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七侠五义 >

第50节

七侠五义-第50节

小说: 七侠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见那边树上跳下二人,咕噜噜地就往西飞跑。原来有二人在树上隐藏,远远见张、赵二人奔入林中,手持利刃,口中乱嚷虎在哪里。又见明亮亮的钢刀在月光之下一闪一闪,光芒冷促。
  这两个人害怕,暗中计较道:“莫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因此跳下树来,往西飞跑。张、赵二人见了,紧紧追来。
  却见前面有破屋二间,墙垣倒塌,二人奔入屋内去了。张、赵亦随后追来。愣爷不管好歹,也就进了屋内。又无门窗,户壁四角俱空,哪里有个人影。赵虎道:“怪呀!明明进了屋子,为何不见了呢?莫不是见了鬼咧?或者是什么妖怪?岂有此理!”
  东瞧西望,一步凑巧,忽听哗啷一声,蹲下身一摸,却是一个大铁环,钉在木板子上边。张龙亦进屋内,觉得脚下咕咚咕咚的响,就有些疑惑。忽听赵虎说:“有了,他藏在这下边呢!”
  张龙说:“贤弟如何知道?”赵虎说:“我揪住铁环了。”张龙说:“贤弟千万莫揭此板。你就在此看守。我回到庙内,将伴当等唤来,多拿火亮,岂不拿个稳当的。”赵虎却耐烦不得道:“两个毛贼,有甚要紧?且自看看再做道理。”说罢一提铁环,将板掀起,里面黑洞洞,恁什么看不见。用刀往下一试探,却是土基台阶:“哼!里面必有蹊跷,待俺下去。”张龙道:“贤弟且慢。”此话未完,赵虎已然下去。张龙惟恐有失,也就跟将下去。谁知下面台阶狭窄而直,赵爷势猛,两脚收不住,咕碌碌竟自滚下去了。口内连说,“不好!
  不好!“里面的二人,早已备下绳索,见赵虎滚下来,那肯容情,两人服侍一个人,登时捆了个结实。张爷在上面听见赵虎连说”不好,不好“,不知何故,一时不得主意,心内一慌,脚下一滑,也就溜下去了。里面二人早已等候,又把张爷捆缚起来。这且不言。
  再说包旺在庙内,自从张、赵二人去后,他方细细问明伴当,原来还有蒋平,他三人是奉相爷之命,前来访查韩二爷的。
  因问:“蒋爷现在哪里?”伴当便将赵爷与蒋爷不睦,一路上把蒋爷欺负苦咧,到此还不肯同住。幸亏蒋爷有涵容,全不计较,故此自已在和尚屋内住了。包旺听了,心下明白。直等到天有三更,未见张、赵回来,不由满腹狐疑,对伴当说:“你看已交半夜,张、赵二位还不回来,其中恐有差池。莫若你等随我同见蒋爷去。”伴当也因夜深不得主意,即领了包旺来见蒋爷。
  此时蒋平已然歇息。忽听说包旺来到,又听张、赵二人捉虎未回,连忙起来细问一番,方知他二人初鼓已去。自思:“他二人此来,原是我在相爷跟前撺掇。如今他二人若有失闪,我却如何复命呢?”忙忙束缚灵便,背后插了三棱蛾眉刺,吩咐伴当等:“好生看守行李,千万不准去寻我等。”
  别了包旺,来至庙外,一纵身先步上高峰峻岭。见月光皎洁,山色晶莹,万籁无声,四围静寂。蒋爷侧耳留神,隐隐闻得西北上犬声乱吠,必有村庄。连忙下了山峰,按定方向奔去,果是小小村庄。自己蹑足潜踪,遮遮掩掩,留神细看。见一家门首站立二人,他却隐在一棵大树之后。忽听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人道:“二位贤弟,夤夜至此何干?”只听那二人道:“小弟等在地窖子里拿了二人,问他却是开封府的校尉。我等听了,不得主意,是放好,还是不放好呢?故此特来请示大哥。”又听那人说:“嗳呀,竟有这等事!那是断断放不得的。莫若你二人回去,将他等结果,急速回来,咱三人远走高飞,趁早儿离开此地要紧。”二人道:“既如此,大哥就归着行李,我们先办了那宗事去。”说罢,回身竟奔东南。蒋泽长却暗暗跟随。
  二人慌慌张张的竟奔破房前来。
  此时蒋爷从背后拔出钢刺,见前面的已进破墙,他却紧赶一步,照着后头走的这一个人的肩窝就是一刺,往怀里一带。
