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村头那棵樟树 >

第71节

村头那棵樟树-第71节

小说: 村头那棵樟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倾向日盛一日,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轻视公共卫生的问题。在农村改革的大潮中,曾经颇为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逐渐被边缘化,以至于名存实亡。在城市,众多国有与集体企业的改革与改制中,那些被分流、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为数不少的人被迫从原有的卫生保障体系中分离出来,而新的体系又未能及时包容他们。随着人员流动,特别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性劳动者空前增多,他们大多游离于国家的卫生保障体系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餐桌上的食品丰富多了,新奇多了,而过去闻所未闻的假冒伪劣食品也充斥市场,防不胜防地被摆上餐桌,这也意味着病从口人的风险更大了。空气、饮水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公共卫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由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机构、甚至包括一些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卫生防疫不热心,而是跟着市场走,由“重预防”变为“重治疗”、重经济创收,这也大大刺激了医药费用的陡增,使患者不堪重负。而在农村,则有越来越多的人陷人低收入………低卫生服务需求——低卫生服务利用——低健康保障一一再到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大量增加。
  这次的sars,极大的暴露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的巨大贻误,广大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相当的突出,医患关系更是非常的紧张,医生收回扣,收红包,开高价药的现象更是引起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强烈的不满,造成社会的很不和谐。。。。。。




72 sars里的婚事

  这场肆虐的非典,造成全国性的恐慌,对于很多情侣来讲,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蔡书舟和王昭君的感情经历了六年的风风雨雨,这次的非典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反而让他俩更加亲密,更加依存。
  他们在非典最厉害的那段时间里,早晨一起出门上班,分手的时候互相鼓励,下班回来,相互问候,交流一天的所见所闻,然后相视一笑。周末的时候,大部分呆在家里,有时也会戴上口罩一起出门逛街,很自然的感觉。省城的病例报告一直为零,当然会感觉稍微安全了,只是突然有一天说是鄂东市有一个北京回来的病例,一发现就马上被隔离了,造成了短暂的恐慌,但没几天就一切恢复了平静,只是车站、码头、医院等公共场所多了那种体温探测仪,额头上一探,发不发热全知道。要是发现那个发热了,马上就会引起一阵骚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发热门诊,然后进行隔离。
  再就是,凡是从重疫区回来的人,比如北京、广东回来的,都要进行严密监视,农村里搞的更严格,只要是从那两个地方回来的,一律不准进村,先找个简易房子住着再说,等一切查清楚了,才允许跟家人见面。非常时期,非常的手段,也不谈什么人权不人权了,生命是第一位的,没了生命,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人权的,这就是中国回答那些无聊国家的关于人权的对话的经典答案。
  随着婚期的日益临近,蔡书舟和王招君不免有些紧张。也有好多好友提出是否要延迟婚期,因为五一期间正是非典的高峰期,而且还不允许大范围的集会,不过没有说不准结婚就是了,但结婚肯定是人员最集中的时候,当然会有一定的风险性的,蔡书舟想着双方的客人都不会太多,就是一些亲朋好友罢了,也算不上什么大的集会,而且在非典最困难的时候结婚,意义可能会更大,人们常说患难夫妻嘛,就是这个道理。
  结婚的那些准备是早已准备好了的,比如婚纱照,比如婚宴酒席,比如婚礼庆典,比如结婚戒指,还有其他的那些杂七杂八的琐碎,都已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五一的这天,一大早,蔡书舟就带领着迎亲车队,浩浩荡荡的一溜排扎好礼花,向着王招君住的宾馆开去。结婚毕竟是大事,必要的排场还是要有的了,所以那些车辆应该都是名车,一溜烟的应该有个十几台的。
  王招君这一大早也是没怎么歇息,早晨很早就起来开始化妆,吹头发,搞了好几个小时。宾馆是临时开的,因为她家在外地夷陵市,出嫁的时候只能在宾馆里安排了,王招君的父母这天也是非常的高兴,六年的恋爱长跑,终于修成正果,这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值得庆贺的事,而且女婿女儿经过他们的努力,在省城买了大房子,对他们老俩口来讲也是一种安慰。
  婚礼上,婚礼司仪的那深情的娓娓道来,把蔡书舟俩带入了一个六年的长河的回忆中,很多的感动,很多的幸福,也有很多的沟沟坎坎,故事讲完,全场灯亮,并伴着雷鸣般的掌声的时候,蔡书舟和王招君早已是紧紧相拥,泣不成声了。
  这就是婚姻么,还是婚姻的开始?从当初那两颗心相碰的时候,发出的火花,一直延伸了漫漫的六年,而在今天,这火花就变成了熊熊的婚姻的烈焰,一起走进一个神圣的殿堂,这也许就是那份珍贵的永恒,或者是全世界的人们都称之为缘分的东西吧。




