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

第23节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关于世界的一切,始终是他的意识与他无法改变的世界的性质之间的关 

  系……由于他的境况的不可改变性,被他所知觉的只是这种关系的一种表达 

                                                                         ① 

  ——谜一般的整体的一个象征。他永远无法意识到客观整体本身。”他声称,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并不在于理解和认识的客体,而在于我们自身的历史有 

  限性。他一方面看到人的意识的历史有限性与人对确定意义的需要和追求之 

  间的对立,承认人的意识总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永远是相对的,不完备的, 

  但另一方面又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和绝对有效性,因而陷入了阐释的循环的巨 

  大困惑之中。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阐释学 



       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虽然对阐释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完善作出了重大 

  贡献,但他们仍然是把这一理论作为精神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来看待的。尤其 

  是狄尔泰,他虽然对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作了明确的区分,反对在精神科学 

  研究中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但他的阐释学理论却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 



① 狄尔泰《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的发展》,《狄尔泰全集》第8 卷,第27—28 页。 


… Page 73…

  应当克服并超越自身的历史有限性,努力达到对生命体验及其表达、对文本 

  和存在的客观真实意义的理解,这就在根本上违背了他的初衷,仍然把精神 

  科学的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混为一谈了。正因为如此,施莱尔马赫和 

  狄尔泰的阐释学被后人称之为“古典阐释学”。 

       使阐释学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完成从一般方法论向哲学本体论的转 

  折的是马丁·海德格尔和汉斯·格奥尔格·迦达默尔。关于前者,本书在第 

  二章已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这里,着重谈谈迦达默尔的现代阐释学理论。 

                           迦达默尔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如果说,海德格尔将阐释学由单纯的认识论和人文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改 

  造为哲学本体论,并为现代阐释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迦达默尔则完成 

  了古典阐释学向现代阐释学的过渡,建立了哲学阐释学的完整体系,使阐释 

  学成为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导思潮之一。 

       迦达默尔称:“我的阐释学仅仅在于遵循后期海德格尔的思路,并用新 

                                           ① 

  的方法达到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应当说,他正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阐 

  释学出发,把这门科学作为人类存在和世界经验来看待,通过强调理解的普 

  遍性,确立了一种以理解问题为核心的学说的独立地位。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阐释学的最终目标是探索存在的意义或真理,而迦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所关 

