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曹贼 >

第392节

曹贼-第392节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稳住了心神,手指在琴弦上拂过。
  一律琴声,悠然而起,在驻地上空回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随着年龄的增长,曹朋的声音里,或多或少有一种沧桑之感。
  特别是这几年,变声期已过,声带成熟之后,令曹朋歌声中,带有一丝丝磁性。
  一曲歌罢,周围的女子,露出悲戚之色。
  有的甚至在暗中流泪……对她们而言,何尝不是断肠人?一群远离家乡的断肠人!
  远处王帐中,走出一个女子。
  她身着白色胡裙,还罩着一件斜襟兽皮襦衣。
  “母亲,你怎么出来了?”
  一个小女孩儿跑过来,一把抱住女子的腿,娇憨问道。
  她说的是汉话,声音清脆动听。女子微微一笑,弯下腰来将女孩儿抱在了怀中。
  “阿眉拐,刚才谁在歌唱?”
  “好像是那边传来的歌声……哥哥说,来了几个汉家郎。不过他唱的好难听,比不得母亲的琴声悦耳。”
  女子顺着阿眉拐手指的方向看去,心里一动,突然道:“阿迪拐,咱们过去看看。”
  一个粗壮少年,笑呵呵的跑了过来。
  “汉家郎,你唱的好是好,但太悲伤了!
  能否换一首歌呢?”
  曹朋闻听微微一笑,眼角的余光,在不经意间向王帐方向扫去,就见一个妇人,怀抱一女,手牵一子,缓缓而来。是她吗?曹朋心里有些疑惑。看她的装束,似乎不是普通匈奴女子。但是发髻略显蓬乱,遮住了面庞,以至于看不太清楚。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缕琴声,一首诗词……
  女人戛然止步,呆呆的向这边看来。
  只见她,面颊微微抽搐,片刻后陡然转身,向王帐行去。
  “母亲,为什么要回去?”
  “阿娘有些不太舒服……阿迪拐,你去请那个唱歌之人来帐中,我有事情问他。”
  阿迪拐答应一声,快步跑向曹朋。
  而曹朋,此时也注意到了那女子的反应,于是歌声随之一变,“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栴檀国里香……”
  就见那女子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母亲,你怎么了?”
  阿眉拐娇声问道。
  女子,已泪流满面。
  “兀那汉家郎,你乱唱些什么?”
  阿迪拐跑上前来,手指曹朋的鼻子,厉声喝骂道:“我阿娘让你过去,还不快走。”
  “你阿娘是谁?”
  曹朋故作迷茫的问道。
  一旁有人给出了答案,曹朋心中大喜,只是在脸上,仍露出疑惑。
  他示意韩德等人在一旁等候,跟着阿迪拐走进了一座大帐里。只见先前那女子,正端坐席间,云鬓梳理,挽成了一个汉家女的发式,正呆呆的看着曹朋进来。
  “你,是谁?”
  曹朋深吸一口气,“我是一个商人,封主家之命,前来草原寻找主家当年恩师之女。”
  “你那主家,又是何人?”
  “敢问您,又是谁?”
  女人静静看着曹朋,半晌后平息了情绪。
  “蔡琰词章,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栴檀国里香……
  昭姬愧不敢当此称赞,十二载光阴,昭姬没有想到,故土尚有人还记得昭姬之名。”
  曹朋沉静如水,凝视这席间女子。
  塞上风霜,掩不住那份典雅之气。肤色略显得粗糙,仍留有当年那份动人。曹朋上前,拱手一揖,“在下曹朋,奉曹司空之命,特来塞上寻访蔡大家……
  司空说:昭姬,当还家了!”
  泪水犹如泉涌一般,蔡琰突然放声大哭。
  连带着在她身边的阿眉拐,也哭泣起来……阿迪拐冲上来,一把抓住了曹朋的衣襟。
  “你这个坏人,竟弄哭了我阿娘。”
  这匈奴少年,俨然一头小老虎般,抓住曹朋的衣襟厮打。
  曹朋伸出手来,一把将阿迪拐抓起来。少年的身体虽然粗壮,可是在曹朋手中,恍若无物。
  “阿迪拐,休得无礼!”
