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第252节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252节

小说: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哈哈大笑。指指戳戳,讥讽调笑,好不开心。
  “老麻,小心啊,现在还不要紧,最关键时小心你的枪。”
  “对,对,小心她把你的枪给崴断了。”
  “现在是谁抓谁呢?”
  在士兵的哄笑中,王大麻子返身站起,将那闺女一抱就按倒在地上了。
  类似的事情链式反应般成为普遍现象,必然规律。只有那个中年老兵犹豫不决地端着枪,扯着自己的狗皮帽:“作孽呀,真是作孽,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恶而为之,况玷污血统人伦之大邪恶乎?”
  具有儒家道德思想意识的老兵和十几个第二轮预备役的官兵在战场的残迹上打着转转,希望寻找到新的战利品,现在,他们才发现。敌人的军营还真不小,看来,他们捅了老虎屁股,弄到大家伙了。
  那边忽然有人惨叫,不过声音有些古怪,即使怀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念想的中年老儒家士兵,都免不了俗套,急忙往那边看去。
  “呵,那帮家伙真凶悍啊。”
  “厉害厉害!”
  “见过牲口的,倒真没见过这么牲口的!”
  “是啊,不知道有多美!多爽!”
  “你看,王大麻子叫唤那个浪不拉嚓的疯劲儿?”
  在一瞬间,这些还没有轮到吃葡萄的士兵一个个羡慕得要死,恨得也要死,难免将先爽的王大麻子之类的祖宗先人都问候了一遍。可是,他们一旦看清隐蔽处和半隐蔽处的实际形势,马上就目瞪口呆。
  “麻辣隔壁,怎么找不到门?怎么就找不到呢?”王大麻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虚火之盛,激得满头大汗,他一会儿窜上,一会儿跳下,就是不得法度,急得抓耳挠腮,悲惨苦闷,气急败坏得象摸不到栅栏里面老玉米穗的猴子。
  “他在干吗?”中年老兵诧异地问。
  确实奇怪,王大麻子呀,好歹你也活了大半辈子,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真的放着肥肉不知道用哪颗狗牙来吃?还真的需要人来**你?
  几乎所有的士兵在嘲笑的意味中开始鄙视王大麻子了,大小儿科。
  老王排长一面吱吱叫着,一面用中国传统的医学诊断方法对与传闻中根本不同的罕见病例进行望,闻,切,问,就差把那个黄花大闺女倒抓起来解剖了。
  难怪他要惨叫,世界上最幸福的自杀者是童男岁月的终结。最悲惨的就是不得终结。
  “麻辣隔壁,你小子喜欢得上了猪颠疯?还是。。。。。。。”中年老兵毕竟有经验,立刻怀疑那个家伙得了马上风之类的特异情况,可是,明明需要在过程以后才可能呀!“快去看看!”
  士兵冲上了前面,将老王包围起来,也将那个面容娇媚,梨花带雨,肯定在老王的矛下遭了不少罪的韩国小姑娘抓起来。
  “怎么了老王?”
  “不怎么。”老王的额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排成队往下跳,两只眼睛血红,却谦虚地说:“没事儿,哥们不玩了,不玩了,没意思!走,我去站岗放哨,提防韩国兵报复。”
  “难得难得!王排长,那您老人家就辛苦辛苦了!”手里正抓着那姑娘肩膀衣服的一个士兵已经猴急猴急,就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别,给老子瞧瞧!”儒者老兵忽然发现了蹊跷,立刻冲上去,用手强制那所谓的韩国黄花大‘闺女抬起头来。
  “别弄坏了,她是大家的!”那士兵不满地吼吼。
  中年老兵低头一瞧,手指摸了几下,立刻松开,哈哈大笑:“麻辣隔壁,老王。怪不得你娘的得不了手呢,哈哈哈。”
  “咋了?”老王谨慎温和得象一个现代小学生。
  “她是一只公鸡!”