  心的则是人的存在及人与世界的最基本的状况和关系。因此他指出:“理解 

  与解释……是整个人类世界经验的一部分。”② 

       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迦达默尔把理解看作人的存在方式,认为它本来 

  就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有本体论的意义;“理解是如何可能的?这是一 

  个先于一切主体性理解行为,也先于理解科学的方法及其规范和规则的问 

  题。我以为,海德格尔对人的此在的时间性分析令人信服地指出了理解并非 

                                                                ① 

  主体诸多行为方式之一,而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 “理解……属于被理 

                    ② 

  解物的存在。”在他看来,人的存在的实质便是对存在的理解,向外,他必 

  须理解自然、世界、社会、他人,向内,他必须理解自我,只有在这种理解 

  中他才能够生存,没有理解,存在在根本上是不可能的。存在是对存在、对 

  自我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中存在的,只有在对存在问题的探索与理解中,人 

  才能获得存在的基础。 

       正因为理解和解释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原始特征,人要生存,就必 

  须对与他有关的一切作出理解,探究它们的意义。这便决定了理解的普遍性 

  和绝对性。迦达默认为,理解现象遍及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行为发生 

  在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他把宇宙、自然、世界、社会、历史、文化等等看 

  作扩大了的文本,而理解与解释无不是对这些“文本”的释读。但他同时又 

  指出,理解又不仅仅是人的主体行为和认识模式,而是存在者的存在模式和 

  人的存在的根本特征。哲学阐释学的目的并不是提供一种普遍有效的阐释理 

  论和解释方法,它所要说明的是一切理解得以发生的条件及其共同的本质, 

  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作为“此在”的人在传统、历史和世界中的经验以及这种 

  经验的语言本质,最后达到对世界、历史和人的存在意义的理解和阐释。 



① 迦达默尔 《自我批评的尝试》,《迦达默尔选集》,1982 年图宾根,第2 卷,第10 页。 

② 迦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图宾根1975 年,第11 页。 

① 《真理与方法》,第二版序言第ⅩⅠⅩ页。 

② 《真理与方法》,第二版序言第ⅩⅠⅩ页。 


… Page 74…

       迦达默尔 (Hans—Georg Gadamer),1990年生于德国马堡,20年代在 

  慕尼黑大学和马堡大学攻读哲学,1922年在著名哲学家托尔纳普指导下获哲 

  学博士学位,1929年在海德格尔主持下通过教授资格考试,此后先后任教于 

  马堡大学(1937)、莱比锡大学(1938),法兰克福大学(1949),从1949 

  年起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曾任莱比锡大学校长、德国哲学总会主席、国 

  际黑格尔学会主席等职。 

       迦达默尔的思想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以他的代表作《真理与方 

  法》的问世(1960年)为标志。《真理与方法》发表之前为其思想发展的第 

  一阶段,可称为前阐释学阶段;第二阶段大约从1949年到1960年,是他构 

  思写作《真理与方法》的时间,他的哲学阐释学完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 

  1960年至今,他试图用哲学阐释学的基本立场对一系列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 

  进行溯本求源的探讨并作出解释,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他的实践哲学阶段。 

       在前阐释学阶段,迦达默尔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对新康德主义的批判以及 

  对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的逐步接受。 

       在迦达默尔的青年时代,以赫尔姆零尔茨和朗格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的新 

  康德主义以及以柯亨为代表的马堡学派逻辑新康德主义占据了德国哲学界的 

  统治地位。迦达默尔的大学时代及其后的研究与教学生涯,有很长一段时间 

  是在新康德主义的主要根据地马堡大学和弗赖堡大学度过的,因而深受新康 

  德主义的影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圈子里成长起 

         ① 

  来的” 。青年迦达默尔的思想发展道路就是逐渐摆脱新康德主义影响的过 

  程,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契机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对德国思想界的冲击很大,德国文化的传统遭到 

  破坏,自由时代骄傲的文化意识以及建立在科学之上的进步信仰在战争的严 

  酷现实面前彻底崩溃。包括迦达默尔在内的许多年轻一代哲学家急切地要寻 

  找新的出路。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哲学为德国哲学界带来了希望的曙 

  光。现象学反对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先验 

  之物,认为这一切都是无法明证的,因而必须加以“悬置”,存而不论。哲 

  学的任务是对“现象”进行描述,通过对现象本身的本质直观和还原达到对 

  对象的认识。这将使哲学摆脱形而上学的阴影而成为一门彻底的严密的科 

  学。但是,现象学分析最终还是回到了先验的自我,即所谓的“纯粹意识”, 

  因此并未彻底摆脱德国唯心主义的传统。 

       是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对“存在者”和“存在”作了明确的区分,把 

  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对存在最为典型的表现——此在的分析中揭示 

  了存在的时间性,说明存在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从而破除了旧的形 

  而上学。海德格尔的哲学方向深深地吸引了迦达默尔,并对他此后所走过的 

  道路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 

       海德格尔后期主要探讨了两大问题:一、确定整个哲学思维和世界观的 

  起源,并确定其基本要素;二、指出“通达存在之真”的途径,而用来解决 

  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方法则是语言分析。迦达默尔继续了海德格尔的遗产,并 

  循着他的思路继承前进,经过十年的构思,在1960年出版了他本人,也是哲 

  学阐释学的划时代著作《真理与方法》,从而完成了阐释学由其古典形态向 

  现代形态的转变。 



① 迦达默尔 《自我批判的尝试》,《迦达默尔选集》第2 卷第9 页。 


… Page 75…

                                     理解的历史性 



       迦达默尔的阐释学“力图阐明隐藏在科学或不科学的各种理解现象之后 

                                                                                       ① 

  的基本条件,并使理解成为解释着的主体并非绝对居于主导地位的事件” 。 

  因此,他的理论并不研究解释的具体方法,而是探寻解释和理解得以发生的 

  条件。他彻底否定了施莱尔马赫的心理主义和狄尔泰的历史主义倾向,认为 

  它们“从整体上歪曲了解释现象,把持续于精神科学中的理解方法从理解的 

                                      ② 

  更广阔的过程中孤立出来了”。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客观 

  主义,他们的阐释学都力求使解释者摆脱自己的“偏见”而达到与被解释对 

  象同一的立场。迦达默尔认为,这种客观主义理想尽管听起来十分动人,但 

  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主义的前提是,被理解对象亦即文本,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作者也必定具有一定的历史限定,所以,理解文 

  本便是力求使自己完全摆脱自己时代的限制,设身处地地像文本的作者那 

  样,用那个时代的方式进行思维。认真地分析一下这个要求,我们便可以发 

  现其中包含了一个两难的推论:如果认定理解对象必定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那么解释者又怎么能通过理解消除这种局限性呢?而倘若理解者能够做到不 

  受历史限定的思维,那么,理解对象也就不会具有理解者想方设法要进入的 

  历史局限性了。 

       正因为如此,迦达默尔对理解的历史性作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论述。他 

  指出:“阐释学的概念标志着此在的基本运动性,这种运动性构成了此在的 

  有限性和历史性,因此包容了全部世界经验……理解的运动是无所不在,无 

                 ① 

  所不包的。” 由于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具有时间的有限性,人对世界、对自 

  身以及一切事物的理解也必然受到时间的限制。这便决定了,理解总是具有 

  历史性和有限性。理解者总是要站在自身、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及他所处的 

  环境的立场上去看待一切,理解一切。这种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是理解本身 

  固有的规定性,而且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在他看来,“历史性正是人类存在 

  的基本事实,无论是理解者还是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之中。真正的理 

                                                                             ② 

  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承认并正确地对待这一历史性。” 人总是以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