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第2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瓜烂熟。戟法灵活多变融合了诸般兵器的特质进去,刘冕可谓触类旁通,指导其他兵器的演练也是得心应手。
第十一式与十二式,则是薛家戟法的至高境界:万刃、无双。这是薛仁贵到了晚年总结自己一生对敌的经营,才创出来的最精妙无双的招式样法。达不到既定的境界,是练不成这样的招式的。薛讷自己由于没有多少阵前对敌的实战经验,都无法演练,刘冕练起来也非常的吃力。但是好歹也算是练得略有小成了。但是,仅仅是这样的一个小成,也让刘冕的武艺身手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在,他也完全超越了薛讷,成了薛仁贵武艺的全盘继承者。
至于第十三式,薛讷说当年他老父曾有遗言,若有人能够将前十二式用到天衣无缝熟络于胸,自然便可领悟。而第十三式的要诀,也被封在一个牛皮纸袋里,至今无人拆看。刘冕也不心急,心想薛仁贵既然有这样的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那就一切顺其自然吧!
刘冕正在指导几名将士的骑射,司马王远远跑来像是有事。刘冕上前询问。王告诉他长安留守狄仁杰,派使者前来求见。
刘冕便和王一起回了帅帐。看到那名使者。原来是留守府地一名小吏,刘冕也算是认得。他对刘冕说,狄仁杰有要事请刘冕回长安商议。其他的详情也并未多说。
刘冕清楚狄仁杰地为人,若是没有重要事情是不会这样来惊动自己的。于是将手边的军务交待了下去,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装只身离开了军营,往长安而去。
这几个月来刘冕一直泡在军营里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只是偶尔办些事情回长安稍歇半日。还没有正式的休过假。现在也恰是个时机放松一下自己了。因此刘冕将几个月累下来的旬假年假一起给休了,整了个十天长假好好休息一番。反正现在右卫也一切步入正轨了,稍事休息未尝不可。
一路走来刘冕的心情挺轻松地,就如踏青出游一般惬意。整日窝在军营里着实有点枯躁了,现在看到城外的青山绿水与长安的繁华热闹,别有一番异样情调。
既然狄仁杰说是有重要事情,因此刘冕就先进了皇宫留守府。狄仁杰正在那里恭候。而且潞王李贤也在场。三人略作寒暄坐定下来,刘冕开口见山便道:“狄公唤我前来,有何要事?”
狄仁杰对李贤一拱手:“还是请潞王说话吧!”
“好。”李贤也不废话,对刘冕道,“天官,这几个月来我与太平公主一起努力,终于有所回报。关陇仕族与长安门阀中的大部份人。已经妥协臣服,表示愿意拥护我母后登基了。神都那边现在已是民意如潮,屡屡搞出万人游行和群臣请命。强力要求我母后登基为帝。”
不过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刘冕点一点头:“好事。迟早要到这一天的,不如早点来早点稳定。”
李贤道:“我请天官来,就是想请你办件事情。”
“殿下请吩咐。”
李贤道:“母后要登基,必须要三者齐备缺一不可。一是仕族门阀与当朝大臣的支持,二是百姓万民地呼声;三是……军队的强力拥护。”
“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刘冕说道,“你是想让我联合一些将军们,联合上表拥护太后登基?”
“不错。”李贤说道,“你所执掌的右卫。现在是大唐名声最盛影响力最大的军队。而且与左卫并列十二卫之首,是关内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左卫大将军论弓仁。与你莫逆之将,定然对你言听计从。西京的另一支大军左玉钤卫地大将军薛讷,也定会响应于你。有了你们这三个人起头,再加上薛怀义这个羽林卫大将军的参与,就很容易造起势来引得其他将军们的追随。那就容易成功了。”
刘冕略作寻思,点头:“好吧!看来,也是时候了。”
“地确是时候了。”狄仁杰也道,“一切水道渠成,从朝廷到地方,太后登基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
李贤轻叹一声,道:“天命如此神器旁落,我身为李家皇子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状,求存要紧。我准备带着关陇仕族与长安门阀众人的答复,回神都向母后覆命了。然后,然后,我会与皇帝见面,约上太平公主一起当众请命,肯请母后登基为帝。这时,会有群臣的配合与神都百姓造势的推动……想必,母后就再也难以推辞了!”
