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 >

第3节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第3节

小说: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层人物,但一刻也没有忘记来巴格达的目的和任务。
    1992年7 月 14 日,以色列谍报机构摩萨德总部大楼机要室。保密电台收到了
一组发自巴格达的神秘电波。随着译电员在电脑屏幕上飞快地打出情报,摩萨德首
脑欣喜若狂地说:“巴拉维成功了!”,原来,这位在巴格达的“阿根廷巨商”安
德鲁斯·霍尔正是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巴拉维。
    巴拉维此次巴格达之行肩负着重大使命:迅速查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办公、睡
觉、行动的准确位置和生活规律。
    巴拉维不愧为以色列的超级特工,他很快就获得了所需要的重要情报。曾担任
过萨达姆替身的阿里向他提供了萨达姆详细的活动规律。
    1992年8 月1 日,西欧某国。以色列特工秘密约见了那位刚刚逃出巴格达的萨
达姆总统的替身。这位名叫阿里的替身,出生于伊拉克北部山区,1988年加入了伊
拉克的共和国卫队。1990年,当时还是一个士兵的阿里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里被
萨达姆的儿子乌代看中,因为他太像萨达姆·侯赛因了。阿里很快被接到了巴格达
的一处秘密住所。阿里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伴随在萨达姆的左右,仔细观察和模
仿他的言行举止,很快,连萨达姆身边的卫士也分辨不出真伪了。1990年伊拉克占
领科威特后,阿里曾作为萨达姆的替身前往前线鼓舞士气。
    海湾战争,阿里看清了萨达姆的无能,看清了伊拉克的军。心涣散、人心浮动、
政局越来越不稳,更看清了萨达姆家族,特别是乌代等人的专横跋扈。因此,海湾
战争结束后,阿里利用秘密出访的时机叛逃了。
    阿里提供的细节情报,使以色列第一次全面、详细地了解到萨达姆的活动规律
和地点。不久,巴拉维再次从巴格达发来一份密电:萨达姆将按计划前往家乡提克
里特度假。巴拉维获得了此次活动的准确时间和详细的行车路线及住址。刺杀萨达
姆·侯赛因的天赐良机到了!
    提克里特,萨达姆的家乡,离巴格达约200 公里,清清的底格里斯河水从旁边
流过,是整个伊拉克国土上少有的平原地区,同时也是古代巴比伦的发祥地,物产
丰富,景色宜人。萨达姆把别墅建在这里,无论是从环境、乡情。安全角度,还是
从离首都的距离来说,都是很合适的。8 月25日,萨达姆就要来到这里小住。
         以色列选择了精兵强将准备刺杀萨达姆
    以色列谍报机构接到巴拉维的绝密情报后,立即向内阁作了报告。以色列总理
拉宾立即指示参谋长埃胡德·巴拉克将军“亲自组织这件事”。巴拉克领导下的总
参谋部很快制定了“闪电猎手”突击行动计划,并得到批准。
    巴拉克将军在选择突击队时,选中了直属以色列总参谋部的最秘密的269 突击
队。这不仅仅因为巴拉克将军以前是269 突击队的队长,更是因为269 突击队的优
秀素质和赫赫战功。1991年海湾战期问,该突击队曾同英国特别空勤团一道打入伊
拉克国境,寻找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发射位置,因此269 突击队对伊拉克的作
战环境有着很清楚的了解。此次行动选出的30名突击队员多半是参加过海湾战争的
军官。
    巴拉克在考虑了种种突袭方案之后,决定采用1986年美军袭击利比亚的方式,
即按巴拉维提供的情况和萨达姆别墅的具体位置,使用空中航空编队,途经地中海
上空进行第一次加油,尔后转向东北,在接近土耳其时,沿其南部边界飞行,并进
行最后一次加油,在抵达东经44度左右时,以15米超低方式直向萨达姆别墅飞去。
其突击机群的组成是:两架C -DO“大力神”运输机,其中一架专门作为空中指挥
通信枢纽,随时保证突击队与大本营的通信联络;两架空中加油机,专门为护航的
战斗机加油;8 架F -15战斗机,担负空中掩护;还有两架是运载突击队员的直升
机。