  “公鸡?”官兵们把眼睛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就在士兵们把事情尽可能地往好处方面想,还要保持她的性别的时候,中年老兵的话叫大家彻底绝望。
  原来,这是些军官们玩弄的娈童,根本就是男孩子训练出来的!男人,标准的,标致的小男人。
  “倒霉倒霉!以为吃了回新鲜葡萄,谁知道吃了一嘴苍蝇!”王大麻子连连呸着口去寻找自己的枪了。这件事情当然成为军中的秘闻,秘密新闻,成为传扬得铺天盖地的耸人听闻的消息中的一个,自然最令人难忘。
  三十八章,日军全面动员
  一个排三十几名士兵的袭击,对一个训练有素的团级别规模的作战部队来说,威胁之大是难以置信的,可是,以王大麻子为首的孙武师团前锋连,不,是前锋排的攻击,居然就真的凑效了。
  韩军损失惨重,武器丢弃了上百杆,粮食,帐篷,其他设施缁重等尽皆焚毁遗弃,以那个临时驻扎地为圆心的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漫山遍野,零零落落的都可看见。大火焚烧后的焦黑痕迹触目惊心。
  “就这么赢了?”当王大麻子排长从绯色的狂想中苏醒过来时,不禁为自己的莽撞行动后怕,其他官兵也无不忐忑,要是韩军稳住阵脚,及时反击包围的话,他们这一个排的兵力就是填塞人家的牙缝都不够。
  夜间作战,要的就是胆量和运气,以及平时的训练技巧和严格的军令系统。遭遇袭击是每一个军队都头疼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部队都会遭到严重损失。
  王排长的部队,有三样东西是韩军所不具备的,一是胆量,色胆包天,二是冲锋枪,狂风暴雨,三是手榴弹,震撼人心。作战部队的综合战斗力,主要看接战时的火力发挥,密度和速度,严格地讲,这一个排三十人的战斗力,可以相当于韩军两个连以上。
  中国新军没有在战场上发现韩军的速射武器,看来,他们还没有任何类似的装备,韩军的武器库,完全是日本的武器剩余,日本人重视官兵勇气的传统,在武器研发上,有时是非常可笑的,况且,冲锋枪或者突击步枪,还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打产品,甚至连概念化的产品都不是,希望从阵地上缴获类似的武器是不切实际的。
  韩军也没有装备手榴弹,这种步兵的近战威猛火力,在历史上应该还未普及,倒是在日俄战争中由俄国方面开始使用了。那已经是一九零四年到零五年了,
  韩国援军一个团的崩溃,本来也不是多大的军事事故,两千多人,即使全部投入到新义州一带,在中国新军的包围圈里,不过是又多了一点包子馅而已。可是,现在,居然起了重大的影响。
  韩军败兵狼狈不堪地向原出发地溃退,一路上风声鹤唳,胆战心惊,撒开两条小长腿,狂奔回平壤城,也只用了四天时间。要知道,平壤距离新义州的直线距离是二百二十多公里,实际行军路线应该有二百六十到二百八十公里的路程,在没吃没喝爹不疼娘不爱的情况下,单单凭借着两条肉杠子就能做到这样,素质还真没的说。难怪人家的后代足球基因比鄙国的渣滓队员强了不止泡三个妞儿的力度。
  平壤军团有两个主力师团和若干民兵准军事部队,外加东拼西凑起来的警卫军,号称国民警卫队,已经在日本人的主持下,组织起来两万人,四个旅,大山岩元帅已经制定了详细地和中国新军战争的试探计划,并且电报东京,取得了天皇和御前会议的批准。
  所谓试探计划,自然是局部军队的局部战争,接触而不决战,因为中国新军现在的实力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太神秘了。心怀恐惧的大山太君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综合了参谋军官们的真知灼见,决定将日军全部滞留在汉城和以南的地区,成为朝鲜半岛对中国新军作战的总预备队。将平壤以东到汉城一线,即大同江和临津江之间划为缓冲区,是局势恶化时,能够容忍中国新军进攻前锋的最深入处,一旦中国新军突击到了这里,或者是中线地区无法阻挡,则日本方面就已经知道事情的后果,将促使韩国皇帝派人求和,从而结束试探行动,将大同江以西划为作战区,将汉城附近及其以东以南地区划为根本区,意思是,一旦中国新军不接受韩国皇帝的求和建议,横冲直撞越过缓冲区直逼汉城或者进一步东出,或者在汉城纬度的其他地方展开大规模危险性的进攻,则日军将直接展开战斗,殊死反击,以捍卫自己的海外利益,所谓的,山县有朋首相在演讲中信誓旦旦要保证的日本生命线。
  伊藤博文是文职官员,对于军事不是很在行,所以,他没有对大山岩元帅的计划做任何评论,但是,他建议,既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就‘应该做最坏的准备。
