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盘子还是读书-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留下一部分材料做为中国的工钱,其它大部分变成成品运回日本。这样就不需要什么人手搞生产,其它的人就吃喝玩乐创造GDP。如去打弹子球,老虎机的一种,或去歌舞伎町等欢乐街去买春或买水。这种吃喝玩乐GDP占了日本GDP一大半。很奇怪,价值不是由生产创造的吗,怎么是吃喝玩乐创造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社会的价值根本不是人创造的,而是自动机器产经联创造的。货币也不体现价值规律,只是润滑油。搞工程的人很清楚,润滑油要想办法循环,润滑油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时间长了,润滑油会损失掉,要补充。对比货币扮演的脚色,不就这么回事吗。上游的产经联赔钱,提供先进的基础原料和技术,下游的产业和吃喝玩乐把钱挣回来,存在产经联的银行里实现回流,政府也想办法做平这个帐,实在不行,则印钱加新的润滑油。实际整个工业社会就象一个巨大机器。我感觉日本就象一架机器,人都在磨洋工,吃喝玩乐还有钱赚。
3.为什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在我的文章中经常说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有人觉得很困惑。我刚开始研究经济时,也是拜读他们的大作,总觉得他们在胡说八道,但错在哪也搞不清。
到日本来一看,看看人家博士水准的论文,出版物就是与众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呢?其实就一条数学知识
小学生也就学过算术,四则运算,然后解运用题。我小时候解应用题实际很多是经济学问题。如有多少贫农,打了多少粮食,交租子交了多少,自己还剩多少。基本上就是此类问题,用算术四则运算就可以解决了。大家看看,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论文,要么没有用数学,要么用了数学知识也就是小学生水准的算术。
当然研究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制定封建社会的政策,有小学文化程度就够了。如调动人的积极性,多刷几个盘子或多刨几亩地,把钱攒起来,多少年后就成财主。
但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则远不够。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工业,工业实际就是机器,需要各门类的专业知识,各门类是如何协调运转。还有一个是社会,要对人群进行研究。进行以上研究,需要高层次的数学知识,算术是远不够的。
必须有的数学知识,比如研究人群,则必须有数理统计,概率论,正态分布等。如研究农业问题,要有营养学知识,如人的身高体重及身体体质状况,需要大量统计。
研究工业则更加复杂,毕竟是研究机器,机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需要各门类专业知识。数学知识要求很高,如高次方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指数对数,集合论……,数也数不清。说来惭愧,我才疏学浅,数学没有学好,许多都还给老师了,所以看许多日本学者的论文还很吃力,看的过程中还得重新捡起来。幸好小时候自己动手做了不少模型,涉及很多门类的专业知识,材料、机械、电子……,要不就彻底晕菜了。
有读者提出异议了,说不对。中国的经济学专业开设了很多高等数学的课程,主流经济学大师还能用高深的数学理论证明理性人、市场经济等具有最优的效率,所以需要效率优先进行改革。但问题是这些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现代工业社会完全没有关系,做出的结论即适合动物世界,也适合农业…手工业时代,总之放之四海皆准。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如何用数学工具描述客观世界。其实,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也可能知道一些高等数学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去证明永动机的存在和哥徳巴赫猜想。
一边是小学文化程度,一边是博士水平。制定出的政策可想而知,中日两国为什么从19世纪几乎相同的起点,到现在会这么不同。
4.为什么日本的右派是民族主义的,中国的右派是反民族主义的
这里从历史的脉络回答为什么日本的右派是民族主义的,中国的右派是反民族主义的。中日几乎同时被打开国门。美国舰队打开了日本国门,日本人非常震惊,要向西方学习,造枪造炮,西体和魂,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右派也就诞生了。所不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因为要造枪造炮。而棉纺等轻工业则发展缓慢,因为日本没地不能种棉花。所以一直日本普通民众其实并不富裕,很多时候,消费品还需要配给。2、30年代的东京其实还没有上海繁华,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
中国被打开国门后也很震惊,于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开始了资本主义改革。其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日本的西体和魂没有本质区别。日本还是日本,它的民族服装和传统活动到现在都保留着。中国几乎没有了,另外日本学者比较中美日三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与美国人更象些,日本人是另类。
但中国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化时,与日本走上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地大物博,当时还很有钱,据说当时的GDP占世界的1/3。与其自己去造军舰还不如去买军舰,即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洋务运动开办的工厂,也只是造简单枪械的小脚色,如汉阳兵工厂。因为投资少,见效快。而基干产业,钢铁、机械、化学等,由于投资大,见效慢,不符合比较效益,反正可以从外国采购,就放弃了。另外,中国地大物博,可以种棉花。发展棉纺等轻工业也符合比较效益原则。于是轻工业迅速成长起来,比如从日本采购纺织机械,纺织品再销回日本。当然轻工业来钱很快,于是生产规模迅速增长,需要种更多的棉花,纺更多的布,当然这些棉花还是布最终到了日本。中国的资本家,也就是中国的右派也诞生了。轻工业挣来的钱除了扩大再生产外,还用于消费,灯红酒绿,创造了巨大的GDP,2、30年代是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
