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红尘-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陆易游眉头皱紧了,他思索良久,缓缓写到:
夫子之墙数仞高,得其门而入者或寡矣。
这一联出自《论语?子张》,意思是说:拿房屋的墙打比方,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能
看到房屋的美好。我的教师家的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就看不到房屋的形状,能够找到大
门的人可能不多吧。
这副对联的难度很大,既要用典故,又是长短句组成,字数较多,没有丰富的书本知识和对对子
的技巧,是很难对出的。
季允微微思索一下,没被难倒:
文王之囿七十里,与其民同乐不亦宜乎。
他对的下联出自《孟子?梁惠王》,意思是说:周文王的猎场纵横七十里,同老百姓一起享用,
百姓觉得很小,这是自然的,而大王与此恰恰相反,七十里的猎场对老百姓来说如同陷阱一般,认为
特别的大,也不是自然的吗?用《孟子》对《论语》可谓门当户对,对的恰到好处。
“不愧是个大才子。”
众人对季允的才气赞叹不止。
陆易游的脸色却不好看了,他隔着长桌,远远对季允抱抱拳,说:“季生果然高才。”
然后,排开众人,直入客栈而去。
人群渐渐散开,季允已不知所踪。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潘安宋玉也不过如此吧?”雅婷兴奋地赞叹,一边挽着临秋的手往回走
一边又兴奋又得意地询问她的感受,“临秋,季允是不是很才华横溢呀?人中龙凤说的不就是他这样
的人么?临秋你说说,你觉得他怎么样……”
临秋一直不说话。
虽然看不到人挺遗憾的,但……能够见识到如此才气,也够令人震撼的了。
季允,他……唉……
第 7 章
完了!完了!
临秋发觉,自己从“悦来客栈”回来后,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魂不守舍。
沐夏也觉得,临秋跟小姐妹雅婷出一趟门回家后,神情恍惚,忽而皱眉,忽而呆愣的,不知道在
琢磨些什么。
这丫头痴颠了?沐夏不由暗忖。
只有临秋自己心底清楚,她魂不守舍,她恍惚,她皱眉,她呆愣,那都是因为——季允。
从来不知道,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可以在她的心上留下这么深的烙印。她常会不经意地想起他
,一想起就入了神,失了魂,甚至有时候连姐姐叫她都听不见……她怎么可以思念一个仍是陌生的少
年男子到这种痴狂得可怕的地步?
可……他风采翩翩、才华横溢,他是天之骄子,独一无二——这样的他,怎么可能叫人不看在眼
里,不印在心上?
她是入了魔了!入魔,就入魔吧!
唉,她一刻比一刻着魔,一刻比一刻想见到他,却只能一刻比一刻无可奈何——她根本还算不上
认识他,又怎么可能奢望见到他,甚至待在他的身边……
“临秋,你有心事?”
从下午到掌灯时候,沐夏看妹妹仍然魂不守舍的样子,决定问问缘由了。
“嗯……”临秋坐在她房里的桌前,支着颐,没注意听姐姐说什么,随便应了一声。
“在想什么呢?”沐夏一眼看出妹妹心不在焉,想不通这白纸似的丫头心里到底装了哪些心事,
即使向来匮乏好奇心,也难以做到置若罔闻了。
“他……”临秋机械地应。
“他?他是谁?”
看来,她的临秋妹妹大有可能在害相思病。长相思,摧心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虽然夸张了一点,说的可不就是她家妹妹此际的情形么?那个害人不浅的该不会……该不会就是临
秋始终念念不忘的——季允吧?不是她妄加揣测胡乱臆想,实在是临秋识得并关注的陌生男子也只有
他了。
“季……”
临秋下意识地应,心上人的名字未及出口,飘飘的神魂蓦地归位,立刻稍带羞涩地住了口。她不
怕心事被姐姐知道,会感到羞涩是因为,姐姐向来矜持内敛,绝不会像她这样盲目为一个男子痴狂,
跟姐姐比,她真的差太多太多了。
果然!
沐夏不知道该为此叹息还是该漠然以对,不知道该提醒妹妹及早斩断刚刚萌生的朦胧情思还是放
任她去投注痴情。情,是她从未涉足的地带,毫无经验可谈,自然也说不出所以然,怎么做,还真是
不清楚。
“姐姐,中午我和雅婷出府了,你知道我们去哪儿吗?”话头既然被挑起,临秋很想和姐姐谈谈
今天见到的景况,不等姐姐回答,她又说,“今天悦来客栈门前热闹极了,从洛阳来京城赶考的一个
举子名叫陆什么的和季允在那里比对对子,对的那叫一个精彩……姐姐没有亲眼看到,怪可惜的!我
还记得其中几个对子对的实在好,姐姐要不要听听?”
