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刘太医系列:是药三分毒 作者:刘弘章刘浡 >

第15节

刘太医系列:是药三分毒 作者:刘弘章刘浡-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医生说:“先生,我是搞汉医的。”
  我说:“阁下,你的汉语说得很好。”
  日本医生说:“先生,我的父亲就是中国人。”
  我说:“阁下,你是祖传中医?”
  日本医生说:“先生,我是1965年北京中医学院的毕业生。”
  我说:“阁下,你们日本在1868年就取缔了汉医,怎么你是搞汉医的?”
  日本医生说:“先生,我们日本在1945年,在美国的指导下,又恢复了汉医。”
  我说:“阁下,汉医在你们日本断档70多年,能恢复吗?”
  日本医生说:“先生,很难!但是比你们中国容易。”
  我说:“阁下,你很自信。”
  日本医生说:“不,先生,我们有你们的秘方。”
  我说:“阁下,你胡说。”
  日本医生说:“不,先生,当初我们取缔了汉医,是因为得不到中医的秘方,因为中医公开出版的书上,只有作废的处方。这些作废的处方,差点儿把许多皇室的贵族吃死。因此天皇陛下震怒,取缔了汉医。”
  我说:“阁下,那你们怎么又得到了中医的秘方?”
  日本医生说:“先生,厚生省不相信中医是害人的,只是中医太保守,把秘方藏起来了。因此在侵华的时候,一再要求军方注意收集中医的秘方。”
  我说:“阁下,收集到了吗?”
  日本医生说:“先生,收集到了。”
  我说:“阁下,那你们生产了吗?”
  日本医生说:“先生,我们在1945年已经生产了汉药。”
  我说:“阁下,这是真的?”
  日本医生说:“先生,在国际市场上有我们很多产品。”
  我说:“阁下,你们收集到我们刘家秘方了吗?”
  日本医生一怔:“刘家?先生,你是香港的刘家?”
  我说:“对了,阁下。”
  日本医生站起来:“先生,您是刘完素的后代?”
  我说:“是啊,阁下。”
  日本医生鞠了一躬:“失敬,失敬,先生。”
  我说:“阁下,我告诉你,你们抢走了别人的秘方,但是你们抢不走我们刘家的秘方。”
  日本医生说:“先生,您的秘方不卖吗?”
  我也站起来:“阁下,我就是把它毁了,也不卖给你们日本人。”
  日本医生说:“先生,我们出大价钱!”
  我说:“阁下,你能出多少?”
  日本医生说:“先生,10亿美元怎么样?”
  我说:“我不要钱,我要你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日本医生急了:“先生,我们不能出卖一寸国土。”
  我笑了:“那还谈个屁。”
  是啊,开个会挺高兴的,但是鬼使神差,我偏要和这个日本医生聊天,而且聊得很不投机。不过,通过聊天也让我知道,日本人的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很畅销,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当年抢走了我们很多秘方。你看,人家日本人都知道,中医公开出版的书上,只有作废的处方。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却把书本的处方当成了宝贝。
  为什么书本里没有秘方?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各行各业的书本里都没有秘方。例如:
  ①在所有的关于钢铁行业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美国制造钢铁的秘方。
  ②在所有的关于玻璃行业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美国制造玻璃锅的秘方。
  ③在所有的关于电机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美国制造电机的秘方。
  ④在所有的关于水泥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美国制造水泥的秘方。
  ⑤在所有的关于饮料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美国制造可口可乐的秘方。
  ⑥在所有的关于液晶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日本制造液晶的秘方。
  ⑦在所有的关于造纸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加拿大制造纸浆的秘方。
  ⑧在所有的关于奶酪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罗马尼亚制造奶酪的秘方。
  ⑨在所有的关于香水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法国制造香水的秘方。
