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谁是刀郎 >

第17节

谁是刀郎-第17节

小说: 谁是刀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鲜花会绚烂多久

      “刀郎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文化、社会、大众心理特征也值得我们思考。刀郎的走红,不是孤立的个案。“刀郎现象”已经跳出流行文化的小圈圈,反射出了大众社会心理的新特征。    
      这个嗓音粗糙、不爱抛头露面的四川男人能迅速俘虏大众的心,似乎在预示着我们已经具有了反偶像、反名人的情结,不是偶像才能最终成为偶像。    
      音乐人颜峻称,多年来,人们都在追求着高雅、品位和格调,苦撑了这么多年,回头看看,发现离自己生活最接近的才是最真实的。于是,回归成了人们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市民文化悄悄抬头,草根文化迅速崛起,刀郎的出现正吻合了我们回归的心态。刀郎不是偶像,他和我们一样普通,没有距离感,但他又能用歌声打动我们,“我们爱他,其实就是爱自己以及深陷其中的并不完美的现实生活”。    
      我们已经习惯了迎接一位新生明星的模式,先从歌曲排行榜上听到他的声音,再从各种电视晚会中看到他的尊容,最后从报纸的绯闻与辟谣中对他耳熟能详。如何打造明星,唱片工业有一整套流水线似的生产模式。但是,刀郎的出现却给自命不凡的明星制造体系一记清脆的耳光。他没有歌曲MV、没有电台打榜、没有哪怕一场新歌发布会,他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火了。刀郎现象,给唱片业界带来震动也带来思考。    
      低调,似乎成了刀郎的注册商标,是他走红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哪怕面对全国蜂拥而至的媒体,刀郎依然固守着他对人群的距离。    
      刀郎自己一再申称并不想当歌手,而对于投资人郑金标来说,也是一开始并不想推歌手,主要原因是因为刀郎不是职业歌手。他们只想做一张符合新疆市场需要的唱片。刀郎现在火了,说明他的音乐和唱功受到了肯定。他的低调其实是一种顺其自然。    
      对于刀郎现在的低调引起了大家的质疑,似乎他的不宣传也变成了一种最好的宣传方式,郑金标说,他们现在也在积极调整,随着新专辑的发行,刀郎会有选择性地对媒体曝光。他们不是把最初的低调变质成了新的炒作方式,只是因为过度的曝光会成为刀郎衰落下去的催化剂。    
      烟花绽放在空中的那一刻是美丽的,但是这种美丽短暂得转瞬即逝。流行文化催生的明星也是如此。2001年的烟花是雪村,2002年的烟花是F4,2003年的烟花是阿杜。今年,轮到刀郎了。    
      等到明年,刀郎依然会绚烂吗?    
      “刀郎很快会过去。”音乐人颜峻很干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再低调、再执著,也逃不出流行歌手的宿命,他终究会被新的流行英雄所取代。”颜峻认为,刀郎带给我们的音乐并无太大的新意,歌迷是喜新厌旧的,当他们对刀郎的沙哑声音、沧桑感习以为常的时候,遗忘只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刀郎未来的命运,乐评人洛兵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心。他表示,刀郎想在乐坛走得更远,必须对自己的音乐进行突破,而如何有尺度地进行宣传也将是他面临的一大难题。    
      不过,对于刀郎未来的命运,音乐人宋柯持乐观态度:“刀郎的生存能力很强,他不是普通的歌手,他有很强的创作能力,这足以支撑他在歌坛走下去。”宋柯承认,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刀郎的歌迷会有所流失,但是他的音乐会吸引一批固定的听众。对新疆的做法,宋柯大加赞赏,“南橘北枳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他必须走一条有个性的音乐之路,这样才能保证音乐生命的长久”。    
    


