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始佛教的教理主要有:四谛说、缘起说、五蕴说、轮回5涅槃、无常
与无我说五部分内容。
四谛说,谛,字义为真理。四谛即四大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
道谛。它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痛苦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
苦谛是对人生痛苦现象的分析。佛陀分人生痛苦现象为八类:一是生苦,
二是老苦,三是病苦,四是死苦,五是所求不得苦,六是怨会憎苦,七是爱
别离苦,八是五受阴苦。这八苦,前四种是从生理方面来看的,生老病死本
是生理规律,但人们往往想违反这种规律,要求出生不痛苦,不病、不老、
长生,从而导致痛苦。次三种是从社会关系方面来看的。在现实生活中,敌
对的人往往会合在一起,相爱的人往往被拆散,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往往得不
到满足,这些也使人们深感痛苦。最后一种是从人身心方面来看的、佛教认
为,人由“色”(形式、物质)、“受”(感觉)、“想”(知觉)、“行”
(意志)、“识”(意识)五阴(或译五蕴)五种因素构成。五受阴苦是指
人身心等一切方面的苦。佛陀将人生现象概括为八苦,表明他对人生的认识
——“一切皆苦”。
集谛是讲人生痛苦的原因。佛陀说:“这就是痛苦原因的神圣真理:由
于渴求(生存),导致生而又生;伴随着肉欲和贪求,到外寻找满足;渴求
欢乐,渴求生存,渴求权力”。 (转引自德·恰托巴底耶:《印度哲学》中
译本,第129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他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有欲
爱,对长寿的欲爱,对享乐的欲爱,对权力的欲爱等等。可见,他对人生痛
苦避免从社会条件方面作分析,而专从人的主观方面求原因。这显然是为了
引导人们放弃正常生活,去寻求虚无的解脱。
灭谛是讲断灭痛苦。佛陀说:“这就是灭寂痛苦的神圣真理:完全湮灭
愿望而灭寂这种渴求,让它离开,驱除它,与它分离,不给它留下余地”(同
上书,第129页)。在佛陀看来,渴求(欲爱)是人生苦之原因,只有灭绝
欲爱,才能摆脱痛苦,得到解脱。
道谛是讲灭苦的方法或手段,即所谓“八正道,包括正见(对佛教教义
的正确见解)、正思(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正语(在修行中做到言语
正确)、正业 (行为正确,做到不淫、不盗、不杀等)、正命(在修行过程
中做到少欲知足,正当地谋生)、正方便(集中精力,正确修行)、正念(对
佛教教义正确地忆念)、正定 (正确地修行禅定)。“八正道”从思想、言
论和行动方面规定了教徒应遵循的准则。
佛陀又称“八正道”为“中道”,意为两端中间的道路。他指出,世俗
生活耽于情欲,苦行则折磨人的身心,两者都是偏激的行为,而“八正道”
作为修行的生活方式介于两者之间,是“苦乐中道”。这是人们获得解脱的
正确道路。佛陀的“中道”表达了不走极端,而采取折衷的思想。这是原始
佛教教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缘起说。缘起说是原始佛教关于事物和人生成的理论。
缘,意为条件;起,意为产生。缘起,意指依条件而产生。佛陀认为,
… Page 55…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依缘(即条件)而生灭的,“诸法从缘主,诸法从
缘灭”。佛教的“法”,指的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中阿含经》
(卷二十)说:“若有此则有彼,若无此则无彼,若生此则生彼,若灭此则
灭彼。”这就是说,此是彼之缘(条件),彼是此之缘(条件),此依彼而
起,彼依此而起,如果离开了缘,什么也不可能存在。可见,原始佛教是以
事物互为条件而因果联系作为事物生灭的原因。
在佛陀时代,印度思想界对世界生存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婆罗门教主张
一因论,认为万物由神(梵天)所创造。外道有的学派提出无因论,认为事
物是偶然发生或由宿命决定的。原始佛教的缘起说认为事物互为条件而生
灭,主张的是多因论,取以上两种思想之“中道”。从哲学上看,原始佛教
的缘起说有积极意义。它肯定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事物互为条件而生灭,
因此它们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相互依存性,整个世界都是由
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所组成的。这种思想具有辩证法的因素。
但佛陀的缘起理论只是说明事物生成的原因,他并没有对世界生成过程
作出深入的分析,更没有探讨世界的本质之类的问题。他提出“缘起”思想
主要还是用来分析人生问题的。他把人生现象归纳为十二个互为条件即因果
联系的环节 (支),即所谓“十二因缘”,各支名称及其涵义如下:
第一,无明,指心的迷暗无知,不明事理。
第二,行,指思想、语言和行动。
第三,识,指感觉和意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第四,名色,名即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四蕴,指精神因素。另一蕴
是“色”,指物质因素。
第五,六外,指感觉器官和意识机能。有眼耳鼻舌身意(心)六外。
第六,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触要由六外、六境(六外的
外界对象)、六识相会才能形成。
第七,受,指感觉,包括苦、乐、不苦不乐等。
第八,爱,指对外部事物的渴爱。
第九,取,指对外部事物的追求、执著。
第十,有,指人及其所生存的环境乃至一切东西(包括宗教虚构东西)。
第十一,生,指形成生命。
第十二,老死,老与死的合称。
佛教史籍对十二支之间的因果联系有两种解释,一是从无明开始,逐次
到老死,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说明人生的苦因。如行的苦因为无明,识的
