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成功金字塔的15个台阶 >

第3节

成功金字塔的15个台阶-第3节

小说: 成功金字塔的15个台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艾莉森的出色表现,她在首场预赛中获胜。第八场预赛结束时,她的名次已经从第64名跃升至第一名。预赛中成绩最好的16位女孩当天晚上要进行决赛。    
      那天晚上,艾莉森回到了赛场,她游得极为出色。她把上午所取得的不可思议的成绩又提高了零点二秒。尽管她在最后一刻被超出并因此屈居第二,但没有人比她更称得上是真正的胜利者。    
      随着比赛的不断进行,队员们似乎都被激发起来。激发他们的,就是我后来所称的“艾莉森因素”。在一场场比赛中,艾莉森的队友们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团队最后得分统计结果出来时,我们出乎意料地获得了青少年奥运会更大年龄组的第一名。    
      当我后来有机会整理关于这次赛事的思路时,我意识到我已经发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真理。在那之前,我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非常清楚队员们的能力。如果当时有人要我从队员中挑出一个最不可能成为领军人物的队员,我就会挑艾莉森。毕竟她只参加那次青少年奥运会的一项赛事,赛前的名次也排在最后。我当时很确信,她能获得参赛资格就已经是她游泳职业生涯的顶峰了,如果运气好,也许她能在比赛时把成绩提高十分之几秒,但我当时根本没想到她在一场百米比赛中会把成绩提高十秒。    
      艾莉森给我的教训是:永远不要低估我们内在拥有的东西。当那些我们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的人超越他们自己和我们为他们设下的限制时,他们就会是最让我们感到吃惊的一些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超级优等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几乎无限的潜力。相信这一点会使我们在看待同事以及服务对象时更开放,更灵活,更敏感。和皮格马利翁的情况一样,你能从其他人和你自己那里找到你所寻找的东西,你找到的东西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章知道什么东西重要(1)

      第二章     看法:知道什么东西重要    
      和约翰·伍顿相比,当今社会中也许没有哪位领导人能从和他所在领域有关的几乎每个人那里,获能更多的始终如一的尊重和崇拜。伍顿手下的球员,无论是像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以及比尔·沃尔顿这样的超级明星,还是很少有机会上场比赛的球员,都对他极为尊重。在无数商业方面的书籍(主题从全面质量管理到领导艺术)中,他经常被引为一个取得辉煌成就的典范。甚至新闻媒体也对他表现出了高度的尊重,虽然他曾不客气地指出:在1964年他首次率队获得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冠军之前,媒体称他为“无法击败加利福尼亚”的教练!今天,伍顿已经退出教练生涯多年,但过去在他手下的球员、助理教练、校友支持者以及大学官员仍然经常给他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并从他那里获得指引。    
      约翰·伍顿是个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农场长大的孩子,他最后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成为他所在领域无可置疑的冠军。在这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他都保持了一种极为平衡的视角。他总是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每个和他共事的人的内心深处,建立起对其领导艺术空前高度的信任。    
      面对面,心对心    
      1991年,当我最初决定和伍顿教练接触并安排对他的采访时,我脑子里已经有了非常清楚的想法。首要的是,我决心去做一块海绵,尽可能地去吸收伍顿对基本的人生哲学、信念和策略的深刻理解。伍顿用这种理解来指引他的生活,而我则可以和其他人分享。我还感到兴奋的是,我自己也可以从这些根本原则中有所收获。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团队建设者。我曾担任过一支美国游泳队的教练,在运输行业中做过管理人员,后来还在培训和开发领域中扮演过管理者的角色。在这些年我所担任的每个职位上,我始终坚信我的成功直接源于我的这种能力:把周围的人的最好一面发挥出来。当我有机会通过写作、演说以及研讨会促使全球各地的机构形成更好的团队合作时,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那就是从最优秀的人那里学习。对我来说,能有机会和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面对面、心对心地坐下来谈话,这是我一生中的良机。      
      我开始了对伍顿的采访,他向我从头谈起。他在印第安纳州南部的一个小农场长大,在一个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接受了基本教育。他从这所学校毕业的那天,父亲交给他一张纸,纸上写了一些非常简单的信条。在以后的生活中,伍顿一直都遵循着这些信条。    
      约翰·伍顿的七点信条    
      1.对你自己真诚。    
      2.帮助他人。    
      3.让每一天都成为你的杰作。    
      4.从好书中深深地吮吸养分。    
      5.使友谊成为一种美妙的艺术。    
      6.建一个藏身处,以防下雨天。    
      7.每天祈求指引,想想你现在的幸福并对此表示感恩。    
      对伍顿这个生性腼腆、寡言少语的年轻人来说,这些信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非常有力的字眼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于领导艺术的一种看法,而将成为他辉煌职业生涯标志的惊人的连贯性正是来自这些信条对他的明确指引。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这些信条都为他发挥出了同样好的作用。这七点就如同一根结实的绳子,横跨了生活中奔腾的河流。在他一点点渡过这条河时,他知道,无论绳子下面的水流多么湍急,只要紧紧抓住这根绳子,他就一定会成功过河。每次当他抓住绳子向前走时,他都能更好地掌握平衡,而他对河流的恐惧则越来越少。甚至当河流企图用冰冷的河水将他吞噬时,他也牢牢地抓住绳子并重新获得力量。这就是一种令人信服的看法所具备的鼓动力量。    
      伍顿教练一生都在为加深这一看法的内在化而努力。每天他都试图按这七点行事,无论是在个人生活方面,还是在工作和精神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信条也在不断发展,它已不仅是一种看法,而已成为他的个性。如同史蒂芬·柯维在他的著作《领导者准则》中所着力描写的“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人”的个性化一样,伍顿教练通过他的存在这一不可遏制的力量,把他的看法传递给每个他所接触到的人。    
    