  那人站不稳,跌倒在地,一时挣扎不起。蒋爷却又蹿入墙内,只听前面的问道:“外面什么咕咚一响?……”话未说完,好蒋平!钢刺已到,躲不及,右肋上已然着重。“嗳”的一声,翻筋斗栽倒。蒋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又到墙外,见那一人方才起来就要跑。真好泽长!赶上前,窝里炮踢倒,也就捆缚好了,将他一提,提到破屋之内。
  事有凑巧,脚却扫着铁环。又听得空洞之中,似有板盖,即用手提环,掀起木板,先将这个往下一扔。侧耳一听,只听咕噜咕噜的落在里面,摔得“嗳呀”一声。蒋爷又听无甚动静,方用钢刺试步而下。到了里面一看,却有一间屋子大小,是一个瓮洞窖儿。那壁厢点着一个灯挂子。再一看时,见张、赵二人捆在那里。张龙羞见,却一言不发。赵虎却嚷道:“蒋四哥,你来得正好,快快救我二人啊!”蒋平却不理他。把那人一提,用钢刺一指问道:“你叫何名?共有几人?快说!那人道:”小人叫刘豸,上面那个叫刘獬,方才邓家洼那一个叫武平安。原是我们三个。“蒋爷又问道:”昨晚你等假扮猛虎背去的人呢?放在哪里?“刘豸道:”那是武平安背去的,小人们不知。就知昨晚上他亲姐姐死了,我们帮着抬埋的。“蒋平问明此事,只听那边赵虎嚷道:” 蒋四哥,小弟从此知道你是个好的了。
  我们两个人没有拿住一个,你一个人拿住二名。四哥敢则真有本事,我老赵佩服你了。“蒋平就过来将他二人放起。张、赵二人谢了。蒋平道:”莫谢,莫谢。还得上邓家洼呢。二位老弟随我来。“三人出了地窖,又将刘獬提起,也扔在地窖之内,将板盖又压上一块石头。
  蒋平在前,张、赵在后,来至邓家洼。蒋平指与门户,悄悄说:“我先进去,然后二位老弟叩门,两下一挤,没他的跑儿。”说着一纵身体,一股黑烟进了墙头,连个声息也无。赵虎暗暗夸奖。张龙此时在外叩门。只听里面应道:“来了。”
  门未开时就问:“二位可将那二人结果了?”及至开门时,赵虎道:“结果了!”披胸就是一把,揪了个结实。武平安刚要挣扎,只觉背后一人揪住头发,他哪里还能支持,立时缚住。三人又搜寻一遍,连个人也无,惟有小小包裹放在那里。赵虎说:“别管他,且拿他娘的。”蒋爷道:“问他三公子现在何处?”
  武平安说:“已逃走了。”赵虎就要用拳来打。蒋爷拦住道:“贤弟,此处也不是审他的地方,先押着他走。”三人押定武平安到了破屋,又将刘豸、刘獬从地窖里提出,往回里便走。
  来至松林之内,天已微明。却见跟张、赵的伴当寻下山来。便叫他们好好押解,一同来至庙中。约了包旺,竟赴平县而来。
  谁知县尹已坐早堂。为宋乡宦失盗之案。因有主管宋升,声言窝主是学究方善先生,因有金镯为证。正在那里审问方善一案,忽见门上进来禀道:“今有开封府包相爷差人到了。”
  县尹不知何事,一面吩咐快请,一面先将方善收监。这里才吩咐,已见四人到了面前。县官刚然站起,只听有一矮胖之人说道:“好县官啊!你为一方之主,竟敢纵虎伤人,并且伤的是包相爷的侄男。我看你这纱帽是要戴不牢的了。”县官听了发怔,却不明白此话,只得道:“众位既奉相爷钧谕前来,有话请坐下慢慢的讲。”吩咐看座。坐了,包旺先将奉命送公子赴开封,路上如何住宿,因步月如何遇虎,将公子背去的话说了一遍。
  蒋爷又将拿获武平安、刘豸、刘獬的话说了一遍,并言俱已解到。县官听得已将凶犯拿获,暗暗欢喜,立刻吩咐带上堂来。先问武平安将三公子藏于何处。武平安道:“只因那晚无心中背了一个人来,回到邓家洼小人的姐姐家中。此人却是包相爷的三公子包世荣。小人与他有杀兄之仇。因包相审问假公子一案,将小人胞兄武吉祥用狗头 铡铡死。小人意欲将三公子与胞兄祭灵……”赵虎听至此,站起来举手就要打,亏了蒋爷拦住。
  又听武平安道:“不想小人出去打酒买纸锞的工夫,小人姐姐就把三公子放他逃走了。”赵爷听至此,又 哈哈大笑说:“放得好!放得好!底下怎么样呢?”武平安道:“我姐姐叫我外甥邓九如找我说:‘三公子逃 走了。’小人一闻此言,急急回家,谁知我姐姐竟自上了吊死咧。小人无奈,烦人将我姐姐掩埋了。偏偏的我外甥邓九如,他也就死了。”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52回 感恩情许婚方老丈 投书信多亏宁婆娘
