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周星驰影传 >

第16节

周星驰影传-第16节

小说: 周星驰影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学生希望能更有性格一点,居然躲蚊帐里大段大段背诵它的台词,以求出口成章,出语惊人。    
    北大社会学的博士生田凯,看了该片十几遍,他说看《大话西游》是他们宿舍里的保留娱乐节目,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为它疯狂。    
    田凯认为,这个影片把一切都用很通俗、幽默的方式解构了,唯独一个地方没有解构,并且说得很崇高,那就是爱情。在竞争加剧,物质丰富的新一代心目中,只有爱情是值得真正付出的,《大话西游》的理念与当代大学生的想法吻合,所以才受到广泛欢迎。    
    仿佛就为了诠释这段话,有大学生曾这样诗意地阐述《大话西游》中的爱情:    
    “有人说这部电影就是纯情电影,是给那些年轻人看的,而他早就过了这样的年纪。我不由得失笑,仿佛变得实在与世故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我反倒觉得越上年纪的人才越知道青春与回忆的珍贵,虽然生命里没有这么多的刻骨铭心,可是我相信你我的心里都有这么一滴眼泪,会在你转身的一刹那涌上来,涌在你已经老去却未必麻木的心里。”    
    多年之后,周星驰回顾这一过程,苦辣酸甜齐涌心间:“这是我没料到的,我很感动!很感谢!觉得我的努力得到回报。可以讲,拍《大话西游》是我从影以来最辛苦的一次,当时在银川拍外景,天鬼般冻,我三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出门3个月没回过香港。”    
    “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当然,制作得还比较粗糙,因为时间太紧迫,不允许太过精工细作。3个月拍完上、下集,所以有些地方只好请各位包涵!”    
    “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就是下集中,孙悟空抱着受伤的紫霞,动用了真情又被紧箍扣住,痛极之下只好看着心爱的人消失……还有那场戏,孙悟空用法附在武士身上,上前深吻紫霞,成全这段姻缘。”    
    这也与大学生们的观念不谋而合。对此,周星驰不无感慨地说,“有许多方面其实我自己也没想过,观众比我想得更清楚。”


