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旅-第1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组合。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足下开始吧!鞋是人人必穿的,就质料而论,鞋有草鞋、布鞋、皮鞋、塑料鞋、木屐等等,只要有了新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某种性质,能符合某种环境,就是一种新的排列组合,也就算是一种发明。
玻璃鞋不错吧?可是玻璃太硬,脚放进去受到限制,很不舒服。玻璃还有另一种存在的形式,就是“玻璃纤维”,为什么不能用玻璃纤维做鞋子呢?
当然可以,玻璃纤维有可塑性,美观,耐磨,耐热,抗电,有多种物理化学上的特点,作为一种工作鞋,正适合于各种危险的工作。这种鞋材料取得容易,生产容易,造形容易,说不定对喜欢新奇的时装市场,也是一种冲击哩!
再以功能而言,鞋有球鞋、雨鞋、拖鞋、便鞋、溜冰鞋、马靴等,有的鞋为了保暖,有的为了防水,只要在新材料上动脑筋,保证你会成为一个足下大王!
只要是鞋,包括拖鞋在内,穿与脱是个很讨厌的手续。为什么这样说呢?鞋子要系带子或扣扣子,否则不会与脚成为一体,不能成一体,就失去了保护的作用。
能不能改善呢?这也是排列组合的功能之一。由结构上考虑,鞋子的改进还有极大的空间,其实,真要认真把鞋子(或者任何东西)当回事研究,大学也可以开上四年的课。这绝非虚语,任何一门学问,弄精了才能当博士,鞋子亦然。
鞋有鞋底,鞋底的材料要耐磨,因为它不断与地面接触磨擦。鞋底与鞋面相连,包住脚背,有保护及美观之作用。在脚与鞋的中间,还有鞋垫,其中也大有玄机在。除此之外鞋跟、鞋带、鞋套等,无不可以大动脑筋。
如何动法呢?先将传统的观念打破,把鞋底固定在下面的观念推翻,使鞋底鞋面一体成型!这样目的何在?生产容易!要知道制鞋业最大的成本支出,就在鞋底与鞋面的结合上。其中学问颇大,有胶合的问题,有剪裁的问题,有曲线连接的问题,有材料衔接的问题,还有式样与功能配合等等讲不完的问题!
再说鞋底与鞋面的关系,又涉及功能,有需要增加鞋底弹性的,如同篮球鞋;有需要增加鞋面控制性的,如足球鞋;有需要增加鞋底滑动性的,如溜冰鞋、舞蹈鞋;有需要整体成型的,如雨鞋、绝缘鞋;有需要穿脱方便的,如拖鞋、便鞋。这些功能目前都有待改进,而且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会财源滚滚来。
更重要的一项改进,是如何避免鞋中的脚气。须知脚承载了人体整个的重量,整日在地心引力中挣扎,人的脚有汗气,密闭在鞋中,就酦酵成脚气。如果能设计一种透气的鞋,穿了脚不臭,真可以用来作香槟酒杯,岂不理想?
如何改进呢?有的在鞋面下打洞,缺点是不美观。有的使用透气的鞋面质材,如帆布等,但这类素材只能作运动鞋用。能不能设计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当脚行动时,自动把一部分空气排出,更换一些新鲜的。这只要在鞋面内部,设计一些凹槽就可以了。
穿鞋的方式也可以改进,我不相信有人把系鞋带当作享受,那么,为什么鞋子始终与鞋带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呢?
当然传统习惯不能不考虑,人不大容易接受新的观念,有人就曾对我说过:
“哪有穿鞋不系鞋带的人?”
“有,我就是!”
“那是因为你懒!”
这话没有说错,所有的发明都是因为一个“懒”!
改进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拉炼、暗扣、明扣、磁铁等,甚至可以把鞋面设计成盖子般,盖上去包住就好了。如果怕失去了勤快的主顾,不妨上面再装饰一些鞋带。
式样也该改进了,所有的人都在服装上打转,鞋子也有“鞋权”呀!鞋子苦了几千年了,总该让人谦虚一下,见了人先低头,向鞋子打个招呼!
为什么一定是尖头、圆头、方头?把自家的小狗挂在鞋头,搞计算机的不妨放一个监视器,再如在溜冰鞋上装一个火车头,那才神气透顶!
