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艺术分册 >

第4节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艺术分册-第4节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艺术分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载:春秋末,公元前516年,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战于槜李 (今浙江嘉兴 

西南),阖闾败,重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即位后,誓报父仇,在夫椒 (今 

江苏吴县西南)大败越兵,许越为属国。从此以后,夫差妄自尊大,不可一 

世,连年穷兵黩武,重用奸臣,排斥忠良,纵情酒色,穷奢极欲。不听伍子 

胥劝告,开凿邗沟 (今扬州至淮安间古运河),从海上攻齐,捷于艾陵(今 


… Page 13…

山东莱芜东北),又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与晋争盟。伍子 

胥屡屡进谏,夫差充耳不闻。公元前484年,听信太宰伯嚭谗言,赐剑令伍 

子胥自杀。越王勾践得知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认为良机已到,乘虚袭吴, 

夫差连连败退。其后10年,勾践大举攻吴,将夫差围于姑苏(今江苏苏州), 

夫差求和不准,绝望之下自刭而死。死前含泪对人说:“我悔不该不听伍子 

胥的劝告,死后也没脸去见他,请你们在我的脸上蒙上一块遮羞布吧”。 



                            结发夫妻的由来 



    结发夫妻指的是元配夫妻。在浙南关于“结发夫妻”有“束发托身”与 

 “投丝慰情”的民俗。所谓“束发托身”就是元配夫妻择日完婚时,男方要 

送庚帖,女方要回庚贴。庚贴上写明姓名、出生日子时辰和完婚时间。女方 

回庚帖时,附上一束头发,用红头绳扎着,作为定情托身、以身相许之物, 

以示结发同心,百年好合。而“投丝慰情”则是结发之夫妻,男人溺水死亡, 

尸体寻找无着时,妻子得剪下一束头发,缚在石头上,投入出事的地方,借 

此慰藉结发之情。结发夫妻的习俗,相传这是古时有个皇帝登基时留下来的。 

说是皇帝登基的头一夜,为担心胡子太短,无法入睡 (古代男人是以胡须长 

短衡量人的学识的)。身边的娘娘聪明过人,她剪下自已的头发,仔细地接 

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 

手捋胡须,接受臣子朝拜。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真乃“真龙 

天子”!娘娘剪发结皇帝的胡须成为结发夫妻的由来。 



                            三媒六证的由来 



    汉族择偶,过去都以“三媒六证”为正统习惯。这一习俗源于如下传说: 

很久前,三个皮匠遇到一位小伙子,想试试他的才学:一个说,请你做一个 

太阳大的馍;一个说,请你装海样大的一缸油;一个说,请你织路样长的一 

匹布。小伙子说:“请把太阳摘下,我比着做馍;请把海水过秤,我照数装 

油;请把路过尺,我依数量布。”三个皮匠被小伙子难住了。小伙子反问他 

们,什么是“六证”?三个皮匠都不明白。一天,他们遇到一位姑娘,便求 

教“六证”是什么,姑娘从家里取来升、剪子、尺、镜子、秤、算盘,说: 

 “要知粮有多少,以升为证;衣服裁得好坏,以剪子为证;布有多少,以尺 

为证;容貌如何,以镜为证;东西的重量,以秤为证;帐目是否清,以算盘 

为证,这就是 ‘六证’。”皮匠将“六证”告诉小伙子,小伙子非常倾慕姑 

娘的才学,就请皮匠做媒说亲,姑娘亦愿意,三个皮匠自然就成了“三媒”。 

举行婚礼时,桌子上摆上尺、剪、升、镜、秤、和算盘,称之“六证”,以 

后就有了“三媒六证”之说。 



                      “月下老人牵红绳”的由来 



    人们常把婚姻介绍人为男女双方搭鹊桥称作“月下老人牵红绳”,这个 

典故从何而来呢? 