周星驰影传 第三部分第二十三章 咸鱼翻身

    “十劣”一跃变经典    
    一部起先被评为“十劣”的电影,经过5年的民间流传而最终爬上“经典”的宝座,更何况这民间的流传还肇始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这究竟怎么回事?    
    《大话西游》在大学校园和社会遭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在社会放映被泼了一盆冷水的同时,在大学(最早是清华北大)却持续高热不退,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典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话西游》1995年进入大陆电影市场,当时的情况似乎是,既没有多少人听说过它,也没几个人爱看。    
    因此《大话西游》映期不长,票房低到登上了“1995年十大引进劣片”榜。清华大学露天放映过一次,大礼堂放映过一次。放映时间接近期末,完整看完的人不多。    
    1996年4月,《大话西游》盗版VCD在长江流域以南出现,这批盗版碟片发行量不算特别大,但压片质量及图像音响效果非常好。    
    1996年8月,盗版VCD流传到北京,数量极少。清华学生的内部推介已开始为《大话西游》带来大学内部的声誉、VCD的高出借流传率和聊天时背台词的风头。    
    下半年,大陆正版《大话西游》VCD面世,价格是盗版的2—3倍(80元/套),太贵,销售量不大。    
    1997年仍是清华、北大两校大学生之间的推介与流传。而此时许多外间大学(如复旦、交大、东南大学等)学生听到清华、北大传出的极力推荐后看完《大话西游》,评价绝大多数仍是“不过尔尔”。    
    从1997年起,每年暑假,《仙履奇缘》VCD都在海淀区脱销至9月份。    
    1998年下半年,清华、北大在吃饭时背《大话西游》台词之风已经开始盛行。    
    由清华、北大两校学生内部产生的极高评价经过两年的自发流传开始显示出效果。《大话西游》开始被外间称为“优秀电影”、“周星驰代表作”。    
    当北京电视台周末放映此片时,清华几乎进入了“万人空巷”的状态,那时宿舍还未装电话,IC卡话机旁排队打长途的人却在开映10分钟之内都散去看电视了(其中颇多人是已看过VCD碟的)。    
    1999年底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分,《大话西游》已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声誉,被称为“周星驰的巅峰之作”、“经典作品”,没几个人记得它还曾沦落为“十大引进劣片”了。    
    20世纪80年代以前,禁锢与单调使中国人民可能触及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成为“经典”。    
    今天看来,诸如《李双双》、《幸福的黄手帕》、《寅次郎的故事》之类的经典电影,百分之百都属于“垃圾片”之列;而《魂断蓝桥》、《佐罗》、《虎口脱险》之类经典的电影再好,若它首次出现的时间放在80年代以后,估计也不会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那么崇高的地位(大毒草《出水芙蓉》在80年代末的放映就是个好例子)。    
    改革开放以后拍出来的电影,几乎已经没有可能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推介与一致好评,从而荣获“经典”的头衔。    
    因此在世纪末尾,一部起先被评为“十劣”的电影,经过5年的民间流传而最终爬上“经典”的宝座,是一件稀奇事,更何况这民间的流传还肇始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    
    《大话西游》最初进入大陆电影市场时票房极差,但当时清华、北大的学生却几乎是看完该片后就众口一词地给了它极高的评价,这两校看过《大话西游》的人也就一天一天随着时光消逝多了起来。    
    然后,《大话西游》进一步伴着日涨的声誉普及到全国各大高校,乃至全社会中。可以说,是清华、北大两校的学生影响了这部电影的命运。他们是这部电影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者。    
    《大话西游》刚出场时不受欢迎的原因其实也简单。    
    一是文革结束以前出生的观众很多人看惯了李双双、寅次郎的弱智,对《大话西游》时空交错带来的混乱感不太舒服。毕竟理清头绪需要动动脑子,这正是社会上广大不学习、不思考的钝化大脑所缺乏的能力。    
    二是无厘头演法对老一辈观众的冲击。


周星驰影传 第三部分第二十三章 咸鱼翻身(2)