  蔡琰连忙止住了哭声,并呵斥阿迪拐。
  “先生请放手,阿迪拐只是……”
  不等蔡琰说完,曹朋已经把阿迪拐松开,蹲下身子,一只手抵着阿迪拐的额头,任由那阿迪拐施为。
  “蔡大家放心,我不会伤到他……我这次前来,就是为了迎接蔡大家回归故里。”
  回家?
  这是一个令人悸动的词句。
  流落塞上十二载,蔡琰曾无数次想过这个词,但结果却是……
  她稳定住情绪,一手抱着阿眉拐,一手将阿迪拐搂在怀中,“孟德公已为司空哉?”
  “正是。”
  蔡琰扬起那种极具风韵的面庞,看着曹朋道:“可是,你准备如何带我还家?”
  “我自当向左贤王恳请。”
  “不!”
  蔡琰突然大声道:“左贤王断然不会放我母子返回。”
  曹朋敏锐的捕捉到了,蔡琰用的是‘我母子’,而不是‘我’。历史上,蔡琰令一大污点,就是她在返还家乡时,抛弃了一对儿女。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蔡琰是那种心肠狠毒,不顾儿女的女人。可现在看来,她对儿女的爱,全无做作。
  试想,刘豹放蔡琰回去,那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可以放走蔡琰,但绝不可能把自己的骨肉也丢弃掉……只是,蔡琰的儿女在后来究竟是怎样的命运,史书里似乎没有记载。此次塞上之行,已经完全超脱出了曹朋所知。他能找到蔡琰,已经属于万幸,可想要在刘豹眼皮子底下带走这一双儿女,恐怕并不容易。历史上,蔡琰为何抛弃儿女?真相已无人知晓。
  曹朋看着蔡琰紧搂在怀中的兄妹,犹豫了一下道:“若蔡大家愿意返回,我当竭力,领他兄妹一同回还。”
  蔡琰闻听,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当真?”
  “曹某不才,既然说出了话,就断然不会反悔。
  只是,在此之前,还请蔡大家再忍耐一二。我需观察一下状况,而后再做计较。
  还请蔡大家,能看护好儿女,切莫被左贤王觉察。”
  曹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已暗中下定决心。
  不管历史上,蔡琰是什么原因抛弃了儿女。可他现在既然来了,绝不能再使她背负骂名。
  第372章 不择手段
  襄阳,水镜山庄。
  诸葛亮兴致勃勃的来到花厅,就见司马徽端坐正中,神情一如往常般的淡泊,平静。
  在花厅里,孟建和庞林坐在下首。
  “老师,不知何事唤亮前来?”
  虽然没有一个人开口,但诸葛亮却觉察到,似乎有事情发生。
  于是,他上前拱手一揖,恭敬的询问。
  “孔明,且坐下。”
  “是!”
  司马徽犹豫片刻,“还是让公威来说吧。”
  诸葛亮一怔,向孟建看去。
  孟建沉吟良久之后,沉声道:“我昨日收到士元来信,邀我入仕……我思忖一夜,决定应邀。”
  “啊?”
  诸葛亮吃惊不小。
  他和庞统的关系颇有些复杂,即有些惺惺相惜,同时又有一丝不屑。
  当初,庞统前往许都,结果一去不回,令诸葛亮颇为恼怒。想当初大家说过共同进退,结果庞统却提前入仕。诸葛亮是那种心高气傲之人,心里自然不太舒服。
  最可气的是,庞统把徐庶和石韬都拐走了。
  你庞统如果是效力曹操也就罢了,结果却跑到一个小孩子手下做事。
  诸葛亮自然知道曹朋,虽说对曹朋的文采很看重,但说实话还是有些看不在眼中。的确,他写了蒙学三篇,如今被广为流传,成为许多私塾村学的启蒙读物。
  可今乃乱世,大丈夫当报效国家,岂可醉心于小道?
  如今,庞统又要拉拢孟建。更可气的是,孟建似乎同意了……
  诸葛亮道:“公威莫非也要去为那曹三篇效力乎?”
  孟建听出了诸葛亮话语中的嘲讽之意,却微微一笑道:“非是为曹三篇效力,乃往河西行事。”
  “河西?”