第七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扑朔迷离的盗版

      2003年11月,《西域情歌》断货后,盗版乘机上市,一下子冒出几百万张盗版。为了打击盗版,刀郎他们于2004年5月也曾做过反盗版尝试。公司精心制作了一盘零售价9元一张的CD,结果上市后因宣传力度小,一些正规音像商见利忘义,将“建议零售价9元”用纸片盖住,仍以每张20元的价格公开出售。即使这样,正版也很快卖完了。许多买不到正版的歌迷只好买盗版过歌瘾。刀郎说:“我们倾情投入大量资金精心制作的专辑,白白拿给盗版商赚钱去了。现在我是到法院打官司告状?还是请文化部门采取措施,怕稍有动静就被别人说成是在炒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2004年6月28日,在乌鲁木齐红旗路地下音像市场,记者看到刀郎新版的唱片《西域情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已经在当天上了架。这种版本是白色的底子,在左上方有刀郎的照片。那照片是5月份的时候刀郎在吐鲁番沙漠附近照的。    
      这个版本的唱片售价是15元。据音像店老板介绍说,唱片的进货价是12元。    
      摇滚版的《西域情歌》还特别标明了“刀郎黄灿首张合辑”,其中收集了原版《西域情歌》中的11首歌曲,没有古丽詹的《古莱莱》。    
      而《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全部歌曲都是《刀郎》专辑里的歌曲。到现在为止,这盘唱片自从1月份上市以来已经有4个版本。而且都是德威龙公司出的。    
      因为《西域情歌》的热卖,带动了《大漠情歌》的销售,《大漠情歌》零售价12元就可以买到,据说进价是11元,后来是10元、5元,有时候8元也能拿到。    
      《大漠情歌》的VCD和《西域情歌》原版的零售价都是15元,它们的进价一般是12或者13元。《丝路乐魂》《丝路乐韵》《楼兰钟鼓》的定价都是15元。    
      2004年5月份起德威龙还推出了《刀郎》唱片的另一个版本,上面标明建议零售价9元(一般7元进价)。主要是为了铺货,让那些做盗版的人无利可图。但据说这个版本已经不再生产。15元的CD在市场上的购买力已经很饱和了,而后来9元钱又是另一个消费群体,这样普及销售只为了求量。    
      据李松强介绍说:《西域情歌》确实卖得特别火,一个月可以卖1万多张,一般都是发往新疆各地,在西安,《西域情歌》的一张唱片甚至卖到了50元。而来这里买唱片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送给内地的朋友。    
      德威龙在新疆是一个品牌,他们做的新疆音乐很全,而且音像店是免税的,在乌鲁木齐各个音像市场和商场里,也有它的专卖。    
      在位于乌鲁木齐小西门附近的一家音像店里,记者了解到,新版带刀郎头像的唱片他们卖20元。记者说怎么这么贵?他们解释说,这是HDCD,声音经过了特殊处理,音质要比一般的CD好得多。他们向记者推荐说,另外还有一个版本比较便宜,记者问是不是盗版,音像店摇头说他也不知道。    
      李松强说,现在的盗版制作精良,而且有一套自己的发行渠道,想挡都挡不住。    
      在公司倒苦水的同时,也有人称“盗版捧红刀郎”,有人怀疑刀郎走红与“自盗”有关。刀郎唱片在新疆以外的发行公司广州俏佳人文化有限公司及广东大圣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燕、李坚姐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有人问在数量庞大的刀郎盗版唱片面前,俏佳人为什么没有采取法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高调加入以“反盗”为旗帜的联合传媒中,现在却低调面对自己受损失的市场,李燕解释道:“盗版确实让我们损失非常大,但刀郎并不是我们的签约歌手,我们只是唱片发行。”李燕同时表示,刀郎的盗版专辑是唱片推广到哪里,盗版商就盗到哪里。    
      “很多报道上说盗版的数量有500万,甚至800万,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多,但200…300万的数字是很可能有的,其实我们在新疆也进行过反盗的工作,只是大家可能不太知道。”    
      对于有人怀疑俏佳人自盗,李燕回应说:“事实上,刀郎唱片的发行方共有两家,一个是我们旗下的大圣,另一个是刀郎在新疆的制作公司德威龙,我们两家有明确分工,他们负责唱片在新疆地区的销售,我们负责以外的地方,正因为刀郎制作公司有权在新疆销售刀郎专辑,所以他们是可以将唱片加工成不同的版本发行的。”    
      至于有人怀疑,俏佳人发行的正版刀郎专辑是有一部分流入了盗版经销商手中,用正版商品占领盗版市场,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李燕首先肯定,大圣公司发行的唱片肯定不会进入盗版商手中,“他们都是通过正常的渠道销售”,但她承认,用正版商品占领盗版市场的做法在行业内确实是存在的。    
      “有的正版发行商会给盗版市场一些裸片,由他们去进行再加工,然后进入中小城市,这样做并不影响主流市场,但利润其实很低,只有几毛钱。”    
      大圣“一把手”李坚是俏佳人老总李燕的亲弟弟,也是最了解刀郎及其唱片发行的人。说起当年“提拔”刀郎的事,李坚很有感慨。    
      面对“大圣为什么没有任何反盗反应”的问题,李坚的回答似有难言之隐,“我们在重庆、广东都抓过一些盗版商,只是你们不知道。同我们签约的是他在新疆的发行公司德威龙音像,我们代理的是新疆以外的刀郎唱片发行。因为反盗涉及反盗授权问题,而整个发行工作是在两家公司的运作下,而且又隔这么远,所以双方还存在沟通和协调问题。”    
      除此之外,李坚没有更深入地说明反盗阻碍究竟在哪里,他只是说大圣方面在这件事情上“有苦衷,一言难尽,很为难,说出来会尴尬,牵涉范围太广”。    
      对于刀郎唱片的盗版问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张新建副司长说:“正版商以接近盗版的价格,并通过盗版网络销售正版唱片的做法,确实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但即使是不违法,这么做也只不过是饮鸩止渴,他们所经营的是短势市场,因为这种做法最终挤占的是正版商自己的市场,毕竟唱片的消费总量是不会变的。当然,如果盗版商能因为通过这种手段‘招安’,从此‘金盆洗手’,取得正式的经营主体资格,并通过原有的网络销售正版,这种做法还是可取的。”      
    


