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辣文电子书 > 江山多少年 by 大风刮过 >

第13节

江山多少年 by 大风刮过-第13节

小说: 江山多少年 by 大风刮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一天恒爰听完丞相跟将军的啰嗦,被太监陪着到御花园玩射箭,忽然发现昨天的男童半藏在一棵树后,偷偷地瞧他。恒爰挺起胸膛,招招手,第一次用皇帝的威严开口:「过来陪朕玩罢。」 
从那天后,小皇帝就整天与十五皇子一处玩耍。恒商比恒爰小了一岁多,论跑论跳,扔石头扳手腕射箭自然样样都比不上恒爰,念的书更远不如恒爰多。有这么个弟弟成天扯着自己衣角仰望自己,跟在身后跑来跑去,恒爰方才真觉得自己有了几分皇帝的威风,过得很有面子。 
恒爰最开心的时候,是与恒商玩到夜深,母后恩准恒商在乾清宫陪自己睡觉。恒爰还记得十五弟每次都矇眬着睡眼爬上他的龙床,钻进被窝把头蹭在他肩膀上呼呼睡着,软软的小身子靠着自己十分舒服。舒服到恒爰想去求母后,每天都让恒商天天陪着自己睡。 
但后来,忽然的就有乱党了,忽然的乱党就要打进皇宫了。程将军将小皇帝抱在怀里杀出皇宫的时候,恒爰左右没有看见恒商,终于不顾皇帝的脸面哭着要找。母后还有程将军跟吕丞相说,十五殿下另有安排。 
安排到哪里去了呢?恒爰跟着程将军和吕丞相到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每天都下一遍又一遍圣旨,把恒商找回来。吕丞相也一遍又一遍跟自己保证,就算砍掉他项上人头,也一定把十五殿下找回来。 
再后来程将军打退了乱党,他回到京城重新登基。京城满目疮痍,文武百官跪在龙椅前泪流满面,恒爰才第一次明白,自己这个皇帝,从以后到将来要如何做。那天跪拜的臣子里没有吕丞相,吕丞相没说空话,亲自去接恒商回来了。 
恒商回来,恒爰开心得几乎又要做一回脓包皇帝,但是回来的十五弟,却不再是先前的十五弟。 
宫女太监们收拾了一天,才把十五殿下在民间街旮旯里积的泥灰洗干净。据说十五殿下一边被人收拾打理,一边哭。恒爰跑去看他时,太监正一面擦恒商的眼泪一面问:「十五殿下可是太高兴了么?」 
恒爰在门边,清清楚楚听见恒商粗声抽噎:「高、高兴个鸟!」 
恒爰傻了,高兴个鸟是什么意思?。 
就从那以后,恒商再也不跟在自己身后跑来跑去了。恒爰忽然发现,其实自己论跑论跳,扔石头扳手腕射箭都远远比不上恒商,而且恒商还会爬树会掏鸟窝,会不少他不知道的东西。恒商同自己玩,常提不起精神。母后也说恒商跟贱民们学了些不上台面的东西,怕教坏了皇帝,不准他再跟恒商玩。 
最听话的十五皇子忽然变成最难伺候的十五殿下,就从那之后,恒商脾气越来越暴躁,单侍读参赞就接连赶走五、六个。恒爰发现自己每每听到这种消息却挺受用,毕竟到如今同十五弟最亲近的人还是自己。 
然而,受用到恒商赶走第七个侍读后,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司徒太师,无奈下保举自己长恒商四岁的长孙司徒暮归,可这个司徒暮归居然没被恒商赶走。 
恒爰最想忘掉的那个两年前的晚上,自己多喝了两杯小酒,在御书房愤恨地捏住司徒暮归的下巴,喃喃地问:「你可是用这张脸把睿王勾得断袖了?为什么朕都不说的事情偏跟你说。」'星期五制作' 
自己当时喝得太多,居然似乎看到一双上挑的秋水眼妩媚地弯了起来,似乎还有个魅惑的低音含笑在耳边轻轻道:「是不是,皇上亲自试试便晓得了。」 
再之后他干过什么恒爰真的记不大清楚,但第二天天未亮,自己衣冠不整从御书房的便榻上爬起来,就看见拢着衣襟神色悲愤又木然的司徒舍人,叩头求万岁速速赐他个了断。 
司徒舍人的脖子上锁骨上依稀有瘀痕数处。恒爰按着阵痛的额头茫然了一刻钟,自做皇帝来头一次脓包地同臣下商议说:「司徒舍人,昨天朕喝多了酒,实在什么都不记得。朕命你司徒舍人只当昨晚从未来过,司徒舍人可能做到么?」 
司徒暮归挂着悲凉的神情应了。 
从那后,真的只当这晚从未来过。 
但是,为什么没看出来当时凄凉的如绵羊般的司徒舍人居然是这副嘴脸?直至司徒暮归的政绩到了不得不升做中书侍郎时,恒爰写圣旨的手有些无力。 
恒爰因为恒商做了多少事情,没人能晓得。 