    记得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在第一次在清华上映,绝大多数电影票被模样40岁以上的老师们弄去了,学生可买的票极少。    
    原因只不过是他们看过一部老掉牙的《三笑》,冲着巩俐的大名和他们心目中的老故事、老演法、新面孔,他们无耻地利用了手中职权,排挤开广大学生,给了自己一个先睹为快的机会。    
    不幸的是,他们首先就吃不消周星驰的黄色笑话。电影结束时,他们摇头,他们叹息,他们难过,他们的头发花白了。    
    好不容易混进场的学生们(少于观众总数的五分之一)此时简直可以感到一丝报复的残忍快乐。    
    一部电影由不成功转变为成功,是必然有其特殊原因的。拿《大话西游》来说,审美的三要素中只有最后者在变化。    
    《大话西游》一旦公映,电影创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等)及电影本身就不再变动了,也就是审美的前两个要素——作者意念中的作品及实际创作出的作品——被固定下来。会变的是第三个要素,即观众心中体会到的作品。    
    回顾一下《大话西游》的流传,我们就会发现,最开始对《大话西游》感兴趣的,是清华北大两校的学生。(尤其是每年暑假,去美国留学的学生中,很多人会购置一套平时不舍得买的《大话西游》VCD带走。这也就是每年暑假海淀区《仙履奇缘》VCD脱销的原因。)    
    他们一路过关斩将,就读于中国最好的大学。他们是外人眼中最好的学生,有着他人羡慕而不可企及的锦绣前程。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他们,成为了《大话西游》审美三要素中反应最强烈的第三个要素?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外人的错觉背后,真实的清华、北大的大学生活同《大话西游》这部电影,有许多相似、一致的地方。    
    我们不敢说相似性意味着必然的因果性,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相似性必定意味着紧密的相互关联。    
    因此我们将在下面观察比较大学生活同电影各自相呼应对照的特点,从而试图解决前面提出的疑难。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与电影有关的清华、北大大学生的生活状态。    
    一、外人眼中最优秀的清华、北大学生,在小学、中学时代大都成绩出色,一直在同龄人中名列前茅。他们十多年来一直也就习惯地背负着家人、亲友心目中对他们“最优秀”的压力。    
    不管他们实际是不是“最优秀”的,他们往往也就习惯于追求“最优”和自视“最优”。    
    不幸的是,在清华、北大做老大是困难的。进大学而在“自视优秀”问题上不受挫折的人极为少有。    
    更不幸的是,广大学生口中不说,心里还是在不断承受家人、社会和自己对优秀与出色的追求的冀望。    
    另一方面,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没有工资收入,因此几乎也就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价值还得等上几年。    
    等着的时候,也就是人感觉自己最没用的时候。自大感与自卑感以极端的方式落在人身上,幻灭感也就来了。    
    二、大学的集体宿舍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适合人健康生长的环境。    
    人需要自由的私密空间,不幸的是,同住一屋的人在思考习惯、表达习惯、生活习惯方面却必定不同。    
    没有人认为一对不合的男女共同长期生活是好事,但很少有人把不合的宿舍同仁长期共同生活太当回事。    
    很多时候同屋之间会有极大的矛盾,但学生们却不太具备妥善解决矛盾的可能。于是强扭的瓜不甜,但也还是强扭着。    
    除了私生活空间之外,学生们还得忍受学校教育、行政、后勤系统带来的凌辱,比如学校系办的刻薄、教务科的变态、广播的噪音、洗澡的困难、伙食的低劣等等,换句话说,是忍受学校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    
    这些事除了偶尔碰上学生运动,可以贴份大字报透透气,一般来说也就只有忍着。    
    对比中学时作为未独立的人,作为子女受父母全方位的疼爱,在大学里,则是人处在“独立”与“未独立”之间,而谁都对学生们不太理睬,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人在屋檐下”的“身不由己”之感。    
    三、出家的和尚还要抢豆腐吃,更何况一群空有体力脑力、一穷二白的年轻人。    
    受了近20年的教育都是在学读书写字,很少会涉及到人的品格。偏偏大学生活也不仅仅是那么一个清水粪坑,多少还是有利可图、有鬼可做、有豆腐可抢。    
    于是聪明的大学生们颇能见到、遇到、甚至经历到彼此间残酷的倾轧与勾心斗角、争权夺势。    
    不涉及竞争的时候,自己上完厕所都懒得去冲;有利可图——甚至局外人眼中看来只是蝇头小利的时候,则吃苦耐劳、不顾一切,明枪暗箭全使出来。    
    说是大学生,不少人并不“知书达礼”,而是“跟捡煤核长大的孩子一般泼辣有为”。


周星驰影传 第三部分第二十三章 咸鱼翻身(3)

    四、做学生,为了奔个前程,总得有所放弃。追求功利性目的,比如出国,考研之类,就得放弃许多娱乐、兴趣和追求,其实就是放弃一些快乐。    
    广大学生在冲着功利目的奔过去时虽然往往并不去想自己到底舍弃了哪些快乐,但他们并非对自己舍弃了的快乐毫无认识。    
    五、大学时代也是个爱情饥渴时代。糟糕的是功利性目的有时也卷进爱情追求里来。    
    大学生里,男人绝大多数都不明白女人想要什么,他们也不太去想爱情是什么。大学时代能成功找到稳定的、并且让自己一直满意的女友的男人相当少,与此成对比的是大学生们索性懵懵懂懂地去谈本来就没有因由的恋爱。    
    人与人身体上的接触到底比思想来得实在。至于恋爱能延续多久,最后会怎样是另一码事了。    
    这个年龄男生需要的,大多只是打着恋爱招牌的肉体满足(虽然他们并不刻意这样做,甚至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样做),只是一个漂亮花瓶般的装饰品,同时她应该满足男生一厢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