锦衣卫番子、死囚犯有作弊行为,那么就地杀头。
  对于这个试验方案,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余以双盲四法试药,双盲者,医工死囚不知也,以防示意;四法者,食之以观胃肠,浸之以观皮肤,熏之以观肺脏,和开胃汤饮之以观辟毒也,然皆以胃气为准。”也就是说,刘纯采用了双盲四法的方法,去试验药材的毒性。什么叫双盲呢?就是不让医官、死囚双方知道药材的名称,这是为了防止暗示。因为有了暗示就可能出现心理反应,即便不是毒药也会呕吐,这就会造成试验结论的错误。
  什么叫四法呢?第一步:把药材粉末拌入小米粥里,然后让犯人吃掉,这是为了观察胃肠道对于毒药的反应;第二步:把药材粉末放在水里,然后让犯人浸泡,这是为了观察皮肤对于毒药的反应;第三步:把药材粉末燃烧,然后让犯人呼吸,这是为了观察呼吸道对于毒药的反应;第四步:把药材粉末与生北山楂、广木香共煮,然后让犯人喝掉,这是为了观察开胃汤能否克服毒药的反应。
  请注意刘纯最后说的这句话:“然皆以胃气为准。”也就是说,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以是否损害胃气为标准。进一步说,无论观察胃肠道对于毒药的反应,还是观察皮肤对于毒药的反应,或者观察呼吸道对于毒药的反应,以及观察开胃汤能否克服毒药的反应,都要以观察胃气是否受到损害为标准。
  我们还注意到,为了防止过饱伤胃,刘纯让犯人每天喝小米粥,估计不是随便喝,而是有定量的;至于肉类、蔬菜也不可能是敞开吃,也是有定量的。你想一个年龄在20—30岁之间,平常身体健康的犯人,每天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其胃气应当是很好的,那么用了一点儿有毒的药材,会出现明显的胃气下降吗?回答是!这个挑选毒药的试验过程是非常缓慢而费时的,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余以囚试药,历六十年矣。”也就是说,这个试验历经了60年。要知道,他们不是为了追求得到什么大奖,也不是为了发表什么惊人的论文。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弄清哪些药材是有毒的。当然他们的动力,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皇帝杀头。也正是因为太医头上有一把刀,因此他们能够安心搞这个枯燥乏味的试验。这个试验过程也是非常仔细的,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