刘冕也深吸一口气:“也就是说……太后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是的。”狄仁杰与李贤异口同声的道,表情神色各有千秋。
刘冕的表情还算平静,眉头也轻轻拧了起来。他对李贤道:“那我约上薛讷,陪同殿下一起进京吧。许多事情,还是当面与人商议清楚地比较好。神都那里左卫大将军论弓仁绝对没有问题。除了薛怀义,我与其他将军地交情都只一般。需要见面游说,才能有把握。”
“如此也好。”
刘冕心中暗道,看来,我就要亲眼见证千古一女皇武则天的登峰造极了。历史已经被我刘某人轻轻推一把走得偏了一点,她若是现在登基可是比历史上地她早了好几年。
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26章 风云际会
刘冕与狄仁杰、李贤商议了一阵,再与李贤同到了太平公主府上,约她一起择日去神都。
这几个月来刘冕很少与太平公主见面,更没有私下温存。太平公主见到刘冕到来颇有些喜出望外,若非李贤在场,她早像往常一样和刘冕滚打成一团了。
三个人头一次如此正式的坐在一起,商议政事。刘冕很少说话,更多的时候是在听他们兄妹二人议论。
挡搭了几个月,李贤与太平公主之间显然有了一些默契和了解。政治利益的统一,让他们这对兄妹现在完全站在了同一阵营里。
李贤等这一天已经苦等了五六年了。现在他的思路相当的清晰,就是要全力迎奉自己的母亲为皇帝。这样做或许有背祖忘宗之嫌,但近些年来的遭遇让他有了彻底的觉悟。要想成就大事,就得放下所谓的矜持。在没有实力之前,先要向命运和局势低头。
而且,他将头低得非常之彻底。在武则天登基的这场造势运动中,李贤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从徐敬业叛乱时起,他就立场鲜明的站到了武则天一起。从那时候起,他就一直积极的活动在武则天与李唐旧有门阀与关陇仕族之间,如同一条纽带一样将武则天与他们贯连起来。这才导致武则天准备登基之前没有大开屠刀杀伐过多。关陇仕绅们在李贤地领导和劝诱下。都放下了矜持和李贤一起投靠了武则天。为李唐的根基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地基础。与此同时,武则天也异常顺利的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登基的道路变得平坦了不少。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复唐》 第304节
《复唐》 第304节
作者: 寻香帅
这一切,都源于刘冕对李贤的洗脑。原本以李贤书生意气的性格,他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正是流放巴州地那几年里,刘冕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李贤完全的改变了。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刚正胆直的监国太子,所作所为与灵魂深处,都烙上了刘冕的印迹。
劝说关陇仕族与长安门阀。说来容易办起来可不是那么轻松。如果离开了太平公主的出面和努力,李贤也不是那么容易办成的。在这过程中,声名日隆地太平公主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相比于只剩虚名与精神和李贤,太平公主实在的权力与财富,都成了谈判中的重要砝码。关陇仕族与长安门阀当中,极大多数的家族都有不少子侄在朝为官、在军队谋生,或者是正在经商发财。他们不敢不给太平公主面子。要不然太平公主随便给他们一个小鞋子穿,在朝为官的前途黯淡那是肯定的,说不定还要被人阴害一把;在军队里混地就更怕了,谁敢不给太平公主的男朋友刘冕几分薄面?军队里要提拔要排挤更加容易,有时候也许就是刘冕一句话的事情。至于那些闷头经商想发私财地家伙们,看到天宝钱庄这么大的家业也不得不心怵几分。商场如战场,得罪了商界龙头大东家。那日子定然非常之难过。
因此,太平公主在劝说的时候比李贤更加直接和彪悍,有时简直就像是赤裸裸的威胁。所有的行为。处处都透着刘冕的影子。
一处出身高贵优雅大方的公主殿下,办起事来却显露出许多的阴险无赖的市井作风,这让关陇地家伙们大跌眼镜之余也只得徒呼奈何。李贤绅士般地游说劝说行不通,就会有小太妹的威逼恫吓紧随其上。一个白脸一个黑脸,文斗武斗明招阴招诸管其下,哪里还有不乖乖就范地?
