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盗-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幽州城,风雨飘摇!
大战,一触即发。
谢慕华的营帐内,一盏油灯已经快燃到了尽头。谢慕华一面换着灯芯,一边说道:“各位,已经坐了快一个时辰了。我请大家来,是商议如何攻取得胜口的,不是看大家在这练坐禅的!”
营帐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帐中除了赵德昭和两位先锋大将傅潛、孔守正之外,杨延昭、杨延彬兄弟也分坐下首左右两侧。
“谢监军,这有什么商议的?皇上既然下了严令,为臣者唯有尽力死战。依我看,从军中精选两千精锐士卒,我孔守正亲自带队……”
谢慕华急忙摇了摇手,制止了孔守正再说下去。这汉子的确不负勇将之名,但是他也只有个勇字而已,一点有建设性的意见都提不出来。
跟耶律斜轸硬拼?也亏孔守正说得出来,那皮室军是能硬拼的吗?且不说战斗力如何,人家皮室军是一万骑兵,又是拱卫辽主的最精锐军队。训练精良、以逸待劳。居高临下一个冲锋,只怕这两万宋军就只有挨宰的份了。
傅潛幸灾乐祸的看了孔守正一眼,抱拳道:“有武功郡王和谢监军在此,末将谨遵两位监军大人的吩咐,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傅潛倒是滑头,谢慕华眯起眼睛看着一副忠勇模样的傅潛,这种人真不应该做武将啊,为官之道在他手里实在是太纯熟了。一句话就把责任轻轻松松的卸给谢慕华和赵德昭,打输了,那是监军安排的。打赢了,功劳簿上也少不了他傅潛的名字!
只可惜,这家伙一点政治嗅觉都没有,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在座的所有人都是赵光义的弃子……
赵德昭摊开地图,指着幽州以北:“我军位于青沙河,据斥候回报,辽将耶律学古领三千部族军,在我军右侧十里外扎营。而耶律斜轸亲自引五千兵马……”赵德昭叹了口气:“这些都是辽国最精锐的皮室军,在我军左侧驻扎。两支辽军遥相呼应,隐隐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青沙河一线一马平川,最利于骑兵冲击,我军……”
赵德昭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是每个人都听得出来他的意思,在这样的地形,以不到两万、疲劳至极的步兵和八千精锐辽国骑兵作战,跟自杀没有多大区别!
偏偏赵光义严令先锋大军,不但要击退耶律斜轸,还要在两天之内拿下得胜口……
谢慕华忽然想起后世看过的一个电影《不可能之任务》。
“两位杨将军,不知你们有何见解?”谢慕华侧向杨家兄弟。
“末将人微言轻,不敢妄议!”杨延昭急忙起身施礼道。
谢慕华脸色一板,“呯”的一声,一拳砸在摆着地图的小案子上,油灯也摇晃起来,火苗不住吞吐,衬得谢慕华的脸色更是严厉无比!
“杨延昭,没想到啊,你杨家自负忠勇报国。如今你不过二十岁年纪就已经学会明哲保身了……”谢慕华的话里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说啊,是你不会打仗?还是你怕承担责任,有话不敢说?”
杨家兄弟的脸涨的通红,谢慕华这一番话比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更要他们难受。离开代州之前,佘太君千叮咛万嘱咐,到了皇上面前,一定要谨小慎微。杨家是北汉降将,在大宋立足未稳,要是被人抓住把柄,弹劾上去,只怕将来全家死无葬身之地。但是杨家从上两代开始,就一直与契丹辽国作战,悍勇无比,契丹人畏惧的称杨继业为“杨无敌”,这份荣耀早已深深种在杨家子弟的心中。
赵德昭却是心里通明,请将不如激将。他也知道北汉杨家是将门世家,杨继业更是当代名将,杨延昭和杨延彬这两人虽然年轻,却是智勇双全,声名远播。不是傅潛、孔守正这样的一勇之夫可比的。
眼下大敌当前,有此二人出谋划策,比孔守正之流强得太多了。
谢慕华看着杨家兄弟已经怒火中烧,却依旧不依不饶:“要是没话说,就请出去。我这儿是要人来商议破敌大计,不是叫人来闲聊的!”
杨延彬再也坐不住了,长身立起,双拳紧抱:“谢监军,我杨家子弟个个自幼熟读兵书,十余岁就在战场上和契丹人厮杀。要说与契丹人作战,我杨家夸口第二,料想没人敢自称第一!”
