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运输(铁路)企业会计制度-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运输税金及附加、内部供应和销售支出
贷:应交税金
2.企业计算出应交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
3.企业计算出应交的所得税
借:利润分配
贷:应交税金
4.交纳各种税金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5.补交的税金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6.退回多交的税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7.企业计算出应支付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利润
8.支付应付利润
借:应付利润
贷:银行存款
9.企业计算出应交的教育费附加、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等
借:利润分配、运输税金及附加、内部供应和
销售支出
贷:其他应交款
10.支付各种其他应交款
借:其他应交款
贷:银行存款
(一)材料的购人和收进(燃料、低值易耗品购入同)
1.支付材料等的价款和运杂费
借:材料采购、材料等
贷: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材料等
贷:应付票据
3.收到已经预付货款的材料
借:材料采购、材料
贷:预付账款
4.企业自备运输工具运回的材料
借:材料采购、材料
贷:运输支出等
5.应由供应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负责赔偿的短缺和损失
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
贷:材料采购
6.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材料采购
7.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
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
贷:材料采购
8.月末,将验收入库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进行转账
借:材料(成本差异)(或燃料、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下同) (实际成本小于计 划成本用红字)
贷:材料采购
9.基层单位零星自购料,按计划成本
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用红字)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10. 自制材料完工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
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用红字)
贷:工附业支出
11.投资人投入材料按计划成本
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用红字)
贷:实收资本
12.月终,对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已收材料,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记录,予以冲回
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3.月终,对已收发票账单,但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已收材料,按实际成本
借:材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
同时,按计划成本
借:材料
燃料
低值易耗品等
贷:材料采购
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二)收回废旧材料、成品残料
1.固定资产报废收回可利用的残料,按计划成本估价
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在用低值易耗品注销,回收残料,按计划成本估价
借:材料
贷:有关支出科目
(三)商品的购入、收进和销售
1.购人商品按实际成本
借:材料采购
贷:应付账款等
2.购入商品验收入库,按零售价
借:商品(外购商品)
贷:材料采购
商品(进价差价) (进货成本大于零售价用红字)
3. 自制商品验收入库,技零售价
借:商品(自制商品)
贷:工附业支出
商品(进价差价) (自制商品成本大于零售价用红字)
4.按规定调整商品价格按调高的售价
借:商品(外购商品、自制商品)
贷:商品(进销差价)
5.售出商品,按零售价
借:内部供应和销售支出
贷:商品(外购商品、自制商品)
月末,分摊销售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
(四)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的发出,按计划成本
1.领用时
借:运输支出、工附业支出、代办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
2.月末结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用红字)
借:运输支出、工附业支出、代办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3.发出特定用途的外资借款进口专用材料,按实际成本
借:有关支出科目
贷:材料
(五)委托加工材料
1.发出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按计划成本
借:委托加工材料
贷:材料等
2.支付加工费和运杂费等费用,按实际支出
借:委托加工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
3.加工完成的材料验收入库,核计划成本
借:树料
贷:委托加工材料
4.收回加工剩余材料,核计划成本
借:材料
贷:委托加工材料
(六)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商品、库存产品的盘盈、盘亏、毁损和损耗
1.清查中发现的盘盈
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按规定转账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清查中发现的盘亏和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材料
处理后将净损失按规定转消
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尚待查明原因的短缺和损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材料采购
处理时
(1)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四、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1.发生待摊费用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材料、低值易耗品
2.分期摊销待摊费用
借:运输支出、管理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3.预提费用
借:运输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贷:预提费用
4.实际支出,冲销预提费用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材料等
5.动用和补充按固定资产管理的互换配件
(1)动用备用钢轨、电缆、互换配件等
借:运输支出、应收账款等
贷:预提费用
(2)补充已动用的钢轨、电缆、互换配件
借:预提费用(按预提款)
运输支出(预提款小于购人价值的差额)
(预提款大于购人价值的差额用红字)
贷:材料等
(3)已动用的互换配件不再补充(或调减定量)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同时,将已提取的预提费用和互换配件的残值
借:预提费用
材料(动用配件回收的残值)
贷:固定资产清理
6.职工制服垫款和摊销
(1)购人制服料
借:制服垫款(库存制服料)
贷:应付账款
(2)发出加工制服用料
借:制服垫款(制服加工)
贷:制服垫款(库存制服料)
(3)支付制服加工费
借:制服垫款(制服加工)
贷:应付账款
(4)制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按计划成本
借:制服垫款(库存制服)
贷:制服垫款(制服加工)
(5)发出职工制服,按计划成本
按应补贴数
借:制服垫款(待摊制服补贴)
按应扣回数
借:制服垫款(职工制服欠款)
贷:制服垫款(库存制服)
(6)制服计划成本大于加工实际成本差额列账
借:制服垫款(制服加工)
贷:制服垫款(待摊制服补贴)
(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作相反记录)
(7)扣回职工制服欠款
借:应付工资
贷:制服垫款(职工制服欠款)
(8)应付调入职工制服欠款(应付调出单位)
借:制服垫款(职工制服欠款)
贷:其他应付款
(9)应收调出职工制服欠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制服垫款(职工制服欠款)
(10)将制服补贴按月摊入成本
借:运输支出、管理费用、工附业支出等
贷:制服垫款(待摊制服补贴)
五、投 资
(一)短期投资
1.企业购人各种债券和股票
借:短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2.购人的股票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未支取的股利
借:短期投资
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3.收到发放的债券利息和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其他应收款
4.企业出售股票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
其他应收款
投资收益
或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
贷:短期投资
其他应收款
5.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
(二)长期投资
1.股票投资
(1)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借:长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2)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宣告发放的股利
借:长期投资
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3)收到发放的股利
①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⑦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如本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投资
贷:投资收益
分得的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投资
如本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投资
2.债券投资
(1)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借:长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2)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债券利息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年终结账时,对债券应计利息,区别情况处理
按面值购入债券的当期应计利息收入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溢价购入的债券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按当期应计利息)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溢价部分)
投资收益(控其差额)
折价购入的债券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按当期应计利息)
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的折价部分)
贷:投资收益(应计利息与折价分摊数的合计数)
(4)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本息合计)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本金)
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已计利息部分)
投资收益(未计利息部分)
3.其他投资
(1)投资时
借:长期投资(其他投资)(重估确认的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价)
银行存款
材料
无形资产等
(2)投资分利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其投资分利比照股票投资进行处理
(3)收回其他投资,收回的投资大于投出的资金
借: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等
贷:长期投资(其他投资)
累计折旧
投资收益
收回的投资小于投出的资金
借: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等
贷:长期投资(其他投资)
累计折旧
(三)拨付所属投资
l.拨出时
借:拨付所属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2.年终,将本科目余额同所属单位的“上级拨人投资”科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