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自己成为一个好记者-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何故),有时还需要补充一个H(How,结果怎么样)。
新闻例话
新闻例话(之一):一个媒体成功需要“五个一”:1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靠山;2一个有实力并有远见的投资方;3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4一个目标一致并执行力很强的团队,其中需要1—2名灵魂人物;5。一套好的规章制度。
新闻例话(之二):关于平面媒体定位—— 媒体定位——板块定位——版面定位——栏目定位——选题角度——采访切入点——素材选取,写作——包装(标题、小标题、图片等)。一个细节运用不当,归根结底是对选题把握的不准确;而把握不准选题,最终是对媒体的定位不了解(或定位本身有问题)。
新闻例话(之三):我给出的新闻的定义——短缺信息的整合与传播。所谓短缺,是指公众应知、预知而未知的;信息:是指有价值的消息;整合:是提取有价值的部分的过程;传播:是指将上述信息放在一个媒体上,让公众接受。
新闻例话(之四):好新闻涵盖两点:其一——传播性强;其二——有价值或者意义。缺其一者是好论文;缺其二者是八卦新闻。其一是其可读性;其二是其必读性;其一是“生猛”,其二是隽永。
新闻例话(之五):好的新闻首先来源于好的选题。至于采访、写作和包装(标题、小标题、提要、图片等),是在于选题之下。或许你的采访很到位,文字很优美,又是一个标题党,但如果选题不好,是谓南辕北辙。因为新闻的最终价值,是体现在所关注的事件或者趋势是否有价值——这里的“关注”就指选题。
新闻例话(之六):好的选题同样涵盖两点。其一是可读性,包括时效性、地点的显著性、名人效应、贴近性、矛盾和冲突、人情味、科学性、趣味性等;其二是价值,包括重要性、延展性、时代意义等要素。
新闻例话(之七):关于选题和采访写作之间的关系,终究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形式应该服从于内容;但在某些情况下,内容会服从于形式——比如,关于微薄这种形式,就不适合写长篇大论。而当你对某种媒体形式了如指掌时,又会最大程度地影响内容,增强传播。
新闻例话(之八):所谓时效性,是指“新闻发生时间”距“记者报道时间”的长短。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指记者应该在第一时间赶到事件现场或体察出某种趋势——比如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对周刊记者而言,稿子可以“后发制人”,但必须第一时间出手。因为到得(感觉)越早,会越有利于收集素材、影响公众。
新闻例话(之九):所谓“地近性”,是指新闻发生的地点的显著性。一条同样的新闻,发生在不同的地方,传播效果会大相径庭。一个人自杀了,在tian'an'men广场;同样一个人自杀了,在山西某县某村。前者可能构成新闻,而后者很难。
新闻例话(之十):所谓“贴近性”,是指新闻事件可能会影响到你和我的生活。最典型的例子是H1N1疫情,它在即时传播,每个人都可能被感染。以贴近性为卖点的新闻是典型的民生新闻,我曾任编辑的《南方周末》民生版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贴近性。
新闻例话(之十一):关于“矛盾和冲突”——选题中的矛盾和冲突越激烈,越吸引眼球。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在所有新闻中,最吸引人的是战争新闻;而战争新闻之最,是核战争。所以,关于朝核试验的报道,能换来居高不下点击率和评论。
新闻例话(之十二):所谓“人情味”,是指选题中有关人性的要素。正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所以它容易打动受众。这个元素,在特稿题材中必不可少。《知音》走的也是这个路子,所以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
新闻例话(之十三):所谓“科学性”,是指选题中的科技含量,这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不停探索的反映。而“趣味性”指有意思、好玩的东西,它可以让读者轻松接受信息。《看天下》杂志和周立波的走红,很大程度是走了“政治新闻娱乐化”的路子。
新闻例话(之十四):所谓“重要性”,是指选题影响力的大小。对于社会新闻而言,是指影响了多少人、影响到什么层次(失去财产、受伤还是死亡?);对经济新闻,是指影响了多少财富的流动;对时政新闻而言,是影响到某一政策的走向乃至中国、全球的走向。当然,以上各种影响又如藤树缠绕,相互交织。
新闻例话(之十五):所谓“延展性”,是指新闻的普遍意义。2007年的重庆钉子户事件就是一条延展性很强的新闻。或许这条新闻本身并不重要,但背后有太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延展性”与“贴近性”也不相同,后者指新闻与每个人的关联度,而延展性只针对某一特定群体。
新闻例话(之十六):所谓“时代性”,是指新闻能不能反映这个时代的主流问题。比如,在文革时期,时代性指阶级斗争;在改革初期,时代性指经济发展;在今天,应该是可持续发展。即使是腐败,也是分为阶段的,从20世纪90年代的海关腐败到今天的房地产腐败。
新闻例话(之十七):所谓采访,是指记者获取信息的过程。广义的采访始于生活,学识和阅历——尤其是一些曾经积累的相关素材,均可用于文章中。两个记者,去了同样的地方,问了同样的问题,但写出的稿子可能大相径庭,其原因是平时的积累不同。所以,新闻的功夫不在专业课,而在课外。
新闻例话(之十八):而狭义的采访,也不仅仅是指与采访对象交谈。还包括对现场的观察以及采访前收集背景素材的过程。很多记者写出来的稿子中含有大量的已知信息,很重要的原因是采访前的工作不到位——不了解竞争对手已经披露了什么,也不了解所要报道的事件(或者领域)的基本状况。