谢慕华见好就收,翘起二郎腿,笑眯眯的看着杨延彬:“好,你倒是说说,如今这仗该怎么打?”
杨延彬踏前一步,指着案子上的地图:“青沙河一带无险可依,若是和皮室军硬碰的话,必败无疑……”
傅潛、孔守正齐声喝道:“大胆!”
————————
俺又来求票了,有票的捧个票场,没票的收藏一下,呵呵!
【第十四章 绝境(下)】
“闭嘴!”谢慕华从腰上取下赵光义御赐的佩剑,重重拍在案子上:“杨延彬,继续说!”
傅潛、孔守正难得的对望了一眼,终于闭上了嘴巴。现在谢慕华是监军,武功郡王都要忌他三分,又有尚方宝剑在手。要说惹怒了谢慕华,治他们个罪名,先斩后奏的话,那死的也未免太冤枉了!
杨延彬看了看一旁沉默不语的赵德昭,深吸了口气:“我军利在弓弩。神臂弓射程远、威力大,是对抗辽国骑兵的第一利器。但是神臂弓移动不便,两次射击之间耗时太长。往往只能对辽军形成一次打击,辽军骑兵就已经冲到阵前。”
杨延昭补充道:“我军弓箭手虽然众多,但是力量稍差,通常用的都是九斗弓,八斗弓,骑兵用的弓更是要比步卒轻上一斗。契丹人骑射功夫相当了得,马弓不逊于我军步弓,阵前对射,辽国人的重甲又占了些便宜……”
谢慕华点了点头,杨家兄弟说的都是实情,以步制骑是因为宋代没有北方和西北两大战马出产地,不得不提出的战略。若是以战斗力而言,精锐禁军并不亚于辽国骑兵。只不过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要打就打,要走就走。步兵追击骑兵?那是笑话。事实证明,在火器没有问世之前,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是压倒性的优势。所谓以步制骑,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已……
杨延彬点着地图:“若要取得胜口,眼前这两股辽军必须要先行击溃,否则的话,就算我军强突到得胜口,得胜口的守军居高临下,骑兵冲击,身后两支辽军内外夹击……只怕会有全军覆没之虞!”
“两万先锋大军里,只有一千余骑兵。既然不能和辽国骑兵正面硬拼,不如以弓弩结阵,以骑兵诱敌。吸引辽军向我军大阵移动,以神臂弓杀敌,令敌军阵型溃乱,方有可乘之机……”
杨延昭却和弟弟有不同的看法,当即摇了摇头:“可惜神臂弓过于迟缓笨重。而一千骑兵里能和皮室军相当的只怕唯有骁骑军的三百将士,诱敌,也要能诱才行,我只怕这千余骑兵,诱敌不成,反倒被辽军一口吞了……”
孔守正又忍不住了,他本就是一介武夫,一着急顿时站了起来,扯开嗓子大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按你们的说法,这仗是怎么打怎么输……那,那还打什么,大家拼了命得了……”
这次谢慕华没有发怒,他就像没听见孔守正的话似的,呆呆的看着前方,口中含混不清的喃喃自语:“神臂弓……前……古……”
“大人!”杨延昭抱拳道:“谢大人,这一仗我军胜算不大,舍弟提出弓弩结阵,骑兵诱敌之法只怕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即使这样,也要看我们的运气,若是骑兵诱敌不成,或者神臂弓无法对辽军造成致命打击……”
赵德昭脸色平静,朝杨延昭摆了摆手。杨延昭会意,退到一边。
这营帐里的气氛有些诡异,众人都不敢说话,看着谢慕华。
忽然,谢慕华就像想通了什么事似的,面露微笑,转过脸来说道:“杨延昭,你说,若是骑兵诱敌成功,神臂弓也能发挥神效的话,这仗你敢保必胜吗?”
杨家兄弟齐齐踏前,拜倒在帐中,杨延昭大声说道:“打仗难言必胜,不过若是大人所说属实,这仗又是小将指挥的话,打输了,小将干脆自己抹了脖子好了。谢大人,杨延昭愿立军令状!”
谢慕华却是收敛笑容,脸色一板,转首向赵德昭说道:“王爷,您意下如何?”