斜阳西下,酒喝到尽头,司徒暮归告退出宫。 
今天秋风又比昨日凉,程适从秘书监匆匆往翰林院还上午顾况借的书。远远看见一个穿鲜红官袍的身影悠悠走向皇城门方向,握书的手忽然一松。 
那个穿红袍的,可不是那天碰见的万岁爷的小白脸么? 
程适揣着疑惑还罢书,自回秘书监。晚上处所轮东道,今天程适隔壁的赵孝成告假出宫一天,所以该他请客,酒水是偷偷从送菜的杂役手中买的。十个楷字挨挨挤挤凑在赵孝成的屋子里吃酒,因为大家是文人,还要讲究雅道。用两张席子铺在地上,正襟席地而坐。 
等三巡酒过,正襟危坐的斯文人们东倒西歪一屋子,言语从诗文典故渐渐转到朝局时事,程适趁机道:「我今天下午去还书,路上看见一个穿红袍子的大人,吃了一惊。居然大员中还有这样年轻的,看他年纪出不了二十五、六,模样比我们程大人还年轻些,相貌又清俊,朝中竟有这样的人物。」 
几个楷字大都是同程适一样,对朝中的要人只闻名未见面。席之锦便问程适:「你瞧见的那个人是文官武官。」程适思寻了一下道:「没看清楚。」 
席之锦清清喉咙,坐直慢吞吞地道:「据你说的形容,那位大人跑不出是两个人,如武官,乃是镇远将军吕先,若文臣,便是中书侍郎司徒暮归。不过吕将军尚在山东平寇,所以你今天看见的,十之有十是司徒大人。」 
众楷字顿时哗然,固然进朝廷没多久,这位司徒大人,人人都听说过。 
程适暗道:「娘嗳,幸亏我碰见万岁爷小白脸的事情没敢同人说过。居然把那位司徒大人当成万岁爷的小白脸,人真丢到他姥姥家去了。」 
夜里躺在床上,把那天在茶楼里的情形再一一重温,万幸没找出什么失礼的地方。 

司徒暮归是皇上跟前的红人,人人眼红;万岁爷恐怕在龙阳上有那么点爱好,人人猜测,但从没人想过这位司徒大人是皇上的小白脸。 
因为中书侍郎司徒暮归从十六、七岁起就是名震京师的花花公子,七、八年来徘徊在风流榜首,从未掉出过三甲。 
全京城的青楼花娘,没有一个不想让这位风流又风趣,爱温柔又善温存的司徒大人同自己风月一场。巫山馆一夜千金的花魁夕云就曾放出话来:「恨不生做府中婢,愿插荆钗奉慕郎。」此类的话京城大半的花娘都放过,但夕云的这句分外不同,里头有个司徒大人的爱称。司徒暮归字慕远,夕云称他为慕郎,可见两人的关系更不寻常。 
程适与顾况听说的司徒大人,从进朝廷到至今如日中天过程乃是如此这般—— 

十五皇子参赞司徒暮归,与某年某月带年方十五岁的十五殿下逛花街,获罪撤参赞名,圣上念其是太皇太后胞弟前太师司徒大人的长孙,开恩调他入中书衙门做个闲散舍人,相安无事过了半年多。十五殿下满十六岁赐封号外宅前,圣上在御花园与百官小宴。 
当时正值春暖花开,圣上一时兴起,望着轻衫华美的十五殿下道:「朕有一个封号,正与十五弟相配。『怡春王』三个字,你看可好?」 
诸官附和赞叹,十五殿下低头谢恩,席末的中书舍人司徒暮归掩口窃笑。圣上一向仁慈宽宏,未先怪罪,问其为何窃笑。司徒舍人起身恭敬向圣上道:「禀万岁,据臣所知,京城最大的勾栏就叫怡春院。」 
第二天,圣上赐十五殿下封号睿王;再一年后,中书舍人司徒暮归升中书侍郎,赐侍郎府宅第一座。 
由此可见,圣上宽厚仁慈,英明睿智,恩德浩荡,圣泽无边。 
『149页空白』 

