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

第17节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第17节

小说: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中。号召人民为争取阿尔巴尼亚的独立与自由而斗争,是民族复兴文学的 

基本特征。诗歌在民族复兴文学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诗人们主要的创作方 

法是浪漫主义。 

     整个民族复兴文学以1878年普里兹伦同盟建立为标志,分为前后两年时 

期。前期的代表作家和诗人有韦奇尔哈尔吉、科里斯托弗雷迪、米特科、乌 

莱托、巴萨、拉塔、达拉、赛兰贝等。 

     在民族复兴的前期,韦奇尔哈尔吉等人在普及阿尔巴尼语言文学和教育 

事业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文学方面,民间文学特别是民歌的搜集和 

出版,占有重要地位,出现了两部描写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好作品。戴·拉 

塔和小加乌里尔·达拉等阿尔布莱什作家的作品,是一时期文学的代表作。 

     韦奇尔哈尔吉用自己编定的三十二个字母,写成阿尔巴尼亚语教科书。 

1844年,还在罗马尼亚用阿尔巴尼亚语出版了名为《埃韦塔尔》的通俗小册 

子,对掀起用阿尔巴尼亚语言推广教育的运动,起了良好的作用。 

     科里斯托弗雷迪 (1830—1895)是一位翻译家、语言学家。毕生从事编 

写字典的工作,从外语中选择吸收能为本民族接受的词汇,从而丰富了本民 

族语言,对阿尔巴尼亚文学语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雅尼·乌莱托 (1822—1900)是一位园丁之子,一生从事识字课本和阿 

尔巴尼亚语言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并与巴萨、萨·弗拉舍里共同创办了“阿 

尔巴尼亚出版协会”(1879)。1884至1885年,在伊斯坦布尔与纳·弗拉 

舍里和萨·弗拉舍里兄弟一起创办了《光明》杂志。 


… Page 60…

     民族复兴前期的文学成就,也是与瓦索·巴萨的名字连在一起的。他参 

加过1849年的威尼斯革命,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与弗拉舍里兄弟及乌莱托创办 

了“阿尔巴尼亚出版协会”,热情地支持普里兹伦同盟,勇敢地捍卫民族解 

放运动。 《关于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巴尼亚人的真理》一书是巴萨最重要的政 

论性著作,此书讲述了阿尔巴尼亚的历史和现状,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 

望。抒情诗《呵,阿尔巴尼亚》是他文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阿尔巴尼亚整 

个民族复兴文学的名篇。 

     希米·米特科 (1820—1890)是民族复兴时期著名的民间文学搜集者、 

出版者。1878年,将搜集好的民歌以《阿尔巴尼亚蜜蜂》为书名正式出版。 

此书内容丰富,色彩绚丽,是考察阿尔巴尼亚民族复兴时期民间文学的重要 

文献。米特科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还在普里兹伦同盟成立之前,他就 

在诗歌中号召人民快拿起武器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耶洛尼姆·戴·拉塔 (1814—1903)是民族复兴时期阿尔布莱什文学的 

杰出代表。他参加过反对波旁的运动,主办过意大利的《阿尔布莱什人》报 

纸。创办过 《阿尔勃里的旗帜》等杂志。长诗《米辽沙奥之歌》(也可称诗 

体小说)是拉塔的代表作。这是一曲缅怀阿尔巴尼亚先辈的战斗传统,激励 

同代人为尽早驱除土耳其侵略者而献身的爱国主义颂歌。诗人通过男女主人 

公的悲欢离合,特别是米辽沙奥几次奔赴疆场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斯坎德 

培的儿女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重建光辉业绩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长诗 