“行军打仗,小王一窍不通。但凭谢监军安排!”赵德昭这话并非推卸责任。他宅心仁厚,待人真诚。明知道在座众人都是因为他才陷入这死局之中,赵德昭也是心有不忍。那傅潛、孔守正有多大本事,赵德昭看得一清二楚,既然已经是死路一条,倒不如用杨延彬的方法,或许能搏出一线生机。
谢慕华看着傅潛、孔守正:“两位将军,你们可听我号令?”
傅潛、孔守正齐声答道:“谨遵监军大人号令!”
“好!”谢慕华双手捧起尚方宝剑,站得笔直,厉声道:“孔守正,我命你带领神臂弓手和弓箭手,随我连夜操练!”
孔守正面容一整:“得令!”
“傅潛!”
傅潛急忙踏前一步。
谢慕华面色森严:“你带领五百本部军马,护卫武功郡王。”
“得令!”
谢慕华冷冷的看着杨家兄弟:“杨延彬,我命你挑选五百骑兵,若是步弓拉不开两石者,统统降为步卒。步军两石以上臂力、能骑马者任你挑选。随时听我号令!”
“杨延昭,我命你总领全军,自我以下,所有人听你号令。如何安排作战,由你一力承当。任何不听号令者,你可先斩后奏!”
“得令!”
谢慕华的嘴角泛起一丝笑意。耶律斜轸虽然是大辽名将,但是我谢慕华就要凭身边两位杨家虎将,加上多了那一千多年的见识,与你拼个高下。赵光义想要我们为赵德昭陪葬?老子偏要打烂他的如意算盘……
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大王……”帐外传来亲卫的声音。
“进来吧!”耶律斜轸揉了揉眼睛,放下手中的书卷。他手中正拿着一本《孙子兵法》。
耶律斜轸身材高大,容貌清秀,却有一股摄人的威严。部下对他都是敬爱有加,不过耶律斜轸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他统帅的南院诸军,骁勇善战,深的如今大辽国皇帝耶律贤的信任。
耶律斜轸仰慕汉学,精通韬略,无论行军打仗还是驻守南京之时,都喜欢研读兵法,那《孙子兵法》早已被他读得滚瓜烂熟,但还是时常翻阅,每次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而那本书上不知道被他批注了多少字。
斜轸不止一次告诉部下,这汉人兵法博大精深,千万不可以为辽国兵精就目中无人。须知从古到今,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战例比比皆是,大辽虽然对中原各国胜多败少,但是也不可大意轻敌。自古骄兵必败,打仗从来没有必胜的,哪怕是兵力悬殊达到十倍,也未尝就打不赢……
帐门一掀,一个彪悍的武士走了进来:“大王,耶律学古将军回报,明日与大王合击青沙河宋军,一切谨遵大王号令!”
“恩!”耶律斜轸点了点头。
这青沙河的宋军,他早已打探清楚,两万宋军中只有少数骑兵。领军大将是傅潛、孔守正这样的一勇之夫。武功郡王赵德昭长于深宫妇人手,不足为惧。唯一的变数在那监军谢慕华,虽然是个无名之辈。但正是因为无名,才不为耶律斜轸所了解。斜轸从来不是个轻敌的人,也不会因为谢慕华籍籍无名就小瞧于他。
不过就凭这区区两万人马就想攻打斜轸亲自驻守的得胜口,未免也太不把这大辽名将、南院大王放在眼里了吧?就算是大宋引以为豪的名将曹彬潘美,也不敢如此放肆!
“得胜口?你们想都别想,青沙河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耶律斜轸捏紧了拳头,他年纪刚刚三十,少年成名。十年前,辽主耶律贤刚刚即位之时,萧后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便一力向耶律贤推荐耶律斜轸,说他有经国之才。不想耶律贤并不看得起他,只是淡淡的说:“听说过,只不过此人豪放不羁,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从小官做起?”
萧思温极力推荐,称赞斜轸胸中才学不可估量。耶律贤为了给皇后和国丈面子,这才勉为其难招来斜轸,当面询问时政得失。谁知耶律斜轸应答如流,耶律贤大喜过望,以萧燕燕的侄女赐婚,命耶律斜轸节制西南面诸军,不久就提拔为南院大王!恩宠有加,一时无二,就算是另一位辽国名将耶律休哥,此时的风头也远逊斜轸!
在沙河一战,拼死断后以身殉国的萧统倬,跟斜轸从儿时起就是好友。虽然萧统倬官职不高,但却和斜轸情同手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