73 王招君生了个女儿

  蔡书舟婚后的生活既平淡,又充实,两口子还是一如既往的上班下班,非典也早已过去,这一年的国庆节过后,“神舟”五号又要发射升空了,不过这时候王招君已经有了身孕,安安心心在家里养胎,观看了这次发射的全过程。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腾空而起,载着中国飞天第一人,飞向了遥远的太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随着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杨利伟的名字迅速传遍世界。他的“首飞”壮举,是中华民族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飞行。
  “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是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伟大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艺术形象美妙绝伦。中国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试验,第一个为人类探索太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生命。杨利伟的“首飞”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嫦娥、万户到杨利伟,从辉煌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辉煌,中华民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奋斗历程啊。今天,迅速崛起的中国,终于具备了这样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可以去超越载人航天这座里程碑了,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蔡书舟想起了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
  “攻城莫畏坚
  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
  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当然会激发人们对于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对于小康社会的展望。蔡书舟两口子当然也不例外了。
  随后到了雅典奥运会的时候,王招君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蔡书舟一边摸着王招君的大肚皮,一边猜着肚子里是男是女,一边看着激烈的女排冠军争夺战。王招君本不想看的,但又经不住那种悬念的诱惑,还是看了。特别是看到女排的惊天大逆转,夺得奥运会冠军的那一刻,由于过分紧张和兴奋,王招君的肚子突然疼起来,蔡书舟连忙送到医院,医生说是要临产,蔡书舟于是申请进产房陪着王招君分娩,没多久随着那清脆的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是个女儿,两口子也是欣喜不已,女排雅典奥运会夺冠的时候降生的,而且是个女儿,这不是天意和巧合么,女排的那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个时候一定会赋予一个新生命什么样的意志品质呢,蔡书舟经过冥思苦想,终于赐予了这个生命一个响亮的名字,蔡和雅。其实这个名字很普通,大街上一喊名字就会很多人回头的这种,但在蔡书舟心里可是非凡的意义,雅嘛,当然是雅典的意思,至于和,主要是取了当时带领女排夺冠的女排教练陈忠和的那个和字,一个名字都如此富有韵意,可见蔡书舟两口子的良苦用心了。
  蔡书舟这次产房里陪产,第一次亲身经历了女人生产的全过程,由于是顺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蔡书舟真的感觉到作为女人很不容易,特别是当母亲更不容易,不光是赐予生命的伟大和礼赞,也是一种希冀和包容。




74 蔡书舟的代理公司

  女儿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希望,也让蔡书舟身上陡然增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蔡书舟的发行事业这个时候也已经到了顶峰,已经当上了一个省份的最高发行长官,但毕竟出版社是国营事业单位,无论你怎么出色,是不可能进的了高级管理层的,因为蔡书舟只是一个合同制的发行员,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相当不易了,而且随着出版行业的逐步放开,以及电子出版物的出现,蔡书舟也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个时候,蔡书舟当然要想办法突出重围了,但又感觉到很多的想法得不到上面的支持,也许是体制的原因,也许是到了一个瓶颈,蔡书舟明明看到一些问题,也站在一些发行的角度提出了更多的改观良策,但声音也许是不够大,也许是重视不够,也许是官僚主义,反正是一直没有多少回馈,即使有一些回馈,也是不痛不痒的,让蔡书舟很是失望。
  蔡书舟在写了几次长长的肺腑之言的报告都犹如石沉大海之后,蔡书舟彻底心灰意冷了,也就产生了隐身而退自己单干的想法,是啊,这么多年的网络,还有自己的经验,现在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正是创业的大好时机,何况现在家庭也稳定了,后方不会牵扯到自己太多的精力。。。。。。想到这里,蔡书舟也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定要搞出一番名堂来。
  说干就干,蔡书舟跟王招君商量了一下,王招君也是非常赞成,只是老蔡和玉桂有点担心,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第二天蔡书舟就递上了辞职书,上面也没过多久就批下来了,后来接替蔡书舟的是出版社的一个什么领导的亲戚。原来如此,蔡书舟总算体会到了其中的原委。蔡书舟这么多年把这个省份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的,哪个领导不是看得眼红呢,但又不能明着要你走,肯定冷处理,然后时不时给些小鞋你穿一下,让你受不了自动走人。蔡书舟的这一走不是正合他意么,不过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自己认了吧,自己单干还好些,不必看别人脸色,还能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蔡书舟很快就联系了一家南方特区的出版物,拿到了省内的独家代理权。然后就开始招兵买马了,不过这个时候已经简单多了,因为那个蔡书艇已经成长了起来,业务能力丝毫不比蔡书舟差,有些地方可能还要胜上一筹,基本上能够独当一面。于是蔡书舟兄弟两就各管一片,亲自带着发行业务员全省开发去了。
  网点都是现成的,人员还是那些人员,多年的交情,让蔡书舟兄弟两没费多少曲折就全部打开了局面。再加上蔡书舟的一些策划和灵活的促销政策,把利润合理的让给了各个分销环节,大家的积极性当然很快就提起来了,形成了一股很喜人的销售高峰,虽然利润薄点,但毕竟大家通过这一轮的合作,加深了信任,关键是达到了共赢,为后面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起码首战告捷、一炮打响,蔡书舟的代理生意是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局。
  接着蔡书舟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又连着引进了几个品种的代理,同时又加强了促销力度和管理力度,代理生意一下子就红火起来,公司也逐步稳住了阵脚,朝着更好的良性发展下去。蔡书舟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这时候王招君那边的房地产中介生意也红火了起来,自己已经是几个网点的主管了,也在酝酿着准备另起炉灶,搞房地产中介代理,但蔡书舟却有了不同的意见。




75 老蔡中风了

  蔡书舟的代理公司由于经营灵活,管理到位,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这个时候正逢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的时候,那个王招君由于老是吵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