  且说蒋平等来至平县,县官立刻审问武平安。武平安说他姐姐因私放了三公子后,竟自自缢身死。众人听了,已觉可惜。
  忽又听说他外甥邓九如也死了,更觉诧异。县官问道:“邓九如多大了?”武平安说:“ 今年才交七岁。”县官说:“他小小年纪,如何也死了呢?”武平安道:“只因埋了他母亲之后,他苦苦的和小人要他妈。小人一时性起,就将他踢了一顿脚,他就死在山洼子里咧。”赵虎听至此,登时怒气填胸,站将起来,就把武平安尽力踢了几脚,踢得他满地打滚。还是蒋、张二人劝住。又问了问刘豸、刘獬,也就招认因贫起见,就帮着武平安每夜行劫度日。俱供是实,一齐寄监。县官又向蒋平等商议了一番,惟有赶急访查三公子下落要紧。
  你道这三公子逃脱何方去了?他却奔至一家,正是学究方善,乃是一个饱学的寒儒。家中并无多少房屋,只是上房三间,却是方先生同女儿玉芝小姐居住。外有厢房三间做书房。那包世荣投到他家,就在这屋内居住。只因他年幼书生,自小娇生惯养,哪里受得这样辛苦,又如此惊吓,一时之间就染起病来。多亏了方先生精心调理,方觉好些。
  一日,方善上街给公于打药,在路上拾了一只金镯,看了看,拿至银铺内去瞧成色;恰被宋升看见,讹诈窝家,扭至县内,已成讼案。即有人送了信来。玉芝小姐一听她爹爹遭了官司,哪里还有主意咧,便哭哭啼啼。家中又无别人,幸喜有个老街坊,是个婆子,姓宁,为人正直爽快,爱说爱笑,人人皆称她为宁妈妈。这妈妈听见此事,有些不平,连忙来到方家。
  见玉芝已哭成泪人相似,宁妈妈好生不忍。玉芝一见如亲人一般,就央求她到监中看视。那妈妈满口应承,即到了平县。
  谁知那些衙役快头俱与他熟识,众人一见,彼此顽顽笑笑,嗷嗷呕呕,便领她到监中看视。见了方先生,又向众人说些浮情照应的话,并问官府审得如何。方先生说:“自从到时,刚要过堂,不想为什么包相爷的侄儿一事,故此未审。此时县官竟为此事为难,无暇及此。”方善又问了问女儿玉芝,就从袖中取出一封字柬,递与宁妈妈道:“我有一事相求。只因我家外厢房中住着个荣相公,名唤世宝。我见他相貌非凡,品行出众,而且又是读书之人,堪与我女儿配偶。求妈妈玉成其事。”
  宁婆道:“先生现遇此事,何必忙在此一时呢? :”方善道:“妈妈不知。我家中并无多余的房屋,而且又无仆妇丫环,使怨女旷夫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疑。莫若把此事说定了,他与我有翁婿之谊,玉芝与他有夫妻之分,他也可以照料我家中,别人也就无的说了。我的主意已定,只求妈妈将此封字柬与相公看了。倘若不允,就将我一番苦心向他说明,他再无不应之理。全仗妈妈玉成。”宁妈妈道:“先生只管放心。谅我这张口说了,此事必应。”方善又嘱托家中照料,宁婆一一应允,急忙回来。先见了玉芝,先告诉他先生在监无事,又悄悄告诉他许婚之意:“现有书信在此,说这荣相公人品学问俱是好的,也活该是千里婚姻一线牵。”那玉芝小组见有父命,也就不言语了。
  婆婆问道:“这荣相公在书房里么?”玉芝无奈答道:“现在书房。因染病才好,尚未痊愈。”妈妈说:“待我看看去。”
  来到厢房门口,故意高声问道:“荣相公在屋里么?”只听里面应道:“小生在此。不知外面何人?请进屋内来坐。”妈妈来至屋内一看,见相公伏枕而卧,虽是病容,果然清秀,便道:“老身姓宁,乃是方先生的近邻。因玉芝小姐求老身往监中探望他父亲,方先生却托我带了一个字柬给相公看看。”说罢,从袖中取出递过。三公子拆开看毕,说道:“这如何使得。我受方恩公莫大之恩,尚未答报,如何赶他遇事,却又定他的女儿?这事难以从命。况且又无父母之命,如何敢做。”宁婆道:“相公这话就说差了。此事原非相公本心,却是出于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