    据唐朝人李复言编的《续玄怪录·定婚店》载:元和二年,有个叫韦固 


… Page 14…

的人,离家旅行住在宋城的一家旅店里。晚上,他见一位老人在月下翻检书 

信,身边的布袋里装着许多红绳。韦固问道:“这红绳有什么用处?”老人 

回答:“这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即使是仇人之家,贵贱悬隔,远在天边, 

身处异地,只要系上了,就会结为夫妻,这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您的脚 

已经系上了,再找别的姑娘也不行了。”韦固问:“我的妻在什么地方,她 

家里是做什么的?”老人说:“就是这个旅店北边卖菜的陈老婆婆的女儿。” 

老人又说:“你跟我走,我可以告诉你她是谁。”第二天,有一老婆婆抱着 

一个3岁女孩在大街上走,老人对韦固说:“这女孩就是你的妻啊。”韦固 

听了,大怒。随后,他派手下人去用刀将女孩杀死。手下人回来说:“没刺 

中要害处,只是刺到了眉间,就被人冲散了。”后来,韦固多次求婚,都没 

有结果。过了14年,韦固才娶妻。其妻眉间有一刀痕,经追问,才知道是3 

岁时被人刺伤所致。韦固想起了往事,知道终没有逃出月下老人系的红绳。 

之后,夫妻相敬如宾。“月下老人牵红绳”也因此流传下来。 



                           订婚赠石榴的由来 



     《北齐书·魏收传》记载,北齐的安德王有一次去李妃娘家赴宴,李妃 

母亲宋氏送给皇帝两个石榴。当时,皇帝和身边一些人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 

思,便把石榴扔掉了。太子太傅魏收知道后,对皇帝说:“石榴房子多子, 

王新婚,妃母祝愿您子孙众多。”皇帝一听,很高兴,命令魏收赶快把石榴 

找回来,同时赏赐给他两匹美锦。可见,早在北齐时代,我国北方已有了以 

石榴预祝子孙满堂的风习,并从民间传进了宫廷。当时,人们认为,石榴为 

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十房同膜,千子如一。民谣也说:“石榴、石榴, 

安石结榴。” 

    往上追溯,这个风俗来自石榴的原产地古波斯,随着汉使张骞出使西域, 

石榴传进了中国,以石榴做为象征人口众多、子孙满堂的神果,也进入了中 

国习俗。到了唐宋时期,互赠石榴预祝多子多福之风就广泛盛行于宫廷与民 

间了。一直到解放前后,在一些地域,青年男女订婚时聘礼仍互赠石榴,也 

有的赠石榴花盆,在婚礼中,新娘还悄悄地把石榴藏在衣服里。 



                             通心锦的由来 



    通心锦是拜堂时新郎、新娘各持红色锦段一端,相牵而入以喻男女通心 

的习俗。这一习俗源于唐。据说,张嘉贞想纳郭元振为婿,于是对他说:“我 

有五个女儿,叫他们各持一根丝线藏在布幔之后,线头露在外面,你随便牵 

一根,牵中的就嫁给你。”郭元振顺手牵一红线,为三女,遂成婿。这一做 

法后逐渐演变为通心锦。 



                             交杯酒的由来 



    我国民间的婚礼宴席上,有新郎、新娘互饮交杯酒的习俗。这一习俗源 

于先秦。《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爿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 

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 


… Page 15…

和谐。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至宋代,新婚夫妇 

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 

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合好。清末民初,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 

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今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 

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唯“交杯酒”之礼仪仍实行。 



                            “红盖头”的由来 



    过去举行婚礼时,人们往往看到新娘头上顶着一面别致的大红缎料,名 

之曰盖头。 

    盖头的出现,约在南北朝时的齐朝。当时是劳动妇女在劳动中避风御寒 

使用的。以后各族人民纷纷仿效,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盖头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价段。初时为民间遮风沙和御寒的实用物,仅仅 