至始至终,刘冕都没有出面。可是整件事情仿佛无形之中就都是由他来掌控。李贤与太平公主,受刘冕的影响太深太深。就像是被刘冕催眠了一样,油然不觉隐约之中。他们就顺着刘冕拟定的路子走了过去。
李贤和太平公主将事情的进展安排得很完善了。先是三人约上狄仁杰、薛讷二人一起去神都。然后太平公主与李贤去密会皇帝议定。兄妹几个再一起带头在朝廷上公开表态力挺武则天登基。与此同时,刘冕和薛讷则要联合论弓仁、薛怀义等等一些将军们。代表军方支持武则天登基。
朝堂、民间、军队和仕族一起大声高呼,武则天恐怕也该能放心大胆称心如意的登基了。这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政治做秀,但这样的做秀却又必不可少。但凡上位的政治家都最担心驾驭不了民意、没有顺理成章的理由来隆登宝鼎。尤其还担心后世与史书的评判。武则天也不能免俗,而且她是女人,比男人更有理由担心这些。
如果武则天顺利登基,那么李贤、太平公主、刘冕这些人就是拥戴有功的开国功臣。不管是实在的赏赐还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政治资本,都可以大有斩获。
商议已定公事为先,刘冕马上动身去找薛讷了,也没有与太平公主留下来独处。薛讷的左玉钤卫大半驻扎在城中负责治安,因此他就住在长安城里很好早。刘冕到他府上说明来意,薛讷二话不说表示愿意和刘冕同进同退。
薛讷在军事上有异才,可是在政治上却还没有什么经历和见地,向来都是对刘冕言听计从的。这并不出乎刘冕的预料之外。
一切准备妥当,刘冕和李贤、太平公主、狄仁杰、薛讷一起动身,前往神都。
一场浩世风云,眼看着就要随着这几人的到来,在神都上空开始奔涌。
来到神都的时候,整个城池的气氛都异常的怪异。热烈,热烈得诡异。所有话题地中心都是在讨论太后要改天换地故鼎革新。以周代唐。
皇宫宝城前,围了数千民众时时高声呼喊要太后出来面见百姓。倾听民声。
真个民意如潮如火如荼。
刘冕心中暗道,这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飞黄腾达了。暗中鼓动操纵的一些人,会鸡犬升天地。
进了洛阳后,刘冕带着薛讷就与狄仁杰、太平公主等人分道扬镳了。刘冕先回了家里略作安顿,到了晚上就和薛讷先去拜访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现在虽然已经是没有丝毫实权的一个摆设品了,但这些年来他积累下的名声声望还在。若说当今军中第一老宿,非他莫属。联名上书这种事情。需要一个声望足够的人来领头,黑齿常之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
刘冕和薛讷表明了来意,黑齿常之一时陷入了沉思。
半晌后,黑齿常之说道:“天官,以你现在的影响力加上老夫这块老脸,的确不难将众位将军召集起来。十二卫大将军加上老夫、再加上儒帅魏元忠与兵部侍郎张仁愿,足够代表军方地所有意见了。但是。现在真的是时机到了吗?”
“应该是。”刘冕说道,“潞王与太平公主,已经成功的说服了关陇仕族与长安李唐门阀的人,他们表示愿意追随潞王与太平公主,合力支持太后登基。另外,武三思一党的人无须鼓动,肯定是鼎力支持太后登基的。你看现在神都闹得风起云涌百姓民意如潮。有势不可挡之势。现在所缺的,只是我们军队地态度了。”
“说得不错。”黑齿常之说道,“其实。太后最没有信心的就是军队这一块了。回头想一想你就能明白了。这什么这几年来,太后不遗余力的培养年轻将帅取代我们这些老骨头。她就是怕在今天我们这些李唐旧臣的老顽固们,不肯支持她。没了军队的支持,她想登基都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