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206节

极品明君-第206节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了这,朱祁镇不由得撇了撇嘴,幸好自己来了,那家伙,就让他去其他的历史时空当老好人去了,自己呢,就好好的当一回恶人。
  “老奴叩见万岁爷。不知万岁唤老奴来有何吩咐?”牛高马大,一脸络腮胡子子,满脸横肉的曹吉祥来到了朱祁镇的跟前,撩起袍服前襟便拜伏于地恭敬地道。不过,或许是久在军中,身上沾染了武勇之气,其一举一动,皆有一股武人的气势,跟朱祁镇平常所见的那些娘娘腔宦官们要好多了。
  “曹吉祥,过来,到这坐下吧。朕不习惯抬着头跟人说话。”朱祁镇指了指跟前不远处的坐垫,示意那拜完自己之后便垂手而立的曹吉祥笑道。
  “谢万岁爷踢。”曹吉祥恭敬地再施一礼之后,坐到了那坐垫之上,心里边却打起了小鼓,因为他实在是想不清楚,朱祁镇在这个时候唤自己过来有什么事情。
  这些日子,重新成为了御马监掌印太监,总掌四卫以来,曹吉祥的心里边颇为满足,毕竟,从高处跌到了谷底,然后,又借机再爬回到了这个位置,对于曹吉祥这样的武人宦官而言,已然是难得的机遇了。
  而且,朱祁镇也未失信,还给他的儿子曹钦许了一个亲军百户的位置,要知道,这可不是锦衣卫等二十六卫的百户,而是朱祁镇身边的亲军百户,虽然如今,曹钦以一名普通亲军士卒的身份,在那内校场咬着牙根跟其他的亲军二十六卫一般训练。
  可是有了朱祁镇的承诺,只要他能够训练合格,有能力,到时候,亲军百户的职务肯定会有曹钦的。
  这对于先娶妻生子,后因贫苦,希望能够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而不得不净身入宫的曹吉祥而言。这绝对是一种对自己付出的肯定与恩宠。
  而这段时间以来,曹吉祥也干得颇为辛劳,很是虚心地向那杨洪与石彪请教他们的新式练军方法,而且还作了大量的笔记,这些日子以来,原亲军二十六卫指挥使中,最为配合的,还真就是这位曹吉祥。
  正因为其表现出来的忠诚与实干,所以,朱祁镇这才确定,把曹吉祥列为了自己首选的对象,因为他是一个宦官,与那些大臣们并无太大的交集。这一点,正是朱祁镇最为看重的;另外他颇有才干,颇通军略,上过沙场,立过战功。有着与郑和及王景弘相仿的经历,这样,才会在处置决策之时,更加的果断。
  看到朱祁镇让自己坐下之后,就不再说话,反而是笑眯眯地一直盯着自己,似乎在思量着什么,这让曹吉祥的心里边不禁打起了小鼓来。
  “曹吉祥,你今年多大了?”朱祁镇打量着这个像是那杀猪的屠户而不像宦官的曹吉祥,心里边越发地觉得这家伙很适合自己要交给他做的事情,只不过,这一切可不光是自己说了算,因为,看人可不能光看表面。
  “回万岁爷,老奴今天四十有三。”
  “四十三,嗯,正值壮年,挺合适的。对了朕听说,你在内校场那里,不但亲自随同练兵,似乎还向那杨洪他们请教,做了不少的笔记,是吧?”