巧妙地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土、热爱祖国的无比深情和对异族占领者的刻苦仇 

恨。另外,《米辽沙奥之歌》通过对两个出身截然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的 

描写,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向往平等的民主思想。在长诗中,作 

者成功地塑造了米辽沙奥和丽娜的形象。米辽沙奥热爱祖国的大自然,对爱 

情忠诚专一,甚至准备献出自己的财产。他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更愿意为 

祖国的解放和自由而战斗。因此,当妻子、孩子接连死去的时候,他并没有 

因此绝望消沉,相反,却从反抗土耳其的战斗中找到了最大的快乐和安慰。 

这是一个能充分体现阿尔巴尼亚人民传统美德的可爱形象。丽娜作为贫苦人 

家的女儿,心地纯洁善良,忠诚老实。在民族复兴文学五彩斑斓的画廊中, 

她是最早出现的颇有代表性的劳动妇女形象之一。 

     诗人显示了擅长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艺术才能。他笔触细腻,色调柔和, 

为其描写细微复杂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光彩。长诗生活气息浓厚,富有浓 

郁的田园牧歌色彩。 

      《米辽沙奥之歌》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复兴前期文学中最优秀、最有影响 

的作品,它为后来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839年问世的《赛拉菲娜·道比之歌》讲的是安得列·道比之女赛拉菲 

娜的爱情故事。两位相爱的青年因为家庭反对不能结合,痛苦不已,最后悲 

惨地死去。长诗后来再版时,曾改名为《人生的一面镜子》,中心内容仍然 

保留了赛拉菲娜与保兹塔尔的爱情。 

     如同长诗《米辽沙奥之歌》一样,诗人再一次将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安排 

在十五世纪。不同的是,在这部长诗里,爱国主义思想更为强烈,反对土耳 

其侵略者的斗争在作品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 

     拉塔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复兴前期文学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为深无的 

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虽然具有生动的故事性,但他仍然是一位抒情诗人。 

拉塔通过对斯坎德培时代的描写与讴歌,号召阿尔巴尼亚人民为民族解放事 


… Page 61…

业而战斗,他不愧是十九世纪阿尔布莱什文学的代表人物,阿尔巴尼亚民族 

复兴文学的开拓者。他的代表作《米辽沙奥之歌》曾博得法国浪漫主义诗人 

拉马丁和雨果的热烈称赞。拉塔对后来的小加乌里尔·达拉和赛兰贝的诗歌 

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阿尔布莱什诗人小加乌里尔·达拉(1826—1885)是阿尔巴尼亚民族复 

兴前期的主要诗人之一。他不仅积极参加过意大利全国运动,推翻那不勒斯 

—波旁封建帝制的革命运动,当过加里波的义勇队的领导人,而且还以极大 

的注意力关注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运动。他坚决地站在普里兹伦同盟一边, 

谴责践踏阿尔巴尼亚人民正义事业的欧洲列强。他号召巴尔干各国人民团结 

起来,共同抗击土耳其侵略者。 

     达拉死后出版的长诗《巴拉最后的歌》,是继拉塔的《米辽沙奥之歌》 

之后出现的又一部重要作品。这部长诗通过阿尔巴尼亚勇士尼克·巴塔与卡 

乌尔亲王的独生女玛拉的感人的恋爱故事,艺术地再现了斯坎德培时代不肯 

忍辱作奴隶的阿尔巴尼亚人民抗击异族占领者的伟大斗争。全诗情节曲折, 

波澜起伏,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巴拉最后的歌》突出地塑造了尼克和巴尔两个骑士的英雄形象。这两 

个人物热烈地向往和追求幸福的爱情,然而当保卫祖国的重任落在肩上的时 

候,他们都奋勇当先,奔赴前线,为了祖国和斯坎德培的荣誉,流尽了最后 

一滴血。“决不让战斗的旗帜倒下去!”他们这种忠于祖国,为祖国献身的 

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英雄人物的榜样力量永世长存! 

     达拉这首长诗的另一成就,是用较少的笔墨鲜明地勾勒出斯坎德培的光 

辉形象。诗人笔下的斯坎德培,不仅是一个骁勇的军事领导人,而且还是一 

个通情达理、关心士兵、体察民情的普通人。诗中还成功的塑造了玛拉这个 

具有阿尔巴尼亚妇女美好品德的贞洁女性。她俊美无瑕,对爱情无比坚贞, 

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也忠于自己心上的人。 

      《巴拉最后的歌》的出现,标志阿尔布莱什文学乃至阿尔巴尼亚民族复 

兴文学在长诗创作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诗人达拉在塑人物形象、描 

写环境和战斗场面以及自然风光等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所取得的成就,为后 

来的诗人和作家提供了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泽夫·赛兰贝(1843—1901)是与拉塔和达拉并加齐驱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阿尔布莱什文学和阿尔巴尼亚民族复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爱情诗占诗 

