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

第15节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第15节

小说: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光、热、影子、黑暗、融合、分离、敏感、迟纯、形状等则是从原子后 

来偶然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原子的结合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结合,而是常常 

由二个不同性质或对立的原子相联合。原子结合为复合物而形成事物,人的 

躯体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这种原子的复合物组成的。原子复合物除 

具有原子属性外,还具有排斥和吸引、大小、形状等物理属性。原子因空间、 

法和非法而产生运动,物理世界的变化导源于原子在运动过程中的分解和聚 

合。耆那教的原子说虽然裹以宗教的外衣,但在构成现实世界的范围内实质 

上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 

     耆那教还探讨了“法”、“非法”、空间、时间等问题。空间是一切存 

在和运动的场所,灵魂、物质、法和非法都存在于空间之中。虽然空间是不 

可感知的,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认识其存在。空间具体可划分为两类:一 

类是人、灵魂和事物所生存的世界,称为“世间”,另一类是灵魂摆脱物质 


… Page 51…

以后定居的空间,称为“虚空”;前者是有限的、相对的,后者是无限的、 

绝对的。时间同空间一样虽不能被感知,但从推理中可以证明其存在。时间 

是一切事物存在、运动、变化、长短持续的必要条件。时间具体也可划分为 

两类:一类称为真实的或绝对的时间,另一类称为经验的或相对的时间;前 

者是无始无终、永恒而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后者则存在于各种灵魂和事物的 

变化中,并有起点和终点的限制。法与非法的主要作用是为运动和静止提供 

必要的条件,有了这些条件,运动和静止才能展开,但这些条件本身是永恒 

的、无形的、不动的、消极的。如像鱼在水中的游动需要水这一条件来帮助, 

但水本身是不动的、消极的。 

     总的看来,耆那教的世界观是一种二元的实在论。它既承认灵魂的存在, 

认为灵魂是永恒的、不朽的、无所不在;又承认非灵魂的物质的存在,提出 

了原子论,并分析了物质的结构、形态。 

     在认识论方面,耆那教提出了五种“智”的理论。这五种智是:感官智 

 (借助感官等获得的认识)、圣典智(借助圣书和权威者的意见而获得的认 

识)、极限智 (直接获得的在时空上极为遥远的事物的认识)、他心智(能 

洞察别人现在和过去精神活动的认识)、完全智 (对一切事物及其变化的最 

完满的认识)。耆那教认为,前两种认识是间接的”,要借助感官等,是普 

通人所具有的;后三种认识则是“直接的”,不需借助感官等而能直接把握 

认识对象,是已经摆脱“业”(细微物质)的影响并且具有“正确”认识能 

力的修行者才能具有的。前三种认识有可能产生错误,后两 种,特别是最 

后一种认识,则不会产生错误。 

     耆那教在认识论方面还提出了对事物的判断形式理论,即“七支论法”, 

或称“或然论”。耆那教认为,人们对事物所拥有的各种直接或间接认识, 

表明事物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多样的。一个全知的人可以获得对一个事物 

各个侧面的直接认识,但不是全知的人每次则只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观察 

和认识事物,从而只能认识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或特征,这种对于事物多侧面 

中一个侧面的局部认识,称为“论法”,以这种局部认识为基础的判断也被 

称为一个“论法”。耆那教认为,对一切事物的判断可有7种形式,即所谓 

 “七支论法”:存在(有)、不存在(无)、存在又不存在(亦有亦无)、 

不可描述 (不可言)、存在并不可描述(有亦不可言)、不存在并不可描述 

 (无亦不可言)、存在又不存在并不可描述(亦有亦无亦不可言)。耆那教 

强调,为了正确和清楚地表述一个判断和命题,应该在每个判断形式前都加 

上“就某方面而言”这类限制词,以表明每个判断的条件性或相对性,并且 

承认有从其它观点出发得出不同判断的可能性。例如,人们不应该说:“大 

象像一根柱子”,而应该说:”从某方面说 (从象的腿方面来说),大象像 

一根柱子”。耆那教的这种理论虽然带有不可知论和诡辩论的色彩,但毕竟 

强调了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观点,掺杂着某些合理的、辩证法的因 

素,在印度逻辑思想发展史中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特别是在反对奥义书唯 

心主义的教条“一切都是梵”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耆那教哲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社会伦理学说。实际上,本体论或认 

识论的知识对耆那教来说,无非是一种修行的手段,只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 

的行为,消除所有的灵魂束缚,获得解脱。耆那教认为,灵魂是有生命物类、 

特别是人的最高本质。灵魂生来就是完美无缺的,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但 

是由于它受到物质即“业”的障碍而失去了光辉。“业”附着于灵魂,形成 


… Page 52…

一种障碍,称为“漏入”,犹如雨水通过漏房流到人的身上。耆那教认为有 

各种各类的业,并且按其产生的结果来命名。例如,种业是决定种姓身份贵 

贱的业,寿业是决定生命长短的业。此外,还有智障业、见障业、迷妄业、 

受业、名业、遮业,这些是引起苦乐感受的业。这些业不仅集结起来构成人 

的肉身,而且也决定着人的智慧愚鲁,并且它们是前世所定的。 

     耆那教认为,由于恼怒、骄傲、迷惑和贪婪等存在于灵魂中,使得灵魂 

常常被业所“系缚”,犹如一件衣服被油垢、灰尘弄脏一样。解脱就意味着 

灵魂与物质(业)的彻底分离。一方面制止新物质(业)流入灵魂(“制御”); 

