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578节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78节

小说: 070.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疆大战把他打怕了。现在可不象过去,过去朝廷可以向西疆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辎重,现在不行了。没有五年以上的休养生息,大军根本无力远征西疆。天子蒙难日久,皇统的事情会变得非常非常的棘手。
李玮说,张温、丁宫和蔡邕三人反复解释,一旦长公主诏告天下勤王讨董,晋阳朝廷设立,天子和长安朝廷就形同虚设,各地州郡必会闻风而从,这样一来,我们的实力就会骤然增加。无论是讨董还是平叛,都能形成巨大合力,一战而定。所以如果李弘同意朝廷的这个策略,那就立即回书,张温将迅速派人到幽州延请太傅大人刘虞和卢植,冀州牧韩馥到晋阳商讨大事。
李玮最后说道,张温带到北疆的这个方案非常完美,显然长安朝廷诸多大臣们为此精心筹划,深思熟虑了很久,朝中的大臣们为了振兴社稷的确算是殚精竭虑,耗尽了心神。
这个方案对各方势力都有好处,无论是长公主、太傅大人刘虞、大将军、还是韩馥、袁绍等州郡官僚,都从中得到了收益。
以大将军和北疆目前的实力,根本谈不上做出什么军事上的决策,相反大将军受制于人口财赋和粮食等危机,正是一筹莫展,岌岌可危的时候。而晋阳朝廷的建立恰恰帮助大将军缓解了北疆目前面临的这些危机。现在大将军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大汉的军事行政权和部分军事战略决策权,大将军的权力明显增加了。军事行政权最主要的是人事权,军资分配权和组织训练权。有了这个实质上的人事权,大将军可以任意指派调遣秩俸两千石以上的将领。隶属于晋阳朝廷的各州郡军队几乎都在你的控制下。
太傅大人刘虞行丞相事,做他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但他依旧是幽州牧,他最关心的幽州诸多困难可以因为这个朝廷的建立而得到部分解决。
韩馥也罢,袁绍也罢,所有讨董联盟的人终于为自己的讨董找到了大义,叛逆、灭族、遗臭万年的阴影终于从心里散去,等待他们的将是盖世功勋和青史留名。而尤其让他们最感到欣慰的是,李弘这头血腥的豹子终于成了同殿之臣,不要再为他的强横武力而提心吊胆了。相反,有了李弘和北疆大军,平定黄巾之祸,讨董除奸,都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再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了。
当然了,天子,长公主和朝廷,是最大的收益者,因为他们保住大汉社稷,保住了倾覆在即的万里江山,保住了千千万万条苍生的性命。
恳请大将军为了社稷苍生,立下决心。
李弘、徐荣、玉石和朱穆四人把李玮的书信翻来复去地看了七八遍。
朱穆不停地给三人解释大汉官制的演变过程,以及张温所建议的这个三公官制中所蕴涵的“三权分立”和其中的优劣,还有这种朝廷构架对解决当前大汉危机可能产生的结果。
“大将军,徐大人,玉大人,你们怎么看?”
李弘笑道:“刘大人来了,真的太好了。我没有意见,只要跟着刘大人后面,怎么办都行。他叫我打东,我绝不打西。”
玉石高兴地说道:“我和大将军一样,愿意跟在刘大人后面为国效力,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徐荣把李玮的书信递给朱穆,慢悠悠地说道:“我大汉四百年基业,一帮奸侫乱贼岂能轻易倾覆?看起来,我们打不了几仗,就可以回家了。”
朱穆接过书信,随手丢到了案几上,神情忧郁。
“怎么?这次仲渊又在书信上写了什么暗语?”李弘笑着问道,“他又说了什么不好的事吗?”