  “杨将军他们的练兵之法,实乃闻所未闻,却能使得将士们的纪律性和士气都拔高一大截,老奴也是带过兵的,见猎心喜,呵呵,再加上老奴忘性大,担心记不住,所以才摘录下来,以便日后参研。”曹吉祥一面观察着朱祁镇的脸色,一面小心翼翼地答道。
  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启大航海的开篇(二)
  “朕还知道,你当年也曾考过武举,可惜未中,说明,你对武事颇为上心。而你年长于杨洪、石彪,在军中,也是战功卓越,在南疆立下了不少的功勋,如今更是御马监掌印太监,至少从官职上来说,你还高于杨洪、石彪,可是却能够谦虚请教,而且还能心身作则,很不错,可比许多武人都强多了。”朱祁镇的这话,让那曹吉祥有一种热泪盈眶的冲动,作为一位宦官,这是要分远近亲疏的,最吃得开的,自然是那些从小陪着皇帝长大的宦官。
  这样的夸奖之言,在他曹吉祥进宫之后,似乎就没有听到过,而他,当年净身入宫之后,凭着自己的能力,总算是得到了那大明的当权者王振的信任,在御马监里,一步步的打拚,甚至为了向上爬,自告奋勇地请战。
  率军南征,立下了赫战功,最终,才成为了御马监的掌印太监,而王振一死,自己就没有了靠山,哪怕是自己的御马监掌印太监的位置,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和战功,爬上去的,也照样没用,还是被一脚给踹得远远的。
  如果不是因为朱祁镇的归来,如果不是那太后找了自己,如果不是当时自己决断得及时。或许现如今的自己,说不定还得继续在那京师大营里边,继续厮混日子。
  可即便如此,自己重掌了御马监,却仍旧心里揣揣,毕竟,朱祁镇并非是朱祁钰,单看他现如今的表现,虽然不像太宗朱棣那般嗜杀,却也性情刚毅果决,有雄主之姿,而且,朱祁镇入宫以来,对于宦官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这让宫禁之内的诸多宦官都在心里边隐隐地透出了一股不安。
  都不清楚,朱祁镇到底要干什么,更何况朱祁镇在宣府举起的屠刀,砍向的,正是宦官,所以,如今宫禁之内的那些宦官虽说没有人人自危,可是内心都多有忐忑。
  而今天,朱祁镇却这样笑语盈盈地诏了自己过来,还对自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如何不让曹吉祥受宠若惊?
  “能得万岁爷称赞,老奴就算是此时死了,也是甘心的。”曹吉祥再次以额触地言道。
  “呵呵,好了起来吧,你如今正值壮年,朕还有大事要相托于你,那些不吉利的话就别说了。”朱祁镇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转过了头来,冲那身边的侍卫吩咐了一声。那侍卫立即转入了后殿,不多时,拿来了一个厚约尺许的木箱子,回转到了朱祁镇的跟前摆放下来。
  “万岁爷您有何吩咐,老奴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听到了这话,曹吉祥大喜,赶紧进言道。这说明,朱祁镇对自己还是相当信任的。如果自己能够办好他交给自己的事情,那么日后,对于自己,肯定能有更多的好处。
  “你先不用急着答应朕,你且先看看这些东西。”在朱祁镇的示意之下,自有人将那个厚约尺许的木箱子被摆到了那曹吉祥的跟前,一脸疑惑之色的曹吉祥将那盒子打开之后,拿起了盒内那些似乎仍旧很是崭新的书册,认真地打量了起来。
  当曹吉祥看清了那一本又一本书册封面上的文字之后,曹吉祥的脸色不禁多了几分敬佩,可是,疑云也显得更多了。“万岁爷,您这是……”
  “这些书册封面上的字,你应该都认识的吧?”朱祁镇笑了笑,径直问道。
  曹吉祥“回万岁爷的话,这些书册,老奴只读过《赴西洋水程》,其余的如巩珍所著的《西洋番国志》、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以及元人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等,老奴皆未曾翻阅过。”
  “你读过王景弘的《赴西洋水程》?”朱祁镇听闻曹吉祥之言,不由得有些吃惊地追问道。这本书虽然已经问世约有十五年的时间,可是,大明的读书人,能够叫出这本书名字的人,怕是百分之一都不到,若说读过此书,怕是一千人里边能够有一个就算是了不得的了。
  朱祁镇实在没有想到,这曹吉祥居然研读过此书,实在是让朱祁镇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之外,让朱祁镇也不由得好奇了起来。
  “回万岁爷,老奴确实读过王公公的《赴西洋水程》,那还是几年之前的事了,说来,像三宝公和景弘公这样的人物,乃是咱们这些宦人心中的……”说到了这,貌似粗豪的曹吉祥颇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
  “你也希望自己如三宝太监和王景弘一般,名留青史吗?”朱祁镇舒服地换了个姿势,手指头又有节奏地在那案几上敲击了起来,看样子,自己似乎真的没选错人。
  曹吉祥听到了朱祁镇这话,原本红黑的脸庞亦不禁有些发赤,吭哧半天,这才伏地道:“老奴妄念,还请万岁爷恕罪。”
  “你有此雄心壮志,朕甚喜之,焉会怪罪于你?”朱祁镇不禁摇了摇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太宗皇帝,乃是一代雄主,为了威服四夷,以展我华夏雄姿,着三宝太监,率数万众,百余巨般,纵横于大洋,使得万国来朝,盛世追迹汉唐。更向天下诸蕃显得我华夏礼仪之邦,中央之国的湟湟天威。更解了太祖时的禁海之策,开拓了海外贸易,为我大明带来丰厚的利益,使我大明的物产更加的丰富,百姓也能从中获利……”
  “……可惜,朕当政之初,年纪尚幼,不识先祖太宗皇帝之志,以至于停此壮举,不再使洋。甚憾……”
  朱祁镇的的确确感到遗憾,中国人在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一百多年,就已经开展了前所未见的远航,可是,却没有坚持下去,或者说,完全的当成了政治行为。
  没有去兼顾国家的利益,得不到利益,自然是耗资甚剧,得不偿失的举动,所以,最终罢停。不过庆幸的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而且,距离最后一次远航的时间不到过十数年。还能赶得上趟,接得上弦。
  朱祁镇好不容易才从感慨中回过了神来,目光落回了那曹吉祥的脸上:“汝可知这些书册,朕为何要收罗过来,尽数赐予你?”