新闻例话(之十九):采访不仅靠视觉和听觉,而是需要调动全身的感官——比如嗅觉、触觉、味觉等去扑捉信息,才能获取更多素材。比如,在一个火灾之后的现场,你需要用手触摸去感觉温度;也需要用味觉去判断,燃烧的物质是什么——纺织厂和化工厂着火产生的味道并不相同。
新闻例话(之二十):理想的调查报道的采访应包括以下对象:投诉方、被诉方、证人、投诉方的朋友或对手、被诉方的朋友或者对手、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司法系统(公检法律师等)、专家、NGO。
新闻例话(之二十一):如何撬开采访对象的嘴?记者必须了解其诉求。大而化之,无非是几方面——名、利、衔,还包括良心和正义感。当采访的目的与采访对象的诉求一致时,他就会开口。
新闻例话(之二十二):你可以花很大力气去整理采访录音,但最重要的是,在采访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什么留在你脑子里。其次,则是你的笔记本上记录了什么。录音最重要的功能不是被整理,而是证据,另外,还包括人名、地名、数字和专业术语的进一步核实。
新闻例话(之二十三):话语之外,请注意采访对象的肢体语言。他的表情、眼神和手势,都会传递出一种信息——或真或假。美国FBI是非常重视嫌犯的肢体语言的,他们甚至编写了一本书,交给大家如何识别对方的肢体语言。
新闻例话(之二十四):提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放式——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一种是封闭式——是不是?采访时间充裕时,请用第一种;如果采访对象忙着赶飞机,请用第二种。这样至少不会让你一无所获。
新闻例话(之二十五):采访时最忌讳的一件事,是将自己置身于审判员的角色。你可能因此而判断失误惹上官司,也可能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暴打一顿。永远要记住,你是一个记者——一个客观记录事实的人。
新闻例话(之二十六):一般而言,有可能引出争议的采访录音应保留两年以上。因为按照法律,对方的名誉侵权等诉讼的时效期是两年。采访录音应该有备份,采访笔记本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号,以备随时查阅。
新闻例话(之二十七):采访之前,你需要确定方向或者思路,否则采访就是无本之木、无舵之船;但如果主题先行,不依据采访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修订选题路径,那是本本主义。选题思路和采访如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相互修正,螺旋上升。
新闻例话(之二十八):采访能否成功,很大程度是靠运气。但没有好的技巧,有运气也是白搭。技巧之上则是靠资源的积累——尤其是对于时政及经济报道。前财经主编胡舒立之所以称为业界的顶尖人物,就是因为她拥有其他记者够不到的资源。
新闻例话(之二十九):衡量采访成功与否有两个条件:第一,能否找到关键人物;第二,能否拿到核心事实。两者相比,后者之重要性又甚于前者。
新闻例话(之三十):好的表达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真实的——这是新闻的生命力;第二是简洁的——用最少的语言传递尽量多的信息;第三是精彩的——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新闻例话(之三十一):怎样才能有好的表达?第一,确立文章的构架和逻辑——如同树之主干;其次,确立文章的层次——如同树之枝干;其三,语言布局,如同树之叶;其四,修辞——如同树上结出的花果。当然,前提是你要把握好文章要表达的主题,这是树之根基。
新闻例话(之三十二):写作高手绝不会把背景大段大段插入新闻,这样会损害阅读的快感。同样,他也不会完全放弃相关背景,因为这样会让新闻看起来很单薄。好的背景一定是穿插在新闻中的,例如,这个34岁的男人——34岁就是一个重要的背景。
新闻例话(之三十三):同样,专家的观点也不应该大段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好的评论应是点睛之笔,当事实叙述到一定程度,如同加佐料般放一点进去即可。如果你觉得它非常重要或者必须出现,不妨在文章下面做一个链接,专门对各方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新闻例话(之三十四):新闻写作时,逻辑非常重要。对逻辑最简单的诠释,是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比如,你上句说有关吃饭的事情,下句不能接一个辩论赛的结果。但我编过很多稿子,记者自己都搞不清上下文的逻辑是什么,这样的文章,如何能吸引读者?
新闻例话(之三十五):厘清逻辑,首先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对主题强调一万次都不为过。但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说运用转场手段。我们会经常在电视片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人拿起电话打长途,而电话的另一端,是铃声先进入,然后才是有人接听电话。这里的铃声就是转场手段。
新闻例话(之三十六):新闻写作是否可以使用文学修辞手法?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一切皆有可能。比如排比、对偶——都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我曾用一首诗作为新闻稿的提要,取得了不错的反响。(百度 南方周末 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