  ⑩在所有的关于原子能的书本里,我们找不到任何国家制造原子弹的秘方。
  有人说,错了!在书本里,我们能够找到一些专业配方。告诉你,这些配方不是秘方,而是一些被淘汰的配方。也正是因为这些配方,被使用者发现有了不可克服的问题,而被使用者公开了。因此我们不能按照书本的配方,去制造产品;否则就会重蹈失败的覆辙。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要把中医历代名家遗留下的配方当成秘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书本的配方去给人治病,那么我们就会害人害己。谁不明白这个道理,谁就是糊涂到家了。
  刘家的人虽然是刘完素的后代,但是并不相信刘完素的公开处方;而是相信刘完素遗留的三个秘方,这就是沙鱼胆治疗乳岩、军功散治疗外伤、铁布衫止痛。
  因为这三个秘方使得刘家后代能够安身立命。让人费解的是,这三个秘方只要改动一味药物的名称、质量、剂量,那么全盘皆输;当然绝对不能使用毒药。可见秘方的组成是极其严密的。然而我们在公开的书本里,却找不到如此严密组成的处方。用行话来说,许多公开的处方使用了废药、毒药、反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名医糊弄学徒的处方。 名医为什么糊弄学徒呢?因为自古以来,手艺人就奉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信条。可怜的是,许多学徒把名医废弃的处方整理出书,于是使得很多人照本宣科。 名医为什么如此保密呢?因为秘方属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之后,依法享有的权利。虽然人类社会在1967年7月14日才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于1980年6月3日才加入了该组织。于是,各国法律明文规定,谁窃取了秘方,谁就会被判刑。但是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保护自己的秘方。没有秘方,就没有世医。因为如果祖宗没有秘方,那么后代就无法继承。如果祖宗的秘方有毒,那么就会给后代带来灾难;那么后代自然就会痛恨祖宗。这可能就是许多古代医生没有后代的原因。是的,许多太医都是名医的后代,但是他们出了医疗事故,就被灭三族了。你说,现在到哪儿去找这些名医的后代呢?我们刘家得以流传至今,没有被皇帝灭三族,首先应当感谢刘完素遗留的三个秘方,这就是沙鱼胆治疗乳岩、军功散治疗外伤、铁布衫止痛。这些秘方使得后代能够在当时出人头地。更重要的是,后来刘纯又提出的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以及遗留的十六个秘方,使得后代至今能够安身立命。否则,如果刘家胡乱用药,那么肯定也会被社会淘汰,或者惹出祸端而被灭三族。遗憾的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人错误地反对知识私有,于是许多老中医把秘方带到棺材里去了,或者跑到国外去了,因此许多秘方在我国消失了。也就是说,在书店卖的一些所谓的秘方书籍,只不过是一些被淘汰的处方。
  书本处方有漏洞,莫把废方当传统 第2章 刘完素是怀疑书本第一人 太祖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由于主要生活在河北省河间市,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公元1110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太祖生于河北省肃宁县的师素村,卒于公元1194年农历四月七日,享年84岁;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之首。有人说,刘完素是病死的;也有人说,刘完素是自杀。错了,刘完素是死于车祸。因为太祖坐马车出行,马受惊之后,他坠车,伤及头部。其棺材最初埋在河北省河间市的九吉乡后留守村,公元1311年,为躲避元朝官府追索秘方,其五世孙——刘植,决定举家南迁,因此河间市至今没有一个刘家的人。刘植临行之时,为了防止元朝官府残暴地刨坟掘墓,侮辱祖先,他先让人把太祖的棺材异地深埋,然后才举家南迁到了湖北省咸宁市,隐居在丘陵的竹林之中。目前,尽管河间市九吉乡后留守村有一个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刘完素墓,但是刘家的人并不去朝拜,因为谁也不知道太祖的棺材究竟埋在哪里。
