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农民、工人、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在革命的资产
阶级领导下取得的。但革命胜利后执掌政权的是大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
因此,奴隶制度虽然在北部和中部被废止,在南部仍被保留下来。最主要的
是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解决。革命后,贵族的土地被没收拍卖,但大部
分被富人和地产投机商以低廉的价格买走,只是一小部分转入富裕农民手
中。1786—1787年谢司领导的起义,反映了当地农民的不满。直到1804年,
政府颁布了土地法,将西部国有土地划成小块和减价出售,并允许分期付款。
农民得到了土地,但牺牲了印第安人的利益。
从独立革命到 19世纪初,美国农业专业化和产品商品化得到进一步发
展。南部种植园集中生产几种经济作物,如烟草和棉花。烟草在革命初期对
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1791年烟草出口值为459万美元,列全国出口物
资首位。只是后来由于国外的竞争和征收高额进口税,另一方面,随着国内
外对棉花需求的增长和轧棉技术的突破,南部棉花生产超过了烟草,1810年
棉花出口值达到6675。8万美元。革命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对农业的发展
也起了重要作用。1785年成立了费城农业促进会,华盛顿与富兰克林是该会
的首批成员。1804年于华盛顿举行首届美国农业展览会。此外,在普通学校
中增设农业课程,不久又兴办专业化农业学校。
美国在独立之初,国力还很弱,特别是工业条件较差,产品成本与价格
抵档不住英国的竞争,当时美国领导层在工业政策上曾有不同看法。《独立
宣言》的起草人国务卿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等,认为美国应致力于发挥农业优
… Page 101…
势;华盛顿与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等则主张美国除发展农业外,有必要倡
导新工业,认为美国若干新工业,已具相当基础,问题在于保护并促其成长,
这于国家独立与安全至关重要。最后,华盛顿的主张占了优势。
像英国一样,美国新工业也是从轻纺工业开始。事实上,这时期的主要
西方国家,都受到英国新的典型的刺激。还在1789年,英国技工施莱特为美
国奖励并资助纺织机研制的消息所吸引,于当年乔装渡美。因为当时英国禁
止熟练工人出境和禁止机器图样及机器出口,施莱特凭记忆仿制了水力纺
机。不久,施莱特即在罗得岛与人合资设厂,这也是美国工厂制度的开始,
施莱特本人也赢得“美国制造工业之父”的美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刺
激着对原棉的需求。1793年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解决了原棉加工中的瓶
颈。第一台手工轧棉机比徒手脱籽效率高50倍,以后设计的水力轧棉机,效
率提高100倍。1815年,纱厂加工的棉花有9万包,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
美国的冶金业,早在殖民地时期就有生铁出口。独立后在纽约州、宾州等地
兴建了冶铁业基地。1810年美国有熔铁炉153座,产铁53908吨。
为扶植国内新工业的成长,汉密尔顿力主实行贸易保护政策。1789年美
国制定了第一个关税税则。按照税则,关税分为从价征收和从量征收两个部
分,平均税率为8。5%,由美国商船运入的可以减税。初期税率所以订得较
为温和,是因为美国当时还不能完全摆脱对英国进口的依赖。到1791年,汉
密尔顿提出了著名的《制造工业报告书》。他的政策思想是:通过征收保护
关税的方法奖励工业,同时对农业加以必要的保护,不能对一切进口货实行
保护关税,而仅对本国能生产的进口货征收保护关税。从1789年到1808年
的历次关税税则看,税率总的在不断提高。尽管如此,在英国货物的竞争面
前,美国民族工业大受打击。直到1816年麦迪森任总统期间,关税税则有了
实质性改变,依照税则,平均税率为20%,其中棉织品进税为25%。