另一方面不断排除灵魂中的旧业。 

     耆那教认为,要使灵魂解脱,必须奉持“三宝”,即正信、正智和正行。 

正信,就是要完全彻底地信仰大雄和他所传的教义。正智,就是正确地学习 

和理解耆那教和教义,能够从具体的生灭变化着的事物中认识到事物自身的 

永恒,从生物的生生死死中认识到灵魂的永恒。正行,就是要求在家的信徒 

实行五项誓戒,即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奸淫、不贪私财。至于出家 

的修行者,还有更严格的要求,例如,不杀生,不仅禁止杀害任何一种甚至 

最微小的生物,而且禁止一切可能引起争执的思念、言语和行为,甚至禁止 

一切可以伤害生命的无意识的行为。正信、正智和正行三者紧密结合,不可 

分割,其中任何一项的进退都会影响到其余两项。 

     耆那教还认为实行苦行是和禁戒一样的重要修行方法。他们把苦行分为 

思想 (内)和行为(外)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必须静坐、反省、忏悔、消除 

情欲、勤于学习;后者是指必须在行动上实行各种自我克制,经受各种使肉 

体受苦的磨炼。 

     耆那教认为,当一个人通过奉持“三宝”以及实行苦行,就能消除旧业, 

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摆脱物质的束缚,恢复其天然的完美, 

从而摆脱轮回,获得解脱。解脱后,摆脱物质束缚的灵魂将可亲证其内有潜 

力,获得4种至善,即无涯智慧、无限信仰、无穷能力与无尽欢愉。 

     耆那教也具有明显的反婆罗门教的时代气息。他们否认人的种姓差别, 

而强调人的宗教修养的差别;反对用其他生物为牺牲祭神以求自己的解脱, 

认为婆罗门教杀生献祭,不仅无助于人在来世的幸福,而且杀生本身就是造 

下了恶业,主张用战胜自己情欲的办法求得自己的解脱。但是,耆那教走向 

了另一极端。耆那教教人以身体的极苦去求灵魂的极乐,以现实的自杀去求 

理想的永生,这对人民只能起一种消极的作用。 


… Page 53…

                            2。佛教的哲学思想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印度沙门思潮中兴起的一个宗教派别。在沙门思潮 

诸派别中,佛教在历史上的影响最大。它在印度流行了约1500余年,至13 

世纪左右才衰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形成的极为丰富的宗教哲学思 

想,对促进印度哲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大约在自公元前3世纪始,佛 

教向印度境外传播,北传至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地;南传至斯里兰卡、 

泰国等地,对这些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佛教与基督教 

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佛教,又称早期佛教 

 (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前4世纪中叶)、部派佛教(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 

至公元1世纪)、大乘佛教(约公元1世纪至6世纪)、后期佛教(约公元 

7世纪至13世纪)。这里介绍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 



      (1)原始佛教的宗教哲学思想 

     原始佛教是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约公元前565—前486年)及其后 

三、四代传人时期的佛教。 

     释迦牟尼原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他成道后,佛教徒对他的 

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又被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 

     释迦牟尼出生于释迦族聚居的迦毗罗卫国 (位于今尼泊尔国南部提罗拉 

科特附近),其父是该国国王,母亲是邻国天臂国元能王之女。释迦牟尼出 

生后不久,母亲便逝世,由继母即姨母扶养成长。17岁时娶妻,后生有一子。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极为聪慧。佛经说他精通“六十四种书”。他爱思 

索人生问题。据佛经记载,他看到病人病患缠绵,老人龙钟艰难,死人形容 

变色,深感人生充满痛苦和烦恼,逐渐产生厌世情绪。在当时沙门思潮解脱 

风气影响下,29岁时出家,到摩揭陀一带寻师访道,无所得。又去修苦行, 

 “日服一麻一米”,日夜结跏趺坐,不避风雨,时间长达六年,人瘦弱不堪, 

仍未得到解脱。后来,他来到菩提城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冥观七天七夜, 

终于大觉大悟得道,时年35岁。自此后,他传教四方,化导弟子,创立佛教 

僧团。僧众尊称他为“佛陀”。80岁时在拘尸那揭罗城圆寂。 

     佛陀传教,主要是口头宣讲,基本上没留下文字资料。现存原始佛教的 

史料主要来自部派佛教时整理佛典,即佛教“三藏”中有关的“经”与“律” 

 (另一藏为“论”,是部派佛教研究教义的著作)。“经”是佛教教理,“律” 

是佛教僧侣集团的戒律。佛教“三藏”有汉语系统、巴利文系统和藏语系统 

等形式。汉语的“三藏”主要据梵文译出,“经”有《长阿含经》、《中阿 

含经》、《杂一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汉译四“经”与巴利文系统的 

 “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的内容大致相对应。 

汉译“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僧祗律》等。巴利 

文系统的“律”有《经分别》、《犍度》《附随》三大部。汉译《五分律》 

与巴利文系统的“律”在内容上较接近。目前研究原始佛教主要依靠的是巴 

利文系统和汉译的“经”和“律”。 

     佛陀传教,注重分析人生问题,对有关世界起源一类哲学问题一般不作 

探讨。当人们问到这方面的问题时,他常常答道:“无记”,意思是不作判 

断。据《中阿全经·箭喻经》记载,他对一位叫“鬘童子”的弟子说,如果 


… Page 54…

一个人被毒箭射中,医生不是立即拔掉箭,而是先问谁射的箭,箭用什么材 

料制造的,谁制造的等问题,那么问题尚未得出答案,中箭者早就死了。他 

认为,世人正处在苦难之中,当务之急是拯救他们,而不是穷究那些深奥的 

哲学问题。尽管佛陀回避哲学问题,但他所探讨的人生问题与哲学问题是密 

切联系着的。所以,他创立的原始佛教教理中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原始佛教的教理主要有:四谛说、缘起说、五蕴说、轮回5涅槃、无常 

与无我说五部分内容。 

     四谛说,谛,字义为真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