  太祖对于宋朝陈师文等奉旨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颇有研究,但是研究的结论却是否定。因此太祖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术观点。创立了六气化火之说,治疗疾病善于寒凉之品,一改宋朝滥用温燥药物之偏弊。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消论》等。这就是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里说的:“太祖生于大观四年三月十五日肃宁,卒于绍熙五年四月七日河间,因马惊坠车伤颅,其墓初立河间,后于至大四年,元人索方甚急,故老祖观棋迁墓深埋,举家南遁于咸宁,太祖于前贤方论颇有微辞,而令人醒悟之,其功莫大焉。”也就是说,刘纯认为太祖刘完素能够怀疑书本知识,而让别人醒悟了,这是太祖的最大功劳。
  我们可以想象,当初太祖在河间、保定等地讲学,吸引了各地来的医生听课,这是为什么?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指责官方认可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竟然会有问题!要知道,《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当时,不仅是宋朝的国家药典,也是金朝的国家药典。换句话说,现在谁敢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然而太祖有根有据地批评了,也正是他有根有据地批评,因此才能折服许多当代名医。当时追随太祖,拜其为师者甚众,较为有名的有荆山浮屠、马宗素、穆子昭、镏洪、葛雍、董系和张从正等。这些名医在史书上都有记载,而且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董系,当时名闻遐迩,经他治疗好的病人可以数以万计,并且受到安国军节度使程道济的推崇。还有后来成为金元大家之一、攻邪派的鼻祖张从正,也是刘完素的弟子。以及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李杲,各是滋阴派、脾胃派的开山,他们是太祖的第三代刘如律的登门弟子,可谓是徒孙了。可见太祖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因此,不是因为太祖提出了用药应当寒凉的观点而受到推崇,否则学生都应当去用寒凉;而是他提出了应当怀疑书本知识。因此才使得学生模仿老师的思想方法,去怀疑老师的书本知识,才创造了攻邪派、滋阴派、脾胃派。同样的道理,虽然有人出版了太祖的书籍,但是刘纯不迷信太祖的处方,甚至修改了太祖使用沙鱼胆治疗乳腺癌的方法,这才创造了三分治七分养。现在我们刘家也是如此,过去我们是把各种散剂做成蜜丸,但是我发现蜂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会增加人的血黏度,于是我断然改为胶囊剂。
  止痛药物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古人也有疼痛的问题。古人不仅有战伤、癌疼、关节炎的疼痛,还有一个严刑逼供的疼痛。如果官府认为犯罪嫌疑人必定有罪,那么就要进行严刑逼供。其刑具之多,令人发指。最常用的是打屁股、跪钉板、热烙铁、夹手指等,使得许多无辜者被屈打成招。但是我们在金朝以后的古书中,却经常发现许多古人不怕疼。你看,这个将官受了箭伤,却继续挥刀杀敌;你看,这个伤兵接受治疗之后,不是躺下休息而是上街游玩;你看,这个犯罪嫌疑人,被官府严刑拷打而若无其事。这是神话吗?不,这不是神话,而是真的。因为他们使用了中成药铁布衫,因此避免了剧痛。铁布衫就是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秘方。铁布衫是太祖为了使得汉族的犯罪嫌疑人,能够忍受金朝官府严刑逼供的一种口服的止痛药物。
  要知道,太祖生活在金朝的河北省河间市。金朝是女真人打败辽国而建立的朝廷,又占领了宋朝的北方地区。因此金朝官府鄙视汉族人。只要地方出现刑事案件,那么地方官就抓捕汉族人,通过严刑拷打而迫使汉族人承认罪行,然后就草率判刑破案。刘完素看到金朝官府的暴行就非常气愤,因此他婉言谢绝金朝皇帝聘请他担任太医的圣旨。然而太祖作为一个医生,是无法改变官府的种族歧视。他能够做到的事情,只能让受刑者保护自己。如何让受刑者保护自己呢?这就是避免疼痛而不招供。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虽然有许多止痛处方,但是百无一用。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研究出一种药丸。据说犯罪嫌疑人服药之后,任凭官府如何拷打也若无其事,好像是穿了铁衣服。因此被受刑者称作铁布衫。这就是铁布衫的来历。 当时,铁布衫确实引起了金朝河间府官员的恐慌,因为尽管受刑者被打得血肉横飞,但是依然若无其事而拒不认罪。因为不能快速破案,许多官员被朝廷撤职查办。这就迫使新的官员认真调查刑事案件,去寻找真凶,而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