苦因为行等等。二是从无明灭开始,逐次到老死灭,也是前因后果,说明灭
苦之过程。如无明灭导致行灭,以后每一支逐次灭。
“十二因缘”语,是佛陀根据自己对人生现象的观察而建立起来的。实
际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往往是难以成立的。例如,“无明”指不明事理,
并不能作为行为产生的唯一的原因。“无明”和“行”产生的前提是有精神
和肉体的人身,而佛陀则把这种关系颠倒了。可见,佛陀提出“十二因缘”
说,并不重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将他所理解的苦及苦因构成一连串
因果环节,从而说明人生流转于生死苦恼之中。人们只有信仰佛教、严格修
行才能灭苦得到解脱。“十二因缘”说实际上是对“四谛”说的进一步说明
和发挥。
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缘”说为后世佛教徒所继承,并有了重要的发展。
… Page 56…
如后来的小乘佛教以这一学说为基本思想,提出了“三世两重因果”理论,
即以无明、行两支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外、触、受五支为现在果;爱、
取、有三支为现在因;生、老死两支为未来果。人在这三世间的因果系列中
轮回,脱离了这种系列便得到解脱。
五蕴说。五蕴即五阴,蕴,意为积聚、类别。五蕴意指五种类别的因素,
包括色、受、想、行、识。原始佛教认为,众生是由五蕴结合而成的。《杂
阿含经》(卷二十)说:“恰如支节集合而名为车,如是仅依蕴而有众生之
名云”。这里以车的部件集合为车来比喻众生是由五蕴的聚合而形成的。
原始佛教又将五蕴分成两大类别,一是色,相当于物质因素,包括“四
大”(地、水、风、火)和由四大构成的感觉器官等;二是受、想、行、识,
相当于精神因素。这四蕴又合称为“名”。有时为了突出识的精神作用,又
将识与名色并立。这五种因素各自独立存在,不仅名独立于色,而且名中的
受、想、行、识也独成一类。五蕴具有变易无常的特点。《杂阿含经》(卷
一)说:“当观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外,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
若未来,若现在……彼一切皆无常”。这就是说五蕴在时间 (过去、未来、
现在)、空间 (内外、远近)和形态(粗细、好丑)上都是变化无常的。原
始佛教认为,五蕴依因缘关系互相结合,“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
而得生长”。(《杂阿含经·卷二十》)识以名色为条件,名色以识为条件,
它们相互联系而发展。
原始佛教把构成众生的因素分为名、色,即精神和物质两类,但对它们
之间的关系说得很模糊。在佛经中,有时强调名与色是平行的,有时又认为
识起决定作用,“一切依识而生”。不过,原始佛教既然认为名与色互为条
件而结合,那么不可能说物质是由精神派生的。
轮回与涅槃。佛陀宣扬“轮回”思想,认为人(有时亦指众生)处于不
断的生死轮回之中。轮回的形态有六种,即天、人、阿修罗(魔鬼)、畜生、
饿鬼、地狱(地狱中有生命的物类)。生死轮回是由于“业”的作用。“业”
意指人的行为,有善、恶之分。佛陀认为,人死五蕴散,但人生前行为的影
响(业果)并不消失。它的力量(业力)会重新聚集五蕴形成新的生命转世。
转世生命的形态由业的善恶所决定。行善业者,死后入天堂或转生为人;行
恶业者,则入地狱或转生为畜生等。业所造成的生命轮回经三世循环过程。
现实人生的贫富寿夭,是由前世业的善恶所决定的,而今世业的善恶又决定
来世的生活状况。如此循环不尽。佛陀的轮回说强调人现实状况是由生前的
行为所造成的,而不是由神所决定的,这就是带有反对婆罗门教神创说和种
姓至上的意义。
佛陀虽然把生死轮回分为六种好坏有别的形态,但他认为轮回在本质上
都是痛苦的。人只有摆脱轮回,达到涅槃,才是真正的幸福。
涅槃,意译圆寂,灭度等等。它是指一种断灭轮回,摆脱一切欲望、烦
恼、痛苦的绝对宁静的精神境界。《杂阿含经》(卷十八)说:“贪欲永尽,
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高
目标。不过,一般教徒修行还只能达到较涅槃低级的阿罗汉果(也是指一种
断灭轮回的境界),而只有佛陀才达到了涅槃境界。
原始佛教认为,涅槃作为人生归宿的最高境界与现实世界是有本质区别
的。达到涅槃,不仅摆脱外在客观事物,而且也摆脱了人的主观感受、理智
… Page 57…
等,在“寂灭”中得到快乐和幸福。而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东西都是变化无常、
“皆假非真、乐少苦乐”。可见,原始佛教认为唯有涅槃这种精神境界才是
唯一真实的存在,这就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无常与无我。“无常”是佛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学说,“无我”则是
有关灵魂的学说。
佛陀认为,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常住不变的
东西,即所谓:“诸法无常”,“诸行无常”。据《杂阿含经》(卷十)记
载,佛陀曾用奔流不息的河水来比喻现实世界物质东西的运动变化,“世尊
告诸比丘,譬如恒河大小暴起,随流聚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
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
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维分别,
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佛陀指出,物质东西(诸色)因其“无
坚实”即非牢固存在的原因,所以在时间、空间和形态上都是变动不息的。
汉译《那先比丘经》所载比丘那先的话,也表达了这种思想。那先说,牛奶
从牛身上挤出后,经过若干时间,就会变成凝乳,由凝乳又变成奶酪,再由
奶酪变成酪油。凝乳、奶酪、酪油和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