但这繁华背后却掩盖着森森白骨,中国大量的资源和农作物实际被轻工业象抽血机一样抽到外国。虽然创造了巨大的GDP。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非常贫困,他们没有能力消费灯红酒绿的GDP,但日常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和其他资源却被抽走了,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虽然人均GDP在高速增长。由于底层人民非常贫困,产生了左派,想要拯救民族,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历史演变到那个时刻。中国和日本的资本家,也就是右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日本右派凭借重工业,可以从国外抽到资源,改善本民族的生活,因此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中国右派需要抽本国资源,除一部分用来购买机器设备用于扩大再生产,其它用于改善自己生活,创造巨大GDP,所以反对爱国主义,直到现在称爱国者为爱国贼。中国左派,则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虽然人均GDP在增长,但却只能消费GDP数字,而没有实物,直到现在中国左派都宣称爱国主义。
我读日本学者写的日本经济史,中国经济史。读着读着,深刻领会到了日本产经联的铁律。在没有完善重工业之前,改善人民生活,即提高GDP,是对民族的犯罪。破坏重工业,用于提高GDP的行为也是对民族的犯罪。
其实现在的倾向很明显。在深圳,一个民工在机台上干10余小时司空见惯。他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他也没有能力去逛锦绣中华或世界之窗。人均GDP在提高,但他只能消费GDP数字。与20余年前相比,其实生活水平下降了,以前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能逛公园,全国大串联去旅游。当然维持基本生活的消费品质量提高了,但只是科学技术带来的,与人的积极性毫无关系。
5 苏联的产经联为什么会崩溃
打造民族的经济永动机产经联,基干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很长时间不能产生效益,即使产生效益后,由于机器的调试磨合,进入快车道,再到经济起飞,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日本是模范生,打造产经联从明治起用了近百年。45年到60年是调试磨合期,60年是经济起飞,改善生活是进入70年代。
英美是幸运儿,诞生在阳光下未开垦的土地。英美的产经联伴随着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茁壮成长。其间英美人民自由民主且快乐着,因为从外界抢到了大量资源。民主自由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轮到日本就没有那么好事。只有一面对外征战,一面对内节衣缩食,去打造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人民就没有那么民主自由了。
轮到俄罗斯及后来的苏联,更没有好事。当时的俄罗斯虽也算工业国家,但本民族的产经联的规模和技术水准不值一提。列强已经把肥肉瓜分完毕。怎么办?只能用铁腕去实现本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收缴剩余物资去支持民族的未来。如有异义想改善生活,斯大林坚决镇压。竟然把一些优秀的飞机设计师关进了监狱。奇怪的是,卫国战争时的一些优秀飞机竟然诞生在监狱设计局。后人为了缅怀斯大林的丰功伟绩,也采用一样的组织管理方法,不过换了个名称,叫封闭式开发。
斯大林时代的政策,按照产经联论,是非常正确的,只是不够细腻。问题出在后面,应该逐步放开产经联的下游产业。诞生一大批拥有高技术的中小企业。即象日本经济起飞一样。重工业虽然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必须通过末段产业来实现最终消费品,而末段产业依然和工业革命以前没有本质区别,不适合集中控制和按指令发展。苏联的体制既不允许本国人民来自行发展这些产业,也不像美国日本大力发展贸易让其它国家的人打工刷盘子,自然生产不畅通,缺乏柔性和灵活性。即使这样,苏联经济和生活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且惠及绝大多数国民。苏联的崩溃最终是跨在文化上,而不是经济,这方面在下面的章节中进行详细分析。
但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欣时期,竟然把民族的产经联分解卖钱,去改善生活,按照产经联论,则是民族的罪犯。当然俄罗斯的人才还在,产经联还有修复的可能。但十余年后,苏联时代的人才退了,俄罗斯就彻底成为后进国家。在GDP高歌猛进之中,人民生活会越来越贫困。
中国更加不幸。1949年,几乎没有任何重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清朝时积攒的巨大财富,早已被列强盘剥干净。几乎一无所有,除了人。伟大导师毛泽东从历史的脉络中找到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全民族节衣缩食,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打造民族的产经联,中华民族要做一流的民族,而不是刷盘子的角色。发动群众,政治运动,读《毛曰》,20余年让民族扫盲。读《子曰》2千多年竟绝大多数是文盲,很奇怪。靠着他的权威,把中华民族带到了奋飞的起点。但是……
对比日本,苏联是很幸福的。日本必须依靠国际市场获得原料,必须给美国刷盘子,挣钱去实现经济起飞。但苏联则不同,有的是资源,没有必要去给别人刷盘子去获得经济起飞的资金。
其实,日本的70年代以前还很穷。有很多电影或记录片反应了这个情况,如小孩围着美军要巧克利,或到美军基地去卖春。比如,在东京立川,有个很大的公园昭和纪念公园,70年代以前是美军基地,所以当时的立川也就象个大妓院。这是我听老一辈日本人说的。
在现代工业社会,人的积极性非常藐小。人只要想办法动脑子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去干刷盘子等体力活。人是享受生活的,实在不想动脑子,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就可以了。想办法让别人刷盘子。
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心态,我有这个技术力,就是先进民族。GDP少暂时不要紧,把民族的经济永动机调顺了,经济就起飞了。大家动动脑子,或享受生活。日本就有这个良好心态,可能是它没有别的选择吧。而中国和苏联的生存环境比日本好,容易被灌迷魂汤。
日本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非常值得一学,什么该开,什么坚决不开。所以日本一直是非常封闭的市场,现在都是。只是进入90年代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开了一些市场。我想原因可能是日本的产经联雇佣的一帮御用文人很有水平,能够精确计算出来什么该开,什么不该开,然后精确制定政策。
比如,前不久NHK放的节目,讲日美达成协定,3年后开放美国的一种工程机械进口。但那个时候,日本的工程机械的质量还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日本组织人员攻关,结果硬是在期限内把质量提上去了,反而还把那家美国企业打垮了。为什么定3年期限,肯定日本的御用文人经过了周密计算。
在日本有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