简单一点吧!在家里穿拖鞋,目的只是把脚掌与地板隔离。何不仅用一块塑料鞋底,上面设计一个吸盘,脚一踏上去,就不会轻易掉下来。
为了身体健康,也可以设计一种“仿登山”鞋,鞋的前端加厚加高,加处要能依循脚掌的经脉穴道,走起路来,就有登山的效果。这种设计完全符合中医的经脉理论,人走路时,如果脚趾向下方用力,血液循环会加速。
再谈下去,读者一定以为我要改行做鞋匠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例子,证明动脑筋的人,不会活得“无聊”,怕的倒是被“有聊”淹没了。换个题材吧!我戴了五十年的眼镜,天天梦想有人来改进一二。料不到戴眼镜的发明家太少了,所以一直期望到如今。
眼镜的镜片变成隐形的,那且不谈它,只是我不喜欢戴,因为太麻烦了,而且又失去了一分有学问的气质。
眼镜当然有镜片,镜片有很多好处,人的灵魂之窗可以躲在那片玻璃的后面,飞砂吹不过,雨水浸不进。是了,水珠停留在眼镜片上也很麻烦,挡住了视线!有人把汽车上的雨刷搬上去,我迄今没见人用过,大概是带发电机不方便。
一片防水膜应该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在玻璃上作表面处理,或设计一些细微的沟槽,使水不能聚为水滴,当然,沟宽不能妨害到视觉。更简单的,是一种鸭嘴边,可以盖在眼镜的上沿,像帽子一样。只是这样太简单,自己动手做一个就行。像我这种懒人,只要把手放在头上挡一下,或用报纸一遮。再若出门撑伞,一切都免谈了。
我最希望拥有的功能,是在镜片的两外侧,装两个后视镜,就像汽车一般。这样既可玩间谍游戏,路上偶然惊艳一瞥也可以装作道貌岸然。考试更好,可以不用回头了。
眼镜架一定要架在鼻子上,这是老天设计鼻子的美意,不可不充分利用。只是鼻子也太脆弱了,近视再加墨镜,已经成形的两条深沟,有时会压出血来。我希望有种运动帽,把墨镜设计在前面的帽沿,可作微调,往头上一戴,就是遮阳防紫外线的标准设施。
一双镜脚也是负担,不挂在耳朵上,又挂哪里呢?用夹的,久了会痛,用悬吊的,位置难以固定。当然如果有新的技术发明了,还有希望,比如说,有一种空气聚焦器,能利用电磁场,使某个区域中的空气分子呈曲线分布。再不然,把眼镜材料的重量降低,低到往鼻子上一放,就万事大吉。
那是以后的事,多想无益,既然无法避免,何不多多利用既有的设备呢?镜脚可以作为天线,把“行者风”(走路听的耳机)装在脚架下,正近耳门!再若把行者风改进一下,加一个麦克风在鼻子上,就成为“行者电话”。随时随地,情人们只要一动口,就是情话绵绵,保证把所有的话都塞在信息公路上,见了面反倒词穷了。
在我的梦想中,连电池都需要改良,如果有电线式电池,或者杆状的太阳电池,镜脚便成为发电机了。当然,我一直认为,数十年之内“无线电流”将成为事实,通过微波的发射,一种晶体便可将之转换为电流,到那时世界又是另一种景观了!
有一种东西很重要,人天天要用,却从来没有看到有人发明,那就是“鼻纸”。鼻中有鼻屎,尤其是在都市中,空气中浮游的“娇客”,使得人间充满蒙眬的美,鼻孔是她们留连的风月场所,总会留下一些脂粉余秽。
在西方,几百年的工业生活,早已把“挖鼻屎”这种动作看得倒胃不已。可是倒胃归倒胃,大家居然也乐此不疲。不论在哪里,总会有人光明正大的挖而摇之,再不然偷偷摸摸,挖而藏之,一副无可奈何的德性。我的椅子底下、床头墙壁就有很多库存,沉红莲每次见了,都咒骂不止。
挖鼻孔要用手指尖,相信这种习惯已历经千万年,在拉马克用不用学说下,手指的直径几与鼻孔的内径相等!挖的时候,手指太滑,鼻屎常赖着不走,于是脸上肌肉抽动,歪之扭之,挤之捞之,大作痛苦、爽快之状!