    按巴拉克部署和“闪电猎手”计划,以色列内格夫沙漠模拟训练中心,很快建
起了“萨达姆别墅”。别墅主体楼、左侧通信房、右侧警卫宿舍,个个栩栩如生,
同真实度假别墅的比例完全一致。以军袭击萨达姆的突击队就在这里展开了夜以继
日的高强度、高难度训练。
    1992年8 月23日黎明时分,内格夫沙漠模拟训练中心。乌云遮住了零落的几颗
星辰。巴拉克将军率领高级将领来参观第20次,也是最后一次演习。在演习快结束
时,出现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闪电猎手”计划因此而流产。
    (1996年第2 期)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        
                    美国间谍大偷渡
                式存良 摘
    1990年8 月2 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地区风云突变。在事变发生之前,
美国已加强了对伊拉克的情报工作,其中有六名情报人员正在科威特与伊拉克的边
境地带监视伊拉克的兵力调动情况。当8 月2 日伊拉克坦克突然开进科威特境内时,
这几个美国间谍便陷入了困境,他们没有外交护照,不可能从美国使馆得到帮助,
在无奈和一片混乱之中,他们和数百名其他外国人逃往巴格达。
    六名美国间谍在巴格达每日惶恐不安,为躲避伊拉克情报部门的查索,他们数
易居所,他们的状况引起了美国最高当局的注意。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披露,8 月下旬,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代表前往
华沙,会见了波兰情报部门的高级官员,要求波兰帮助这几名美国人逃出伊拉克。
美国之所以找波兰帮忙,重要原因之一是波兰有数千工人在伊拉克从事建筑工作,
因此,波兰人在伊拉克活动余地较大,也不太引人注意。
    据波兰当时的内政部长考兹罗斯基说,波兰基于对波美关系的重视,同意参与
这一冒险性很大的行动。
    考兹罗斯基指定他的一名最优秀的部下负责此事。在这一期间,美国间谍已躲
入巴格达郊外波兰的一个建筑营地。
    伊拉克在这一时期也采取了禁止外交官在巴格达以外地区活动的命令,并在所
有公路交通要道上设立了检查点。当时唯一有点行动自由的外国人就是根据政府合
同在伊拉克工作的人,其中包括波兰人。
    经美国和波兰有关部门的多次协商,波兰提出了一个计划,派几个情报官员潜
入伊拉克,在巴格达主持救援。
    不久,几名波兰间谍到了伊拉克,他们会见了美国间谍。据其中一个波兰人说,
这些美国人状态很不好,满头大汗,疲惫不堪。
    这些波兰情报官员找到一个波兰技术员,他曾带着十三辆大轿车去伊拉克和约
旦的边界,当时边界很忙,他发现铁丝网上有一处小洞,就把铁丝网丝拉开,把四
百多越南人、菲律宾人、美国人、德国人和波兰人运到约旦境内。但是,这一次偷
运美国人的情况就更困难了,这些人持波兰护照,但不会说波兰话,伊拉克方面的
戒备也更森严了。但他还是同意一试,他对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颇有信心。
    他开车带着美国人上了路,在一处检查站,他们被拦住,波兰技术员向一名伊
拉克军官递去一摞护照,这名军官略看了几眼,突然用纯正的波兰话说:“真是荣
幸,我见到了最好的朋友。”波兰技术员见状马上从车上跳下来,按斯拉夫传统与
伊拉克军官响亮地亲吻三次,随后又是熊式拥抱,在拥抱中,轻轻地把他推离汽车,
他们开始用波兰话谈天说地,波兰技术员对伊拉克军官的波兰话大大恭维了一番。
    突然,波兰技术员似乎想起了护照,他不经意地说:“你该查一查护照”,伊
拉克军官谈兴正浓,说“没问题,你们是朋友,可以过去。”于是,波兰人与美国
人虚惊一场,终于化险为夷。
    在伊拉克北部山区的一段公路上,一个波兰情报官员拿出四瓶威士忌酒,把酒
递给六个美国人。“喝下去”,他命令说。六个美国人已一天没吃东西了,但他们
还是照命把酒默默喝下,脸上露出苦笑。喝酒的目的是使他们更像醉醺醺的东欧人。
但这一准备似乎没有派上用场,在太阳落山之际,他们越过了伊拉克和土耳其的边
境。
    据透露,波兰情报部门还偷运了十五个被扣为人质的外国人出境,其中主要是
英国人。此外,波兰还向美国提供了巴格达的地图和分布在伊拉克境内的军事设施