  “据士元所言,曹友学下一步甚有可能会督镇河西。
  士元邀我前往河西,创一番事业。你也知道,我生平所愿,便是建功于异域。河西,乃大汉之边塞,昔年武帝曾屯田河西,才有了开疆扩土,击溃匈奴的功业。
  今士元所求,正合我心意……故而我思忖良久,决意前往,还请孔明多多体谅。”
  说罢,孟建起身,向诸葛亮拱手。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虽然当年大家曾有誓言,可诸葛亮也知道,孟建所言不假。
  建功于异域吗?
  诸葛亮心中冷然一笑,曹操的心,未免太大了一些。如今国家纷乱,战事不断。河北局势虽说曹操占了上风,可一时半会儿也难以结束。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居然想要统治河西?这未免太异想天开,弄个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关中局势。
  河西,乃羌胡之地,民风彪悍。
  想当年汉武帝也是在举国平靖,以倾国之力在河西推行屯田,才获得了成功。
  屯田,是一个好办法。
  可问题在于,你的人口,从何而来?
  难道全部从内地迁移?自秦以来,中原向边塞地区数次迁移,虽得一时胜利,却都无法长久。秦始皇如是,汉武帝如是,光武帝亦如是……曹操,有何信心,令屯田长久推行呢?要知道,河西地区的混乱,甚至比中原地区更甚一筹……
  “公威,此时前往河西,恐非时机。”
  孟建道:“我亦知此时往河西非最佳时机,可若是等到了最佳时机,我去又有何意?士元在信中言,正因河西糜烂,才是我辈建立功业的好时候。我已和州平商议,他也同意我这个想法。州平不日,将往徐州,观察海西屯田以及下邳行会之事。我留在书院,也无甚大用,所以和老师商议之后,决意往河西一行。”
  “老师也认为,河西之事可为?”
  司马徽手持鹤翎蒲扇,轻轻扇了两下道:“可为不可为,尚未可知。
  但曹友学有一句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导;名师指导,不如自己去悟。有些事情,终究是要自己决定。公威既然决意应邀前往河西,我也不好阻拦,且看他造化如何……”
  诸葛亮顿时沉默无语。
  他抬头看向庞林,“士坰也要去吗?”
  庞林,是庞统的兄弟,年二十一岁。
  他笑道:“我尚未决定,只是想去看看而已……毕竟现在这河西只是个设想,能否成功,尚在两可。我已有三载未见兄长,所以借此机会,于公威大哥同行。”
  诸葛亮点了点头,有些犹豫不决。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往河西走一趟呢?
  “孔明,今唤你前来,还有一桩事与你知。
  前些时日,蔡家有意将女儿嫁于你,为此事还专门找到了庞山民商议。你阿姐似乎也颇为满意,故而让我转告你,过几日到襄阳城里走一趟,顺便看看蔡家女儿。”
  蔡家女儿?
  诸葛亮有些犹豫。
  他想了想,“若只是看看,那我走一趟倒也无妨。
  只是学生如今学业未成,恐怕……对了,公威你们何时启程?”
  “明日一早便动身。”
  “这么着急?”
  “倒也不是说着急,而是河西天寒的早,若去的晚了,恐怕会耽搁行程。此时前去,正可查看河西情况。若到了隆冬时节,会有许多麻烦……早一日过去,多一分了解。”
  “既然如此,那今晚我们当不醉不归。”
  诸葛亮心中颇有些不舍,孟公威慨然答应。
  司马徽坐在一旁,面露笑容,看着诸葛亮等人,暗自道:“也许,就要开始了!”
  ……
  曹朋回到驻地以后,径自找到了田豫。
  “我找到了蔡大家。”
  田豫一怔,颇有些惊喜道:“蔡大家今在何处?”
  “左贤王刘豹帐内。”
  田豫当然也知道,曹朋寻找蔡琰的任务。闻听之后,顿时露出一抹沉吟之色。
  “左贤王,刘豹?”
  “正是。”
  “这事情,恐怕有些不太好办啊。”
  “怎么了?”
  “据周良密报,刘豹近来和临沂侯走的很近。
  此人颇为桀骜,性情暴烈。若我们与他直言讨要,恐怕反而会害了蔡大家的性命。”
  “他和临沂侯接触了?”
  “接触的很频繁……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我要告知与你……我发现了一个人。”
  “谁?”
  “伏均!”
  好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整整三年了,未曾听人提起过伏均。
  曹朋倒是听说了,当初曹操曾下令缉捕伏均,可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