只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 

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 

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 

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 

少的喜庆装饰。后来,发展到戏剧中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新娘头上顶着盖 

头,成为传统剧目中服装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其制作质料和工艺也变得 

日益考究。 



                             闹洞房的由来 



    这种风俗大约在汉代就有了。 

     《全后汉文》记了这样的一件事:汝南的张妙去杜士家,正逢杜家娶亲, 

酒宴后闹洞房。大概是杜士不顺从张妙的摆布,张便把杜捆了,系住双脚倒 

悬于梁上,不慎致杜于非命。这个故事说明,在汉代民间闹洞房已很普遍, 

并且习俗粗陋得很。现在,闹洞房已很少再有野蛮、淫邪的内容,而成为邻 

里亲朋向新婚夫妇表示祝贺的一种形式了。 

    另有一说,闹洞房的倡导者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说他登基之初,经 

常到民间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日在京都城郊出访时,看到一户人家为儿 

娶亲时,因家境贫寒雇不起吹打班子。就假扮吹打班头,召来军师苗先生及 

御乐班为民助兴贺喜。到了晚间,他想到今日乃五鬼之日,婚丧嫁娶皆为不 

利,深恐这家小户人家遭到不测,就借口与苗先生弈棋,留了下来,并趁新 

郎新娘向父母问安之时,移棋于花烛之下。时值三更,果见一恶鬼翻落院中。 

赵匡胤抄起一把笤帚追至门外,将恶鬼打倒在地,众人一看,原来是个戴假 

面具的强盗,平时专门打探盗窃新婚之家的喜财。赵匡胤回宫后,亲笔御书 

榜文,昭示天下:凡百姓嫁娶之期,务必享用鼓乐之仪,花烛之夜务邀亲朋 

厚友,喧闹通宵,以防不测。于是,民间始有闹洞房之习俗。 



                         结婚分红喜蛋的由来 



    在江南一带,如果遇上办喜事的人家在分红喜蛋,不管你是他的亲朋好 


… Page 16…

友,还是仅仅一个陌生的过路人,你都可以走上前,向新娘子讨红喜蛋吃。 

办喜事的人家一定会高兴地把喜蛋送给你,来者不拒。据说,这个讨红喜蛋 

的习俗还是从刘备那儿开始的呢。 

    相传三国时周瑜想用假招亲、真扣留的计策拿刘备当人质,要他交还荆 

州。这一计策被诸葛亮识破,于是,刘备去东吴时带了大量染红的鸡蛋。一 

到东吴,不论宫廷内外大小官吏和将士,逢人便分,无一遗漏,并称这是皇 

室礼仪,十分隆重。于是被分到红喜蛋的人都感到十分光荣,没有分到红喜 

蛋的人还纷纷到刘备的住处去讨。对此,刘备是来者不拒,一般的来客让手 

下的人派分,遇到头面人物他还亲自动手分,因此大造了招亲的舆论。东吴 

本来没有这种风俗习惯,都觉得很新鲜,便一传十,十传百,使家家户户都 

知道东吴公主即将与刘备成亲了。结果假戏真做,刘备得了个好夫人,而周 

瑜却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从此江南人结婚便又添了一个风俗, 

预示着无论有多少困难,但有情人终成眷属。 

    现在,很多人家把分喜蛋改为撒喜糖了,但在习惯上,仍然把它叫做分 

红喜蛋。 



                        新郎给新娘穿鞋的由来 



    新郎在接亲时给新娘穿上新鞋,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源于 

妇女缠足的陋习。从南唐妇女开始缠足以来,脚的大小已成为衡量女性美的 

关键。但是,封建时代,男女婚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不见面,媒 

婆说媒时,只好要来女方的鞋样儿,供男方定夺。为防受骗,男方同意了就 

留下鞋样,按照尺寸做一双绣花鞋连同订婚礼物一并送至女家。成亲时,新 

娘必须穿上这双绣花鞋。辛亥革命开始后,革除了缠足陋习,但送鞋之俗仍 

留传下来,并演变成接亲时由新郎给新娘穿鞋。当然,女方所穿之鞋不一定 

是由男方赠送的。 



                            长夜对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