一边要开矿,一边还要运输,鼻屎虽小,却质量不减,往哪里装呢?我们知道有下水道,有化粪池,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鼻屎贮存室”吧?有人用手帕,现在已经落伍了,卫生手纸是富有之民的宠物,谁不在口袋中养上几包?
如果手头没有纸,弹指神功最是常见,好在这种黑眚暗器,附衣不落,沾体不痒,从古到今,未见人受其害。
结论很简单,我曾用手纸做了些“指套”,因为有磨擦力,效果奇佳。作为一种商品,我建议采用高纤维的纸浆,纸要韧要薄,触感好,效率高。诱人的香味,不要太醒目的色彩(怎能让人人看到)?加上适当的宣传,必可大赚一“鼻”!
手纸的材料能不能改进呢?需知手纸的方便是以破坏、污染环境的代价换来的。要砍很多树,浪费一些水资源,增加化粪池堵塞的机会。比如说,上大号前肛门上先涂些油,会干净得多,再不然手纸改用水溶性的物质亦可。
只是手纸与冲水马桶是难兄难弟,要改进,必须同时改,否则不配套。
冲水马桶很浪费水,当今水资源严重短缺,能省最好。既为冲水马桶,就该尽量发挥冲水之功效,设一加压器,就可省下九成的水。再若加自动洗肛器,涂以肥皂,喷以清水,最后吹以干风。如是则一上一下一气呵成,统统有了改进。
手腕戴表,指上有戒,腰间缠包,都是人充分利用空间的好策略。我最讨厌手上有负担,但却不反对挂在身上,所以也有不少幻想。
表只用来计时,太浪费了,所有需要看的听的,而且需要随身携带的,都应该设计在表中。以当今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其实简单易行。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而言,就以每平方英吋一百万个半导体的芯片来看吧,这一百万个半导体能做些什么事呢?
比如说,一只小小的定时器,大约要一百个半导体;加上闹钟要五十个(可兼做提醒吃药的随身护士),计数器要三百个,所有的测量功能如室温、体温、血压、脉搏等,都是探测器,可以利用表的底面,所需的电器不多。至于大气湿度、环境磁力、辐射、紫外线、一氧化碳等,也都与健康有关,值得设计成为随身探测器。
探测是一种技术,只是人们还没有看到它的市场,有谁会去从事不赚钱的事呢?只要有了随身探测器这种产品,尽可放心,各种技术唾手可得。
再将收音机、呼叫器也设计上去,也不过百把个半导体,有了呼叫器,比较麻烦的是要有显示文字的液晶,再加上文字,则相当于计算机了。如果所要的功能不多,大概十万个半导体(自行设计中央处理器)就可以了。
既然有了计算机的功能,可以做的事就更多了,只要有内存做电话本、地址簿(如果没有实时输入装置,亦可以采用无线电传输方式)最恰当不过。如果再加上输入装置,那更像是一台腕上计算机了,表面加大一点,加上手写辨识,美极了!
到现在为止,就算把一平方英吋的芯片全用上,也还绰绰有余。当然,采用更精密的晶圆,表壳当作线路板,再加大腕上计算机的容量,功能将可比美掌上计算机!
在十年之内,每平方英吋一亿个半导体的晶圆可以问世,那将是硬件的极限。到那时语音辨识必然成为产品,手腕上戴的将不再被称为计算机,而是小精灵。它将是每一个人的身份证、工作记录器、个人数据库、身体状况计、通讯联络器等等,它可兼作每一个人的教学师长、私人秘书、工作导师、谈天朋友、专用护士、警卫保镖。
人们不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关系,一听到计算机,就觉得它高不可攀。错了!计算机的同胞兄弟--微处理器,将是未来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产品。它将无所不在,有一天,它会发展成为一种“印记”,是一种用特殊墨水印刷的标记,连香烟盒子上都会印有一片微处理器!有了它,产品能得到严密的监视和控制,社会上再也看不到泛滥成灾的广告,从预期订单、成本分析、生产运输、管理回收,全部一条龙,自动控制。
虽然如此,并非人人都要改行从事计算机工作,我在前面说过,写程序极容易,而要了解各种工作流程则很困难。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分析自己工作的能力,到时候才能够教计算机工程师如何写程序,这才是上上策。
这样扯下去,又要回到计算机的老本行了,再找个简单的课题吧!
手指头是人身上最好用的部位,戒指则是手指上最方便的设备,我们大可以在戒指上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