第二章知道什么东西重要(2)

      界定、实践并传递你的看法    
      1980年入选财富500强的公司中,有53%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你对此进行思考,你就会非常清楚地看到目光短浅或根本没有眼光所造成的后果。我在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工作过,工作时我发现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情况,那就是:在这些公司里,很少会有一种统一而集中的看法,更少看到人们通过一些方式来传递这一看法,尽管这些方式能鼓励他人并激发他们自身的看法。在今天这个技术高速发展、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世界里,我们在领导公司前进的同时,对我们自身行为方式的根本原则重新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领导艺术必须做到:更关注授权而不是权力本身。授权的精髓就在于看法的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伍顿教练的例子就非常清楚地证明了这一过程。    
      1.界定看法。    
      2.实践看法(将看法转变成个性)。    
      3.不断传递这一看法,以催化新领导艺术。    
      在为一家大电信公司提供服务时,我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看法的重要性。这家电信公司由数千名才华出众、精明能干的人组成,由于它刚刚经历了一场既不利于授权又削弱其力量的态度转变,因此它向我所在的培训公司咨询。围绕裁员、结构重组等问题所产生的巨大不确定性对这家公司的基础——自由主义精神、胆识、工作乐趣以及坚定的信心——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我们与之展开合作的一个小组已经集中到了一起,因为这个小组的成员比公司里的其他人更努力地保持公司的士气。但即便是在这些经理中,恐惧、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失去或可能失去团队伙伴所带来的痛苦已经开始产生消极的结果。他们做事的动力已不足,因为焦点已经从长远目标转向应急计划和生存策略。      
      我们和这些经理面谈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看法和态度导致结果的产生,还是产生的结果推动了看法和态度?换句话说,获胜者的思想倾向和获胜这两者孰先孰后?    
      很明显,思想倾向和结果是共同起作用的,或产生具有感染力的积极动力,或破坏几乎所有的组织上的活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听这些精明能干的经理们说得越多,就越清楚他们在等待胜利来为他们的看法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已经丧失了作用力,目瞪口呆地看看下面的急流,手也开始渐渐松开紧抓的绳子。我们为这家公司制订了行动计划。整个计划都以下面的这一坚定信念为基础:看法激发思想倾向,态度和信念推动思想倾向,而思想倾向带来胜利。我们每个人在追求成功时都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因素的结合上,因为这些因素是我们能加以控制的。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我们开始用“看法发展三部曲”来指引这些经理们。在写出自己个人看法的第一份草稿后,每个人都从一系列的活动中摆脱了出来。甚至是“界定个人看法”这第一个步骤所产生的影响都是直接而深刻的。这些参加者似乎在一番苦苦寻觅后终于找到了车钥匙。这种经历我们都有过:在非常忙乱的时候,我们常常是哪儿也找不到车钥匙。在这些经理们完成了他们个人看法的第一份草稿后,他们就回到了驾驶座上。他们的发动机动起来了,他们又上路了。在他们开始第二阶段,即实践他们的看法时,毫无疑问他们将会遇到塞车、绕行甚至小车祸。但和找不到车钥匙时他们所感受到的瘫痪状态和沮丧情绪相比,这些障碍实在算不上什么威胁。    
      创造无与伦比的成功    
      关于伍顿教练,人们记得最多的是他执教生涯的最后12年,即从1963年到1975年。在这段时间里,他的个人看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这12年时间里,他拿到了10次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冠军。然而,伍顿教练会第一个告诉你,如果没有界定个人看法和实践个人看法这两个阶段,那么就不会有传递个人看法这第三个阶段。他是在极其漫长的第二阶段中逐渐把他的看法转变为个性的,在此期间他还认真实践七点信条。也是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关注他的领导艺术观的详情。伍顿教练的七点信条为他提供了关于生活方式和领导方式的看法。    
      伍顿不断努力,希望将他内心的看法展现出来,但他发现自己渴望能更清楚地知道这一看法会把他引向何方。他渴望成功,并深信只要实践七点信条,他就一定能朝着获得成功的方向前进。但被人们称为成功的这一目标究竟是什么?我们经常使用“成功”这个词,但很少对它进行界定。如果他并不明确地知道成功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么他又怎么能获得成功呢?他已经为自己的生活决定了方向,但仍然没能确定目的地。      
      在伍顿的整个童年时代,他的父亲让他铭记了一个简单而基本的规则,而这一规则最终引出他的成功定义。他的定义和我看到的大多数定义都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一内在的规则——永远不要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和目前我们文化中所盛行的习惯是相违背的。这个习惯就是,和别人比较是为了实现自我评估的目的。和别人进行比较时,我们就把焦点放在了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上面。如果我们仅仅因为自己得了更高的分数、卖出了更多的东西或比别人表现更出色才觉得成功的话,那么我们就倾向于给自己带来失败或谋求自我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者对我们都没有好处。    
      1934年从珀杜大学毕业时,伍顿教练把他的规则“永远不要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添加到他的成功定义中。作为家长、教练和领导人,这一定义把他对成功的看法具体化了。他不断努力,先是把这一看法逐渐灌输到自己的生活中,然后是把它逐渐灌输到他所接触到的所有其他人的生活中。


第三章内在领导艺术的一种结构

      第四章    内在领导艺术的一种结构    
      在《心灵鸡汤》中收集了诸多触及灵魂并振奋精神的典型故事。杰克·坎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