在独立革命初期,美国财政经济极其困难。1785年确定的新货币单位美
元还没有建立起信用,巨额公债(单是大陆会议发行的债券即达4200万美
元)大量贬值。当时领导层中对这些债券的善后处理也存在不同看法,有人
认为这是为争取国家独立而认购,当前国家财政困难,可毋须清偿,汉密尔
顿则力主将债券按原值全部清偿。1790年通过了《承受公债法案》,规定战
时各地所发债券全部由联邦政府承受清偿。汉密尔顿的财政政策是征税还
债。为此,他开征国产税,对各类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关于货币制度,汉密
尔顿采用金银复本位制,将金银比价定为15∶1,并于1791年成立了合众国
银行,银行授有发行纸币和贷款权。
英国乘美国经济不稳之际,于1805年突然对美国实行封锁,同时在海上
搜捕美国商船。于是美国在1809年宣布同英国断绝通商。1812—1814年,
美国经历了对英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在战争中美国遭受到很大挫折,首都华
盛顿一度被英军占领,但战争的最后结果是美国的独立得到巩固,在经济上
坚定了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 Page 102…
2。拉丁美洲殖民地经济概况
(1)西方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征服和掠夺
拉丁美洲的范围,系指美国以南的地区。它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危地
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伯利兹等国)、
西印度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等20多个国家)、南美洲(巴西、智利、
阿根廷等12个国家)及南美附近的岛屿。由于这一地区从15世纪末到19
世纪上半叶长期受西、葡等拉丁语系国家的殖民统治,故泛称拉丁美洲。在
西方殖民者侵入之前,印第安人是拉美的唯一居民,社会经济形态基本仍处
于原始公社阶段。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最先来到西印度群岛,占领了古
巴、波多黎各及牙买加等岛屿。1521年,在麦哲伦侵入菲律宾的同时,西班
牙另一支远征队由科尔特斯率领,侵占了墨西哥。1533年,由法兰西斯科·皮
萨罗率领的远征队征服了秘鲁。此后,西班牙殖民势力继续向南美中部扩张,
最终控制了拉普拉塔地区(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到16世纪末,西班
牙占领了除巴西 (葡占)和圭亚那 (荷占)之外的全部拉美领土。
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拉美过程中,对土著印第安人的反抗进行了残酷镇
压。例如,在1511年征服古巴时,以密集的炮火轰击土著居民,致使拥有约
30万人口的古巴,幸存者不足2千人。殖民者还使用近乎抢劫的卑劣手段勒
索印第安人的财富。在巴西的葡萄牙殖民者,常常以各种借口劫持土著居民,
以达到勒索金银目的。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秘鲁后,以释放印加头领阿塔华
尔巴为诱饵,向印加人索取体积相当于牢房大小的黄金。待印加人交出金银
后,皮萨罗却放火烧死了阿塔华尔巴。据估计,单是科尔特斯和皮萨罗在墨
西哥和秘鲁掠夺的金银财宝,价值近128吨黄金。西班牙从1545—1560年间,
每年从美洲运回的黄金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它成为西班牙王
权三大岁入来源之一 (其他两个是羊主团税金和低地国家及其他领地上的收
入),也是造成16世纪欧洲价格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2)殖民地时期土地制度
西班牙是一个经济上落后和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国家。在征服拉美后,
西班牙国王便将印第安人的土地分片赏赐给远征队头目和随军的天主教会。
如其中的科尔特斯获得2。5万平方英里的土地,22个城镇和11。5万印第安