第七章 

花木扶疏的庭院,八角挑檐的凉亭,纹理分明的石桌,纵横交错的棋盘。 
修长的手指捡起盘上的棋子,分装入盒。司徒暮归向对面抬起饶有兴味的脸道:「十五殿下现今是要同那人相认么?」 
恒商顺手夹起棋盘上一颗残子把玩,苦笑道:「我若有主意,今天也不请你来了。其实那天在宫里看见他,我便想同他说。但一来不确定是不是他,二来不知如何开口。」 
「十五殿下的眼神臣钦佩的紧,隔了十来年,又是从小到大,相逢对面不相识才是正理儿,现下居然被你在马背上瞧出大概。」 
恒商的眼神从棋盘移向亭外的柳梢:「我在马上那天只认出了宋师傅,这些年他没怎么变。因此猜旁边那两个人兴许是小幺跟小六。后来托你查,居然就查到了程适。若不是你预先告诉我,那天在宫里迎面见到小幺,我便是神仙也认不出。」收回眼神向对面一笑:「慕远刚才同我讲的话,该不是向我讨人情吧?」 
司徒暮归也笑道:「岂敢岂敢,十五殿下只要记得你家地窖里红泥封的宝贝欠着臣两件,臣就心满意足了。」 
恒商的眉尖跳了两下,酸着拉下脸:「司徒大人能不能减减价钱,我地窖里的宝贝只有那两坛,还是大费周章从吕先手里诓来的。若是都与了你,本王委实凄凉。」 
司徒暮归道:「这种酒吕大人府里恐怕还有一、二十坛,不过少师这个人实在小气,臣跟他讨过不下四次,只开过半坛同我喝过一回。因此想起来心中就有一股怨气,不用两坛浇不下这把邪火。」 
恒商叹气道:「那索性你我今天拼醉喝一坛,剩下一坛慕远带走,本王也算尝过西域石榴酿的酒是个什么味道,可成么?」 
司徒大人眉开眼笑,应了。 

今日,大内探子向皇上密报:「此时此刻,司徒暮归在睿王府同睿王殿下喝酒」,补明:「司徒大人是被睿王殿下请去的」。 
密信被皇帝陛下的龙指撕得粉碎,跟着一声长叹,飘散入风。所以天下事事皆不足,这厢人笑,那厢人苦。 
顾况进了秘书监一个多月后,方才第一次出皇城。 
程适在这一个多月里回过两、三次家,回家的时候跟刘铁嘴和宋诸葛说:「顾小幺新近得了楷书郎大人的赏识,忙得紧不能回来。让我给二位师傅捎着请安。」程适每回说的时候都心想,我真他娘的够意思。 
顾况确实是忙,跟着老楷字头也不抬地抄忠烈传,抄完一本另一本接上。而且楷书郎大人严格得紧,每一个字都要端正规矩,不能有半点潦草。 
白天抄书抄得头晕眼花,晚上回房时常胡乱啃些东西倒头就睡,分不出精神来同其他楷字一起热闹。楷字们也不轮他出去采买吃食,顾况更不好意思让人帮忙捎东西。常自个儿到厨房里随便整治点东西吃,能下咽就成,还就这么着便被程适当面嘲讽过一回。 
当时程适靠在廊柱子上吊儿郎当地向他道:「顾贤弟,新近上了高枝就端起架子,当心以后不好混哪。」 
话跟针似的扎了顾况一下,顾况那天抄书抄得半死,没精神同程适你来我往,随口道:「劳烦程贤弟时常惦记,提点之情没齿难忘,程贤弟近日恐怕也要谨慎小心。」便钻回屋里睡觉去了。 
抄完忠烈传第五卷,第六卷尚未编完,顾况赶忙告了一天假,出皇城探家。 
头天晚上顾况挨个敲楷字们的房门问明天可让我捎什么东西不捎,众楷字都说尚有吃食,勿须劳烦。顾况在回房时又在回廊上被程适截住,程适道:「嗳,顾贤弟,明天在集市上给愚兄捎五斤老陶家的卤牛肉,三斤乔婆子的辣炒螺蛳,一个二斤左右的烧鸡,一只草香鸭子,两三斤上下就成。五香花生跟蚕豆都要许老头的,各一斤吧。钱你先垫着,回头给你。」'星期五出品' 
顾况皱眉冷笑正要说话,程适立刻道:「顾贤弟,你若推脱可不地道。我回去那几趟在师傅那里替你说了不少好话,师傅让给你捎的东西传的话愚兄可一样都没漏过,你要承我这个人情呢就把东西捎来。若不承愚兄我体谅大度,也不强人所难,顾贤弟看着办吧。」话毕,施施然掉头走了。 

第二天早上,顾况赶早出皇城,在家门前跟碰见的街坊四邻一一招呼,到了家中,刘铁嘴与宋诸葛却都出门做生意去了。顾况自开锁进去换下官服,穿着家常衣裳先去几个大茶楼找刘铁嘴。果然在其中一家寻着了,刘铁嘴正坐在一堆人中讲秦琼卖马。这一段刚开了头,顾况站在茶楼门边听了一会,刘铁嘴正讲到兴起,茶楼里客人多,没发现他,顾况心想先不打扰师傅生意,悄悄转身走了。 
顾况出了茶楼,估计宋诸葛此时的生意也正火热,因为今天是十五,去观里烧香问卦的肯定不少,盘算着不如先将程适让捎的东西买了。 
顾况的怀里有一个十两的整锭银子,是第一个月的俸禄,准备给二位师傅做家用。还有些散钱是以前攒下的积蓄,预备在街上给两位师傅一人买块布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