人全部诗作的一半。其中名篇有《初恋之歌》、《相思》、《献给斯特雷加 

尔最美的人》等。这些感情真挚、描写细腻的爱情诗,生动地表现了民族复 

兴时期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无比愤恨和对自由、幸福的 

热烈向往。 

     赛兰贝的抒情诗具有很强烈的艺术魅力。在景物描写方面,具有非凡的 

艺术才能,他为阿尔布莱什农村可爱的山水描绘了一幅幅新奇多资、优美迷 

人的图画。赛兰贝笔调纤细,语言丰富俏丽。他还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寓言抨 

击粗野凶残的土耳其人。 

     在十九世纪的阿尔布莱什文学中,安东·善多里 (1819—1894)、威琴 

茨·斯特拉迪郭依(1822—1866)等诗人,也为阿尔巴尼亚新文学事业做出 

积极的贡献。 


… Page 62…

                           十九世纪下半叶文学 



     1878年6月普里兹伦同盟的建立,标志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 

争取领土完整、建立自治的阿尔巴尼亚的新时期。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的形势下,民族复兴文学也进入了自己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从十九世 

纪八十年代开始,到1912年阿尔巴尼亚独立为止。 

     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建立了一大批阿尔巴尼亚语言学校。 

复兴文学不仅在阿尔巴尼亚国内,而且在意大利、土耳其、罗马尼亚、埃及、 

保加利亚和英国的阿尔巴尼亚侨民中间,也有了巨大发展,涌现出很多才华 

出众的作家和诗人。在八十至九十年代,拉塔进一步拓展了创作领域,继《米 

辽沙奥之歌》之后,又写出了另一部重要著作《无辜的斯坎德培》。阿尔贝 

尔特·斯特拉蒂科依写出的第一部阿尔巴尼亚文学史,对研究阿尔巴尼亚文 

学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八十至九十年代,阿尔巴尼亚国内文坛上,出现了另外一批才气很高的 

文学新人。其中成就卓异的有纳·弗拉舍里、安·恰佑比、萨·弗拉舍里、 

阿斯特伦、格拉梅诺、古拉库奇、西里奇等。文坛上的中心人物是纳·弗拉 

舍里。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的民主倾向。这种倾向在纳·弗拉 

舍里田园牧歌式的抒情诗里,在恰佑比揭露民族运动中卖国主义分子丑恶嘴 

脸的政治讽刺诗里,在萨·弗拉舍里阐明复兴运动纲领的政治性抒情散文中, 

均有充分的展示。在日益高涨的民族运动的推动下,特别是在巴尔干各国人 

民社会民主运动和俄国1905年革命的影响下,还出现了不少憧憬美好的未 

来,追求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的幻想性作品。 

     民族复兴时期最后年代(1900—1912)的文学,为后来民族独立时期以 

米吉安尼和范·诺里为代表的民主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整个民族复兴时 

期的文学以浪漫主义为基调,具有与当时欧洲,特别是巴尔干各文学以浪漫 

主义为基调,具有与当时欧洲,特别是巴尔干各国文学相同的浪漫主义特色。 

不过,在复兴时期的最后年代里,有些作家的作品中也出现了现实主义、甚 

至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成分。 

     在民族复兴文学的第二阶段中的大批诗人和作家队伍里,占有特别重要 

地位的是纳·弗拉舍里、安·恰佑比和恩·米耶达。 

     纳伊姆·弗拉舍里 (1846—1900)历来有阿尔巴尼亚文学之父的美名。 

他的文学成就和产生的社会影响,是迄今为止任何人也比不过的。他具有强 

烈的民主主义思想,是一个热爱祖国,眷恋人民的爱国诗人,知识渊博的教 

育家,阿尔巴尼亚新文学的奠基者。 

     弗拉舍里小时候很早就学习土耳其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法语,并且 

在穆斯林派作家影响下,模仿鲁米和萨迪的艺术风格,开始用波斯语写作。 

青年时代,为了生计,奔波于阿尔巴尼业和伊斯坦布尔之间。为了治病去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