人,皮萨罗获得2。5万平方英里土地和10万印第安人。天主教会同样从中分
得大量土地 (1810年教会占有拉美全部可耕地的1/3)。
西班牙殖民政权从1503年开始 (直到1720年),在拉丁美洲普遍实行
所谓的“恩康米安特”制(监护征赋制)。在“恩康米安达”制下,拉美原
有的公社土地所有制被废除,若干个公社被归并成一个大的托管区,托管区
内的印第安人被剥夺迁徒自由。他们必须无偿地为白人领主耕种领地,并缴
纳代役租,而且必须履行教规,向教会缴纳“什一税”。1720年废除了“恩
康米安达”制,印第安人由此成为“佃农”。佃户除向白人地主缴纳地租外,
还要承受繁多的税赋和劳役,在层层剥削下,许多印第安人和部分印欧混血
种人逐渐沦为债务奴隶。由于债务清偿的世代相承性,不仅举债的佃户本人,
而且他的家族也有成为债奴的可能。
… Page 103…
西方殖民者在奴役印第安人的同时,从 1502年起,葡萄牙人就首先开始
将非洲黑人贩运到加勒比海西属殖民地圣多明各岛,卖给当地甘蔗种植园主
作奴隶。16世纪3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立了许多种植园,大量栽
种甘蔗、棉花,开发时使用了大量奴隶劳动。到18世纪末,拉丁美洲的西班
牙殖民地,黑人人数达到77。6万人,巴西的黑人人数达188。7万人,占拉美
全部人口约1/7。
(3)17—18世纪拉丁美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16世纪后,西、葡国力的衰落,为拉丁美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开了方便之
门。1580年,葡萄牙由于国王死后无嗣,被迫合并于西班牙(直至1640年)。
西班牙,低地国家的北方7省,在经历长达80年 (1568—1648年)的叛乱
后,合并成为荷兰共和国,使西班牙失去了最重要的岁入来源(16世纪,来
自低地国家的岁入比来自西印度群岛的岁入大10倍)。同时由于饥荒和鼠
疫,西班牙在1600—1700年间丧失了1/4的人口。西班牙为维持和试图扩大
帝国的支出,超过了帝国的收入,用国家财政岁入作担保的借款到1562年已
占该年预算的 1/4以上。1557年西班牙王室曾通过宣布破产的办法来拖延付
款期限,并于1575、1576、1607、1627和1647年再三施行这一政策。
在此情况下,新崛起的荷兰、英国以及法国的殖民势力,乘虚侵入拉丁
美洲。荷兰在16世纪末占领圭亚那之后,1634年又占领了库拉索岛,同时
从1635年起插足巴西,从葡萄牙人手里夺走了这一地区最富饶部分,从巴伊
亚到亚马逊河的种植区。英国继1625年占领巴巴多斯岛后,1655年又占领
了牙买加岛。1697年,西班牙把海地的西半部割让给法国。正是在多国殖民
势力渗入的条件下,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经济得以避免印度的模式,在夹缝中
争取到一定的发展。
自17世纪中叶起,拉丁美洲实际上已门户洞开,荷、英、法在西印度的
据点成了同拉美进行非法贸易的跳板。这一时期,在西属殖民地中,合法进
口商品与走私商品之比达到1∶7。走私贸易的猖獗,大大刺激了拉美商品经
济的发展。许多主要由土生白人经营的大种植园,农产品商品率不断增长。
到18世纪中叶,西属殖民地出口的农产品总值达到年500万皮亚斯。18世
纪末又上升到年2500万皮亚斯。同期,拉美各国的工业也有较大发展。除各
地普遍生产的肥皂、铁木器、马具等商品外,较为突出的有墨西哥的银矿开
采和纺织业,古巴的制糖业以及阿根廷的制革等。18世纪末,墨西哥的克雷
塔罗已有20家资本主义性质的毛织工场,共雇用215名工匠和1500名工人。
19世纪初墨西哥的采矿业,年产值达2500万比索。古巴的制糖业在英国占
领哈瓦那后,随着同英属殖民地的贸易而迅速发展,1780年古巴使用畜力的
制糖工场有600个,产量近6000吨,在随后的10年中,由于开始采用蒸汽
机,糖产量增加了一倍。1778年,阿根廷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输出兽皮15万
张,到1783年上升到140万张。
到18世纪末,尽管从总体说,拉美还不具有象北美那样发展的工业,但
拉美各国的产值和贸易额大大超过北美。北美在独立时的出口总值约为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