  “回万岁爷,老奴不知……”虽然回答不知道,可实际上,曹吉祥的小心肝已然开始狂跳了起来,想想方才朱祁镇所言,再联系这些书册,隐隐约约间,曹吉祥已然感觉到,似乎眼前这位大明天子,真要让自己,去做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第三百二十五章 回京的喜讯
  “呵呵,好了,你把这些书册带回去,自己好好地看一看,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些书看完了,再来告诉朕你的答案。”朱祁镇呵呵一笑,冲那曹吉祥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对了,朕从南京,调来了七名宦官,皆是曾经随三宝太监和那王景弘下过南洋的老人,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相询。”
  “老奴谢万岁爷隆恩,老奴一定会用心体会您的苦心。”曹吉祥深深地拜下,用力地在殿内叩了三个响头,这才捧着那个木盒子,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崇智殿。
  才刚出了崇智殿,曹吉祥就看到了有七名上了年纪的宦官,就候在殿外,朝其恭敬地一礼。看到这些人,曹吉祥顿时就明白了这些人正是朱祁镇从南京调过来的那些曾经下过西洋的宦官。
  曹吉祥回了一礼之后,转过了头来,看向那殿内,再次一脸肃穆地向着大殿之内,长拜下去。能获得这样的重任,是他曹吉祥,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或者说,自己能够走上自己最崇拜的偶像的道路,这样的感觉,实在是能够让他激动和幸福得泪流满面。这绝对是足够铭记一生,流芳千古的荣耀。
  朱祁镇在做着这些布置的时候,三法司会审诸多郕王余党的程序也已然悄然展开,开始决定王文等人的命运。而在朱祁镇的授意之下,王直等人严格的按照大明律的条条框框来审问这些人。
  郕王身边的宦官之中,除了那张永和舒良未有什么过分的劣迹之外,以王勤为首的数名宦官因为贪腐之罪而被诛杀,而那位北主求荣,在那德胜门上,以一弩而伤了朱祁镇的心腹侍卫的王诚也落得了同样的下场。
  至于那卢忠的罪更不小,意图谋弑太后的罪名,就让那卢忠的脑袋,直接给剁了。而至于那兴安,被朱祁镇留了下来,继续担任着司礼监太监。
  至于那王文等一干文武大臣,最终的审结之后,除了有四人因为贪腐和各种罪名,而被斩杀之外,大部分人,被宣布无罪,不少人都在审判结束之后,直接获得了官复原职的旨意。
  而都督毛胜,不但没有被处罚,反而还成为了京师三大营中三千营的主掌者,三千营乃是京军三大营之一,最初是以塞外降丁三千骑兵为骨干所组成的一只精锐的骑兵。三千营与五军营和神机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
  而现如今,塞外各族所献的勇士也皆已来到了京师,一律并归入了三千营内,可以说,现如今京军三大营中,反倒以三千营的实力最强。
  对于那些郕王余党而言,当听闻到了自己的命运结果的那一刹那,甚至有不少人欣喜若狂的掉下了泪来,连称皇恩浩荡,总之,彻底地收服了这些郕王的铁杆臣下,毕竟,朱祁镇如今已经是大明的天子,对他们如此,已然是仁至义尽,他们焉有不庆幸自己能够生还,还能继续为官主政的道理?
  一天审问一案,一日审结一人。每天,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