“仲渊给张温几个老头子说晕了头,此策也能称为完美?其中隐忧甚多,甚多啊。”朱穆叹道,“我本来以为张温会重建一个新朝廷,谁知道他弄了这么个四不象朝廷出来,后患无穷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给这帮墨守成规的老头子白白浪费了。”
李弘、徐荣和玉石三人疑惑不解地看着朱穆。
“大将军过去喜欢披头散发,那时他象一位将军吗?不象。”朱穆苦笑道,“现在呢?现在大将军仪容整洁,威风凛凛,一看就是大将军。”
三人若有所悟。
“算了,不说了,也许我错了。袁绍就是例子。他大张旗鼓要说什么要重建皇统,还一口气连杀四位大臣以表决心,结果如何?响应者寥寥无几,骂声一片。朝中大臣们可能也有同样的担心,如果长公主可以代行天子事,任意拜封大臣,那后果也许和袁绍一样。”朱穆挥手说道,“正象徐大人所说,大汉四百年基业,岂是一帮逆贼所能倾覆?不想了,既然大将军和两位大人都同意,我就回书晋阳了。”
李弘笑道:“我亲自回书张温大人,你给仲渊回书,让他和长公主府具体商谈,听从张温大人的安排做好前期准备。”
“另外,给漠北都扩府的鲜于辅、云中行辕的赵云、常山的张燕、壶关的麴义、上谷的阎柔各自修书一份,把此事详细告诉他们,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请杨华来,让他去一趟洛阳,把此事告诉朱俊大人和颜良。尽快把他们的意见带回来。”
徐荣补充道:“告诉颜良,叫他时刻注意董卓的动向,免得消息泄漏后遭到董卓的突然袭击。”
****
十月下,冀州,邺城。
马日磾等四位老臣到了邺城后,受到了韩馥隆重的接待,诸般事宜进行地都非常顺利。韩馥能答应的都答应了,不能答应的也解释得很清楚。过了几天,崔烈、陈纪、袁滂三人赶到渤海郡,河间国和安平国一带向当地的门阀富豪们买粮去了。年纪最大的马日磾留在了邺城。
这天,马日磾接到张温的八百里急书,匆忙赶往冀州府。
韩馥的反应并没有马日磾想象的那样激动和兴奋,他神色平静地问了一些细节,然后说要和自己的僚属们商量商量,有了结果后立即回复马日磾。
马日磾非常生气,质问他,这事有什么商量的?难道你还想独自勤王不成?当初袁隗安排你到冀州任冀州牧的时候,是怎么对你说的?你难道都忘记了?
韩馥看到马日磾生气了,急忙说道:“老大人,你误解了。你知道我担心什么吗?”
“你担心什么?”
“我担心这个晋阳朝廷会变成李弘的朝廷。董卓之祸尚没有铲除,又出个豹子之祸,结果我大汉生灵涂炭,社稷崩裂。”
“你凭什么认定晋阳的朝廷会变成豹子的朝廷?”马日磾问道。
“就凭他今年的所作所为。”韩馥说道,“三四月的时候,谁在荥阳击败我们的?谁带着大军掠夺颖川和南阳的?又是谁杀死颖川太守李旻的?夏天的时候,又是谁调兵遣将准备集结大军攻打冀州的?现在,你们指望用身份尊崇的长公主,太傅大人刘虞,还有我冀州的钱粮来劝他攻打董卓,勤王除奸,你们不觉得这是一厢情愿吗?李弘是什么人?他是一头嗜血猛兽,是一头凶残的豹子。老大人,你们怎么能相信他?难道我韩馥、袁绍、刘岱、张邈、袁遗这些人对大汉的忠诚还不如那头豹子?长公主和这个朝廷为什么就不能建在冀州?”
韩馥望着马日磾,神情悲苦地说道:“老大人,如果你非要我到晋阳去,我去,我不会让你和诸位老大人难堪。但我真的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信任豹子却不信任我,不信任冀州?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让豹子吸尽我大汉社稷最后一滴鲜血,啃尽我大汉社稷最后一口骨头,为什么?”
马日磾哑口无言。他呆坐良久,然后伸手拍拍韩馥,“你想听我解释吗?”
韩馥摇摇头,“老大人,我现在一天只吃一餐饭,我的夫人孩子是这样,我府内的从事掾属也是这样,不为别的,就是想节省一点粮食供应大军。我们的军队要击败肆虐冀兖青徐和河内的黄巾,要早日整军西进讨伐董卓,振兴社稷,我们在流血流汗,我们在努力奋战,但李弘呢?李弘在干什么?李弘拥有十二万边军,他为什么不能讨董勤王?他打我们,逼着我们给他们钱粮,我就不懂,他为什么不打洛阳,不打长安,不逼着董卓要钱要粮?”
“现在董卓和他翻脸了,打他了,北疆缺钱又缺粮了,他立即反过来要和我们联手打董卓。现在我们不是叛逆了,董卓是叛逆了。”韩馥激动地说道,“就这种阴险毒辣狼心狗肺的人,你们竟然信任他?竟然还给他行太尉事,竟然要把我们的军队置于他的指挥之下。老大人,你到底是要拯救社稷还是要摧毁社稷?”