  大山岩元帅没有认真思考这句话,也没有及时沟通,害得伊藤先生不得不将意见反映到了他的好朋友山县首相那里,还有他的倒幕战友大久保利通,一石激起千层浪,伊藤悲观主义的构思引起了日本重臣们的惊呼,遭到了严厉的训斥,很多人指责他散步失败言论,是个危险分子,就连他的老朋友山县首相都警告他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更注意现在的局势,日军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恫吓。
  不过,伊藤的言论,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天皇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他从伊藤一贯的谨慎作风里,意识到了中国新军侵入韩国作战的危险程度,在御前会议上,要求大臣们商讨。在天皇的压力下,日本御前会议和重臣会议,以及参谋部,最最重要的军事机构军部,外务省等部门,都协调起来,做了许多的新准备。
  日本将战争动员的叫嚣付诸实施,天皇连发三道明诏,军部,陆军省,海军省都向下属部队做了详细的指令,要求以韩国东南部地区的决战为假想,进行震慑性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还要求,各部队的军官都要有为国捐躯壮烈牺牲的心理准备。
  日本的常备陆军有二十二万人,是甲午战争前训练出来的崭新部队,以后就形成了固定的编制,基本的部队有四个,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每个军有五万到六万人,还有一个东京湾的守备部队,一个东京近卫师团,在关键的沿海地带还有零星的驻军,或者联队,或者大队,数量不等。
  经过紧急动员,将所有预备役的官兵都征召入伍,并且将原有的部队按照计划进行扩充,分离出新的师团。
  日本的富强之路是战争,所以对军事的重视,部队的编制计划,预备役的征召等措施非常重视,计划之详细缜密令人深思,因此,他们迅速地完成了预备役的编制任务,只花了短短的一周。
  在那些天里,日本列岛为之沸腾。各地的预备役官兵心急如焚,源源不断地往集中地奔波报道,大量的军用物资也开始聚集,许多地方人满为患,出现了严重的道路拥堵现象,还由此而来发生了众多的车祸和马祸。
  日本尽管迅速进行着工业化,在一八八零以后就进入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称奇,但是,总的说起来,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的总产量有限,在世界的工业比重之小,仅仅只有百分之一的可怜地步,即使到了一战以后,延伸至四十年代,日本生产出来的商品在世界上的标准形象还是“物差价廉”,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价格优势艰难度日。经济上的脆弱和不足,则是其悍然发动对华,对美疯狂战争的主要原因。
  车祸是有的,但很好汽车,而是火车,密集的预备役人员争抢火车,拥挤不堪,造成不少人被车轮碾压,农村来的日本青年有许多根本没有见过大世面,对火车窗口和门口的危险性,上车的规则,等等都不甚清楚,结果,发生了一系列的惨剧,其中。以大坂的预备役30联队的集合最为悲惨,因为争先恐后上火车,导致了一些士兵之间发生了冲突,大打出手,失利的一方干脆在火车前的轨道上做手脚,造成一辆军列颠覆的可怕事件,约三百五十多名士兵在此次事件中受伤,二十八人死亡。事后,此次军列的列车长被陆军最高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枪毙,约十一名士兵受到了军纪处分。
  日本军队有四分之一是骑兵,各军官所乘的也是战马,象美国军官翘着二郎腿摇晃着大鼻子乘坐悍马或者什么小吉普车的招摇镜头,在日本还不可能,就连前线最高统帅大山岩还七马奔波呢,当时的日军,几乎没有一辆汽车。原始自然的道路,早期汽车性能的糟糕透顶,都是原因。
  所以,到处出现的战马,成为士兵们的最大敌人,在整个征召过程中,尽管日本人显示出了强悍的意志,井然有序的组织能力,还是出现了一百多名被战马祸害的牺牲者,有个骑兵联队长,是扩军动员以后刚刚升上来的,还没有享受几天联队长的荣耀,就在一次下马时不小心挂住了脚,被惊吓了的马飞速前进,在道路上拖泥带水,辟里啪啦地义务工作了二十几分钟,就在士兵们无奈之下只能击毙这匹疯马时,联队长先生的脑袋已经被开了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