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侯德榜 >

第6节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侯德榜-第6节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侯德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每年大半时间四处奔波,做现场调查。在掌握科学知识方面,他追踪化 

工科学的前沿。年逾古稀时,他还在像学生似的广寻新知。化工界许多高级 

工程技术人员是他的学生,他们做学术报告时,侯老常是讲坛下的一位热心 

听众。他不顾年高体弱,顽强地跋涉在原子能、自动化、控制论和空气动力 

学等广阔领域中,还撰写过一本原子能的科普读物。他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 

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化的知识武装国内的化学工业。 

     为了科学事业,他贡献着自己的一切,可是他所从事的事业的进展并不 

都是顺心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中华大地上席卷而来。侯德 

榜置身在这场“革命”中,感到茫然失措。随着“革命”的深入,侯德榜的 

专用汽车被“革”掉,办公室被占用,他的工作权利也被剥夺了。为此他苦 

闷、伤心,他对人说:“最痛心的是失去工作的权利。”但当他冷静下来的 

时候,还是伏在书桌上看呀,写呀,算呀,似乎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侯德榜带着疑惑的目光审视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回顾了自己为国家 

为民族拼死苦斗的一生。1957年他当选为全国科协副主席时讲的话“以有生 

余年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还牢记在心上,他正要倾注自己的全部热 

情和知识向世界科学技术高峰挺进,但却遭到了意外的浩劫,对此他不能理 

解。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在周总理的干预下,侯德榜的处境才得到 

些许改善。他在没有工作可做的极大苦闷中,与胡先庚同志一同编写科普读 

物《酸和碱》。直到他去世前不久,还关心这本书的出版情况。 

     1973年11月,侯德榜已重病缠身,自知恐不久于人世。他用病得颤抖 

的手给周总理写信:“……德榜年迈,体弱多病,恐亦不久于人世。一生蒙 

党和国家栽培,至今无以为报,拟于百岁之后,将家中所存国内较少有的参 

考书籍贡献给国家。请总理指定届时移存北京图书馆或中国科学院图书 

馆……”这是侯德榜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块攀登科技高峰的基石,一块烛照 

千古的伟大爱国者的丰碑。 

     1973年严冬,侯德榜接到一本关于磷肥生产的书稿,这是江西磷肥厂一 

位素不相识的技术员寄来请他校审的。当时他视力已减退,手不能执笔,又 

无助手。但他还是说:“我国的磷肥生产应当有一本书作指导,如果有人帮 

助就好了。”他勉强看完这本书,感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他坚持写完修 

改意见,甚至连封面设计都想好了。有人看他这样抱病拼命工作,劝他别干 

了。他毫不在意地说:“我是马命,马是站着死的。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工作。” 

在他病重住院时,他还带着这本书的稿子和修改计划。 

     还是1973年,大洋彼岸的美国机械工程学会荣幸的通知侯德榜,授予他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50年荣誉会员的光荣称号,赞扬他50年来所做出的贡献, 

并寄来了荣誉会员纪念章。侯德榜又一次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1973年,这位身处逆境、病魔缠身的83岁老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侯 

德榜,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他对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 

国,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他的一言一行,不由使我们想起陈毅同 

志在《题西山红叶》中的诗句“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侯德榜一生为国家做出那么多的贡献,真是鞠躬尽瘁。可是,在他弥留 


… Page 24…

之际,他却对一位老朋友说:“我没有能力来帮助修改《磷肥生产》这本书, 

心里不得劲,可我久久不能安宁的是搞了一辈子碱,没有把碱搞上去,现在 

每年还要从外国进口纯碱,我有愧于国家。特别是我没有为家乡福建人民办 

一个碱厂,现在那里吃碱、用碱都很困难,我对不起福建的父老兄弟……” 

     1974年8月26日,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代化工巨人——侯德榜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84岁。 


… Page 2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