“你说。”
“我就知道姐姐对这个感兴趣!”临秋得意地一笑,眉飞色舞起来,咭咭咕咕地把见到的情形描
述一番。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少老头,坐睡椅,由冬到夏读春秋。”沐夏念着妹妹转述
的对子,有些好笑,“那姓陆的举子原本取笑人家汲汲功名利禄到处奔走钻营,却不想自己也是名科
考举子,被笑话读不通圣贤书没出息也是绺由自取。”
临秋奇怪了,“姐姐从哪儿看出这副对子在笑话人,我怎么看不出来?”
“我也只是随便猜的罢了。”沐夏无意深谈,“你再说别的。”
“嗯……还有一个对子,难的很,是这么说的:夫子之墙数仞高,得其门而入者或寡矣;文王之
囿七十里,与其民同乐不亦宜乎。姓陆的想出那么古怪的上联已经很不容易,季允能够很快对出下联
,才华比姓陆的更高,大家都赞叹不止呢!”
“这一副对子上下联各出自《论语》和《孟子》,能够用原句对的工整,可见的确饱读文章,倒
也不枉才子之名。”
“姐姐也觉得季允才华横溢,对吧?”心上人受姐姐肯定,临秋暗暗兴奋。
“季允是,陆易游也不差。”沐夏客观地评价。
“那又怎样?姓陆的还不是输给了季允。”临秋崇拜之色不免溢于言表。
这丫头!要她从迷梦中清醒,怕是暂时不容易办到吧?
沐夏摇摇头,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临秋,母亲明天要上护国寺烧香礼佛,叫我们也一同去祈福
,你早点歇息,明天要早起。”
“嗯,知道了。”临秋没什么兴趣地应。
*********************************************
护国寺在京城东郊一座丘陵上。寺周围遍是松柏,空阔处又植上大片翠竹,虽无云峰深山藏古寺
,也有幽邃山林滤澄心,足以做禅修之地了。因此,香火颇为鼎盛。
沐夏和临秋的母亲江氏喜欢到护国寺参禅,往往一呆就是一天。沐夏没有出嫁前常陪伴母亲到此
,出嫁后有好一段时间没来了,现在故地重游,不免想要四处走走看看。
沐夏支开身边的小丫头,一个人走向古木参天的松林。一早起床,临秋因为昨天出门中了暑气,
奄奄的没有气力,必须静养,被留在家里,只由沐夏陪母亲来护国寺,也所以,沐夏现在才有一个独
自清静的机会。
生在一个大家庭,嫁入另一个大家庭,有时候,孤独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现在,沐夏就在尽情享受孤独的乐趣。
沿着林间小径,踏着松针,随意游走,整个幽静的松柏林,只有山泉流过山石迸发出的幽咽声,
很有王维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况味。
沐夏走得有些累了,薄汗微微沁出,于是停下脚步,从袖里掏出一方罗帕擦汗。正在这时,几声
箫音蓦然传来,凌乱不成曲调,仿佛是萧的主人在试箫的音色似的,然后,悠长的箫声幽幽响起,绵
绵流转,回旋在幽深的松柏林里,使清凉的空气添了几分凄冷,使山林无人的冷寂更加突出,此时此
刻,沐夏心底油然升起只有自己一个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孤独寂寞感——她有一大堆家人,有亲爱的
妹妹,有慈爱的母亲,原本不应该感到寂寞的,但,这箫声却在突然之间令她感觉到寂寞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感觉?
其实,感到寂寞的应该是吹箫的人吧?吹箫的人把自己的寂寞寄予箫声,又让箫声把寂寞带给别
人,那个人——会是谁呢?是男人?还是女人?
沐夏有些好奇了。她移动脚步,循着箫声往前走,很快走出松柏林,走入松柏林旁边的竹林。那
箫声像是从竹林里传出的,时起时伏,若有若无,令人难以分辨吹萧的人具体在哪一处?所以,当沐
夏一路行入竹林深处,行到无路可行打算原路返回而蓦然转身之际,一个盘腿坐在山石上的人几乎吓
了她一跳。
这个人,双手执着一管紫箫,停止了吹奏,睁着一双稍带讶然的星眸,直直地看她,似乎也没料
到自己独处的一方天地突然闯入另一个外来者似的。
沐夏很快认出吹箫的人是谁了。
是——他!
那个吹箫的人是——季允!他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