马日磾无言以对。
“老大人,不管你怎么解释,我也罢,袁绍也罢,刘岱和张邈也罢,我们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韩馥眼眶有点湿润,声音哽咽道,“没有李弘,我们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击败黄巾军,击败董卓。但我们一旦帮助了李弘,造就出一个比董卓更加暴虐的祸害,我们怎么办?大汉社稷怎么办?谁来拯救这片饱受摧残的万里江山?”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一章 危机四伏 第三十一节
马日磾看到韩馥痛心疾首,心内也很难受,但他还是勉强做了一番解释。
从董卓进京到现在已经一年零两个月了,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一件接一件,让人应接不暇,根本没时间坐下来静心思考一下现在和将来。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为什么社稷倾覆在即?如何拯救摇摇欲坠的大汉?没有答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这个以长公主主政在晋阳建立朝廷的想法,最初是由张温、崔烈、杨彪和皇甫嵩四个人在张温的书房里想出来的。后来这四个人陆续召集自己和陈纪等十几个老臣筹划了很久,中间也有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焦点也就是朝廷到底设在何处,是北疆的晋阳还是冀州的邺城?
以张温、皇甫嵩为首的老臣要求设在晋阳,因为刘虞和李弘两人是目前在外官职最高的大臣,这个朝廷也主要围绕着他们两人构筑。如果设在冀州,就等于把李弘变相地挤出了这个朝廷,那构建朝廷的主要目的就失去了。张温和皇甫嵩的想法是,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平叛、讨董、稳定,那就必须要倚仗李弘强悍的武力。
以崔烈、杨彪为首的老臣要求设在冀州的邺城。要想以最快速度平叛、讨董、稳定,决定因素是钱粮,而不是军队。李弘如果忠于大汉和先帝,他即使不愿竭尽全力,但他为了北疆的生存,也不会从中作梗。崔烈和杨彪认为,倚仗各地州郡的军队,也一样能实现这个目的。另外,如果李弘居心叵测,挟持了公主和这个在外的朝廷,那就等于造就了第二个董卓,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把这个朝廷设在冀州,是个万全之策。
双方各不相让,争论没有结果。最后张温说,我们反正都要先到晋阳去,因此我们可以先试探一下李弘,如果李弘忠心耿耿,我们就把朝廷设在晋阳。他相信李弘能做出正确选择。毕竟,董卓的现状摆在这里,堂堂大汉国的相国大人,只控制着关东、关中五个郡,不能不说是走到穷途末路了。李弘如果骄纵枉法,把持权柄,以北疆之地抗衡举国之力,下场不问可知。
张温的试探结果完全出乎几位老臣的预料,李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而且他在给张温信中说,除了军屯和民屯,北疆十六郡的军政他可以立即还给朝廷,而且他要求北疆不再设州牧,朝廷直接督领十六郡。也就是说,在北疆,只有郡和县两级府衙,州一级府衙撤销。这也就避免了李弘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从而挟持长公主和朝廷的可能。李弘算是彻底把十六郡的军政还给了朝廷。
李弘的这种态度足以证明他的忠诚,朝廷当然要设在晋阳。
马日磾最后说道:“文节,大汉的命运就在你手里,恳请你早下决断。”
刘恭、耿武、闵纯、李历、审配等人围坐在韩馥四周,沉默不语。
“你们说说,冀州怎么办?”韩馥问道,“本来是个非常好的振兴之策,但因为把朝廷设在了晋阳,结果好事变成了坏事。”
朝廷设在晋阳,等于被李弘所控制。董卓之祸还没有结束,长安朝廷的一帮大臣们却又造出了一个新祸患。韩馥无法理解。既然想拯救社稷,既然有前车之鉴,大臣们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
晋阳朝廷不是一个独立的朝廷,而是从长安朝廷分出来的,是长安朝廷的一部分,主要构架是长公主、长公主府、太傅府、骠骑大将军府和监御史府。以长公主和四府代替朝廷处理国事,换句话说,除了韩馥兼领监御史外,冀州和各地州郡没有一个人在这个朝廷里。
冀州和各地州郡本来就是隶属大汉朝廷的州、郡、县三级府衙,各府诸吏当然没资格要求进入这个朝廷。即使要进,也是这四个府里的掾属,成了长公主、刘虞和李弘的僚属,这肯定没人愿意。晋阳朝廷里既然没有各地州郡的人,没有讨董联盟的人,那这不是摆设是什么?我们凭什么要听李弘的?这和让我们听董卓的有什么区别?
这个朝廷如果设在冀州,等于就是受过去讨董联盟的控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