第七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真假刀郎

      唱片盗版的问题已经够让刀郎他们头疼了,没想到,连人也会有盗版。    
      2004年7月,正当刀郎忙着出席《十面埋伏》首映式之际,有一位歌手竟抢先一步注册了“西域刀郎”这个名称,并推出了一张名为《西域刀郎·寻找玛依拉》的专辑,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刀郎”之名争夺战。    
      李松强知道后,马上站出来,指责对方“恶意竞争”,那家唱片发行公司老总却声明:“刀郎只是种文化,没有专属性,因此我们并没有违法。”网上一些关于此事的评论也铺天盖地而来“正牌公司推出‘歪’刀郎”“刀郎对‘西域刀郎’感无奈”“假刀郎大张旗鼓杀进新疆,刀郎经理人称其行为卑劣”……    
      事情是由四川一家报纸的一篇报道而起,该报道称一歌迷买了一张刀郎的唱片,回家一听却发现不对,仔细看才发现专辑上的“刀郎”二字前面实际上还有两个小字“西域”,于是觉得受了蒙骗。    
      出版这张名为《西域刀郎·寻找玛依拉》专辑的影视公司之一,广东飞乐影视制品公司总经理钟雄兵称,他们为了保护自己这位新歌手已正式注册了“西域刀郎”的名字,因此,他们是合法的。    
      刀郎经纪人李松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气愤地表示:“‘刀郎’是无法被注册的,因为它是新疆的一个地名,按照有关规定,县级以上的地名是不可以注册商标的。”他还说:“我们听过那张唱片(《西域刀郎·寻找玛依拉》),制作水准很恶劣,演唱者完全在刻意模仿刀郎的嗓音,这是非常恶劣的商业竞争。我们已经聘请了律师调查此事,近期就会发声明,以免歌迷再受骗,有可能还会采取法律手段。”    
      究竟是谁抢了谁的“饭碗”?谁用了谁的名字?《新疆都市报》在6月底“西域刀郎”还没有现身之前就刊登过一篇报道《刀郎是一种文化,此“刀郎”非彼“刀郎”》,是记者采访了在“刀郎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当地摄影家和作家后得出的结论:刀郎只是一种文化,刀郎舞其实是草原文化的典型表现。    
      针对关于注册的问题,发行人钟雄兵也有一番说法:“正如记者所说的那样,广义的刀郎是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