的详情。
    海湾战争期间,波兰国家安全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合作使美国改变了对波兰
的某些政策,当时的布什总统曾写信给波兰方面,说美国打算推动其他国家的政府
减免波兰的一半债务,约一百六十五亿美元。1991年4 月对日,所谓的债权国“巴
黎俱乐部”签署了上述协议。
    (1995年第5 期)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        
                  轰动印度的航天技术间谍案
                钟菊 摘编
    1994年底,一个有关印度太空卫星和导弹计划的间谍案轰动了整个印度。这个
丑闻暴露了印度国家安全方面最大的漏洞。
    这个案子的主角是为俄罗斯宇航局工作的间谍、前马尔代夫国家安全部成员玛
利亚姆·拉希达。这个离过4 次婚、浓妆艳抹的女人为了窃取情报,与两位印度高
级火箭专家和一位印度特工长期保持私通关系。现在警方确知至少一位科学家因向
她提供情报而得到25000 美元的酬劳。
    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是印度中央调查局。目前调查人还不能确定拉希达的具体
雇主是谁,但他们知道,一个包括巴基斯坦中间人的间谍网在向俄罗斯、欧洲等方
面的有关人员出卖窃得的印度航天技术情报,这个间谍网从印度航天开发机构中心
窃取了有关卫星和导弹飞行控制系统的高度机密蓝图、计划和文件等。警方截获的
这个间谍网的窃得物中,包括低温火箭发动机的设计,这是一种低温燃料技术,美
国一直设法阻止印度掌握它。间谍们还获得了国营的印度斯坦航空制造公司正在开
发的无人驾驶侦察机的计划。
    当警方搜查拉希达在旅馆中的房间时,发现了3 本日记,上面记录了她帮助马
尔代夫当局追踪1988年政变策划者的过程。后来警方认定这是拉希达释放的烟幕。
调查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到拉希达打给航天中心负责人萨舍库马兰的电话记录上。拉
希达初时声称,她给萨舍库马兰和其他同一间谍网成员打电话是让他们帮忙为她10
岁的女儿找一所好学校。后来她才供认,自己与科学家们及其外国联系人有私通关
系。很快,警方逮捕了萨舍库马兰、印度航天开发机构中心的科学家纳拉亚南和拉
希达的后台老板福奇亚·哈桑等人,及与间谍网联系的其他成员。
    (1995年第5 期)   
   谍心不死——间谍、情报纪实集粹        
                   法国驱逐美国间谍内幕
                袁方正
    最近,法国公开指出美国驻法国大使馆的一名参赞、两名一等秘书、一名二等
秘书和一名使馆工作人员(其中一人还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巴黎站负责人),在法
国进行间谍活动,并要求他们离境。法美因间谍战使两国关系陷于紧张。
    正逢法国总统大选进入高潮时期,法国政府打出驱逐五名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
出境的“间谍牌”,有人说是以此来转移法国选民的注意力,以“间谍牌”来反制
政敌的“窃听牌”。当时,在大选中一路领先的法国总理巴拉迪尔,因批准非法窃
听受到政敌指责。法国政府“适时”爆发美国间谍案,显然有助于转移人们对“窃
听丑闻”的视线。
    在法美关系史上,公开要求对方召回其间谍,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但从另一
个角度而言,法国对美国中央情报局得寸进尺,大肆刺探法国经济和科技情报不能
容忍,最终作出决定,亮出“间谍牌”,反击美国的嚣张气焰。一位法国情报界人
士指出:“这乃是一场大战。长久以来,美国方面一直敌视我们,让我们公开出丑。
今天,唯有在出现强有力的法国政府后,我们终于等到了对美国采取强烈反应的一
天!”
    据法国《世界报》披露,法国有关部门从 1992 年起就开始暗中监视后来被驱
逐出境的五名美国中央情报人员的活动,发现他们不仅刺探法国的科技情报,而且
秘密窃取有关法国内政、经贸方针和通信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